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份板蓝根栽培种质在新疆产区的性状表现
1
作者 陈勇 周蕾 +1 位作者 隋春 蔺彩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07-231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板蓝根栽培种质在新疆产区的性状表现,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板蓝根优良种质。【方法】收集全国板蓝根产区的32份板蓝根栽培种质,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种植。以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为指标,分析板蓝根种质在新疆... 【目的】研究不同板蓝根栽培种质在新疆产区的性状表现,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板蓝根优良种质。【方法】收集全国板蓝根产区的32份板蓝根栽培种质,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种植。以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为指标,分析板蓝根种质在新疆的性状表现。【结果】多数板蓝根栽培种质角果呈浅褐色、倒披针形,长/宽比2.2~5.0,厚度1~3 mm,千粒重6~20 g;叶形多以椭圆型为主,叶缘形多以中、弱的强度为主,叶缘缺刻程度以浅、中为主,花青甙显色情况以4种程度(无、弱、中和强)分布较为均匀,叶长15~25 cm;根长35~45 cm;根粗1.5~2.5 cm。侧根数在4~6个;单根重大多集中在100~150 g,以XJ-1和XJ-2种质表现较佳。各种质间(R,S)-告依春含量存在显著差异,XJ-1和HN-1种质表现优异,侧根数与根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根粗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重与根粗、侧根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粗与根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各板蓝根种质在新疆产区性状表现存在差异,HLJ-1在根长、叶长等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优异,XJ-1在根重和有效成分含量方面表现出相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种质评价 农艺性状 (R S)-告依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灌区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白波 张立军 +1 位作者 蔡子平 牛家瑜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32-1036,共5页
通过对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下板蓝根的生长动态和产量及药用成分的测定,得出河西灌区板蓝根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以指导河西灌区板蓝根生产的科学施肥。以当地板蓝根主栽品种安徽亳州种为试材,开展了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研究。结果表... 通过对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下板蓝根的生长动态和产量及药用成分的测定,得出河西灌区板蓝根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以指导河西灌区板蓝根生产的科学施肥。以当地板蓝根主栽品种安徽亳州种为试材,开展了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河西灌区板蓝根生产中N的适宜用量为255~300 kg/hm^(2),苗期、生长旺盛期、收获期对N的需求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需氮量的9.21%、43.65%、47.14%;P_(2)O_(5)的适宜用量为150~225 kg/hm^(2),苗期、生长旺盛期、收获期对P_(2)O_(5)的需求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P_(2)O_(5)需量的15.80%、25.91%、58.29%;K_(2)O的适宜用量为150~225 kg/hm^(2),苗期、生长旺盛期、收获期对K_(2)O的需求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K_(2)O需量的20.83%、19.38%、5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氮磷钾 养分需求 施肥量 河西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多糖酶法脱蛋白工艺、组成分析与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3
作者 赖梦亭 麦麦提敏·麦提萨伍尔 +3 位作者 李彤 肖平 宿树兰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90,共12页
目的优化板蓝根多糖脱蛋白工艺,并进一步探讨其免疫调节活性,为板蓝根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高... 目的优化板蓝根多糖脱蛋白工艺,并进一步探讨其免疫调节活性,为板蓝根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板蓝根多糖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探讨脱蛋白板蓝根多糖对斑马鱼体内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IL-1β和IL-6含量的影响。结果酶法脱蛋白最佳工艺为:胰蛋白酶500 U·mL^(-1)、pH 8.0、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37℃,脱蛋白率为(86.39±0.07)%,综合评分(91.15±0.37)%。紫外、红外光谱扫描和电镜扫描显示酶法可以除去粗多糖中含有的蛋白质,脱蛋白后相对分子量在5.82~60.26 kDa之间,单糖摩尔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2.17∶0.96∶2.90∶83.25∶4.88∶5.84。免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脱蛋白后的板蓝根多糖浓度在50~300μg·mL^(-1)时,能显著增加斑马鱼免疫细胞密度,增加巨噬细胞增殖,降低免疫低下斑马鱼体内IL-1β和IL-6含量,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结论酶法可以有效去除板蓝根粗多糖中的蛋白质,脱蛋白后的板蓝根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多糖 酶法除蛋白 多糖结构 免疫调节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法的复方南板蓝根颗粒质量评价
4
作者 刘主洁 毕福钧 林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35-1842,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方南板蓝根颗粒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和相似度评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统计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秦皮乙素为内参物,计算单咖啡酰酒石酸和菊苣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方南板蓝根颗粒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和相似度评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统计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秦皮乙素为内参物,计算单咖啡酰酒石酸和菊苣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用外标法(ESM)验证一测多评法(QAMS)的可靠性。10批复方南板蓝根颗粒的指纹图谱中共确定13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42~0.996。PCA、OPLS-DA模式识别结果均表明,不同厂家样品间的成分存在一定差异。QAMS与ESM检测数据表明,两种算法的差异不大。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统计学分析和一测多评法评价模式经济可靠、准确可行,可用于完善复方南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南板蓝根颗粒 指纹图谱 一测多评 秦皮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注射液特征图谱及其质量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周景瑞 冉江 +7 位作者 姜玲玲 雷露 许浩翔 艾蓉 罗文菊 张琴 章厉劼 余波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7期42-49,共8页
建立板蓝根注射液尿苷、鸟苷、(R,S)-告依春、腺苷含量检测方法及指纹图谱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Eclipse Plus C18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50 nm,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 min,95%B;3~20 min,95%... 建立板蓝根注射液尿苷、鸟苷、(R,S)-告依春、腺苷含量检测方法及指纹图谱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Eclipse Plus C18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50 nm,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 min,95%B;3~20 min,95%B-90%B;20~40 min,90%B~30%B;40~42 min,30%B~95%B;42~50 min,95%B),流速为1.0 mL/min,柱温箱为30℃,进样量10μL。该实验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适用板蓝根注射液尿苷、鸟苷、(R,S)-告依春、腺苷含量的测定,建立指纹图谱,对板蓝根注射液进行质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注射液 尿苷 鸟苷 (R S)-告依春 腺苷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根水浸提液对知母幼苗和板蓝根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柳宝钰 刘金平 +1 位作者 马洪峥 胡宝全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为探索杨树林下种植中草药的可能性,为发展林药经济提供依据,文章以杨树根水浸提液处理知母幼苗和板蓝根幼苗,研究1、5、15、25、35 mg·mL^(-1)5个不同浓度杨树根水浸提液对知母幼苗和板蓝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杨... 为探索杨树林下种植中草药的可能性,为发展林药经济提供依据,文章以杨树根水浸提液处理知母幼苗和板蓝根幼苗,研究1、5、15、25、35 mg·mL^(-1)5个不同浓度杨树根水浸提液对知母幼苗和板蓝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杨树根水浸提液对知母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板蓝根幼苗的上述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随着杨树根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知母幼苗和板蓝根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升高,知母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显著,而板蓝根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杨树林下可以种植知母,但板蓝根的种植可能会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根水浸提液 林下种植 化感作用 知母 板蓝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微生物限度试验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7
作者 刘立 《天津药学》 202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试验板蓝根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适用性。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微生物限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从平皿法、稀释法、薄膜过滤法中选出适用于板蓝根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的方法,并粗略判断两种药品的抑菌能力。结... 目的:试验板蓝根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适用性。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微生物限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从平皿法、稀释法、薄膜过滤法中选出适用于板蓝根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的方法,并粗略判断两种药品的抑菌能力。结果:感冒清热颗粒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回收率均高于0.5,符合方法适用性试验要求;板蓝根颗粒采用平皿法回收率(除黑曲霉外)均低于0.5,采用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均可以满足回收率在0.5~2范围内的要求,符合方法适用性试验要求。结论:本研究表明,板蓝根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微生物限度检验时,感冒清热颗粒可采用平皿法,板蓝根颗粒可采用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进行试验,板蓝根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的控制菌检查均可以选择常规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 微生物限度 《中国药典》2020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超微粉对大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姜晓文 王雪微 +3 位作者 于文会 张欣 侯耀杰 郝敬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59-2166,共8页
为研究板蓝根经超微粉碎后对大鼠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影响,利用环磷酰胺构建大鼠免疫低下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普通粉组、超微粉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40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5d制造免疫抑制大鼠模型,第6天开始... 为研究板蓝根经超微粉碎后对大鼠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影响,利用环磷酰胺构建大鼠免疫低下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普通粉组、超微粉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40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5d制造免疫抑制大鼠模型,第6天开始给药,除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外,其他组给药5g/kg。第7、14天采集血样及大鼠肝脏、脾脏、胸腺组织,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数量、C3b受体花环形成率(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ICR)、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等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mRNA转录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TNF-ɑ和I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白细胞数量、体重、胸腺和脾脏免疫器官指数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第14天时,超微粉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达到54.75%,吞噬指数为0.58;C3b-R为9.44%,显著高于普通粉组(8.97%)(P<0.05),超微粉组ICR为6.09%,低于普通粉组(6.33%)(P>0.05)。与普通粉组相比,第14天板蓝根超微粉组肝脏中TNF-α、IL-2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提高。综上所述,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均可显著增强大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超微粉效果优于普通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超微粉 板蓝根普通粉 SD大鼠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和南板蓝根的显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聂思铭 祖元刚 +1 位作者 张磊 裴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3期7703-7705,共3页
[目的]对板蓝根和南板蓝根进行显微结构的研究。[方法]应用数码显微技术对市售不同来源的板蓝根和南板蓝根进行了显微结构的比较与分析。[结果]在两者的显微结构上,板蓝根中多见网纹导管、单粒淀粉、复粒淀粉、石细胞;南板蓝根中多见孔... [目的]对板蓝根和南板蓝根进行显微结构的研究。[方法]应用数码显微技术对市售不同来源的板蓝根和南板蓝根进行了显微结构的比较与分析。[结果]在两者的显微结构上,板蓝根中多见网纹导管、单粒淀粉、复粒淀粉、石细胞;南板蓝根中多见孔纹导管、具细小纹孔的薄壁细胞、单粒淀粉、钟乳体,这表明板蓝根和南板蓝根的显微结构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板蓝根和南板蓝根显微结构特征可用于2种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同时也为全面研究板蓝根和南板蓝根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方法学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板蓝根 显微结构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绿色板蓝根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沙倩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期153-155,共3页
近年来,绿色板蓝根市场需求量较大,因而对其栽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栽培技术和方法与板蓝根的品质和产量息息相关,因此强化板蓝根的栽培管理至关重要。该文首先对绿色板蓝根的行情发展及栽培技术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之后对具... 近年来,绿色板蓝根市场需求量较大,因而对其栽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栽培技术和方法与板蓝根的品质和产量息息相关,因此强化板蓝根的栽培管理至关重要。该文首先对绿色板蓝根的行情发展及栽培技术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之后对具体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后续绿色板蓝根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板蓝根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注射液的HPLC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亚芳 段文龙 +3 位作者 周艳飞 李浛 张连彦 钟昆芮 《中国兽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12-16,共5页
建立了板蓝根注射液HPLC特征图谱.采用Waters Atlantis T3(5μm,4.6×250 mm)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50 nm.板蓝根注射液的色谱图基本相同,检出特征共有峰有9个.... 建立了板蓝根注射液HPLC特征图谱.采用Waters Atlantis T3(5μm,4.6×250 mm)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50 nm.板蓝根注射液的色谱图基本相同,检出特征共有峰有9个.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板蓝根注射液有效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板蓝根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有效部位的抗病毒药效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程妍 李祥 +2 位作者 陈建伟 何立巍 王莹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考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后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的活性。方法采用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试验,比较板蓝根不同有效部位的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结果板蓝根提取物Ⅰ组、Ⅲ组、Ⅴ组、Ⅵ组、Ⅶ组... 目的考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后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的活性。方法采用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试验,比较板蓝根不同有效部位的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结果板蓝根提取物Ⅰ组、Ⅲ组、Ⅴ组、Ⅵ组、Ⅶ组、Ⅷ组和Ⅸ组可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后的存活天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P<0.01)。板蓝根提取物Ⅲ组、Ⅴ组、Ⅵ组和Ⅶ组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小鼠的保护作用较强,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板蓝根提取物Ⅰ组、Ⅲ组、Ⅴ组、Ⅵ组、Ⅶ组、Ⅷ组和Ⅸ组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板蓝根提取物Ⅲ组、Ⅴ组、Ⅵ组和Ⅶ组作用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有效部位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孟红梅 韩多红 +2 位作者 李彩霞 陶晓英 杨晓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3-216,共4页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对其全株的处理表明:胚根长、下胚轴长、胚根鲜重、下胚轴及子叶鲜重均随NaCl胁迫浓...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对其全株的处理表明:胚根长、下胚轴长、胚根鲜重、下胚轴及子叶鲜重均随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电导率却随溶液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种子 萌发 NACL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有效组分的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孙东东 严世海 +2 位作者 陈建伟 李祥 何立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考察板蓝根不同部位提取物,即30%醇沉多糖I、50%醇沉多糖II、70%醇沉多糖III,及板蓝根水提取液的大孔树脂水洗脱部位IV、10%醇洗脱部位V、30%醇洗脱部位VI、50%醇洗脱部位VII,以及分得的单体落叶松脂素-4,4'-二-O-βD-二葡萄... 目的考察板蓝根不同部位提取物,即30%醇沉多糖I、50%醇沉多糖II、70%醇沉多糖III,及板蓝根水提取液的大孔树脂水洗脱部位IV、10%醇洗脱部位V、30%醇洗脱部位VI、50%醇洗脱部位VII,以及分得的单体落叶松脂素-4,4'-二-O-βD-二葡萄糖苷(CB)VIII、异落叶松脂醇IX的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活性。方法采用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体内实验,通过计算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等,综合检测板蓝根提取部位及单体化合物的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结果 II、III、IV、V、VI、VII、VIII及IX可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存活天数,与病毒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II、III、IV、V、VI、VII、VIII及IX可减少感染小鼠死亡率;同时II、VI、VII及单体VIII可明显降低肺指数(P<0.05),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31.4%、28.5%、30.5%和34.0%。结论板蓝根有效组分II-IX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提示其中化合物CB可作为抗病毒的主要有效及指标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抗病毒 体内活性 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板蓝根中五种有机酸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范国荣 胡晋红 +3 位作者 李博华 张汉明 林梅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选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 ,以肉桂酸为内标建立了适合板蓝根药材中抗内毒素活性成分五种有机酸优化分离与定量分析的毛细管电泳方法。电泳分离条件 :毛细管 4 0 cm× 50 μm,运行缓冲液 p H9.5磷酸二氢钠 -硼砂 ( 50 mmol/L∶ 1 ... 选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 ,以肉桂酸为内标建立了适合板蓝根药材中抗内毒素活性成分五种有机酸优化分离与定量分析的毛细管电泳方法。电泳分离条件 :毛细管 4 0 cm× 50 μm,运行缓冲液 p H9.5磷酸二氢钠 -硼砂 ( 50 mmol/L∶ 1 2 .5mmol/L,内含 1 6mmol/Lβ-CD) ,压力进样 2 0 psi× s,操作电压 1 8k V ( +)→( -) ,柱上在线检测 UV2 0 0 nm,毛细管柱温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有机酸 抗内毒素活性 毛细管电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板蓝根注射液中四种核苷的含量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怀忠 陈蓉 +2 位作者 李芳 毕开顺 孙毓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9-542,共4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板蓝根注射液中胞苷、腺苷、鸟苷和尿苷的含量。电泳条件: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32 5cm×50μmi d ,有效长度23 5cm),以60mmol/L硼砂溶液 10%(体积分数)异丙醇 20%(体积分数)乙腈为运行缓冲液,在25℃下以...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板蓝根注射液中胞苷、腺苷、鸟苷和尿苷的含量。电泳条件: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32 5cm×50μmi d ,有效长度23 5cm),以60mmol/L硼砂溶液 10%(体积分数)异丙醇 20%(体积分数)乙腈为运行缓冲液,在25℃下以20kV恒压电泳分离,压力进样(1kPa×10s),检测波长254nm。对电泳条件各因素进行了讨论,如缓冲液的种类、浓度和pH值,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浓度,分离电压和毛细管温度等。样品经0 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采用外标法峰面积定量。上述4种核苷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 9991以上,线性范围12 5~250mg/L,检出限分别为6 2(胞苷)、4 6(腺苷)、6 7(鸟苷)、9 0(尿苷)mg/L。4种核苷的三水平加样回收率为95 1%~102 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3%~4 9%。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和准确度令人满意,可作为控制板蓝根注射液中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板蓝根注射液 核苷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贾建 曹荣安 +2 位作者 杜亿华 赵泽龙 李良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78-383,共6页
板蓝根为中国传统中药,板蓝根多糖是板蓝根中含量较多的化学成分之一。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板蓝根多糖的研究报道,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板蓝根多糖可能是板蓝根生物活性的主要作用因子之一。本文对板蓝根多糖的国内外研究... 板蓝根为中国传统中药,板蓝根多糖是板蓝根中含量较多的化学成分之一。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板蓝根多糖的研究报道,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板蓝根多糖可能是板蓝根生物活性的主要作用因子之一。本文对板蓝根多糖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分别介绍了板蓝根多糖的提取与纯化方法、分子量、单糖组成、结构、生物活性和板蓝根多糖保健品研究进展情况,希望为板蓝根多糖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也相信板蓝根多糖在未来一定有更加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多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3
18
作者 肖珊珊 金郁 孙毓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目的对板蓝根各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按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方法、制剂工艺将文献分类综述。结果与结论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促进免疫的作用 。
关键词 板蓝根 化学成分 抗病毒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板蓝根的化学振荡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姣亮 龙立平 +3 位作者 李旺英 江辉 肖谷清 尹志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采用振荡技术,研究了中草药及中成药板蓝根-丙酮-溴酸钾-硫酸锰-硫酸的振荡反应新体系的振荡指纹图谱。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板蓝根的振荡反应图谱,得到了不同温度、浓度下的反应诱导期、振荡周期及振荡寿命,得出诱导期表观活化能E... 采用振荡技术,研究了中草药及中成药板蓝根-丙酮-溴酸钾-硫酸锰-硫酸的振荡反应新体系的振荡指纹图谱。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板蓝根的振荡反应图谱,得到了不同温度、浓度下的反应诱导期、振荡周期及振荡寿命,得出诱导期表观活化能Ein=135.054kJ/mol,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Ep=71.802kJ/mol;初步研究此反应的机理,并考察了添加物如茶、乙醇、牛奶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得的板蓝根振荡指纹图谱对辨识板蓝根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振荡反应 指纹图谱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森锌在板蓝根和大青叶中的残留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庞作正 薛健 +3 位作者 孙晖 吴晓波 薛雯 黄晓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5,共3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板蓝根、大青叶中代森锌的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代森锌在0.1~5mg/kg范围内峰面积和进样量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5),回收率在80.6%~115.2%之间,变异系数在4.8%~9.0%之间,最低检出浓度为0.0...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板蓝根、大青叶中代森锌的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代森锌在0.1~5mg/kg范围内峰面积和进样量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5),回收率在80.6%~115.2%之间,变异系数在4.8%~9.0%之间,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大青叶 代森锌 顶空 气相色谱法 残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