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影响下鲗鱼涌站极值潮位非一致性分析
1
作者 董文昱 陶山山 华云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161,共10页
为研究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大背景中台风影响下的多年一遇潮位设计值是否发生改变,本文针对鲗鱼涌站台风暴潮过程极值序列,对基于年极值数据的非一致性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for location,scale and shape,GAMLSS)... 为研究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大背景中台风影响下的多年一遇潮位设计值是否发生改变,本文针对鲗鱼涌站台风暴潮过程极值序列,对基于年极值数据的非一致性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for location,scale and shape,GAMLSS)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非一致性条件下的泊松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并分别采用一致性设计值计算方法、期望超过次数(Expected number of exceedances,ENE)法、设计年限水平(Design life level,DLL)法、等可靠度(Equal reliability,ER)法和设计年限平均值(Average design life level,ADLL)法,计算了潮位设计值。研究表明,非一致方法计算的潮位设计值高于一致性方法计算的潮位设计值,且ER法和ADLL法适用性更广,可为海岸防灾减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鲗鱼涌站 非一致性分析 极值潮位 复合分布 潮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沿海潮汐性质分布及极值天文潮位 被引量:1
2
作者 团文征 李建成 裴氏坚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2,共4页
采用最小二乘法,先对越南从北至南的33个沿海验潮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最少是5年,最多是53年)进行潮汐调和分析得到各站的调和常数,再根据分潮O1、K1、H1的振幅值计算V=(Ho1+Hk1)/HM2,然后结合各站的P值和实际观测资料,指出:... 采用最小二乘法,先对越南从北至南的33个沿海验潮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最少是5年,最多是53年)进行潮汐调和分析得到各站的调和常数,再根据分潮O1、K1、H1的振幅值计算V=(Ho1+Hk1)/HM2,然后结合各站的P值和实际观测资料,指出:越南北部沿岸潮汐性质为正规全日潮.潮汐振幅在2.5~4.5m范围内;越南中部沿岸潮汐性质较复杂,该海岸具有3种潮汐类型,潮汐振幅较小大概O.5~2.5m范围内:越南南部沿岸潮汐性质为不正规半日潮,潮汐振幅是3.0~4.0m左右;越南西南部沿岸潮汐性质为不正规日潮.潮汐振幅大慨是1.O~2.0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沿海 潮汐性质 天文潮位 最小二乘法 潮汐调和分析 调和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分布的非一致性长江口潮位序列频率计算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28,78,共4页
针对长期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范围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水文序列不满足一致性的问题,选用镇江、江阴、天生港和徐六泾4站作为长江口地区潮位代表站,对各站年极值潮位序列进行跳跃变异分析,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基于混合分... 针对长期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范围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水文序列不满足一致性的问题,选用镇江、江阴、天生港和徐六泾4站作为长江口地区潮位代表站,对各站年极值潮位序列进行跳跃变异分析,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基于混合分布的各站年极值潮位概率分布,推求出不同频率对应的设计潮位。基于混合分布对非一致序列进行频率分析,方法简便灵活,避免了序列修正或分解合成等转化步骤,克服了人工适线的不足,通过分布一致性检验,频率计算结果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分布 极值潮位 水文变异 水文计算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江感潮河道(马口—磨刀门)的潮波传播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武家兴 王浩丞 +3 位作者 张璐 张卓 陈鹏 李玉婷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62,共16页
基于2015—2017年梧州站逐日流量时间序列,应用一维、二维耦合数值模型,并考虑曼宁系数的洪枯季变化,模拟了西江感潮河道(马口—磨刀门)潮位的时空变化,研究了潮波从河口向河道上游传播过程中的潮波变形特征、潮位极值点的时空分布以及... 基于2015—2017年梧州站逐日流量时间序列,应用一维、二维耦合数值模型,并考虑曼宁系数的洪枯季变化,模拟了西江感潮河道(马口—磨刀门)潮位的时空变化,研究了潮波从河口向河道上游传播过程中的潮波变形特征、潮位极值点的时空分布以及潮差的沿程衰减特征。结果表明,河道水位受径流影响有明显的洪枯季特征;日均水位呈现大小潮期间的半月周期变化,半月变化沿河道上溯逐渐增大,说明外海潮波以一种半月低频分潮的形式向河道上游传播;受径流影响,潮汐不对称特征越往上游越明显,涨潮历时和落潮历时的差异往上游递增。各个水文站的极值潮位受径流影响往上游呈递增趋势,且在外海潮汐的作用下多发生在大潮期间。河道内潮差从下游往上游呈递减趋势,季节差异显著,下游的灯笼山和三灶站有明显的半年周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波传播 径潮作用 极值潮位 潮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