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平行互质极化敏感阵列的二维非网格DOA及极化参数估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富红 彭占立 +2 位作者 司伟建 王庭佳 孙铭国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35,共7页
针对空间电磁信号的二维空间角及极化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平行互质极化敏感阵列的二维非网格DOA及极化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应用双平行互质极化敏感阵列接收信号,并根据接收数据特点构造了新型互协方差矩阵,再通过对该互协方差... 针对空间电磁信号的二维空间角及极化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平行互质极化敏感阵列的二维非网格DOA及极化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应用双平行互质极化敏感阵列接收信号,并根据接收数据特点构造了新型互协方差矩阵,再通过对该互协方差矩阵进行虚拟域扩展等方式实现了四维参数估计问题向四个一维参数估计问题的转化,在有效降低算法计算复杂度的同时,实现了参数的欠定估计。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参数估计精度,本文算法引入了非网格模型,通过应用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估计出网格偏差,降低了预设网格带来的固有偏差,实现了参数估计性能的提升。仿真实验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以及相对于网格算法具有更为优良的参数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质极化敏感阵列 二维非网格DOA估计 极化参数估计 虚拟域扩展 网格偏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误差的极化敏感阵列参数联合估计
2
作者 曹莹 马婷婷 +2 位作者 薛心竹 朱栋强 玄晓波 《制导与引信》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导向矢量模型存在不可避免的模型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误差的极化敏感阵列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参数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算法——信号子空间匹配(signal subspace matching,SSM)算法,推导了算法...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导向矢量模型存在不可避免的模型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误差的极化敏感阵列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参数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算法——信号子空间匹配(signal subspace matching,SSM)算法,推导了算法的代价函数,为了减小算法的计算量,给出了SSM迭代解。与传统的极化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和确定性最大似然(deterministic maximum likelihood,DML)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优异的参数估计性能,且具有切实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误差 极化敏感阵列 波达方向估计 极化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极化敏感阵列的波达方向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 被引量:8
3
作者 司伟建 周炯赛 曲志昱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9-1134,共6页
该文采用稀疏分布极化敏感阵列(SD-PSA),研究了多目标波达方向(DOA)和极化参数的估计问题。首先建立稀疏极化敏感阵列信号模型;然后利用阵列的空间旋转不变性运用ESPRIT算法得出信号的高精度周期性模糊多值DOA估计;同时利用子阵列导向... 该文采用稀疏分布极化敏感阵列(SD-PSA),研究了多目标波达方向(DOA)和极化参数的估计问题。首先建立稀疏极化敏感阵列信号模型;然后利用阵列的空间旋转不变性运用ESPRIT算法得出信号的高精度周期性模糊多值DOA估计;同时利用子阵列导向矢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信号的极化信息和DOA的无模糊粗估计;最后利用DOA粗估计值解模糊,得到信号的高精度无模糊DOA估计。该文所提阵列的阵元间距大于半个波长距离,扩展了阵列2维物理孔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阵元间的互耦影响,相应的信号DOA估计精度大大提高。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对信号DOA和极化参数估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分布极化敏感阵列 DOA估计 极化参数估计 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 孔径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形阵列LFM信号多参数估计的传播算子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树银 郭英 +1 位作者 齐子森 霍文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1-187,共7页
给出了一种共形阵列完成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多参数估计的方法.算法首先根据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的匹配聚焦能力对阵列接收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多个特定阶次的FRFT将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在变换域进行分离,从而得到了简化的快拍数据模型... 给出了一种共形阵列完成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多参数估计的方法.算法首先根据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的匹配聚焦能力对阵列接收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多个特定阶次的FRFT将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在变换域进行分离,从而得到了简化的快拍数据模型,避免了复杂的参数配对过程,然后在传播算子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波达方向估计和极化参数估计.由于不需要参数配对和高维数据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解等操作,算法复杂度和运算量均得到了很好控制.仿真实验表明,所给算法在性能上接近旋转不变子空间(ESPRIT)算法,而运算量却远远低于ESPRIT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阵列天线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传播算子算法 极化参数估计 线性调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源DOA、距离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新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家才 石要武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2-1007,共6页
研究近场源波达方向(DOA)、距离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问题。利用特殊的线性极化阵列,提出一种基于三阶循环矩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以及空、时域信息,通过时空矩阵的构造和特征分解获得各参数的闭式解。估计过程中无需... 研究近场源波达方向(DOA)、距离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问题。利用特殊的线性极化阵列,提出一种基于三阶循环矩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以及空、时域信息,通过时空矩阵的构造和特征分解获得各参数的闭式解。估计过程中无需谱峰搜索,并且能够抑制任意分布的加性平稳噪声以及具有不同循环频率的干扰信号。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源 DOA估计 距离估计 极化参数估计 循环平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校准极化敏感阵列的信号DOA和极化参数迭代估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常文秀 陶建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93-1896,共4页
针对安装于飞机机翼上,具有不同结构极化敏感天线的部分校准阵列,该文提出了一种完全极化电磁波DOA和极化参数的迭代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部分校准阵列,估计阵列误差;然后利用阵列误差,估计单个极化敏感天线的极化导向矢量;最后利用极... 针对安装于飞机机翼上,具有不同结构极化敏感天线的部分校准阵列,该文提出了一种完全极化电磁波DOA和极化参数的迭代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部分校准阵列,估计阵列误差;然后利用阵列误差,估计单个极化敏感天线的极化导向矢量;最后利用极化导向矢量,估计完全极化电磁波DOA和极化参数。迭代运行上述三步,可以逐步提高估计精度。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收敛的,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天线 极化敏感阵列 DOA和极化参数估计 阵列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敏感阵列的高效DOA与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利伟 朱晓丹 +1 位作者 王建 陈卓 《航天电子对抗》 2017年第3期42-46,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极化敏感阵列的二维波达方向(DOA)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算法。首先建立入射信号模型,然后利用重构的x轴、y轴、z轴阵列导向矢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入射信号的DOA和极化参数的无模糊粗估计值;同时根据重构阵列导向矢量内在的旋... 提出一种基于极化敏感阵列的二维波达方向(DOA)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算法。首先建立入射信号模型,然后利用重构的x轴、y轴、z轴阵列导向矢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入射信号的DOA和极化参数的无模糊粗估计值;同时根据重构阵列导向矢量内在的旋转不变结构估计出x轴和y轴空间相移因子,得到入射信号的高精度无模糊DOA估计。最后利用粗估计精估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模糊,进而完成DOA估计。算法允许阵元间距大于入射信号的半波长,扩展了有效阵列孔径,提高了算法的测向精度。此外,算法避免了复杂的四维谱峰搜索,具有较低的运算复杂度。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良好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阵列 DOA和极化参数估计 导向矢量重构 估计和精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敏感面阵的DOA-极化参数降维估计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淳熙 王文亮 +2 位作者 彭冬亮 陈志坤 吴美婵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390,共7页
针对极化敏感面阵的极化域-空域联合谱估计,现有的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需要进行四维谱峰搜索,计算量较大。建立了一种极化参数与空域参数分离的长矢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等式约束的降... 针对极化敏感面阵的极化域-空域联合谱估计,现有的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需要进行四维谱峰搜索,计算量较大。建立了一种极化参数与空域参数分离的长矢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等式约束的降维MUSIC算法。利用极化矢量的模值有界性,将联合谱估计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在空间域进行谱峰搜索先行估计出信号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进而估计极化相位差和极化幅角。与4D-MUSIC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将四维搜索降低至二维,运算量显著降低。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高精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面阵 波达方向估计 极化参数估计 降维MUSIC 不等式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不变子空间原理的共形阵列DOA与极化状态联合估计 被引量:5
9
作者 郭英 高梅 +1 位作者 张树银 霍文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7-1142,共6页
利用交叉电偶极子天线单元在锥面共形载体上构造极化敏感阵列,推导并建立了其快拍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锥面共形载体的单曲率特性构造满足旋转不变关系的成对子阵,根据旋转不变子空间思想提出一种信源方位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算法.... 利用交叉电偶极子天线单元在锥面共形载体上构造极化敏感阵列,推导并建立了其快拍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锥面共形载体的单曲率特性构造满足旋转不变关系的成对子阵,根据旋转不变子空间思想提出一种信源方位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算法.Monte-Carlo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锥面共形阵列应用中的多参数联合估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阵列天线 极化特性 旋转不变子空间 极化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SIC的分布式极化敏感立体阵列DOA估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立鹏 姚国国 +1 位作者 禹永植 陈涛 《航天电子对抗》 2020年第6期11-17,共7页
针对共形阵列中需要更灵活地摆放阵元的问题,建立了分布式极化敏感立体阵列的数学模型,可实现阵元任意位置的空间摆放,为共形多极化敏感阵列的进一步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将秩亏极化MUSIC算法移植到了分布式极化敏... 针对共形阵列中需要更灵活地摆放阵元的问题,建立了分布式极化敏感立体阵列的数学模型,可实现阵元任意位置的空间摆放,为共形多极化敏感阵列的进一步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将秩亏极化MUSIC算法移植到了分布式极化敏感立体阵列中。同时,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幅相不一致问题,提出了静态校正的方法,即先消除极化参数和纵轴影响,再补偿幅相不一致,对通道幅相误差进行校正。最终,针对分布式极化敏感立体阵列,实现了入射信号的到达角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仿真实验中,实现了2信源的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分布式极化敏感立体阵列实现到达角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是可行的并具有较高的分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阵列 极化敏感阵列 极化MUSIC算法 波达方向 极化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极化信息获取及极化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春雷 王亚梁 +2 位作者 阳云龙 毛兴鹏 于长军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6期620-638,共19页
雷达极化信号处理技术作为雷达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极化信息获取则是极化信号处理的基础。该文对相关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极化信息获取、极化分集与编... 雷达极化信号处理技术作为雷达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极化信息获取则是极化信号处理的基础。该文对相关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极化信息获取、极化分集与编码、极化抗干扰/杂波、目标的极化检测、分类与识别,最后总结了雷达极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信号处理 极化测量 极化参数估计 抗干扰/杂波 目标检测 目标分类与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极化敏感阵列的短波多径合成方法
12
作者 杨松桥 辛吉荣 +1 位作者 唐文岐 陆路希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短波经电离层反射后产生的多径具有不同的极化状态。为充分利用多径信号间的极化差异改善短波通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极化敏感阵列的短波多径合成方法。首先用改进的极化空间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实... 短波经电离层反射后产生的多径具有不同的极化状态。为充分利用多径信号间的极化差异改善短波通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极化敏感阵列的短波多径合成方法。首先用改进的极化空间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实现每条径到达角、极化参数估计,采用估计的参数设计滤波器分离出每一条信号单径,将各条径的时频参数补偿对齐,对分离出的多条径按最大输出信噪比进行接收波形合成。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分离出的单径相比极化空间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方法具有信噪比上的提升,并且能够通过多径间的合成在单径的基础上获得信噪比的增益,改善信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阵列 到达角和极化参数估计 波束形成 信号合成 多径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