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枯水位变化成因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成刚 李思璇 +1 位作者 董炳江 袁晶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0,共7页
研究河流枯水位及极低水位变化对河流安全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下游河段的枯水位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游河段枯水位出现累计性下降,... 研究河流枯水位及极低水位变化对河流安全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下游河段的枯水位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游河段枯水位出现累计性下降,其中以荆江河段最为显著。2019年宜昌以下长江干流段更是出现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最为严重的极低水位情况。成因分析表明,枯水位累积性下降主要与枯水河槽冲刷有关,而极低水位出现主要是受枯水河槽冲刷和支流来水减少影响。其中,沙市站极低水位是枯水河槽严重冲刷下切所致;螺山站、汉口站的极低水位是枯水河槽冲刷下切和支流来水偏少共同导致的结果,大通站极低水位主要是受支流来水严重偏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水位变化 极低水位 河槽冲刷 支流来水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