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6G的极化编码非正交多址接入 被引量:7
1
作者 牛凯 许文俊 张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2,29,共9页
作为第一种达到信道容量的高性能编码,极化码是未来6G数据传输的重要候选方案。为此提出了面向6G的极化编码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框架。极化编码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案能够满足6G大容量传输需求,极化编码非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案能够提... 作为第一种达到信道容量的高性能编码,极化码是未来6G数据传输的重要候选方案。为此提出了面向6G的极化编码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框架。极化编码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案能够满足6G大容量传输需求,极化编码非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案能够提高6G物联网场景的接入可靠性。这些方案表明,极化编码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能够满足6G移动通信系统的超高可靠、高频谱效率、大容量的传输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信道极化 协作交多接入 协作交多接入 极化编码非正交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
2
作者 张晶 马林 +3 位作者 高宏旭 陆音 吴烁雨 朱洪波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3,共13页
针对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CR)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NOMA)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首先,提出CR-NOMA三步免授权随机接入协议,支持终端用户通过频谱感知获取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降低随机接入... 针对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CR)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NOMA)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首先,提出CR-NOMA三步免授权随机接入协议,支持终端用户通过频谱感知获取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降低随机接入冲突;然后,设计了基于频谱感知结果的接入信道和功率电平优选策略,建立了用户上行传输信号模型和基站接收信号模型;最后,提出了联合信道滤波、功率电平检测、前导和数据检测、冲突检测的多用户信号检测算法,对随机接入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方案,所提CR-NOMA方案在系统高负载时用户接入概率和过载率提升了近一倍,过载能力更强,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 频谱感知 交多 接入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使能的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安全传输方案
3
作者 季薇 刘子卿 +3 位作者 李飞 李汀 梁彦 宋云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传输方案。通过合理部署RIS的位置,将其同时作用于直接传输阶段和协作传输阶段。在满足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弱用户信息速率需求、NOMA强用户能量收集需求和基站最小发射功率的条件下,通过联合优化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RIS的相移矩阵、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来最大化强用户的保密速率。为解决所提的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基于交替迭代优化算法,对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直接传输阶段的RIS无源波束相移矩阵、协作传输阶段的RIS有源波束相移矩阵以及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进行了多次交替迭代优化,直至算法收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收敛性,且与其它基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强用户的保密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无线携能同传 交多接入 安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干扰下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联合多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4
作者 李有明 陈江涛 +2 位作者 吴永宏 徐伯禺 蔡万源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0,共9页
针对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脉冲噪声干扰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和最小二乘的联合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多根天线接收下用户零星通信和突发脉冲噪声的联合稀疏性,将... 针对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脉冲噪声干扰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和最小二乘的联合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多根天线接收下用户零星通信和突发脉冲噪声的联合稀疏性,将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问题建模成多测量向量的压缩感知问题,然后通过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获取活跃用户和突发脉冲噪声的支撑集,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信道和脉冲噪声。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方法,所提方法在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性能上均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一结论也通过误符号率进一步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调度 交多接入 多用户检测 信道估计 脉冲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车联网通感一体传输与资源分配优化
5
作者 李美玲 朱芸灿 +1 位作者 申陈宁 李兴旺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3-1051,共9页
为应对6G密集城市环境下车联网(V2X)通信和传感路径受限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通感一体化(ISAC)V2X系统框架。针对非视距(NLOS)下的车辆移动性,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结合ISAC回波信号中的实时信... 为应对6G密集城市环境下车联网(V2X)通信和传感路径受限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通感一体化(ISAC)V2X系统框架。针对非视距(NLOS)下的车辆移动性,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结合ISAC回波信号中的实时信道状态信息(CSI),实现对移动车辆位置的跟踪与预测。该文提出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的多车辆间功率分配优化方案,在保证感知精度的同时提升下行链路通信总速率,并引入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作为反馈机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系统在通信性能和感知性能方面优于传统的RIS辅助ISAC-V2X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通信感知一体化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扩展卡尔曼滤波 交多接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B5G双向全双工中继系统中功率控制的设计
6
作者 唐睿 朱通 +1 位作者 张睿智 何金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9,共8页
在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后五代(Beyond the Fifth Generation,B5G)双向全双工中继系统中,为协调同频干扰并提升频谱效率,首先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算法的功率控制机制,保证多项式时间内得到原... 在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后五代(Beyond the Fifth Generation,B5G)双向全双工中继系统中,为协调同频干扰并提升频谱效率,首先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算法的功率控制机制,保证多项式时间内得到原非凸问题的高效次优解。为满足B5G移动网络的低时延需求,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在线功率控制机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机制的有效性,发现相比于基于SCA算法的机制,基于DNN的机制能获得相近性能且大幅度降低在线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5G移动网络 交多接入 全双工中继 功率控制 连续凸逼近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用户分组、波束赋形与相移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雷维嘉 于顺洪 +1 位作者 雷宏江 唐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8-866,共9页
该文研究智能反射表面(IRS)辅助的多天线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网络中用户分组、发送波束赋形、相移等的联合优化问题。系统中1个分组分配1个波束并在组内进行连续干扰消除检测。该文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发送波束赋形和IRS相移的用户分组配... 该文研究智能反射表面(IRS)辅助的多天线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网络中用户分组、发送波束赋形、相移等的联合优化问题。系统中1个分组分配1个波束并在组内进行连续干扰消除检测。该文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发送波束赋形和IRS相移的用户分组配对策略,将用户分组与其他优化分离,显著降低了优化问题求解的难度和计算复杂度。进一步,联合优化基站发送波束赋形、功率分配和IRS相移矩阵,最小化基站的总发送功率。原始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变量相互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利用松弛变量、连续凸逼近、半定松弛、交替迭代优化等方法将原问题转化为凸问题并求解。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1个用户1个波束的方案,所提方案在基站天线数较少时性能更优,而在天线数较多时也与该对比方案非常接近,但所提方案的优化计算复杂度更低。而对比采用不同分组算法、随机IRS相移方案、最大比发射方案,以及无IRS的方案,所提方案的性能始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表面 交多接入 用户分组 波束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站无线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平滑视频流传输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志强 徐朝农 朱东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322,共10页
视频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视频流畅播放提出了巨大挑战,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视频播放中的卡顿时间可能是最重要指标之一。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被重点关注,NOMA技术具有叠加编码和连续干扰消除2个特点,根据... 视频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视频流畅播放提出了巨大挑战,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视频播放中的卡顿时间可能是最重要指标之一。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被重点关注,NOMA技术具有叠加编码和连续干扰消除2个特点,根据这2个特点实现数据的并行传输。利用NOMA技术的并行传输能力来提高基站为用户提供视频的实时性。在用户需求视频名称和视频分辨率给定的情况下,通过联合基站-用户配对方式和基站功率分配来降低视频播放时的卡顿时间。通过对问题进行建模,并提出1个两步启发式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第1步为确定基站与用户的配对方式,第2步为分配基站的发射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NOMA的传输调度方案与传统的传输调度方案相比,用户需求的平均卡顿时间有明显的下降,相对于在不采用NOMA机制时,在2-SIC接收机情况下,用户平均卡顿时间减少了5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顿时间 交多接入 视频传输 叠加编码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主动窃听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智能超表面辅助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阔永红 曹琳 +2 位作者 吕璐 贺冰涛 陈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807,共10页
针对全双工被动窃听和主动干扰攻击下的多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该文提出一种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鲁棒波束赋形方案以实现物理层安全通信。考虑在仅已知窃听者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以系统传输中断概率和保密中断概率作... 针对全双工被动窃听和主动干扰攻击下的多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该文提出一种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鲁棒波束赋形方案以实现物理层安全通信。考虑在仅已知窃听者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以系统传输中断概率和保密中断概率作为约束,通过联合优化基站发射波束赋形、RIS相移矩阵、传输速率和冗余速率,来最大化系统的保密速率。为解决上述多变量耦合非凸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交替优化算法得到联合优化问题的次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实现较高的保密速率,且通过增加RIS反射单元数,系统保密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交多接入 物理层安全 波束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理想条件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辅助无线携能通信-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通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兴旺 王新莹 +3 位作者 田心记 王心水 秦攀科 陈慧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4-2442,共9页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效通信和可靠感知需求,该文提出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无线携能通信(SWIPT)-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该系统同时实现目标感知和信息传输。考虑非完美连续干扰消除(SIC)和信道估计误差(CEE)两种非理想因素,分析...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效通信和可靠感知需求,该文提出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无线携能通信(SWIPT)-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该系统同时实现目标感知和信息传输。考虑非完美连续干扰消除(SIC)和信道估计误差(CEE)两种非理想因素,分析了所提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以及雷达感知性能,分别推导出系统中断概率(OP)、遍历速率(ER)、检测概率(PoD)以及雷达估计信息速率(REIR)的解析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非完美SIC和CEE对系统的性能有负面影响;中断概率随基站发射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高信噪比区域趋于定值;遍历速率及雷达估计信息速率随基站发射功率增大而增加,在高信噪比区域稳定于一个上限值;在不同的检测阈值下,检测概率随基站发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联合雷达检测和通信覆盖概率(JRDCCP)分别随中断阈值和检测阈值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无线携能通信 交多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V协助下非正交多址接入使能的数据采集系统中能效优化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睿 岳士博 +2 位作者 张睿智 刘川 庞川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9-1218,共10页
无人机(UAV)协助下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使能的数据采集系统,考虑了地空概率信道模型和服务质量约束,并联合优化UAV三维布局设计和传感器功率分配最大化所有传感器的总能效。针对原混合整数非凸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理论、深... 无人机(UAV)协助下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使能的数据采集系统,考虑了地空概率信道模型和服务质量约束,并联合优化UAV三维布局设计和传感器功率分配最大化所有传感器的总能效。针对原混合整数非凸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理论、深度学习理论和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的能效优化机制。在任意给定的UAV三维布局下,首先将功率分配子问题等价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其次基于最优的功率分配方案,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NN)构建从传感器位置到UAV三维布局的映射,并利用HHO算法离线训练最佳映射对应的模型参数。训练后的机制仅需执行少量代数运算并求解单个凸优化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传感器数为12的情况下,相较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遍历搜索机制,所提机制在仅损失约4.73%的总能效的情况下将运算时间降低了5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交多接入 能效 资源分配 凸优化 深度学习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多址接入异构网络用户公平性问题研究
12
作者 安秀娟 王兆荣 张东坡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1-65,共5页
针对5G非正交多址接入异构网络主要以传输总速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部分信道最小速率过低,造成用户服务质量下降,从而带来用户之间不公平问题,文中基于非正交接入异构网络模型,综合考虑传输总速率和用户最小速率... 针对5G非正交多址接入异构网络主要以传输总速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部分信道最小速率过低,造成用户服务质量下降,从而带来用户之间不公平问题,文中基于非正交接入异构网络模型,综合考虑传输总速率和用户最小速率,提出将整体优化问题解耦,利用最佳信道配对选择和优化用户功率分配方法最大化最小用户速率,解决用户公平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较低的复杂度下,用户最小速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用户公平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交多接入 用户公平性 信道配对选择 功率分配 用户最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复杂度加法网络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报文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
13
作者 王骥 李子龙 +3 位作者 肖健 李涣哲 谢文武 余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9-2417,共9页
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接收机使用串行干扰删除算法译码时需要已知干扰用户的调制方式而产生额外的信令开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星座轨迹图和深度学习的NOMA短包传输干扰用户调制方式盲检测算法。考虑在通信设备部署神... 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接收机使用串行干扰删除算法译码时需要已知干扰用户的调制方式而产生额外的信令开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星座轨迹图和深度学习的NOMA短包传输干扰用户调制方式盲检测算法。考虑在通信设备部署神经网络时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和能量消耗大等不足,将原始卷积神经网络替换为深度加法网络,在调制检测准确率,计算延迟和能耗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比较,使用时域过采样技术改善低信噪比下的识别率。最后分析并验证了功率分配,数据包长度对检测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调制检测 深度加法网络 过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星空地多用户认知网络性能研究
14
作者 刘瑞 郭克锋 +2 位作者 朱诗兵 李长青 李可盈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88-2496,共9页
卫星通信(SatCom)因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无缝覆盖的独特优势,能够弥补地面通信网络受地形限制、覆盖范围小等短板,在当前和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空中辅助通信由于其在星地网中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 卫星通信(SatCom)因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无缝覆盖的独特优势,能够弥补地面通信网络受地形限制、覆盖范围小等短板,在当前和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空中辅助通信由于其在星地网中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克服星空地网络(ISATN)中频谱短缺问题,认知无线电(CR)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被用于提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性能。因此,该文研究了基于NOMA的星空地认知网络(CISATN)的性能,考虑多用户场景,分别得到了主网络和次级网络的中断概率(OP)的准确表达式和高信噪比下的渐进表达式,并给出了这两个网络的分集增益。最后,通过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关键变量对系统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空地网络 认知无线电 交多接入 中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迭代优化混合预编码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雯雯 吴君钦 谢子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16084-16090,共7页
为了使大规模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获得高频谱效率和高能量效率,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迭代优化算法和簇首选择算法,研究了无线携能通信场景中的混合预编码问题。仿真结... 为了使大规模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获得高频谱效率和高能量效率,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迭代优化算法和簇首选择算法,研究了无线携能通信场景中的混合预编码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正交多址接入无线携能通信的混合预编码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mmWave)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 混合预编码 交多接入 无线携能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多址接入下行链路用户匹配与功率优化算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钊 戴晓琴 +1 位作者 陈柯宇 肖丽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04-1811,共8页
该文针对应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下行通信系统,在考虑误差传播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和空间相关度的用户匹配准则,并对基站的发射功率分配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提高系统可... 该文针对应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下行通信系统,在考虑误差传播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和空间相关度的用户匹配准则,并对基站的发射功率分配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提高系统可容纳用户数的同时保证好的系统的和速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相关度 用户匹配 功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异构携能网络稳健能效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21
17
作者 徐勇军 李国权 +1 位作者 陈前斌 林金朝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6,共13页
为了解决5G移动通信系统功耗较大、频谱短缺、覆盖盲区等问题,针对用户终端带能量收集的两层异构非正交多址接入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能效最大的稳健资源分配算法。考虑每个微蜂窝最小速率约束、微蜂窝基站最大功率约束、跨层干扰约束和... 为了解决5G移动通信系统功耗较大、频谱短缺、覆盖盲区等问题,针对用户终端带能量收集的两层异构非正交多址接入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能效最大的稳健资源分配算法。考虑每个微蜂窝最小速率约束、微蜂窝基站最大功率约束、跨层干扰约束和时间切换系数约束,基于有界信道不确定性建立联合稳健功率分配和时间切换的混合资源分配模型。基于Dinkelbach方法和Worst-case方法,将原NP-hard问题转换为确定性优化问题。利用连续凸近似方法将确定性稳健优化问题转换为凸优化问题,并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方法提出一种双层迭代算法实现功率分配和最优时间切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能效和稳健性方面优于传统非稳健算法和非携能通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无线携能通信 交多接入 功率分配与时间控制 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协作网络中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美玲 李莹 +4 位作者 SAMI Muhaidat 董增寿 王安红 梁杰 丁丽萍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66,共10页
将NOMA技术应用于下行认知中继协作网络,提出基于AF的认知多用户中继协作NOMA系统(CM-RC-NOMA),给出了不同认知中继协作方案下PU和SU中断性能,并推导了其闭合表达式;同时将AF中继协作方式与DF中继协作方式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SU... 将NOMA技术应用于下行认知中继协作网络,提出基于AF的认知多用户中继协作NOMA系统(CM-RC-NOMA),给出了不同认知中继协作方案下PU和SU中断性能,并推导了其闭合表达式;同时将AF中继协作方式与DF中继协作方式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SU到PU信道链路条件不差于BS到PU信道链路条件时,AF方式相比DF方式可以使PU获得更低的中断概率;另一方面,所提最佳认知中继协作方案相比传统最佳认知中继协作方案可以获得更佳的PU中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作网络 交多接入 最佳中继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移动边缘计算安全节能联合资源分配 被引量:7
19
作者 郝万明 孙继威 +2 位作者 孙钢灿 朱政宇 周一青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80-3587,共8页
为提高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移动边缘计算(MEC)系统中计算任务部分卸载时的安全性,该文在存在窃听者情况下研究MEC网络的物理层安全,采用保密中断概率来衡量计算卸载的保密性能,考虑发射功率约束、本地任务计算约束和保密中断概... 为提高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移动边缘计算(MEC)系统中计算任务部分卸载时的安全性,该文在存在窃听者情况下研究MEC网络的物理层安全,采用保密中断概率来衡量计算卸载的保密性能,考虑发射功率约束、本地任务计算约束和保密中断概率约束,同时引入能耗权重因子以平衡传输能耗和计算能耗,最终实现系统能耗加权和最小。在满足两个用户优先级情况下,为降低系统开销,提出一种联合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机制,通过基于二分搜索的迭代优化算法寻求问题变换后的最优解,并获得最优的任务卸载和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降低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交多接入 保密中断概率 资源分配 部分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连续干扰消除下非正交多址接入上行传输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夕予 许晓明 陈亚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95-2801,共7页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允许多个发送方共用同一个资源块,接收方通过连续干扰消除(SIC)解码出不同发送方的信息。然而,目前针对NOMA系统的研究大多基于理想SIC的假设,而没有考虑非理想SIC对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针对此问题,该文在非理...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允许多个发送方共用同一个资源块,接收方通过连续干扰消除(SIC)解码出不同发送方的信息。然而,目前针对NOMA系统的研究大多基于理想SIC的假设,而没有考虑非理想SIC对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针对此问题,该文在非理想SIC的假设下,针对单小区上行NOMA系统提出一套性能分析框架。首先,采用二项式点过程(BPP)对上行NOMA系统中基站和用户设备的空间分布进行建模。基于此模型,采用基于大尺度衰落的干扰消除顺序,对干扰消除的误差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随机几何理论和次序统计理论,推导出距基站由近至远次序为k的用户设备的覆盖概率,并采用平均覆盖概率衡量整个NOMA传输系统的可靠性。理论和仿真结果分析了远近次序、基站半径和发射功率等系统参数对传输可靠性的影响,并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连续干扰消除 上行传输 覆盖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