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枯水位变化成因研究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杨成刚
李思璇
董炳江
袁晶
-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出处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0,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301,2018YFC0407802)。
-
文摘
研究河流枯水位及极低水位变化对河流安全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下游河段的枯水位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游河段枯水位出现累计性下降,其中以荆江河段最为显著。2019年宜昌以下长江干流段更是出现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最为严重的极低水位情况。成因分析表明,枯水位累积性下降主要与枯水河槽冲刷有关,而极低水位出现主要是受枯水河槽冲刷和支流来水减少影响。其中,沙市站极低水位是枯水河槽严重冲刷下切所致;螺山站、汉口站的极低水位是枯水河槽冲刷下切和支流来水偏少共同导致的结果,大通站极低水位主要是受支流来水严重偏枯的影响。
-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枯水位变化
极低水位
河槽冲刷
支流来水减少
-
Keywords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riation of dry water level
the lowest water level
scour of the low-water-channel
decrease of inflow from tributaries
-
分类号
TV147.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