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平均树高提取技术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尔学 李增元 +1 位作者 庞勇 田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新疆和田地区建立SIR-C/X SAR极化干涉测量试验区,获取2次重复飞行的SIR-C/XSAR全极化干涉测量数据、覆盖试验区的地形图4幅、Landsat-5 TM及Landsat-7 ETM+数据各一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POLinSAR数据处理及树高反演算法,并对试验... 在新疆和田地区建立SIR-C/X SAR极化干涉测量试验区,获取2次重复飞行的SIR-C/XSAR全极化干涉测量数据、覆盖试验区的地形图4幅、Landsat-5 TM及Landsat-7 ETM+数据各一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POLinSAR数据处理及树高反演算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极化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及树高反演算法是正确的;受去相干噪声因素的影响,重复飞行极化干涉SAR相干影像上可能存在大量的非体散射去相干散射体,识别这些散射体并加以剔除是保证得到正确树高提取结果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测量 树高反演 SIR—C/X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信息提取技术的进展及未来 被引量:5
2
作者 邹斌 张腊梅 +1 位作者 孙德明 王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79-1984,共6页
作为雷达成像遥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息提取技术已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未来若干年内必将成为遥感领域的一个趋势和研究热点。该文对目前国内外该技术的进展现状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全面的... 作为雷达成像遥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息提取技术已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未来若干年内必将成为遥感领域的一个趋势和研究热点。该文对目前国内外该技术的进展现状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PIPCO 参数反演 分类 ESPR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线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植被参数提取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曦 张红 王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58-2861,共4页
由于单基线极化干涉SAR技术(如三阶段法、ESPRIT算法等)反演植被参数的方法受限于具有最小地体幅度比的观测数据,影响冠层或地表有效相位中心的估计,因此往往低估植被的高度。该文通过增加另一个基线的极化干涉SAR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由于单基线极化干涉SAR技术(如三阶段法、ESPRIT算法等)反演植被参数的方法受限于具有最小地体幅度比的观测数据,影响冠层或地表有效相位中心的估计,因此往往低估植被的高度。该文通过增加另一个基线的极化干涉SAR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基线反演技术存在的这个缺陷,并适当改进双基线极化干涉SAR技术,降低植被参数估计的动态偏差,最后用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验证了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干涉SAR 双基线 植被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筠力 刘艳阳 +1 位作者 陈重华 赵迪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96-108,共13页
天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发源自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突破性地实现了平面向立体维度的拓展,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差分干涉(D-InSAR)等一系列技术研究方向。经过近30年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InSAR技术已从理论走向工程实践,填补... 天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发源自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突破性地实现了平面向立体维度的拓展,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差分干涉(D-InSAR)等一系列技术研究方向。经过近30年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InSAR技术已从理论走向工程实践,填补了天基高效测绘手段的空白,产生了极大的应用效益,其中,德国TerraSAR-X/TanDEM-X系统、我国天绘-2卫星系统均为典型代表。同时,基于InSAR技术体制以及在轨数据的积累和研究,不断衍生新的技术方向、新的应用前景,该技术领域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InSAR技术原理出发,介绍了天基InSAR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典型应用。通过天绘-2卫星系统真实在轨数据的分析与解读,阐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工程与技术基础。通过分析天基InSAR主要应用方向的观测需求,给出了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差分干涉 极化 数字高程模型 地表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干涉SAR反演植被高度的改进三阶段算法 被引量:7
5
作者 许丽颖 李世强 +1 位作者 邓云凯 王宇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1期28-34,共7页
利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Interferometry SAR,PolInSAR)数据反演森林参数问题为当前PolInSAR研究的热点问题。经典的森林参数反演算法是基于随机散射体模型(Random Volume over Ground,RVoG)的阶段反演算法,该算法中直... 利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Interferometry SAR,PolInSAR)数据反演森林参数问题为当前PolInSAR研究的热点问题。经典的森林参数反演算法是基于随机散射体模型(Random Volume over Ground,RVoG)的阶段反演算法,该算法中直线拟合误差和体散射估计误差会严重影响反演精度。为了提高树高估计精度,该文使用整体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得到更精确的地表相位估计结果,并提出以Gamma函数为线性度量自适应地估计体散射去相干,得到了改进的PolInSAR三阶段反演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 整体最小二乘法(TLS) 树高反演 随机散射体模型(RV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信息准则的极化干涉SAR图像非监督分类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文 颜卫 +1 位作者 涂尚坦 廖明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28-2634,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自动确定聚类类别数的极化干涉SAR非监督分类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hannon熵特征对极化干涉SAR图像进行初始分类,然后利用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算法和标号代价(LabelCost)优化算法对... 该文提出一种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自动确定聚类类别数的极化干涉SAR非监督分类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hannon熵特征对极化干涉SAR图像进行初始分类,然后利用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算法和标号代价(LabelCost)优化算法对分类结果进行迭代优化,同时通过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Criterion,BIC)自动确定非监督分类的最佳类别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分类类别数,并具有较为满意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干涉 非监督分类 贝叶斯信息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缩极化干涉SAR数据的森林垂直参数反演 被引量:4
7
作者 郭胜龙 李洋 +2 位作者 尹嫱 王建峰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9,共9页
森林区域竖直结构参数的反演是极化干涉雷达的一个重要应用,基于RVo G模型,运用全极化干涉数据可成功获得森林区域的地形估计及树高反演。该文将基于单基线简缩极化干涉SAR(C-Pol In SAR)数据对森林区域进行林下地形估计及树高反演。推... 森林区域竖直结构参数的反演是极化干涉雷达的一个重要应用,基于RVo G模型,运用全极化干涉数据可成功获得森林区域的地形估计及树高反演。该文将基于单基线简缩极化干涉SAR(C-Pol In SAR)数据对森林区域进行林下地形估计及树高反演。推导单基线简缩极化干涉相干系数及相干区域,根据相干区域进行直线拟合,提出简缩极化干涉数据下的地形相位判别准则及体散射去相干估计方法,然后完成树高反演。通过L,P波段仿真数据以及实测机载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获得正确地形及树高。简缩极化发射波极化状态不唯一,因此该文详细分析不同参数的椭圆极化对地形及树高等参数估计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形树高受椭圆极化波影响较小,也验证了估计方法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简缩极化干涉SAR 地形估计 树高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的极化干涉非监督Wishart分类方法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震 杨汝良 刘秀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2-759,共8页
该文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极化非监督Wishart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利用极化干涉信息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非监督分类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一(6×6)的极化干涉相关矩阵,从而可以同时考虑单幅图像的全极化信息以及两幅像对之... 该文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极化非监督Wishart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利用极化干涉信息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非监督分类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一(6×6)的极化干涉相关矩阵,从而可以同时考虑单幅图像的全极化信息以及两幅像对之间的互相关信息。该文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并利用NASA/JPL的SIR-C/X-SAR系统在中国天山地区的L波段实测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利用该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的结果,并与极化非监督Wishart分类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分辨不同类型的地物,保持地物的细节,并且比极化非监督Wishart分类结果有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干涉 非监督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π/4模式简缩极化干涉数据目标分解 被引量:3
9
作者 郭胜龙 李洋 +2 位作者 杨士林 周勇胜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8,共7页
基于模型的目标分解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的一个重要应用,基于模型目标分解依赖于极化数据仅能获得各散射机制的能量信息。该文将基于模型的分解技术应用到π/4模式的简缩极化干涉SAR(C-Pol In SAR)数据中,对互相关矩阵进行分解,在... 基于模型的目标分解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的一个重要应用,基于模型目标分解依赖于极化数据仅能获得各散射机制的能量信息。该文将基于模型的分解技术应用到π/4模式的简缩极化干涉SAR(C-Pol In SAR)数据中,对互相关矩阵进行分解,在获得各散射机制功率的同时获得对应的散射相位中心。该文首先推导出3种散射机制π/4简缩极化SAR干涉观测下散射模型,然后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目标分解,最终求解出各散射机制的功率贡献及相位中心高度信息。仿真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波段及不同地表参数对分解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π/4模式简缩极化 简缩极化干涉SAR 模型目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线极化干涉SAR植被参数反演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红喜 李东霖 +3 位作者 刘宏伟 索志勇 宋文青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29,共7页
植被参数反演是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重要应用,然而单基线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无法解决体散射去相干估计的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基线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充分利用了双基线观测数据的相关性,能够有效地解决体散射去相... 植被参数反演是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重要应用,然而单基线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无法解决体散射去相干估计的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基线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充分利用了双基线观测数据的相关性,能够有效地解决体散射去相干估计的模糊问题,并对基线比例较小的情况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利用欧空局发布的PolSARPro软件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植被参数反演 双基线解模糊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特征参数和极化干涉最优参数的改进四元素分解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宇 禹卫东 刘秀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81-2888,共8页
雷达目标的后向散射对目标姿态与雷达视线的相对几何关系十分敏感,同一目标相对于雷达视线的姿态不同时,散射特性十分不同。倾斜地表和倾斜建筑物等目标可能扭转后向散射回波的极化基,进而导致交叉极化分量过高,图像体散射成分过估计。... 雷达目标的后向散射对目标姿态与雷达视线的相对几何关系十分敏感,同一目标相对于雷达视线的姿态不同时,散射特性十分不同。倾斜地表和倾斜建筑物等目标可能扭转后向散射回波的极化基,进而导致交叉极化分量过高,图像体散射成分过估计。该文针对图像体散射成分过估计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极化特征参数(H/α)和极化干涉相似性参数(PISP)的极化干涉分解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散射体在雷达视线方向上的散射多样性,对不同取向的倾斜地表和倾斜建筑物等目标产生的交叉极化分量进行更好的适配,得到更好的分解结果。最后,利用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获取的机载C波段全极化干涉数据验证该方法在极化干涉分解中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可以有效、正确地区分地物散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H/α分解 极化干涉相似性参数 四元素分解 极化干涉最优相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干涉相似性参数的四元素分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丽颖 李世强 +1 位作者 邓云凯 王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8-914,共7页
该文针对传统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分解方法过高估计植被成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化干涉相似性参数(PISP)的极化干涉分解方法。利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的3组最优相干散射机制定义的PISP具有对地表散射体空间分布敏感... 该文针对传统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分解方法过高估计植被成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化干涉相似性参数(PISP)的极化干涉分解方法。利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的3组最优相干散射机制定义的PISP具有对地表散射体空间分布敏感的特性和旋转不变性。该文基于PISP的物理意义对植被模型进行改进,使利用该模型分解相干矩阵得到的不同地物体散射功率具有自适应性。最后利用欧空局(DLR)E-SAR获取的L波段全极化干涉数据验证该分解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分解结果能有效区分植被和建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极化干涉SAR(polinsar) 四元素分解 极化干涉相似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VoG模型的极化干涉SAR最优基线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勇胜 洪文 +2 位作者 王彦平 曹芳 吴一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67-2372,共6页
针对极化干涉SAR体散射体参数估计应用,基于随机体散射体/地表二层(RVoG)模型分析研究了其最优基线问题.在基线去相干、RVoG模型、相位管等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之上,证明了最优基线的存在性,给出了其定义与计算方法,比较了其与常规干涉SAR... 针对极化干涉SAR体散射体参数估计应用,基于随机体散射体/地表二层(RVoG)模型分析研究了其最优基线问题.在基线去相干、RVoG模型、相位管等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之上,证明了最优基线的存在性,给出了其定义与计算方法,比较了其与常规干涉SAR最优基线的异同.通过仿真验证并讨论了雷达、成像几何和体散射体参数对最优基线选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干涉 最优基线 RVoG 相位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干度优化的极化顺轨干涉SAR慢小目标CFAR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鹏 张嘉峰 刘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5-587,共13页
为改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对慢动小目标的检测性能,研究了全极化顺轨干涉SAR(AT-POLINSAR)实现慢动目标恒虚警(CFAR)检测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单基线AT-POLINSAR的系统设计,明确了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可实现性,并对其信号形式与... 为改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对慢动小目标的检测性能,研究了全极化顺轨干涉SAR(AT-POLINSAR)实现慢动目标恒虚警(CFAR)检测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单基线AT-POLINSAR的系统设计,明确了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可实现性,并对其信号形式与极化干涉回波进行了建模分析。然后,针对AT-POLINSAR 6维极化干涉矢量提出了以背景杂波平均相干度为优化准则的极化降维新方法,构建了一种统计分布类型与单极化干涉数据相同的次优极化标量干涉回波,从而使目前单极化顺轨干涉SAR(AT-INSAR)慢动目标CFAR检测方法可直接扩展至全极化情形。最后,通过检测实验对次优极化与单极化的慢动目标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次优极化方法能充分利用全极化信息提高INSAR对慢小目标的检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GMTI) 雷达极化 顺轨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相干系数的极化干涉SAR植被高度估计方法研究
15
作者 张晓玲 韦顺军 韩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1-324,共4页
阐述了极化干涉SAR成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极化干涉SAR的植被散射模型和Cloude三阶段植被高度反演算法。因三阶段法采用多参数初值迭代求解方法,其运算量较大复杂性高,该文提出基于相干系数的高度估计方法。先用干涉相位估计植被高度... 阐述了极化干涉SAR成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极化干涉SAR的植被散射模型和Cloude三阶段植被高度反演算法。因三阶段法采用多参数初值迭代求解方法,其运算量较大复杂性高,该文提出基于相干系数的高度估计方法。先用干涉相位估计植被高度,再由相干系数幅度估计植被高度对前面相位估计的高度进行补偿,既保证了一定植被高度估计精度,又大大减少了反演算法的运算量,最后用极化干涉SAR仿真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SAR 合成孔径雷达 植被高度估计 植被散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干涉SAR面向城区不同处理模式的误差影响分析
16
作者 吕泽鑫 仇晓兰 +1 位作者 张柘 丁赤飚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0-617,共18页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在城区等复杂场景下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向城区的极化干涉SAR处理主要包括基于极化最优相干的干涉测高、基于极化分解的干涉测高、联立极化干涉观测方程直接求解不同散射机制高度这3种模式。...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在城区等复杂场景下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向城区的极化干涉SAR处理主要包括基于极化最优相干的干涉测高、基于极化分解的干涉测高、联立极化干涉观测方程直接求解不同散射机制高度这3种模式。现有研究对各类误差在极化干涉SAR不同处理模式下的综合影响分析尚很欠缺。该文在构建极化干涉SAR误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联立极化观测方程下散射机制的求解方法,推导了极化失真和干涉误差在极化干涉SAR不同处理模式下的综合影响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给出了3种处理模式补偿误差后的高度反演结果,补偿误差后通过极化最优相干得到建筑区域高度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77 m。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给出了极化干涉SAR不同处理模型下的误差影响曲线,比较了不同处理模型受误差影响的程度,并给出了合理解释,研究结果为极化干涉SAR系统设计、处理方法选择及数据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误差分析 极化最优相干 Pauli分解 ESPRIT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波段极化干涉SAR数据的思茅松林冠层高度反演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子怡 章皖秋 岳彩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3期22-27,共6页
极化干涉SAR数据在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的应用是SAR领域的研究热点。经典的三阶段冠层高度反演算法对体相干系数的解算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为提高冠层高度反演的精度,在经典三阶段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相位不变原则的三阶段改进算法,并... 极化干涉SAR数据在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的应用是SAR领域的研究热点。经典的三阶段冠层高度反演算法对体相干系数的解算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为提高冠层高度反演的精度,在经典三阶段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相位不变原则的三阶段改进算法,并结合相干优化来提高冠层高度反演精度。通过采用星载TanDEM-X全极化干涉数据实现普洱地区思茅松林冠层高度的反演,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三阶段算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演森林冠层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 合成孔径雷达(SAR) 森林冠层高度 三阶段算法 RVoG模型 树高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极化架构的极化SAR:原理与应用(中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洪文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6期559-572,共14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应用性能主要受限于同时获取高分辨与宽测绘幅宽的雷达图像的能力。而对于极化SAR(Polarimetric SAR,Pol SAR)系统而言,其测绘幅宽更加受限。近年来,称为混合极化(Hybrid-Polarity,HP)架构...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应用性能主要受限于同时获取高分辨与宽测绘幅宽的雷达图像的能力。而对于极化SAR(Polarimetric SAR,Pol SAR)系统而言,其测绘幅宽更加受限。近年来,称为混合极化(Hybrid-Polarity,HP)架构的新型极化SAR架构吸引了广泛的注意。相比于传统的线性极化SAR,基于混合极化架构的极化SAR具有两点重要优势:更宽的测绘幅宽与更低的硬件要求。该文首先回顾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模型与定标方法在内的混合极化架构相关原理。接着详细阐述了混合极化架构在定标与发射配置两个方面在工程实现中的难点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混合极化架构。与此同时,还介绍了以实验验证为目的而开发的原型实验系统。该文的后半部分回顾了适用于基于混合极化架构的极化SAR的相关应用。由于基于混合极化架构的极化SAR系统产生的全极化数据可以直接转换为传统的线性全极化数据,因此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应的双极化应用,即简缩极化(Compact Polarimetry,CP)应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SAR 混合极化架构 简缩极化 定标 分类 简缩极化干涉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统计的PolInSAR植被高度最大似然估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韦顺军 张晓玲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63,共4页
极化干涉SAR是一种集极化和干涉SAR优势于一体的新型遥感技术。结合两层植被随机体散射模型和极化分解技术,基于极化干涉SAR数据的概率分布统计特征,提出一种利用参数迭代求解预测模型和测量值最小似然距离的植被高度反演方法。该方法... 极化干涉SAR是一种集极化和干涉SAR优势于一体的新型遥感技术。结合两层植被随机体散射模型和极化分解技术,基于极化干涉SAR数据的概率分布统计特征,提出一种利用参数迭代求解预测模型和测量值最小似然距离的植被高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最大似然估计方法需已知地表散射特征参数的约束,减少了计算复杂性。最后通过极化干涉SAR仿真数据实验分析,文中算法相对于三阶段反演算法提高了植被高度估计的精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干涉SAR 最小似然距离 植被高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lInSAR相干区域的最优正规矩阵近似解的地形与树高估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宁霄 吴琼之 孙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057,共7页
森林区域林下地形及树高的反演是极化干涉雷达的一个重要应用。该文首先对极化干涉SAR数据的相干区域进行建模及运用最优正规矩阵近似干涉互相关矩阵,得到白化正规干涉互相关矩阵。白化正规干涉互相关矩阵的相干区域为一条直线,任意求... 森林区域林下地形及树高的反演是极化干涉雷达的一个重要应用。该文首先对极化干涉SAR数据的相干区域进行建模及运用最优正规矩阵近似干涉互相关矩阵,得到白化正规干涉互相关矩阵。白化正规干涉互相关矩阵的相干区域为一条直线,任意求得两个不同极化状态下的相干系数进行直线拟合,完成地表的估计,再结合体散射去相干与树高之间的关系,运用查表方法完成树高的估计。该方法回避了传统方法中求解所有极化状态下的相干系数估计及相干区域边缘提取的步骤,在简化参数反演提升估计效率的同时获得正确地表与树高估计,最后运用仿真数据完成算法有效性与可靠性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相干区域 最优正规矩阵近似 地形与树高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