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电磁辐射法监测预报矿山采空区顶板稳定性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恩元 贾慧霖 +2 位作者 李忠辉 何学秋 刘贞堂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对坚硬煤岩层的电磁辐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煤矿回采过程中煤岩体电磁辐射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磁辐射监测预报顶板稳定性的技术方法,并在煤矿进行了试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山采掘过程中,伴随顶板活动会产... 对坚硬煤岩层的电磁辐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煤矿回采过程中煤岩体电磁辐射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磁辐射监测预报顶板稳定性的技术方法,并在煤矿进行了试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山采掘过程中,伴随顶板活动会产生明显的电磁辐射信号,顶板垮落前电磁辐射有异常反映,表现为异常增大或呈现增长趋势,用电磁辐射法监测预报顶板垮落是可行的,且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监测预报 采空区 板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拱水垫塘与平底水垫塘底板稳定性诸方面之比较 被引量:27
2
作者 孙建 陈长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共4页
反拱水垫塘是一种新型消能防冲结构,拟在我国溪洛渡等高拱坝中采用。在高水头、大流量作用下反拱水垫塘能否安全运用其稳定性是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平底水垫塘和反拱水垫塘的稳定性原理,论证了反拱水垫塘底板具有超载能力强、稳定性高... 反拱水垫塘是一种新型消能防冲结构,拟在我国溪洛渡等高拱坝中采用。在高水头、大流量作用下反拱水垫塘能否安全运用其稳定性是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平底水垫塘和反拱水垫塘的稳定性原理,论证了反拱水垫塘底板具有超载能力强、稳定性高的优点,是高拱坝坝身泄洪消能的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拱水垫塘 平底水垫塘 板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顶板稳定性综合评价地质模型研究及在淮南矿区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钦甫 付正 侯丽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0-42,共3页
针对目前"双高"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研究的需要,在指标分析、优选和量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应高产高效矿井开采地质条件的数学-地质模型,对煤层顶板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关键词 板稳定性 定量评价 信息系统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工字梁腹板端头压板稳定性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福兴 姚顺忠 张宏健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2,共3页
对木质工字梁(IJ)腹板端头压板失稳行为的试验结果表明:木大片刨花板(WWB)、竹大片刨花板(BWB)和胶合板(W-Ply)腹板的失稳均为极值点失稳,且都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和屈曲阶段的变形;大片刨花类腹板的失稳破坏特征是层间剪切破坏,胶合板... 对木质工字梁(IJ)腹板端头压板失稳行为的试验结果表明:木大片刨花板(WWB)、竹大片刨花板(BWB)和胶合板(W-Ply)腹板的失稳均为极值点失稳,且都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和屈曲阶段的变形;大片刨花类腹板的失稳破坏特征是层间剪切破坏,胶合板腹板的失稳破坏特征是表板折断破坏;失稳临界荷载的强弱顺序为:W-ply>BWB>WWB;失稳破坏荷载的大小顺序为:(W-Ply≈BWB)>WWB;失稳后残余承载能力的强弱顺序为:BWB>W-P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工字梁 板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骨对环肋圆柱壳肋间壳板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小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39,共5页
肋间壳板失稳是潜艇耐压壳体失稳的重要形式之一,加设纵骨是提高环肋圆柱壳肋间壳板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以下结论:加设纵骨可以提高环肋圆柱壳肋间壳板稳定性,且α值越大,效果越明显;加设纵骨后的环肋圆柱壳在肋间壳板... 肋间壳板失稳是潜艇耐压壳体失稳的重要形式之一,加设纵骨是提高环肋圆柱壳肋间壳板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以下结论:加设纵骨可以提高环肋圆柱壳肋间壳板稳定性,且α值越大,效果越明显;加设纵骨后的环肋圆柱壳在肋间壳板失稳时,纵向失稳半波数等于1,周向失稳波数大于10,且纵骨尺寸越大,周向失稳波数越大;失稳临界压力随肋距的减小而增大,随纵骨尺寸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肋圆柱壳 板稳定性 失稳临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伴髁突吸收患者的软硬组织及髁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叶青 李利彤 +1 位作者 李伟绪 曹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4-1290,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部软硬组织和髁突变化情况以评估使用稳定性[牙合]板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部软硬组织和髁突变化情况以评估使用稳定性[牙合]板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伴髁突吸收患者13例,男性3名,女性10名;年龄18~27(21.769±3.032)岁,所有患者接受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头影测量参数,评价患者面型改善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髁突高度和骨密度变化,评估患者骨质改建的影响。结果完成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各项硬、软组织参数较治疗前1个月趋于正常,除ANS-Me/N-Me和Pg-Pg′外,其余如SNA、SNB、ANB角等各项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1个月相比,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髁突高度无显著变化,髁突最前点、顶点和最后点的骨密度均普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性Ⅱ类错[牙合]伴髁突吸收患者采用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疗效显著且稳定,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症状并满足患者对面部美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髁突 稳定性[牙合] 正畸 正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稳定咬合板厚度对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鄢梨 王为 邱嘉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0-286,共7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比较双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患者在佩戴两种不同厚度稳定性咬合板后紧咬时TMJ应力分布改变。方法根据患者CT、MRI影像数据...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比较双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患者在佩戴两种不同厚度稳定性咬合板后紧咬时TMJ应力分布改变。方法根据患者CT、MRI影像数据,依次构建ADDwR患者牙尖交错位(工况1)与戴3、5 mm稳定咬合板咬合(工况2、3)时共3个TMJ有限元模型。分别给予3种工况中的下颌骨施加最大肌力60 s,之后对各工况中关节窝和髁突软骨表面、关节盘表面及双板区的最大等效应力进行评估。结果各工况左侧TMJ内各结构等效应力均大于右侧。戴3 mm咬合板后,双侧关节盘均未发生复位,关节盘应力仍旧集中在后带及双板区,双侧关节软骨表面应力显著增加;戴5 mm咬合板后,右侧关节盘复位,关节盘最大应力位于中间带,关节软骨和双板区等效应力降低约40%,左侧关节盘未复位,关节窝软骨和双板区等效应力下降约6%。结论ADDwR患者佩戴不同厚度咬合板,TMJ内应力及其分布模式均发生改变;5 mm稳定性咬合板可以减小ADDwR患者关节窝软骨及双板区表面应力,关节盘复位有利于缓解ADDwR患者TMJ应力。临床为ADDwR患者选择稳定性咬合板治疗时,在保证舒适前提下,较厚的咬合板可以获得更有利的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咬合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退火过程中带钢板形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召龙 许鹏 +3 位作者 王晓雷 王云祥 王瑞 白振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0-178,共9页
针对以往现场对于连退机组工艺的研究偏重于性能与通板稳定性的控制,而对板形控制偏少,导致机组板形封闭率的问题,充分考虑到连退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以某1550连退机组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来料板形为16I的中浪、双边浪及高次浪为例定量... 针对以往现场对于连退机组工艺的研究偏重于性能与通板稳定性的控制,而对板形控制偏少,导致机组板形封闭率的问题,充分考虑到连退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以某1550连退机组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来料板形为16I的中浪、双边浪及高次浪为例定量研究了连退过程中带钢在各工艺段单元内外的板形演变趋势。同时,将连退炉的加热段作为典型案例,定量模拟出了在不同的炉辊凸度、来料板形、横向温度分布以及张应力作用下单元内外的板形分布情况,分析了上述因素对单元内外板形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了可以从炉辊辊型优化、来料板形标准的制定、张力设定值的优化等方面入手进行连退炉内板形控制的策略,为现场对连退机组的板形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退火 板稳定性 形控制 辊型优化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颖 符策广 +1 位作者 卢锦芬 张清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应用稳定性咬合板和Twin-block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比较使用不同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随机分2组,分别采用稳定性咬合板和Twin-block咬合板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 目的:应用稳定性咬合板和Twin-block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比较使用不同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随机分2组,分别采用稳定性咬合板和Twin-block咬合板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半年、治疗结束后1年复查,记录患者疼痛指数、关节弹响及张口度的变化,对比两种咬合板治疗的疗效。结果:稳定性咬合板对治疗关节疼痛、张口受限的效果优于Twin-block咬合板(P<0.05);Twin-block咬合板对治疗关节弹响的效果高于稳定性咬合板(P<0.05)。结论:稳定性咬合板治疗关节疼痛及张口受限效果较好,twin-block咬合板对治疗关节弹响效果好,两种咬合板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性咬合 TWIN-BL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髁突吸收的关节-正畸联合保守治疗1例
10
作者 李鑫 尚宇峰 林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4-866,共3页
特发性髁突吸收(ICR)是一类罕见、原因不明的颞下颌关节(TMJ)破坏性疾病,以髁突渐进性吸收为特征,主要见于年轻女性。该病进展慢、病程长,常继发严重的牙颌面畸形。文章报告1例非手术治疗的单侧特发性髁突吸收患者,获得兼顾美学、功能... 特发性髁突吸收(ICR)是一类罕见、原因不明的颞下颌关节(TMJ)破坏性疾病,以髁突渐进性吸收为特征,主要见于年轻女性。该病进展慢、病程长,常继发严重的牙颌面畸形。文章报告1例非手术治疗的单侧特发性髁突吸收患者,获得兼顾美学、功能、稳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髁突吸收 骨性Ⅱ类高角 稳定性错[牙合] 拔牙正畸 微种植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采采空区上方近距煤层反程序开采数值仿真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铁凤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5,107,共5页
基于神东矿区寸草塔矿的近距煤层赋存条件,应用ANSYS仿真方法研究以往房采采空区上方的近距煤层反程序开采的可行性。其主要结论是:(1)下部2-2上煤房柱开采后,留设6m煤柱稳定,其顶板稳定未垮落;(2)2-1中煤层可用反程序长壁开采;(3)2-1... 基于神东矿区寸草塔矿的近距煤层赋存条件,应用ANSYS仿真方法研究以往房采采空区上方的近距煤层反程序开采的可行性。其主要结论是:(1)下部2-2上煤房柱开采后,留设6m煤柱稳定,其顶板稳定未垮落;(2)2-1中煤层可用反程序长壁开采;(3)2-1中煤层长壁开采时,底板保持稳定;(4)2-1煤层开采时,地表最大下沉613mm,最大水平移动13.6mm。数值仿真研究成果证明,在2-2上房采煤柱采空区上方反程序开采2-1中煤层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采采空区 近距煤层 反程序开采 顶(底)板稳定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退过程兼顾单元工况差异的张应力协同优化设定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雷 许鹏 +2 位作者 何召龙 王云祥 白振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0,共5页
针对以往现场对于连退张力制度的设定不考虑工艺段内不同炉辊单元之间的工况差异,而认为同一工艺段内所有单元工况相同,造成部分单元出现跑偏与瓢曲以及拉窄与板形失控的问题,在大量的现场实验跟踪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连退机... 针对以往现场对于连退张力制度的设定不考虑工艺段内不同炉辊单元之间的工况差异,而认为同一工艺段内所有单元工况相同,造成部分单元出现跑偏与瓢曲以及拉窄与板形失控的问题,在大量的现场实验跟踪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连退机组的单元工况差异问题,以连退机组出口板形最佳及炉内各单元通板稳定性最好为目标函数,同时兼顾带材的拉窄控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连退过程兼顾单元工况差异的张应力协同优化设定技术。在防止拉窄量超差的前提下,保证机组出口板形最佳、瓢曲与跑偏概率最低且所有单元都能够满足控制需求,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某1550连退机组的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退火 张应力 优化设定 板稳定性 拉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测井在煤岩弹性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振国 赵伟 +1 位作者 任玺宁 刘泽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04-112,共9页
煤岩弹性力学性质是煤层顶底板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是煤矿实现安全、绿色开采的基础。随着煤矿开采程度和煤层埋深的增加,容易出现顶底板事故,从而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以往通过岩心测试获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方法具有数据离散、费用高... 煤岩弹性力学性质是煤层顶底板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是煤矿实现安全、绿色开采的基础。随着煤矿开采程度和煤层埋深的增加,容易出现顶底板事故,从而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以往通过岩心测试获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方法具有数据离散、费用高、周期长的缺点,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在对东胜煤田南部的布尔台煤矿钻孔测井和岩心力学测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声波测井与岩石力学参数的关系,建立计算弹性力学性质参数的数学模型,经井检孔验证,相对误差仅0.9%,表明利用声波测井计算力学参数是可信的,并可快速、连续地建立岩石力学剖面。根据岩石力学计算结果,对煤矿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依据顶底板稳定性评价标准对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进行了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多以粉砂岩、细砂岩及砂质泥岩为主,煤层顶板多数为不稳定Ⅰa类层,煤层底板多数为较软Ⅲb类层,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较差;主采煤层顶底板硬度差异较大,普氏系数一般小于6,可采掘性较好,适合开展综合机械化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声波测井 力学性质 回归分析 顶低板稳定性 布尔台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 roof thickness and span of stope under complex filling body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周全 谢承煜 +2 位作者 贾楠 杨彪 程贵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641-3647,共7页
Longhole caving method was used to mine gently inclined thick orebody step by step in a test stope of tin mine under complex filling body. The problem that the complex filling body around the stope affects the stabili... Longhole caving method was used to mine gently inclined thick orebody step by step in a test stope of tin mine under complex filling body. The problem that the complex filling body around the stope affects the stability of roof thickness, chamber and spacer pillar in actual mining was investigated; meanwhile, the formed goaf during mining is so vulnerable that surrounding rock collapses early. Based on this point, elasticity mechanics and limit span theory were used to study separately the roof thickness and the span limit of goaf formed in mining, and then a reasonable roof thickness of 8 m and goaf span of 14 m are proposed. In addition, the stability of roof thickness, chamber and spacer pillar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meanwhile, the field monitoring on the displacement of caving chamber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of surrounding rock is 20 MPa, and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is 1.2 MPa, which is less than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2.4 MPa. Moreover, plastic zone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stope stability. In addition, the displacement of 11 mm is also smaller. Th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numerical results. Thus, the roof thickness and span of goaf proposed are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filling body roof thickness span of goal mechanical analysis numer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rizontal trap-door investigation on face failure zone of shield tunneling in sands 被引量:3
15
作者 LIU Xue-yan FANG Hong-yuan +1 位作者 WANG Fu-ming YUAN Da-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866-881,共16页
A novel horizontal trap-door test system was devised in this study to analyze the face stability of shield tunnels in sands.The test system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both the longitudinal and cross sections of the fa... A novel horizontal trap-door test system was devised in this study to analyze the face stability of shield tunnels in sands.The test system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both the longitudinal and cross sections of the face failure simultaneously at one single apparatus and was employed to perform face stability tests on small-scaled tunnel models at single gravity.The lateral support pressures and failure zones were studied with varying sand materials and earth cover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tunnel face moves back,the lateral active earth pressure on the tunnel face decreases rapidly to a residual value,and the later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stages during the failure process:1)initial state;2)pressure dissipation stage;and 3)pressure zone diminution stage.Furthermore,face failure firstly develops from a stable condition to the local failure state,and then continues to develop to the global failure state tha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ub-zones with different failure mechanisms:rotational failure zone(lower zone)and gravitational failure zone(upper zone).Further discussion shows that under the effects of soil arching,the shape of the gravitational failure zone can adopt arch shaped(most frequent)and column shaped(in shallow tunnels).Limit support pressure for face stability usually appears atδ/D=0.2%−0.5%(ratio of face displacement to tunnel di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 stability trap-door test lateral earth pressure failure zone soil arching S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