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海东部海域气候特征及风浪流极值参数的研究——LAGFD数值模式群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顺楠 乔方利 +2 位作者 潘增弟 赵伟 万振文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8年第2期6-17,共12页
本文采用先进的LAGFD风、浪数值模式和POM(PrincetonOceanModel)三维海流模式对自1945~1995年间发生并影响南海东部海域的299个历史最强热带气旋过程进行数值后报,给出了南海东部部分海域(... 本文采用先进的LAGFD风、浪数值模式和POM(PrincetonOceanModel)三维海流模式对自1945~1995年间发生并影响南海东部海域的299个历史最强热带气旋过程进行数值后报,给出了南海东部部分海域(19°~23°N,113°~118°E)中1000m等深线内60个点的多年一遇风、浪、流和水位极值,并简要分析了南海东部(15°~27°N,108°~122°E)的气候特征,为该海域区域性海洋环境研究与工程开发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南海 海域 气候特征 风浪流 极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极值参数的飞行风险量化评估方法
2
作者 薛源 徐浩军 +1 位作者 裴彬彬 陈怡然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结合极值理论与多因素耦合系统建模仿真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Copula的多维极值风险评估方法。针对飞行过程中的复杂随机性,基于蒙特卡罗法提取所需要的三维极值参数,验证了所提取极值参数具有和试验数据相同的分布形式,并构建了飞行风险... 结合极值理论与多因素耦合系统建模仿真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Copula的多维极值风险评估方法。针对飞行过程中的复杂随机性,基于蒙特卡罗法提取所需要的三维极值参数,验证了所提取极值参数具有和试验数据相同的分布形式,并构建了飞行风险发生的判定条件。在对一维极值参数符合广义极值分布的假设进行证明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极值参数的四参数变权重(four adaptive weight parameters,FAWP),Copula模型利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一维和三维目标函数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了辨识,对多种Copula辨识出的三维极值分布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FAWP Copula对三维极值参数分布形式的描述最为精确。利用FAWP Copula模型对尾流遭遇情形下的飞行风险概率进行了量化计算,所得指标可用来研究尾流场内的风险规避策略及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极值参数 广义分布 COPULA 模型 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飞行风险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信息扩散原理的极值型工程参数概率分布推断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宫凤强 王天成 黄天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92-1702,共11页
在工程可靠度分析中存在大量的极值型工程参数,为了获得这类参数的最优概率分布,提出基于正态信息扩散原理的极值型工程参数概率分布推断方法。在考虑偏度的"3σ"统计原理的截尾区间下,以年最大标准风压和内摩擦角样本为例,... 在工程可靠度分析中存在大量的极值型工程参数,为了获得这类参数的最优概率分布,提出基于正态信息扩散原理的极值型工程参数概率分布推断方法。在考虑偏度的"3σ"统计原理的截尾区间下,以年最大标准风压和内摩擦角样本为例,分别利用正态信息扩散分布和极值型分布拟合2组样本,并运用K-S方法进行假设检验。为了考察样本个数对2种分布在拟合精度方面的影响,利用Monte-Carlo方法生成母函数为极值型分布的8组模拟样本,样本个数分别为15,20,30,50,100,200,500和1 000,并采用K-S检验法对不同样本个数下推断得到的概率分布进行检验。结合正态信息扩散分布的拟合优势,将其应用于核管道工程最大腐蚀深度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实际工程样本还是模拟样本,正态信息扩散分布和极值型分布均通过K-S检验,其中正态信息扩散分布的检验值均低于极值型分布的检验值;随着样本个数增加,正态信息扩散分布表现出更好的收敛优势。正态信息扩散分布的累积概率在10-4误差量级上表现出等于1的效果,而极值型分布的累积概率在同样的误差量级上达不到1。算例结果表明:利用正态信息扩散分布作为核管道腐蚀深度的预测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其最大腐蚀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可靠度 参数 最优概率分布 正态信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空间极值建模分析
4
作者 丁咏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2,共4页
空间不确定性事件的建模问题在自然环境和区域空间结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若按地域特点将数据聚合分组的传统方法无法分析极端事件的区域性结构,而基于极值稳定性过程的空间极值模型对区域共性和相依结构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在总结4... 空间不确定性事件的建模问题在自然环境和区域空间结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若按地域特点将数据聚合分组的传统方法无法分析极端事件的区域性结构,而基于极值稳定性过程的空间极值模型对区域共性和相依结构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在总结4种空间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借助Spatial Extremes中的数据集,针对瑞士47年的极端降水事件,运用4种结构模型结构特征,对广义极值模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似然方法估计不同模型中的参数,在考虑空间相依关系和边际结构的基础上,设计模型的边际结构形式,比较了不同相依结构,在TIC指标下进行模型选择,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统计推断,为自然事件的发生及其演变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相依结构 极值参数估计 区域端降水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值理论的核电站随机地震响应可靠性分析
5
作者 秦苗珺 赵衍刚 卢朝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2-899,共8页
为求解核电站在随机地震动激励下的动力可靠度,发展了基于线性矩确定最大反应极值分布的动力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目标反应谱生成相应的地震动时程样本,结合核电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基于时域显式方法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得到节点位移... 为求解核电站在随机地震动激励下的动力可靠度,发展了基于线性矩确定最大反应极值分布的动力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目标反应谱生成相应的地震动时程样本,结合核电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基于时域显式方法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得到节点位移响应时程样本;然后,统计各位移响应时程样本的最大值,确定最大响应的前三阶线性矩;进而,根据线性矩匹配识别最大反应极值分布——三参数广义极值分布的参数;最后,根据所确定的最大反应极值分布,估计结构响应在不同阈值下的可靠度.计算结果表明:当核电站在地震加速度峰值为0.3 g时,以轻微破坏为界,结构有良好的可靠性;以中等破坏为界,结构仍具有一定的可靠度.通过核电站动力可靠度分析表明:该方法与蒙特卡洛方法相比,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大幅缩减了所须的最小样本量,提高了模拟尾部的计算效率,同时对于其他结构的动力可靠度求解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地震动随机激励 线性矩 参数广义分布 动力可靠度 时域显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带基于地震对应相关谱的多参数综合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霞 宋美琴 +1 位作者 张淑亮 李宏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6-1032,共7页
应用基于地震对应相关谱的多参数滑动极值相关度方法对山西地震带及邻区进行时间和空间扫描计算,定量识别和提取该区中强地震前的综合异常时空特征。时间扫描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目标地震前均有高值异常出现;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前1... 应用基于地震对应相关谱的多参数滑动极值相关度方法对山西地震带及邻区进行时间和空间扫描计算,定量识别和提取该区中强地震前的综合异常时空特征。时间扫描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目标地震前均有高值异常出现;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前1年左右震区及其附近区域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概率出现高值异常现象,且异常区域逐渐扩大增强,地震多发生在异常区域内或者附近。中强地震发生后高值异常区逐渐缩小,震后1-2年异常区域基本消失;若高值异常区仍持续发展,可能是后续中强地震的异常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震带 地震对应相关谱 参数滑动相关度 综合异常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CRS方法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震的跟踪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卢显 王琼 +2 位作者 李纲 黎明晓 唐兰兰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775,共8页
基于地震学多参数的地震对应概率谱(ECRS)方法及此前研究成果,对郯庐断裂带中段和南段(中南段)至2015年9月份的地震异常特征进行了跟踪研究。时间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地震均在震前出现多参数的综合高值异常,且目前其综合指数处于异常... 基于地震学多参数的地震对应概率谱(ECRS)方法及此前研究成果,对郯庐断裂带中段和南段(中南段)至2015年9月份的地震异常特征进行了跟踪研究。时间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地震均在震前出现多参数的综合高值异常,且目前其综合指数处于异常上升状态。空间跟踪研究结果同样显示,研究区目标地震发生前大多有高值异常出现并逐渐增强,地震多发生在异常区域内或者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滑动相关度 时空计算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