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化复用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宁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4期55-62,共8页
极化分割频率复用技术(简称极化复用技术)是解决数据传输频带资源紧张的技术途径之一,能够拓展一倍频率资源。文章针对极化复用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推导出了星地传输极化复用信号影响因子F的定量计算公式,利用国际... 极化分割频率复用技术(简称极化复用技术)是解决数据传输频带资源紧张的技术途径之一,能够拓展一倍频率资源。文章针对极化复用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推导出了星地传输极化复用信号影响因子F的定量计算公式,利用国际电联(ITU)的星地链路计算模型,给出了雨衰和降雨去极化效应的定量影响分析,对我国遥感卫星应用极化复用技术提出了有益的工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数据传输 极化复用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一体化极化复用接收实验比对标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怀 李化营 +1 位作者 王涛 刘焱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2期8-13,24,共7页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快速发展,地面接收系统所面临的数据速率与系统带宽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固有的单极化接收难以满足带宽要求,虽然极化复用接收能有效地解决带宽不足的问题。但极化复用的难点在于两个极化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干扰...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快速发展,地面接收系统所面临的数据速率与系统带宽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固有的单极化接收难以满足带宽要求,虽然极化复用接收能有效地解决带宽不足的问题。但极化复用的难点在于两个极化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干扰,对星地链路的极化隔离度要求很高。经理论分析发现极化复用接收性能取决于星地间的联合隔离度,随着星地天线空间关系的不同,隔离度会发生变化。由于星地联合隔离度的不确定性,设计极化复用接收的比对标准是极化复用接收结果处理上面临的主要难点,为验证理论分析,极化复用体制下的接收试验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一体化 极化复用 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极化复用的聚焦惠更斯超表面设计
3
作者 郝宏刚 冉雪红 +2 位作者 郑森 唐逸豪 阮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30-1337,共8页
针对无源超表面功能单一的问题,该文提出一款极化复用的透射型惠更斯超表面,可实现x极化和y极化入射波的独立聚焦特性。超表面单元由一层厚度为0.17λ的介质基板和位于两侧的不对称电偶极子元件组成,利用反向流动的表面电流构成磁偶极子... 针对无源超表面功能单一的问题,该文提出一款极化复用的透射型惠更斯超表面,可实现x极化和y极化入射波的独立聚焦特性。超表面单元由一层厚度为0.17λ的介质基板和位于两侧的不对称电偶极子元件组成,利用反向流动的表面电流构成磁偶极子,在物理结构上消除了磁性元件的需求,使单元更加紧凑。通过单元结构尺寸的调整,实现双极化独立调控和360°相位覆盖。根据双极化聚焦的效果设定,基于全息理论对单元进行排列,设计并制备出在35 GHz下具有独立聚焦特性的极化复用惠更斯超表面,模拟和实测结果基本一致。所提出的惠更斯超表面无多层堆叠和金属过孔,具有结构简单、低剖面、易加工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更斯超表面 极化复用 聚焦 全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复用方式下高性能数传基带奇偶合路实时处理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鑫宇 杨甲森 +4 位作者 张雪丰 徐聪 陈志敏 智佳 陈托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2-1229,共8页
数传基带奇偶合路实时处理,是极化复用方式下卫星过境弧段即时判读星载设备状态及获取空间科学探测成果的前提和基础。面向空间科学卫星高速数传实时处理需求,针对传统合路处理方法受限于内存拷贝与排序操作导致处理性能较低的问题,提... 数传基带奇偶合路实时处理,是极化复用方式下卫星过境弧段即时判读星载设备状态及获取空间科学探测成果的前提和基础。面向空间科学卫星高速数传实时处理需求,针对传统合路处理方法受限于内存拷贝与排序操作导致处理性能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环形队列对数据进行内存管理并基于各虚拟信道奇偶单路传输帧计数自然有序特征进行合路处理的新方法,有效规避频繁的内存移动与复杂耗时的排序操作,显著提升奇偶合路实时处理性能。空间科学卫星任务的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实时合路性能满足ASO-S卫星1Gbit·s^(–1)和CASEarth卫星1.6 Gbit·s^(–1)的高速数传实时处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复用 奇偶合路实时处理 环形队列 ASO-S CASEa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极化频率复用数传链路极化损耗影响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莎莎 刘希刚 黄缙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6期98-102,共5页
对双圆极化频率复用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影响链路性能的关键参数——交叉极化。通过对遥感卫星极化复用数据传输链路的分析,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研究了交叉极化的产生及其对链路极化损耗的定量影响。可为极化复用数传链路的设计... 对双圆极化频率复用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影响链路性能的关键参数——交叉极化。通过对遥感卫星极化复用数据传输链路的分析,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研究了交叉极化的产生及其对链路极化损耗的定量影响。可为极化复用数传链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数据传输 双圆极化频率复用 极化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的星地数传链路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中果 汪大宝 +2 位作者 曹京 汤海涛 田志新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5期85-9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低轨遥感卫星数据的下传速率,文章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星地链路计算模型,对Ka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简称"极化复用")的雨衰和去极化效应进行了定量影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Ka频段同频极化复用具备可行性... 为进一步提高低轨遥感卫星数据的下传速率,文章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星地链路计算模型,对Ka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简称"极化复用")的雨衰和去极化效应进行了定量影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Ka频段同频极化复用具备可行性,通道传输速率达6Gbit/s,可有效解决海量数据的下传难题;但只有建立在干旱少雨的地面站(如喀什站),才能实现95%的链路可用率,而对降雨量中等的地面站(如北京站),则无法实现95%的链路可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遥感卫星 KA频段 双圆极化频率复用 星地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偏置对Ka频段圆极化频率复用数传链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中果 王振兴 +3 位作者 汤海涛 乔亦实 汪大宝 田志新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5期65-71,共7页
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星地链路计算模型,仿真分析Ka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简称"圆极化复用")链路可用情况随2个正交射频通道载波中心频率偏置量变化的关系,得出特定链路可用率下频率偏置量与临界接收仰角的定量关系。在此... 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星地链路计算模型,仿真分析Ka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简称"圆极化复用")链路可用情况随2个正交射频通道载波中心频率偏置量变化的关系,得出特定链路可用率下频率偏置量与临界接收仰角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为了综合衡量频谱利用情况,提出有效频带利用率指标,并依据此指标对地面站的利用方案进行尝试性设计,以达到优化利用频谱资源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频率偏置量与有效频带利用率是对立统一体。增大中心频率偏置量,在特定链路可用率下可增长数传弧段,进而改善链路可用情况,但无法获取最大有效频带利用率。当载波中心频率偏置量为零时,通过选择合适的链路可用率可实现最大有效频带利用率。文章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提出的有效频带利用率指标,可推广到其他频段的星地数传链路分析中,为Ka频段星地数传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遥感卫星 星地数据传输 KA频段 双圆极化频率复用 频率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和复用的SAW传感器阵列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领 刘文 王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0,84,共4页
针对谐振型声表面波(SAW)温度传感器难以灵活构建较大规模传感器阵列的问题,结合天线技术,基于极化和复用的思想,通过频分、时分、空间角度分集和极化,研究实现较大规模的SAW传感器阵列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略微增加... 针对谐振型声表面波(SAW)温度传感器难以灵活构建较大规模传感器阵列的问题,结合天线技术,基于极化和复用的思想,通过频分、时分、空间角度分集和极化,研究实现较大规模的SAW传感器阵列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略微增加发射天线数目的代价下,阵列规模迅速增大,阵列中的传感器元能得到有效辨识。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 传感器阵列 极化复用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A的交叉极化干扰抑制算法
9
作者 武铮 窦峥 +1 位作者 王烁 陈田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2,共7页
针对极化复用模式中引入的交叉极化干扰问题,利用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的盲分离算法,无需信号先验知识和后续解调即可从观测信号中分离出源信号,达到消除极化干扰的目的。该算法基于线性瞬时混合模型,对峭度对比函数进行精确线性... 针对极化复用模式中引入的交叉极化干扰问题,利用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的盲分离算法,无需信号先验知识和后续解调即可从观测信号中分离出源信号,达到消除极化干扰的目的。该算法基于线性瞬时混合模型,对峭度对比函数进行精确线性搜索优化,选取最佳步长,解决了盲分离信号中的排序问题。文中对不同信噪比和极化隔离度下的分离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且在强交叉极化干扰和低信噪比下的性能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复用 交叉极化干扰 极化隔离度 独立分量分析 盲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LS算法的XPIC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素莎 韩军 全亮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9期39-43,共5页
采用双极化复用技术能使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加倍,但同时因为环境影响或天线的极化隔离度有限等原因,两个极化方向上的信号不再完全正交,两个方向上的信号相互影响,产生交叉极化干扰。分析了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 采用双极化复用技术能使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加倍,但同时因为环境影响或天线的极化隔离度有限等原因,两个极化方向上的信号不再完全正交,两个方向上的信号相互影响,产生交叉极化干扰。分析了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算法的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方法,将递推最小二乘(RLS)算法进行改进,在大幅降低RLS算法计算复杂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干扰抵消,并进行了仿真,比较了3种XPIC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NIRLS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与抵消器抽头系数成线性关系,且能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跟踪性能。基于NIRLS的XPIC算法更适合快速变化的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复用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 最小均方误差 数值迭代 最小二乘法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可见光OFDM通信系统调光控制技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旭东 徐宪莹 +1 位作者 吴楠 冯海燕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3,共7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高速率传输和照明控制的问题,分析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调光控制技术的可见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系统的调光性能与误码性能.提出了基于功耗小、性能好的单极性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调光控制方案,对单极性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高速率传输和照明控制的问题,分析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调光控制技术的可见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系统的调光性能与误码性能.提出了基于功耗小、性能好的单极性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调光控制方案,对单极性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驱动电流和误码率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单极性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可在不牺牲照明质量的同时改善系统性能.此外,针对室内低照明、低功耗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功率更加有效的补零非对称削波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仿真分析表明,补零非对称削波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可在不损失误码性能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功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调光控制 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脉冲宽度调制 调光范围 极化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