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的概率密度函数法 被引量:35
1
作者 郭增长 谢和平 王金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在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离散介质中碎块体的移动概率逐渐趋近于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提出了采用概率密度函数法对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的方法,预计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在预计参数选... 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在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离散介质中碎块体的移动概率逐渐趋近于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提出了采用概率密度函数法对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的方法,预计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在预计参数选取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预计的相对中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解决了概率积分法预计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误差偏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不充分开采 开采沉陷 概率密度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深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实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荣 郭增长 李春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随着我国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工作面倾斜方向容易出现极不充分开采,深部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与浅部开采条件下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对某矿地表移动观测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和动态变形特征,计算了极... 随着我国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工作面倾斜方向容易出现极不充分开采,深部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与浅部开采条件下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对某矿地表移动观测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和动态变形特征,计算了极不充分工作面开采程度和地表下沉盆地的范围,详细描述了极不充分开采地表变形特征以及拐点位置.对于指导相似地质条件下开采,解放建筑物下压滞的大量煤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不充分开采 开采沉陷 采动程度 深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极不充分开采非常规观测站预测参数求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春意 张旭 +1 位作者 袁德宝 郭增长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7-801,共5页
为了研究深部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的规律及预测参数的求取方法,对比分析了煤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预测参数识别方法,基于概率积分法和概率密度函数法,构建了单向极不充分开采非常规观测站曲面拟合函数模型。以云驾岭煤矿三采区首采面1230... 为了研究深部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的规律及预测参数的求取方法,对比分析了煤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预测参数识别方法,基于概率积分法和概率密度函数法,构建了单向极不充分开采非常规观测站曲面拟合函数模型。以云驾岭煤矿三采区首采面12303工作面开采为例,采用曲面拟合法求取了地表沉陷预测参数。结果表明:在非常规观测站布设条件下,曲面拟合求参法适合于该类地质采矿条件,地表下沉率为0.12,走向主要影响角正切值为0.5,倾斜下山方向主要影响角正切值为1.2,走向左、右拐点偏移距分别为0.46 H0和0.2 H0,而最大下沉点向下山方向偏移量很小。这对于指导建筑物下安全开采和矿区保护煤柱留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极不充分开采 非常规观测站 开采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南仓矿极不充分开采宽度设计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玉明 贾红旭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72,117,共5页
针对林南仓矿-650m水平二采区村庄下条带开采,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模拟分析设计,分析了覆岩移动和破坏过程,认为在中硬互层型的岩层结构、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在上覆岩层中形成了稳定的拱型平衡结构,在平衡拱内岩石破坏、垮... 针对林南仓矿-650m水平二采区村庄下条带开采,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模拟分析设计,分析了覆岩移动和破坏过程,认为在中硬互层型的岩层结构、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在上覆岩层中形成了稳定的拱型平衡结构,在平衡拱内岩石破坏、垮落,在平衡拱外岩层弯曲变形。依据数值模拟结果,设计了林南仓矿极不充分开采方案,对煤柱稳定性进行了分析,FLAC^(3D)计算结果表明当煤柱宽度达到70m时,可以将两个极不充分开采工作面隔离成相对独立的开采工作面,能有效地控制地表的移动和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不充分开采条件 开采宽度设计 FLAC3D 数值模拟 条带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深条带开采宽度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荣 郭增长 陈俊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在建筑物下开采深部压煤通常采用条带开采法控制地表移动变形量,条带开采工作面倾斜方向容易形成极不充分工作面,结合某煤矿建筑物下深部压煤条带开采试验,深入研究和探索深部条带开采采宽和留宽确定方法及其协调关系,并与下沉系数法、... 在建筑物下开采深部压煤通常采用条带开采法控制地表移动变形量,条带开采工作面倾斜方向容易形成极不充分工作面,结合某煤矿建筑物下深部压煤条带开采试验,深入研究和探索深部条带开采采宽和留宽确定方法及其协调关系,并与下沉系数法、压力拱计算值法相比较,得出该煤矿条带开采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极不充分开采法确定开采宽度对于条带开采设计是十分有效的,能有效地控制地表移动和变形程度.本方法对于指导相似地质条件下开采建筑物下压滞的大量煤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条带开采 极不充分开采 采动程度 地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深厚松散层开采地表沉陷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春意 崔希民 +2 位作者 郭增长 袁德宝 韩志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97,共4页
基于地表沉陷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极不充分开采移动和动态下沉特征,计算了极不充分工作面开采程度和下沉盆地的范围,详细描述了极不充分开采地表变形以及拐点位置。表明大采深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在上山方向下沉盆地的边缘即使下沉值很小... 基于地表沉陷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极不充分开采移动和动态下沉特征,计算了极不充分工作面开采程度和下沉盆地的范围,详细描述了极不充分开采地表变形以及拐点位置。表明大采深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在上山方向下沉盆地的边缘即使下沉值很小,也会产生较大的水平移动;极不充分开采时地表下沉盆地十分平缓,且位置偏向上山方向;下沉盆地的拐点位于煤柱的上方而非采空区上方。对于指导相似地质条件下开采,解放建筑物下压煤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不充分开采 地表沉陷 深部开采 地表移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