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三号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多类地形初始定位精度监测与提升
1
作者 雷振坤 冯永玖 +2 位作者 席梦镕 王家丰 童小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2-1123,共12页
为实现国产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对地定位精度监测与提升,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深度学习模型识别了3类地形下的风机点位,利用风机在SAR影像中可形成强散射点目标特性,构建了适用于SAR影像的大范围影像控制点数据库,可用于大范围长时... 为实现国产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对地定位精度监测与提升,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深度学习模型识别了3类地形下的风机点位,利用风机在SAR影像中可形成强散射点目标特性,构建了适用于SAR影像的大范围影像控制点数据库,可用于大范围长时序几何处理。结果表明,3类地形下高分三号精细条带II(FSII)模式影像在2017年到2020年存在周期性定位精度波动,约747.99d定位精度经历从最高逐步降低的过程。探讨了地形对几何定位的影响,其中山地地区定位精度最差。基于构建的影像控制点数据库,高分三号FSII模式影像在多种地形下平均定位误差从44.64m减小到7.94m,且在3类地形下均取得基本一致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长时序 精度监测 影像控制点数据库 精度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影像的土地覆被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樊新成 张喜来 +2 位作者 林庆润 郝君明 李旺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67-174,共8页
由于城市地物类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的土地分类体系类型简单,局地气候分区分类体系能够得到多类型精细化分类。因此,本文基于高分二号光学影像(GF-2)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以局地气候分类体系为理论基... 由于城市地物类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的土地分类体系类型简单,局地气候分区分类体系能够得到多类型精细化分类。因此,本文基于高分二号光学影像(GF-2)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以局地气候分类体系为理论基础,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类型样本库,借助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分类器,得到2020年兰州市城区的精细化土地利用类型;最后通过构建建筑成像几何关系模型自动识别阴影,校正分类结果。结果表明,2020年兰州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以建筑用地和林地为主,其占比达到占69.6%;分类方法中神经网络分类器的分类精度优于随机森林,精度可以达到95.3%,Kappa系数为0.94,但随机森林在计算速度及波谱信息差异较小的地方分类精度较高;融合GF-2和极化SAR数据能够更好地改善混分问题,而产生错分的主要原因是高低层土地类型形态和光谱特征的混淆;最终自动识别的阴影类型面积约为4.4 km^(2),提升分类精度0.5%~1.2%。研究成果可为复杂下垫面的城市土地利用精细化分类提供方法支持和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区 合成孔径雷达 影像融合 精细化分类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象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极化分解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雪薇 郭艺友 方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73-1476,1490,共5页
面向对象方法已成为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处理的常用方法,但是极化分解仍以组成对象的像素为计算单元,针对以像素为单位的极化分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极化分解方法。通过散射相似性系数加权迭代,获得对象的极化表... 面向对象方法已成为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处理的常用方法,但是极化分解仍以组成对象的像素为计算单元,针对以像素为单位的极化分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极化分解方法。通过散射相似性系数加权迭代,获得对象的极化表征矩阵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以对象极化表征矩阵的极化分解代替对象区域内所有像素的分解,提高极化特征获取效率。在此基础上,综合影像对象空间特征,并通过特征选择与支持向量机(SVM)分类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AIRSAR Flevoland影像数据实验表明,面向对象的分解方法能够减少对象极化特征提取的时间,同时提高地物目标的分类精度。相对于监督Wishart方法,提出方法的总体精度和Kappa值分别提高了17%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对象 极化表征矩阵 收敛性 极化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平均树高提取技术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尔学 李增元 +1 位作者 庞勇 田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新疆和田地区建立SIR-C/X SAR极化干涉测量试验区,获取2次重复飞行的SIR-C/XSAR全极化干涉测量数据、覆盖试验区的地形图4幅、Landsat-5 TM及Landsat-7 ETM+数据各一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POLinSAR数据处理及树高反演算法,并对试验... 在新疆和田地区建立SIR-C/X SAR极化干涉测量试验区,获取2次重复飞行的SIR-C/XSAR全极化干涉测量数据、覆盖试验区的地形图4幅、Landsat-5 TM及Landsat-7 ETM+数据各一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POLinSAR数据处理及树高反演算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极化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及树高反演算法是正确的;受去相干噪声因素的影响,重复飞行极化干涉SAR相干影像上可能存在大量的非体散射去相干散射体,识别这些散射体并加以剔除是保证得到正确树高提取结果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测量 树高反演 SIR—C/X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合成孔径雷达与光学影像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35
5
作者 周涛 潘剑君 +1 位作者 韩涛 魏善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5-221,共7页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准确、及时掌握小麦种植面积具有重要意义。以探索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与光学数据对种植结构复杂地区冬小麦识别的能力,提高识别精度为目的。该研究以多时相SAR(Sentinel-1A)和光...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准确、及时掌握小麦种植面积具有重要意义。以探索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与光学数据对种植结构复杂地区冬小麦识别的能力,提高识别精度为目的。该研究以多时相SAR(Sentinel-1A)和光学影像(Landsat-8)为数据源,选取种植结构复杂的都市农业区为研究区。构建不同特征向量组合,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通过对比分析基于不同特征向量组合的冬小麦识别精度,结果表明:1)使用SAR后向散射数据得到85.7%的制图精度和87.9%的用户精度;2)添加SAR数据纹理信息,总体精度高达90.6%,比单独使用后向散射数据在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上分别提高7.6%和6.7%;3)当SAR数据和光学影像结合时,总体精度高达95.3%(制图精度97%,用户精度98.4%),比单独使用SAR数据在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上分别提高3.7%和3.8%。因此,基于SAR数据的都市农业区冬小麦分类,有着较高分类精度,纹理信息和光学影像的添加能有效提高识别精度。研究结果可为SAR数据的农作物识别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遥感 合成孔径雷达 冬小麦 光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极化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的水稻识别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坤 邵芸 张风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6,共6页
基于多极化(HH/HV/VH/VV)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分析水稻和典型地物在不同极化方式上的响应特征及其差异,并根据水稻的极化响应特征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水稻在不同极化方式上的响应差异比较大,而且水稻在水平极化(HH)和垂直极化(VV... 基于多极化(HH/HV/VH/VV)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分析水稻和典型地物在不同极化方式上的响应特征及其差异,并根据水稻的极化响应特征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水稻在不同极化方式上的响应差异比较大,而且水稻在水平极化(HH)和垂直极化(VV)上的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地物;基于这一特点,利用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比值〈HH〉/〈VV〉提取水稻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水稻识别精度可以达到90%以上;对增强水稻信息的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分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 水稻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极化成像解译识别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雪松 陈思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9-276,共18页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获取目标的全极化信息,在对地观测、灾害评估、侦察监视等民用和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主要高校、中科院、工业部门和用户单位在该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一大批标志性研究成果。该文简要综述了极...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获取目标的全极化信息,在对地观测、灾害评估、侦察监视等民用和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主要高校、中科院、工业部门和用户单位在该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一大批标志性研究成果。该文简要综述了极化SAR成像解译识别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在解译层面,主要介绍了极化目标分解和极化旋转域解译等理论方法的研究进展。在应用层面,结合研究团队的工作,探讨了上述理论方法在舰船检测、地物分类和建筑物损毁评估等领域的应用成效。最后,对极化SAR目标解译识别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SAR) 极化目标分解 极化旋转域 散射机理 目标检测、分类和识别 灾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信息提取技术的进展及未来 被引量:5
8
作者 邹斌 张腊梅 +1 位作者 孙德明 王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79-1984,共6页
作为雷达成像遥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息提取技术已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未来若干年内必将成为遥感领域的一个趋势和研究热点。该文对目前国内外该技术的进展现状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全面的... 作为雷达成像遥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息提取技术已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未来若干年内必将成为遥感领域的一个趋势和研究热点。该文对目前国内外该技术的进展现状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PIPCO 参数反演 分类 ESPR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变化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9
作者 公茂果 苏临之 +1 位作者 李豪 刘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37,共15页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用于检测同一地点在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的变化检测由于其传感器具有不受时段、天气条件影响等优良特性而在近年内受到了广泛的...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用于检测同一地点在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的变化检测由于其传感器具有不受时段、天气条件影响等优良特性而在近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对SAR影像变化检测这一核心任务,首先对其经典步骤以及每一步的传统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对在近年来的诸多新兴热点算法加以归纳总结.这些热点算法对差异图的生成以及阈值、聚类、图切和水平集4种常用的差异图分析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将传统方法针对变化检测任务进行了相应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这些算法的同时也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对比.为了验证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使用了2组数据集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测试,定量比较了一些方法的性能.最后针对目前SAR影像变化检测技术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合成孔径雷达 遥感影像 阈值聚类 图切 水平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层次和系统工作方式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汝良 戴博伟 李海英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极化层次和系统工作方式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总体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讨论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极化层次,含单极化、双极化、全极化和简缩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较深入地分析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工作方式,包括...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极化层次和系统工作方式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总体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讨论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极化层次,含单极化、双极化、全极化和简缩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较深入地分析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工作方式,包括极化时间分割、极化频率分割、极化编码和方位向极化空间分割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层次 系统工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线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植被参数提取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曦 张红 王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58-2861,共4页
由于单基线极化干涉SAR技术(如三阶段法、ESPRIT算法等)反演植被参数的方法受限于具有最小地体幅度比的观测数据,影响冠层或地表有效相位中心的估计,因此往往低估植被的高度。该文通过增加另一个基线的极化干涉SAR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由于单基线极化干涉SAR技术(如三阶段法、ESPRIT算法等)反演植被参数的方法受限于具有最小地体幅度比的观测数据,影响冠层或地表有效相位中心的估计,因此往往低估植被的高度。该文通过增加另一个基线的极化干涉SAR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基线反演技术存在的这个缺陷,并适当改进双基线极化干涉SAR技术,降低植被参数估计的动态偏差,最后用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验证了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干涉SAR 双基线 植被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极化白化滤波参数估计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秀清 杨震 杨汝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795-1799,共5页
本文介绍了全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的极化白化滤波 ,及其参数估计的传统方法 .针对传统参数估计方法的缺陷 ,提出了增强的自适应边缘检测参数估计方法 .由于以上方法无法检测点、线目标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估计方法 .将这些方法... 本文介绍了全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的极化白化滤波 ,及其参数估计的传统方法 .针对传统参数估计方法的缺陷 ,提出了增强的自适应边缘检测参数估计方法 .由于以上方法无法检测点、线目标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估计方法 .将这些方法应用到NASAJPL实验室的全极化SAR图像数据中 ,得到了相干斑抑制图像 .对这些图像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SAR 极化白化滤波 相干斑抑制 边缘检测 协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类的混合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龚淑蕾 张煜东 +1 位作者 沈士喆 吴乐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94-298,共5页
为了更好地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方法.特征集包括图像的5个H/α系数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6个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压缩特征维数,利用3层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并将Levenberg-Marquardt法与共... 为了更好地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方法.特征集包括图像的5个H/α系数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6个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压缩特征维数,利用3层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并将Levenberg-Marquardt法与共轭梯度算法相结合求解网络权值.利用该算法对San Francisco地面的实测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有效分辨地形,且性能优于Wishart最大似然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灰度共生矩阵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有源干扰的干信比方程 被引量:4
14
作者 牛朝阳 王建涛 +2 位作者 胡涛 刘伟 李润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42-3551,共10页
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实施有效的电子干扰是合成孔径雷达电子对抗领域的重要课题。针对PolSAR电子干扰的基本原理,首先推导出了接收机输出端和成像处理后的PolSAR方程,并与极化散射矩阵联... 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实施有效的电子干扰是合成孔径雷达电子对抗领域的重要课题。针对PolSAR电子干扰的基本原理,首先推导出了接收机输出端和成像处理后的PolSAR方程,并与极化散射矩阵联系起来,完整地描述了不同极化状态组合下的信噪比和杂噪比;然后构建了PolSAR接收机输出端的干扰方程以及成像处理后的非相干、部分相干和完全相干干扰方程,总结了PolSAR电子干扰有效功率的能量分配与守恒规律;最后基于上述方程论证了不同极化配置对PolSAR干扰的效果。对于PolSAR电子干扰技术研究和相关装备研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有源干扰 干扰方程 极化散射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支持向量机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特征分析与分类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超 徐新 +2 位作者 桂容 谢欣芳 徐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4-250,共7页
为了充分利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不同极化特征对不同地物目标类型的刻画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支持向量机(SVM)的极化SAR特征分析与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特征分析确定适合不同地物类型的最佳特征子集;然后采用分层分类树的方... 为了充分利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不同极化特征对不同地物目标类型的刻画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支持向量机(SVM)的极化SAR特征分析与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特征分析确定适合不同地物类型的最佳特征子集;然后采用分层分类树的方式,根据每一种地物类型的特征子集逐层进行SVM分类;最终得到整体分类结果。RadarSAT-2极化SAR图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水域、耕地、林地、城区4类地物分类精度为85%左右,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6%。该算法充分利用了不同地物目标类型的特性,提高了分类精度,也降低了算法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地物目标特征分析 多层支持向量机 监督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极化频谱外推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分辨率增强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大荣 张磊 +2 位作者 郭新荣 邢孟道 保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9-805,814,共8页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可对不同极化通道分别独立进行频谱外推来增强分辨率,但分别独立处理难以利用极化信息的冗余性与互补性.将目标全极化数据分解到反映三种独立散射机理的Pauli基上,对分解后的全极化数据进行三维联合频谱外推处理,并...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可对不同极化通道分别独立进行频谱外推来增强分辨率,但分别独立处理难以利用极化信息的冗余性与互补性.将目标全极化数据分解到反映三种独立散射机理的Pauli基上,对分解后的全极化数据进行三维联合频谱外推处理,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化分解后,通过三维联合频谱外推的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模型匹配精度,可获得更好的分辨率增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Pauli分解 频谱外推 超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齐向阳 朱敏慧 白有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99-904,共6页
该文介绍了作者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模拟研究方面的初步成果。建立了点阵目标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回波的数学模型;对模拟的回波数据进行了成像处理,得到了四种不同极化组合的复数图像;从复数图像中计算出了每个点目标的散射矩阵;利用极化... 该文介绍了作者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模拟研究方面的初步成果。建立了点阵目标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回波的数学模型;对模拟的回波数据进行了成像处理,得到了四种不同极化组合的复数图像;从复数图像中计算出了每个点目标的散射矩阵;利用极化合成技术生成了圆极化状态下的四幅图像;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散射矩阵 极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谱聚类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割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帆 杨健 殷君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2,共6页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经常用于地物图像的分割和分类.实际中监测范围广,需要算法快速有效;地物复杂,需要算法能够处理不均匀地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域合并和谱聚类的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先对图像进...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经常用于地物图像的分割和分类.实际中监测范围广,需要算法快速有效;地物复杂,需要算法能够处理不均匀地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域合并和谱聚类的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先对图像进行一个区域合并步骤完成粗分割,产生许多具有相似统计特性的区域块,再对过分割的区域块进行谱聚类.多个场景下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相对于传统针对像素点的谱聚类,运算复杂度低;相对于完全进行区域融合的方法,更能适应不均匀地物和大场景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合成孔径雷达 分割 区域合并 谱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香农熵的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船只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梦启 杨学志 +3 位作者 孟俊敏 刘根旺 张晰 董张玉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9 25,共7页
针对传统恒虚警率(CFAR)船只目标检测方法存在虚警率设置困难、算法自动性差的问题,该文结合香农熵特征对于船只目标和海面表现出不同特性的原理,即船只目标的香农熵为正值,海面的香农熵为负值,提出了一种基于香农熵的船只目标检测方法... 针对传统恒虚警率(CFAR)船只目标检测方法存在虚警率设置困难、算法自动性差的问题,该文结合香农熵特征对于船只目标和海面表现出不同特性的原理,即船只目标的香农熵为正值,海面的香农熵为负值,提出了一种基于香农熵的船只目标检测方法。文中利用8景C波段Radarsat-2双极化SAR数据进行检验,与KCFAR、G0-CFAR及基于反射对称性的XC船只目标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合成孔径雷达 香农熵 船只目标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高度信息检测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淮宁 王建国 黄顺吉 《信号处理》 CSCD 2001年第2期152-155,共4页
从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二维图像数据中,经过极化综合计,利用快速搜索算法计算每一个图像像素的极化椭圆方向角 ψ、△ ψ,从而提取雷达方位向的地势倾斜度信息,形成极化 SAR三维图像。本文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 从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二维图像数据中,经过极化综合计,利用快速搜索算法计算每一个图像像素的极化椭圆方向角 ψ、△ ψ,从而提取雷达方位向的地势倾斜度信息,形成极化 SAR三维图像。本文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快速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由Stokes矢量推导的极化椭圆方向角解模糊算法,并利用美国NASA1994年SIR—C采集的真实全极化合成孔径(SAR) M维图像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得到了极化合成孔径(SAR)三维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极化椭圆方向角 成像 信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