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复杂边界条件板壳耦合结构振动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代路
林原胜
柳勇
白凡
吴君
杨铁军
-
机构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热能动力技术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70-27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509192)
-
文摘
板壳类结构在工程领域被广泛应用,使得板壳耦合结构动力学特性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话题。针对现有研究方法在复杂耦合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面的局限性,构建复杂边界条件下板壳耦合结构振动分析模型,采用二维改进傅里叶级数对弹性板和圆柱壳结构各位移函数分别进行描述,复杂边界条件通过不同组合的弹性约束来模拟,并依赖四类耦合弹簧充分考虑结构之间弯矩、横向剪力、面内纵向力以及面内剪切力的机械耦合效应,进而基于哈密顿原理和瑞利-里兹方法得到板壳耦合结构系统的特征方程与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板壳耦合结构模态参数优于文献结果,预测强迫响应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建立的板壳耦合结构分析模型可适用于各类复杂边界条件,无需重新进行理论推导和计算程序编写,是一种可靠而高效的分析手段,可为开展复杂耦合结构的振动分析与动力学设计提供通用性的分析模型基础。
-
关键词
板壳耦合结构
改进傅里叶级数
复杂边界
振动分析
-
Keywords
plate-shell coupled structure
improved Fourier series
complex boundary
vibr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O327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
题名板壳结构振动特性的等效机械导纳法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赵芝梅
盛美萍
陈永辉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3,共4页
-
基金
973项目
-
文摘
针对线衔接下耦合结构振动传递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等效机械导纳方法。以铺板与圆柱壳线衔接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计算各结构的平均振动响应,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一致性良好。研究表明:提出的等效机械导纳法能够有效地计算板壳耦合结构的振动响应特性,且求解过程简单,适于复杂耦合系统振动分析。
-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板壳耦合结构
振动加速度级
等效机械导纳
-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plate and shell coupled structures
vibration acceleration level
effective mobility
-
分类号
TB532
[理学—声学]
-
-
题名基于振动功率流的板-壳耦合结构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鑫淼
谢坤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9098)。
-
文摘
为探究板壳间的振动传递机理,建立一种L型板-圆柱壳耦合结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有限元理论给出板壳间振动传递功率的计算方法。利用ANSYS计算板-壳耦合结构的振动传递功率,分析L型板夹角、板长、板厚及激励等因素对结构振动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减小L型板夹角、增大板长和板厚、合理调整激励方向及位置等方式降低结构振动传递功率,减小板壳间振动传递的能量,改善结构的振动传递特性。
-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板-壳耦合结构
有限元法
振动传递功率
ANSYS
-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hybrid plate-shell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method
vibr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ANSYS
-
分类号
O327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
题名活塞压缩机降噪技术及声振耦合路径研究
- 4
-
-
作者
李小仨
刘旺
韩占华
王乐
肖军
江用胜
-
机构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流体机械》
2025年第7期96-103,共8页
-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08085ME141)。
-
文摘
针对活塞式压缩机噪声超标问题,对压缩机进行一系列减振降噪试验,包括模态和振动测试,以及改变外围壳体的厚度和更换吸声材料,最终完成了噪声指标要求58.7 dB(A)〔LP≤60 dB(A)〕。研究表明,低频振动(10~100 Hz)引起压缩机外壳噪声的辐射,边界条件的改变可以有效降低若干低频振动,振动传递路径决定噪声的辐射;在声源与隔声罩没有连接时,隔声罩能降低中高频段(500~2000 Hz)的噪声;声振耦合的存在形式为固体-固体,以第一阶激振频率向外传播,路径单一;边界条件决定声振耦合的强度,决定辐射声波的大小;声辐射面必须完全包络,吸声材料才能起到作用;减振器在高频段,能起到降噪的作用,在低频段,降噪失效。研究结果对同类压缩机的减振降噪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压缩机
板壳耦合结构
减振降噪
传递路径
-
Keywords
compressor
plate‑shell couple structure
reducing noise and vibration
transmission path
-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