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京剧中的曲牌体与板腔体的差异分析 |
王淳
|
《戏剧之家》
|
2025 |
0 |
|
2
|
中国民族歌剧板腔体唱段在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郭思遥
|
《艺术科技》
|
2024 |
0 |
|
3
|
从曲牌联套体到板腔体——论明清时期戏曲文学的解放与自律 |
苏苏
王强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板腔体戏曲唱腔的形态分析——对现代京剧《红灯记》创腔技法分析 |
钱国桢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1999 |
4
|
|
5
|
传统曲体在近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以板腔体对中国歌剧创作的影响为例 |
钱庆利
|
《音乐文化研究》
|
2018 |
4
|
|
6
|
中国民族歌剧之板腔体唱段的钢琴伴奏特点研究 |
徐威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4 |
1
|
|
7
|
“板腔体”演唱在民族歌剧中的运用--以歌剧《党的女儿》之唱段《万里春色满家园》为例 |
唐洁洁
肖惠卿
|
《黄河之声》
|
2023 |
1
|
|
8
|
论板腔体音乐(下) |
刘国杰
|
《音乐学习与研究》
|
1988 |
2
|
|
9
|
论板腔体音乐 |
刘国杰
|
《音乐学习与研究》
|
1988 |
2
|
|
10
|
浅谈京剧板腔体唱腔曲式结构——以新编历史京剧《南海子》中心唱段唱腔分析为例 |
刘恺岩
|
《戏剧之家》
|
2018 |
2
|
|
11
|
戏曲板腔体唱腔设计常用处理手法 |
张富岩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85 |
1
|
|
12
|
浅谈板腔体剧种声腔的几个争议问题——以京剧、豫剧、吕剧为例 |
韩晓雪
|
《北方音乐》
|
2012 |
0 |
|
13
|
浅析上党梆子形成过程中曲牌体与板腔体之博弈 |
王丹丹
|
《黄河之声》
|
2016 |
0 |
|
14
|
推动中国民间曲调之继承发展——以改编钢琴曲中的“板腔体”手法为例 |
孙乔楚
|
《艺海》
|
2018 |
1
|
|
15
|
试论中国戏曲音乐的节奏节拍形态——板腔体音乐的节拍体系 |
司文虎
许德宝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93 |
0 |
|
16
|
“曲牌体”与“板腔体”——音乐的命名问题 |
魏子云
|
《上海艺术家》
|
1998 |
0 |
|
17
|
时代特征与民族风格是中国民族歌剧的灵魂——运用板式变化体创作的中国歌剧中女声唱段的演唱风格研究 |
孙宏娟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1 |
10
|
|
18
|
京剧“样板戏”《龙江颂》腔式改革初探(下) |
王学仲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9
|
浅谈板胡演奏中的戏曲音乐审美趋向与文化内涵 |
孟全胜
|
《戏剧之家》
|
2013 |
8
|
|
20
|
评剧唱腔慢板起句、甩腔落板的民歌原型和几点感想 |
徐荣坤
|
《音乐学习与研究》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