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极化抗干扰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万幸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458,共5页
传统雷达采用单极化形式,没有利用目标和干扰的极化域特征,文章在分析了常规极化抗干扰原理和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叉极化抗干扰天线阵列,分析了该种天线的极化抗干扰性能,仿真和实验数据表明,交叉极化天线阵列不仅具有较好... 传统雷达采用单极化形式,没有利用目标和干扰的极化域特征,文章在分析了常规极化抗干扰原理和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叉极化抗干扰天线阵列,分析了该种天线的极化抗干扰性能,仿真和实验数据表明,交叉极化天线阵列不仅具有较好的极化抗干扰性能,同时降低了整套雷达的设备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抗干扰 极化抗干扰 交叉极化天线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域调制效应的干扰极化参数估计
2
作者 刘文钊 戴幻尧 +1 位作者 黄振宇 崔建岭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8-526,共9页
干扰极化估计精度是影响雷达极化抗干扰能力的重要因素,而雷达天线空域极化特性存在一定的病态性,使来波极化估计的最小二乘解在病态情况下变得不稳定.针对最小二乘方法估计来波极化所存在的病态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极化矢量估计的约束... 干扰极化估计精度是影响雷达极化抗干扰能力的重要因素,而雷达天线空域极化特性存在一定的病态性,使来波极化估计的最小二乘解在病态情况下变得不稳定.针对最小二乘方法估计来波极化所存在的病态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极化矢量估计的约束最小二乘方法.首先分析影响来波极化估计稳定性的因素,针对具体的天线型式给出病态情况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推导了带二次约束的极化估计最小二乘解并给出了算法流程.仿真结果表明了改进极化估计均方误差的有效性,该方法可显著提高干扰极化估计精度,提高雷达极化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抗干扰 极化估计 最小二乘方法 病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复杂环境下装备干扰与抗干扰学术交流大会”征文
3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98,共2页
中国电子学会拟于2018年6月23-24日在北京举办“2018复杂环境下装备干扰与抗干扰学术交流大会”。
关键词 综合抗干扰技术 学术交流大会 征文内容 复杂环境 装备 雷达信号处理 极化抗干扰 中国电子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极化阵列对消盲区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宏璋 葛松虎 +2 位作者 郭宇 刘让 孟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1,共11页
当干扰信号的空域和极化域特征与目标信号相似时,采用空极化域联合抗干扰技术在消除干扰的同时也会抑制目标信号,导致干扰对消后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低于雷达系统需求,从而形成干扰对消盲区。针对... 当干扰信号的空域和极化域特征与目标信号相似时,采用空极化域联合抗干扰技术在消除干扰的同时也会抑制目标信号,导致干扰对消后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低于雷达系统需求,从而形成干扰对消盲区。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在空域、极化域与空极化域分别建立交替极化阵列对消盲区模型,推导了对消盲区位置和大小的数学表达式,从而给出了交替极化阵列对消盲区的数学表征方法。进而分析了交替极化阵列对消盲区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阵元间距能够显著影响交替极化阵列对消盲区的分布,在相同条件下交替极化阵列对消盲区大于共点极化阵列对消盲区,结果表明交替极化阵列虽然通过减少天线数目降低了设备成本,但增大了阵列的对消盲区。然后,对消盲区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最后,利用信道模拟器搭建了实验平台,信道模拟实验测得的对消盲区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再次证明了分析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极化阵列 极化域联合抗干扰 干扰对消 对消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