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极化域-空域联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玉华 常青美 +1 位作者 余道杰 岳彩青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9-1283,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统最优空域滤波算法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敏感天线阵列的极化域-空域联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给出了算法的信号模型和算法原理的基础上,详细的阐述了该算法实现极化域-空域联合自适应滤波的机理,然后利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统最优空域滤波算法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敏感天线阵列的极化域-空域联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给出了算法的信号模型和算法原理的基础上,详细的阐述了该算法实现极化域-空域联合自适应滤波的机理,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较全面地分析和比较了算法的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算法在提高输出信干噪比和削弱指向误差影响等方面明显地优于传统的最优滤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阵列 极化-空域滤波 自适应波束形成 特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域-极化域联合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铮 韩宝玲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4,共4页
为有效提高阵列对来波方向误差和极化参数误差的鲁棒性,提出一种空域-极化域联合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在每个干扰信号来波方向-极化角区间上重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然后在期望信号来波方向-极化角区间上估计其导向矢量,设计空域... 为有效提高阵列对来波方向误差和极化参数误差的鲁棒性,提出一种空域-极化域联合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在每个干扰信号来波方向-极化角区间上重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然后在期望信号来波方向-极化角区间上估计其导向矢量,设计空域-极化域联合稳健波束加权。通过仿真实验可发现,所提算法对由来波方向角度误差和极化参数误差所引起的导向矢量失配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域-极化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 导向矢量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域-空域联合的四元数APES波束形成算法
3
作者 李会勇 刘芳 +2 位作者 王宇 樊勇 何子述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43-1149,共7页
为了得到稳定的波束方向图、进一步提高极化敏感阵列的滤波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极化域-空域联合的四元数幅度相位估计(Q-APES,Quaternion-Amplitude and Phase EStimation)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四元数信号模型很好的保持了两... 为了得到稳定的波束方向图、进一步提高极化敏感阵列的滤波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极化域-空域联合的四元数幅度相位估计(Q-APES,Quaternion-Amplitude and Phase EStimation)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四元数信号模型很好的保持了两分量阵列各阵元输出信号分量之间固有的正交特性,使得该模型较传统的长矢量模型更适合于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然后,将纯空域的APES算法拓展到极化域-空域联合处理中,给出了Q-APES算法的理论推导和分析,得出了四元数最优滤波权向量,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强期望信号、低采样快拍数或是入射干扰信号与期望信号相干的情况下,文中算法都可以很好的实现极化域-空域联合自适应滤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阵列 幅度相位估计 自适应波束形成 四元数 相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域-空域联合的APES波束形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迅 李会勇 +1 位作者 魏晨 刘芳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极化敏感阵列的滤波性能、得到更为稳定的波束图,将常规的幅度相位估计算法扩展到极化域-空域联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SPAPES(Spatial-Polarization Amplitude and Phase Estimation)。首先,... 为了进一步提高极化敏感阵列的滤波性能、得到更为稳定的波束图,将常规的幅度相位估计算法扩展到极化域-空域联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SPAPES(Spatial-Polarization Amplitude and Phase Estimation)。首先,给出了算法的信号模型。然后,对所提出算法的滤波原理作了理论推导,得到了最优权向量的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强期望信号功率、低采样快拍数的情况下,所提算法都可以很好地在空间-极化联合域中抑制干扰,同时该算法还具有对相干信号的解相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阵列 幅度相位估计 波束形成 极化-空域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域空域联合匹配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迪军 徐振海 +2 位作者 张亮 熊子源 肖顺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4,210,共6页
针对普通相控阵雷达可能因存在天线极化失配而导致对接收信号的损失问题,提出采用极化阵列天线体制的办法。研究了完全极化情况下极化阵列雷达的波束形成技术。提出了极化域-空域联合匹配滤波方法,推导了极化阵列波束形成的具体解析表达... 针对普通相控阵雷达可能因存在天线极化失配而导致对接收信号的损失问题,提出采用极化阵列天线体制的办法。研究了完全极化情况下极化阵列雷达的波束形成技术。提出了极化域-空域联合匹配滤波方法,推导了极化阵列波束形成的具体解析表达式,并与普通相控阵雷达进行比较,得到了极化阵列雷达具备更强的稳健性:极化阵列雷达不仅能控制波束的指向,而且,还能调整极化与接收信号在极化域空域上联合匹配,增强目标信号,提高信噪比。例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阵列 极化-空域联合匹配滤波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域预滤波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苏帅 冯杰 孙超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3,共5页
假定的期望信号方向向量与真实信号方向向量存在误差时,常规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将严重降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凹槽空域矩阵滤波器对基阵接收数据进行空域预滤波,消除协方差矩阵中的期望信号分量... 假定的期望信号方向向量与真实信号方向向量存在误差时,常规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将严重降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凹槽空域矩阵滤波器对基阵接收数据进行空域预滤波,消除协方差矩阵中的期望信号分量,然后重构协方差矩阵同时反变换到阵元域,再用重构的协方差矩阵形成自适应波束权向量。由于方法消除了期望信号分量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对系统误差的稳健性。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域矩阵滤波 稳健 自适应波束形成 系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空域联合抗机载雷达欺骗式主瓣干扰 被引量:22
7
作者 文才 王彤 +1 位作者 吴亿锋 吴建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52-1559,共8页
机载雷达欺骗式主瓣干扰不仅会引起大量虚警,还会污染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器的训练样本,引起自适应方向图畸变,导致期望信号相消和杂波抑制性能下降。针对此问题,利用目标信号与干扰信号极化特性的差异,该文提出一种极化-空域联合自适... 机载雷达欺骗式主瓣干扰不仅会引起大量虚警,还会污染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器的训练样本,引起自适应方向图畸变,导致期望信号相消和杂波抑制性能下降。针对此问题,利用目标信号与干扰信号极化特性的差异,该文提出一种极化-空域联合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方法来抑制欺骗式主瓣干扰。该方法首先在多普勒清晰区挑选干扰样本,并采用特征融合技术估计干扰协方差矩阵,然后采用重叠滑窗的子阵合成方式进行极化-空域联合自适应波束形成,在抑制主瓣干扰的同时为后续杂波抑制保留了空域自由度,最后通过STAP抑制剩余的杂波。该算法可以有效滤除密集欺骗式干扰,减少由其引起的虚警,改善机载STAP雷达的杂波抑制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密集转发式干扰 极化-空域自适应波束形成 空时自适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健的二级嵌套阵列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杰 廖桂生 李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36,共7页
针对信号模型失配情形下的二级嵌套阵列波束形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高效重构和半定规划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接收信号的对角增长曲线模型,并结合无需空域搜索的ESPRIT方法,精确重构虚拟阵列的干扰... 针对信号模型失配情形下的二级嵌套阵列波束形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高效重构和半定规划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接收信号的对角增长曲线模型,并结合无需空域搜索的ESPRIT方法,精确重构虚拟阵列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其次,利用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和少量先验信息构造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中的优化问题,有效减小了传统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波束形成器在非理想信号环境中的性能损失;最后,采用半定松弛方法得到该优化问题的近似表达形式,即半定规划问题,并借助凸优化工具包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输入信噪比和采样快拍数情形下,该算法与现有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输出信干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嵌套阵列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 半定规划 半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在FMCW雷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军 龚耀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92-1195,共4页
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往往通过对回波信号的距离-多普勒处理来提取目标信息。由于电磁工作环境的恶化和大量射频干扰的存在,在极低的信干噪比(SINR)条件下进行目标检测和信息提取十分困难。对于阵列系统,往往采用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 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往往通过对回波信号的距离-多普勒处理来提取目标信息。由于电磁工作环境的恶化和大量射频干扰的存在,在极低的信干噪比(SINR)条件下进行目标检测和信息提取十分困难。对于阵列系统,往往采用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技术,来抑制强干扰和方向性干扰对有用信号的影响。讨论了在FM-CW雷达中ADBF技术的应用问题,结合两种不同的距离-多普勒处理方法,提出了相应的ADBF系统实现方案。分析表明,该方案是有效可行的,它将显著改善FMCW雷达的信干噪比,提高雷达对目标信号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 调频连续波 距离-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仁斌 贾维敏 +2 位作者 姚敏立 金伟 王标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1,共5页
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可以根据接收信号自适应地调整权矢量,增强期望信号,并有效抑制干扰。在实际环境中,由于波达角估计、阵列校准等误差因素的存在,导致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严重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鲁棒性是一... 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可以根据接收信号自适应地调整权矢量,增强期望信号,并有效抑制干扰。在实际环境中,由于波达角估计、阵列校准等误差因素的存在,导致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严重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鲁棒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对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进行研究,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和比较,总结出各算法的性能优缺点,最后对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自适应波束形成 鲁棒性 空域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简化极化敏感阵列的APES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幸璐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05-1509,共5页
为了有效降低极化敏感阵列各共点分量之间互耦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极化阵列的滤波性能,基于新的阵列模型提出了幅度相位估计(APES)波束形成算法。首先,给出了简化极化阵列的布阵模型和接收信号模型;然后,针对简化极化阵列给出了极化A... 为了有效降低极化敏感阵列各共点分量之间互耦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极化阵列的滤波性能,基于新的阵列模型提出了幅度相位估计(APES)波束形成算法。首先,给出了简化极化阵列的布阵模型和接收信号模型;然后,针对简化极化阵列给出了极化APES波束形成算法的详细理论推导,得到了最优权向量的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极化APES在波束形成方面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强期望信号功率、低采样快拍数或是存在相干干扰的情况下都具有稳定的波束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阵列 自适应波束形成 幅度相位估计 互耦 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圆特征恢复的极化敏感辅助阵列波束形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鹏程 白渭雄 +1 位作者 高晓阳 陈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68-2574,共7页
为了降低极化敏感阵列(PSA)的应用成本,优化极化信息的利用效率,提高导向矢量失配条件下的滤波性能,提出了极化敏感辅助阵列(APSA)模型和基于二相编码信号非圆特征恢复的波束形成算法。在单极化线阵的基础上对部分阵元进行双极化改造,构... 为了降低极化敏感阵列(PSA)的应用成本,优化极化信息的利用效率,提高导向矢量失配条件下的滤波性能,提出了极化敏感辅助阵列(APSA)模型和基于二相编码信号非圆特征恢复的波束形成算法。在单极化线阵的基础上对部分阵元进行双极化改造,构成APSA;根据接收信号矢量的协方差阵和共轭协方差阵,按照非圆率最大准则,对构造的新协方差阵进行特征分解以确定权矢量,进而完成数字波束形成。详细分析了阵列模型的性能,并讨论了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算法和特征子空间投影(EP)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二相编码的非圆特征恢复算法不受导向矢量误差的影响,在阵列模型的基础上有主瓣干扰对抗能力,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阵列(PSA) 非圆特征恢复 自适应波束形成 辅助阵列 二相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瓣可控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13
作者 武炳阳 马彦恒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2,共4页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能够有效地接收目标信号并抑制干扰,提高阵列输出的信干比。但传统自适应算法无法控制波束形状,为了形成固定主瓣宽度的波束,通过定义权重函数将波束形成问题转化为加权方向图综合问题,对协方差矩阵修正以提高算法鲁...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能够有效地接收目标信号并抑制干扰,提高阵列输出的信干比。但传统自适应算法无法控制波束形状,为了形成固定主瓣宽度的波束,通过定义权重函数将波束形成问题转化为加权方向图综合问题,对协方差矩阵修正以提高算法鲁棒性,并用迭代FFT方法解决得到的表达式。通过仿真分析,该自适应波束器能够很好的控制主瓣宽度,并在干扰方向上形成零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主瓣宽度 鲁棒性 循环FFT 空域滤波 协方差矩阵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任意阵列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渊 刘威 崔东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3-1267,1297,共6页
针对期望信号来波角度误差和干扰快速变化导致的导向矢量失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零陷展宽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重构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根据大致的期望信号角度约束平顶主瓣波束,提出了迭代算法来解决经过上述处理步... 针对期望信号来波角度误差和干扰快速变化导致的导向矢量失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零陷展宽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重构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根据大致的期望信号角度约束平顶主瓣波束,提出了迭代算法来解决经过上述处理步骤后得到的非凸的优化问题.仿真显示,本文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算法对来波角度误差及干扰快速变化拥有更好的鲁棒性,且该算法适用于任意阵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阵列信号处理 自适应波束形成 鲁棒算法 零陷展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极化干扰对广义旁瓣对消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建中 文树梁 +2 位作者 沙明辉 高红卫 廖胜男 《现代防御技术》 2019年第4期77-82,共6页
敌方实施变极化干扰时,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最优权矢量失配,抗干扰性能急剧恶化,利用广义旁瓣对消模型,对变极化干扰引起的性能改变进行定量描述。首先利用广义旁瓣对消模型求解最优权矢量,接着引入变极化产生的幅度、相位相对改变量,阵列... 敌方实施变极化干扰时,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最优权矢量失配,抗干扰性能急剧恶化,利用广义旁瓣对消模型,对变极化干扰引起的性能改变进行定量描述。首先利用广义旁瓣对消模型求解最优权矢量,接着引入变极化产生的幅度、相位相对改变量,阵列单元幅相扰动,然后计算共极化干扰和交叉极化干扰在不同采样数据权值下的性能改善因子。仿真实验表明,变极化干扰能有效影响自适应波束形成阵列,恶化性能改善因子,大信噪比间歇采样干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扰 广义旁瓣对消 改善因子 幅相扰动 自适应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阵自适应零陷强干扰抑制目标方位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纯 方尔正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41-1747,共7页
针对方位范围未知的远场强干扰背景下声呐弱目标信号的检测与方位估计问题,本文提出了将自适应空域矩阵滤波技术、矢量信号处理技术及平面波方位估计技术结合的方法。通过最小化滤波后矢量阵信号输出功率以及约束滤波器通、阻带响应,产... 针对方位范围未知的远场强干扰背景下声呐弱目标信号的检测与方位估计问题,本文提出了将自适应空域矩阵滤波技术、矢量信号处理技术及平面波方位估计技术结合的方法。通过最小化滤波后矢量阵信号输出功率以及约束滤波器通、阻带响应,产生自适应零陷干扰抑制效果,并利用二阶锥凸优化的方法首次求解得到了矢量阵自适应空域滤波器。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矢量阵自适应空域滤波器空域特性相比声压阵自适应空域滤波器更优,矢量阵数据自适应预滤波后再进行方位估计,方位未知的远场强干扰能够被更有效地自适应抑制,进而能够提升矢量线列阵声呐远程弱目标被动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域矩阵滤波 自适应 干扰抑制 矢量信号处理 波束形成 方位估计 矢量阵 二阶锥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联合时空信号处理(英文)
17
作者 卫耀辉 裴炳南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使用空间和时间联合方法解决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根据基站的空—时信号模型 ,考虑了具体算法的结构和复杂性 ;通过对直扩—码分多路接入信号、多用户、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自适应天线阵接收端信号的数值分析表明理论可行性 ;研... 使用空间和时间联合方法解决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根据基站的空—时信号模型 ,考虑了具体算法的结构和复杂性 ;通过对直扩—码分多路接入信号、多用户、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自适应天线阵接收端信号的数值分析表明理论可行性 ;研究表明当 SNR达 9d B时 ,误码率下降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 联合时空信号处理 智能天线 天线阵 码分多路接入 衰落信道 自适应波束形成 -时Ra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强干扰环境下的离格稀疏贝叶斯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赫 陈华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9-1029,共11页
强干扰的环境下,基于传感器阵列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问题。虽然对于网格点目标现有方法的DOA估计精度较高,但对于离格点目标现有方法的DOA估计性能会严重下降。本文提出一种离格情况下的DO... 强干扰的环境下,基于传感器阵列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问题。虽然对于网格点目标现有方法的DOA估计精度较高,但对于离格点目标现有方法的DOA估计性能会严重下降。本文提出一种离格情况下的DOA估计方法,首先设计一种鲁棒的正交零陷矩阵滤波法(Robust orthogonal matrix filter with nulling,ROMFN),它结合了正交零陷滤波法(Orthogonal matrix filter with nulling,OMFN)和最差性能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在对离格点目标达到滤波效果的同时只需设计较少的网格点。此外,新的矩阵滤波法保留了高斯白噪声的特性,避免了噪声白化的预处理过程。其次基于离格点稀疏贝叶斯推断(Off?grid sparse Bayesian inference,OGSBI)和ROMFN,形成一种强干扰下DOA估计的新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不同的网格间距、不同的信噪比和干噪比下获得更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干扰 波达方向估计 空域矩阵滤波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稀疏贝叶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