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开口环和矩形条带组合的极化旋转单元设计
1
作者 于李洋 周佳宇 +1 位作者 吴为军 乔健普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9期184-187,205,共5页
论文提出了一种反射型超宽带极化旋转单元,它的单元顶层图案是由一个双开口谐振环和矩形金属条带组合而成。首先,将设计的极化旋转单元在电磁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优化,并获得其在不同极化入射波下的反射系数;然后研究了单元在电磁波不同... 论文提出了一种反射型超宽带极化旋转单元,它的单元顶层图案是由一个双开口谐振环和矩形金属条带组合而成。首先,将设计的极化旋转单元在电磁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优化,并获得其在不同极化入射波下的反射系数;然后研究了单元在电磁波不同入射角下的性能,并对主要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并总结;最后将该单元与不同极化旋转单元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反射型极化旋转表面的极化旋转效率超过了90%,工作带宽为6 GHz~18 GHz,相对带宽达到100%,并且该极化旋转表面在0°~40°入射角范围内仍有较好的性能;与现有极化旋转单元相比,该单元在带宽,极化旋转效率和结构设计方面也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极化 反射型 极化旋转 超宽带 结构简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极化旋转域特征和超像素技术的极化SAR舰船检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崔兴超 粟毅 陈思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8,共14页
对海监视是极化SAR的重要应用,密集区域的舰船目标检测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舰船密集区域受多目标串扰,传统的恒虚警率(CFAR)检测滑窗难以选取纯净的海杂波样本用于确定检测门限,将导致检测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从特征提... 对海监视是极化SAR的重要应用,密集区域的舰船目标检测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舰船密集区域受多目标串扰,传统的恒虚警率(CFAR)检测滑窗难以选取纯净的海杂波样本用于确定检测门限,将导致检测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从特征提取和检测器设计两方面出发,提出一种融合极化旋转域特征和超像素技术的极化SAR舰船检测方法。在特征提取方面,雷达目标的后向散射敏感于目标姿态与雷达视线的相对几何关系,由此带来的散射多样性隐含信息可通过极化旋转域分析进行挖掘。该文利用极化相关方向图及导出的一系列极化旋转域特征,根据目标杂波比(TCR)分析,优选TCR最高的3个极化特征量用于构建目标检测器。在此基础上,该文在检测器设计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杂波超像素筛选方法,有效避免了密集区域舰船目标对邻近杂波的影响,基于筛选的杂波像素点得到舰船目标CFAR检测结果。基于Radarsat-2和高分三号星载全极化SAR数据的对比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密集区域舰船目标检测,检测品质因数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旋转 超像素 特征融合 舰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高效反射型超材料极化旋转器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宇辉 丁君 +2 位作者 郭陈江 邢天璋 王夫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1-176,共6页
采用六边形金属贴片状超材料结构,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宽带、反射型极化旋转器.该结构可以在较宽的工作频带内将特定角度入射的线极化波旋转90°,从而使反射波与入射波极化正交.根据各向异性理论解释了极化旋转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该... 采用六边形金属贴片状超材料结构,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宽带、反射型极化旋转器.该结构可以在较宽的工作频带内将特定角度入射的线极化波旋转90°,从而使反射波与入射波极化正交.根据各向异性理论解释了极化旋转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该结构的等效电路,仿真了主要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最终通过实际加工、测试证明了:当电磁波垂直入射时,该结构在8.41~11.3GHz的频带内极化转换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旋转 超材料 各向异性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极化旋转域解译工具及舰船检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铭典 肖顺平 陈思伟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5-254,共10页
极化雷达有利于获取目标完整的极化信息,在许多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标相对于雷达视线的几何位置通常会对散射机制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极化旋转域解译方法成功地表征和利用了这种目标散射多样性。值得注意的是,极化响应同... 极化雷达有利于获取目标完整的极化信息,在许多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标相对于雷达视线的几何位置通常会对散射机制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极化旋转域解译方法成功地表征和利用了这种目标散射多样性。值得注意的是,极化响应同时受到极化方位角和极化椭圆率角的影响。对此,本文将极化旋转域解译方法沿极化椭圆率角维度进行拓展,旨在探索和利用更为完整的目标散射多样性。其主要思想是提出一种三维极化相关方向图,能够同时表征极化相关特征随极化方位角和极化椭圆率角的变化情况。通过研究揭示了不同典型散射体的三维极化相关方向图存在显著差异,着重表现在极值点的分布和曲面起伏程度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了微分几何中的曲率来描述这种三维流形的性质,并提出了高斯曲率最大值这一新极化特征。结合星载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实测数据验证了高斯曲率最大值特征能够有效地区分舰船和海杂波。结合该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阈值分割的舰船检测方法。与传统的恒虚警率方法和新近提出的NPNF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表现出更好的舰船检测性能。尤其是在近岸舰船密集区域,检测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雷达 极化旋转 目标解译 特征提取 舰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散射结构极化旋转域辨识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兴超 李郝亮 +2 位作者 付耀文 陈思伟 粟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05-2114,共10页
极化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具备全极化测量和高分辨成像能力,已成为空间态势感知的重要传感器。作为典型的人造目标,空间目标散射特性敏感于目标姿态和雷达视线方向的相对夹角。这种散射多样性给极化ISAR数据解译带来困难,也蕴藏着丰富... 极化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具备全极化测量和高分辨成像能力,已成为空间态势感知的重要传感器。作为典型的人造目标,空间目标散射特性敏感于目标姿态和雷达视线方向的相对夹角。这种散射多样性给极化ISAR数据解译带来困难,也蕴藏着丰富的极化散射信息。为提高空间目标散射结构辨识性能,该文深入挖掘绕雷达视线的极化旋转域信息,提出一种空间目标散射结构极化旋转域辨识方法,共包含3个步骤。首先,对极化ISAR数据开展绕雷达视线的极化旋转域分析,导出极化相关方向图特征。其次,分析基本散射体的极化相关方向图特性,构造极化特征编码矢量。最后,基于极化特征编码矢量距离度量实现散射结构极化辨识。围绕太阳能帆板、反射面天线等空间目标典型部件开展仿真实验研究,所提方法相较于传统的Cameron分解方法性能更优,鲁棒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逆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旋转 极化相关方向图 空间目标 结构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可调石墨烯超材料太赫兹宽带极化旋转器
6
作者 张银 冯一军 金飚兵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4,共4页
电磁波的极化状态可用在电磁信号处理中加载信息,这在光子器件的发展与应用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在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太赫兹频段的动态可调的宽带极化旋转器。该器件是以石墨烯为基础,由四层光栅以及隔离层构成,利用石墨烯的电导率可调... 电磁波的极化状态可用在电磁信号处理中加载信息,这在光子器件的发展与应用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在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太赫兹频段的动态可调的宽带极化旋转器。该器件是以石墨烯为基础,由四层光栅以及隔离层构成,利用石墨烯的电导率可调特性进行整个器件的极化旋转角可调性能设计。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它能够将线极化电磁波的极化旋转角在20°到70°之间进行自由调整,实现了旋转角度的连续可调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带宽和透射效率。这对于发展可调太赫兹极化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旋转 可调 石墨烯 宽带 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极化旋转技术的640G全光解复用
7
作者 冯传奋 谷征征 林金桐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1,共4页
考虑超快载流子动态特性,文章通过仿真详细分析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非线性极化旋转效应实现640Gb/s到80Gb/s的解复用方案。结果表明:开关窗口的上升沿随时钟脉冲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FWHM和下降沿则随时钟脉冲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考虑超快载流子动态特性,文章通过仿真详细分析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非线性极化旋转效应实现640Gb/s到80Gb/s的解复用方案。结果表明:开关窗口的上升沿随时钟脉冲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FWHM和下降沿则随时钟脉冲能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在相同条件下,当输入的时钟信号为TE模式时,输出的解复用信号具有最高的信道压制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解复用 非线性极化旋转 半导体光放大器 超快载流子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旋转超表面的天线RCS减缩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培 刘颖 +2 位作者 李鹏 况泽灵 周智杰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89,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极化旋转超表面的天线RCS减缩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宽带极化旋转超表面单元,该单元具有工作频带宽、结构简单、性能好的特点;并由该单元基于棋盘形组阵构成棋盘形低RCS编码表面,将其应用于微带天线。结果表明,棋盘形低RCS编... 提出一种基于极化旋转超表面的天线RCS减缩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宽带极化旋转超表面单元,该单元具有工作频带宽、结构简单、性能好的特点;并由该单元基于棋盘形组阵构成棋盘形低RCS编码表面,将其应用于微带天线。结果表明,棋盘形低RCS编码表面应用于微带天线,在保证天线辐射性能的同时,能在宽频带内实现RCS减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旋转超表面 雷达散射截面 微带天线 电磁超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的天线RCS减缩方法
9
作者 王夫蔚 李珂 任宇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3,共6页
针对天线的雷达截面减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极管控制的棋盘式分布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并将其用于准八木天线的雷达截面分时减缩方法.该方法考虑将可重构技术应用于极化旋转表面设计中,将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用于置换准八木天线的金属... 针对天线的雷达截面减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极管控制的棋盘式分布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并将其用于准八木天线的雷达截面分时减缩方法.该方法考虑将可重构技术应用于极化旋转表面设计中,将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用于置换准八木天线的金属反射板中,使得极化旋转表面反射板可以在金属特性反射板以及低雷达截面反射板之间相互切换.当二极管导通时,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反射板可当做一般金属板使用,则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天线的辐射特性;当二极管截断时,天线处于非工作状态,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反射板处于低雷达截面特性,可最大程度降低天线的带内雷达截面.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在工作状态时,天线的辐射特性几乎未发生变化;在非工作状态时,使用可重构极化旋转表面反射板,天线的单站雷达截面最大减缩量可达25dB以上,减缩角域可达-20°≤θ≤+20°.该方法可在保证准八木天线辐射特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天线的雷达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截面 可重构 极化旋转表面 准八木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极化旋转表面的综合设计
10
作者 韦涛 吕飘 +2 位作者 杨岩 李波 祝雷 《微波学报》 2025年第2期33-37,43,共6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宽带三维极化旋转表面,该结构采用槽线-微带-槽线的耦合方式,在宽频带范围内实现90°极化旋转。为了提高设计效率,文中提出了基于传输线型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利用切比雪夫函数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综合设计。通过...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宽带三维极化旋转表面,该结构采用槽线-微带-槽线的耦合方式,在宽频带范围内实现90°极化旋转。为了提高设计效率,文中提出了基于传输线型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利用切比雪夫函数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综合设计。通过该综合方法,可以根据所设计的相对带宽和回波损耗值直接确定等效电路参数。文中选择了一个相对带宽为80%、回波损耗为10 dB的四阶极化旋转表面进行了设计,并构建等效电路参数与结构物理参数的映射关系,实现对单元的快速建模。最后,对所设计的三维极化旋转表面进行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高度吻合。相比于传统的极化旋转表面,所提出的三维极化旋转表面兼具了宽带传输特性和角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旋转 三维结构 切比雪夫响应 综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波极化面旋转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红梅 江长荫 王健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8-213,共6页
推导了电波极化面旋转角表达式,利用实测电子浓度、地磁场磁感应强度模与磁倾角剖面,对定高载体、不同天线侧视方向与地球法线夹角、不同地区、不同频段、不同时段、不同太阳活动情况下的电波极化面旋转角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 推导了电波极化面旋转角表达式,利用实测电子浓度、地磁场磁感应强度模与磁倾角剖面,对定高载体、不同天线侧视方向与地球法线夹角、不同地区、不同频段、不同时段、不同太阳活动情况下的电波极化面旋转角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电波极化面旋转角的时域、地域、频域等规律和特性.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双折射 电波极化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旋转圆极化相控阵的交叉极化抑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温剑 黄中华 +4 位作者 姚亚利 张云 王军会 侯禄平 梁宇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6-964,共9页
针对大规模圆极化相控阵天线设计中交叉极化特性评估计算量大的问题,从阵列极化合成理论出发,提出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推导出采用顺序旋转方法形成圆极化的阵列天线的寄生交叉极化阵因子公式,提出旋转相位差值矩阵这一参数,用于对顺序... 针对大规模圆极化相控阵天线设计中交叉极化特性评估计算量大的问题,从阵列极化合成理论出发,提出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推导出采用顺序旋转方法形成圆极化的阵列天线的寄生交叉极化阵因子公式,提出旋转相位差值矩阵这一参数,用于对顺序旋转形成交叉极化的机理进行直观的解释。对比分析线极化、椭圆极化单元按不同顺序旋转方式构成的阵列天线的交叉极化特性优劣,列出毫米波通信工程中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的单元选型方案、极化合成布阵方式选型方案,为交叉极化抑制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频段卫星通信 相控阵天线设计 阵列圆极化合成 顺序旋转极化阵列 交叉极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中电波线极化面旋转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玉兰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卫星通信中,电波要穿过电离层,本文分析了电离层的张量介电常数,提出了电离层中电波线极化面旋转的计算方法,并将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值比较,二者吻合的很好。
关键词 电离层 卫星通信 线极化旋转 电波 张量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极化成像解译识别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雪松 陈思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9-276,共18页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获取目标的全极化信息,在对地观测、灾害评估、侦察监视等民用和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主要高校、中科院、工业部门和用户单位在该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一大批标志性研究成果。该文简要综述了极...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获取目标的全极化信息,在对地观测、灾害评估、侦察监视等民用和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主要高校、中科院、工业部门和用户单位在该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一大批标志性研究成果。该文简要综述了极化SAR成像解译识别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在解译层面,主要介绍了极化目标分解和极化旋转域解译等理论方法的研究进展。在应用层面,结合研究团队的工作,探讨了上述理论方法在舰船检测、地物分类和建筑物损毁评估等领域的应用成效。最后,对极化SAR目标解译识别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SAR) 极化目标分解 极化旋转 散射机理 目标检测、分类和识别 灾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低RCS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磊 董涛 尹建勇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5-150,共6页
针对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宽频带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超材料覆盖层结构,该结构同时具有部分反射特性和宽频带的极化旋转特性,可以在提高天线增益的同时实现RCS的宽频带减缩。仿真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圆极化微带天线相... 针对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宽频带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超材料覆盖层结构,该结构同时具有部分反射特性和宽频带的极化旋转特性,可以在提高天线增益的同时实现RCS的宽频带减缩。仿真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圆极化微带天线相比,加载了超材料结构的天线,其增益在中心频率处提高了1.4 dB;同时,在9.7~21 GHz频带范围内,加载超材料的圆极化微带天线具有更低的RCS电平,整个频段内,平均减缩幅度达9.06 dB(X极化)和9.21 dB(Y极化)。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宽频带RCS减缩,对圆极化微带天线的隐身技术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减缩 微带天线 极化 超材料 极化旋转 部分反射表面 宽频带 增益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四磁极磁化场及铁氧体波导系统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胜奎 蒋仁培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依据对旋转四磁极磁化场的物理要求,按函数逼近理论给出了磁化场及其激励源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耦合波理论和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旋转四磁极磁化铁氧体波导系统的传输特性及其应用。
关键词 旋转四磁极磁化场 耦合波 极化转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明暗激光脉冲研究
17
作者 冒燕 童杏林 +1 位作者 史一凡 徐小强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7,共6页
为了解决激光明脉冲在光通信和光纤传感等领域的应用瓶颈,设计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该激光器由SOA、偏振控制器、滤波器和起偏器等构成。分析了横电/横磁(TE/TM)模式光场经历SOA时的增益比值和相位差的... 为了解决激光明脉冲在光通信和光纤传感等领域的应用瓶颈,设计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该激光器由SOA、偏振控制器、滤波器和起偏器等构成。分析了横电/横磁(TE/TM)模式光场经历SOA时的增益比值和相位差的变化机理,研究了环腔内总色散管理与SOA动态增益的关系,获得了稳定输出的明脉冲和暗脉冲,以及2种类型脉冲的动态演变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当SOA的工作电流为242 mA时,成功获得脉冲重复频率均为14.83 MHz、脉宽为1.1ns的明脉冲和脉宽为0.95ns的暗脉冲,并验证了在相同工作电流时,暗脉冲的强度显著大于明脉冲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明脉冲 暗脉冲 被动锁模 非线性极化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lkaway VSP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臧胜涛 王建华 +2 位作者 杨哲 金保中 刘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6,共6页
Walkaway VSP观测方式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纵横波成像、地层速度、吸收衰减及各向异性等多种地质信息。文中主要介绍了基于GeoEast系统的Walkaway VSP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包括高精度初至拾取、噪声压制、偏振分析、速度反演与建... Walkaway VSP观测方式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纵横波成像、地层速度、吸收衰减及各向异性等多种地质信息。文中主要介绍了基于GeoEast系统的Walkaway VSP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包括高精度初至拾取、噪声压制、偏振分析、速度反演与建模、振幅补偿、波场分离以及偏移成像等。实际数据纵波和转换波成像与地面地震剖面在层位标定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away VSP 极化旋转 速度建模 波场分离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物微波辐射亮温的图像模拟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成 吴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25-2728,共4页
微波辐射亮温图像的模拟在被动遥感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射线追踪的思想提出了一种三维场景微波辐射图像的模拟方法:亮温追踪法。分析了模拟时必须考虑的天空背景辐射、多次反射造成的极化旋转以及天线平滑作用等影响因素,最终... 微波辐射亮温图像的模拟在被动遥感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射线追踪的思想提出了一种三维场景微波辐射图像的模拟方法:亮温追踪法。分析了模拟时必须考虑的天空背景辐射、多次反射造成的极化旋转以及天线平滑作用等影响因素,最终建立了微波辐射亮温图像的模拟方法。应用此方法对典型目标进行了试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所表现出的微波辐射现象进行了分析。为验证模拟方法的可靠性,该文对楼层建筑以及飞机跑道等实际场景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地测量图像取得了很好的一致,表明此方法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微波成像 亮温追踪 多次散射 极化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单晶Pb(Mg_(1/3)Nb_(2/3))O_3-0.32PbTiO_3的实验及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强 陈常青 沈亚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7-773,共7页
对压力作用下沿[001]晶向极化的Pb(Mg_(1/3)Nb_(2/3))O_3-0.32PbTiO_3(PMN-0.32PT)弛豫型铁电单晶的应力应变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铁电单晶〈001〉晶向的应力应变行为和铁电多晶有本质的不同,是传统的电畴翻转机理所难以解释... 对压力作用下沿[001]晶向极化的Pb(Mg_(1/3)Nb_(2/3))O_3-0.32PbTiO_3(PMN-0.32PT)弛豫型铁电单晶的应力应变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铁电单晶〈001〉晶向的应力应变行为和铁电多晶有本质的不同,是传统的电畴翻转机理所难以解释的,所提出的极化旋转(相变)模型合理地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基于提出的极化旋转(相变)模型,采用细观力学方法建立了铁电单晶的细观本构模型.在模型中采用黏塑性公式描述铁电单晶可能的8个相变系统的相变行为.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用该模型模拟了铁电单晶〈001〉晶向的应力应变实验曲线.计算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铁电单晶〈001〉晶向的相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型铁电单晶 极化旋转(相变) 黏塑性模型 本构 细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