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菲律宾海盆加瓜海脊沉没事件与西南琉球俯冲带形成时间探讨 |
高红芳
周洋
李学杰
赵明辉
孙美静
聂鑫
张金鹏
周娇
罗伟东
王哲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中生代兴蒙造山带东缘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
刘恺
张进江
葛茂卉
凌逸云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3
|
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带输入板块的不均一性 |
陈传绪
吴时国
赵昌垒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4
|
鄂霍次克微板块东部俯冲带区域地震b值及应力场特征 |
王少坡
罗纲
史亚男
解孟雨
魏东平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5
|
中美洲俯冲带南段上覆板块沉积物化学组分及其地质意义 |
赵仁杰
鄢全树
张海桃
关义立
石学法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6
|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鄂霍次克微板块东部俯冲带地区构造应力场反演 |
王少坡
孙云强
解孟雨
魏东平
|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7
|
太平洋板块将诞生一条新俯冲带 |
吴继全
|
《海洋地质动态》
|
1988 |
0 |
|
8
|
燕山带中生代主要构造事件与板块构造背景问题 |
郑亚东
G.A.Davis
王琮
B.J.Darby
张长厚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98
|
|
9
|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俯冲带探索 |
李武显
周新民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1999 |
84
|
|
10
|
俯冲带几何特征的研究 |
姚华建
徐果明
肖翔
陈敏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1
|
1982年日本茨城地震序列表现出的局部板块俯冲动态过程 |
刁桂苓
傅容珊
李钦祖
陈绍绪
张四昌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2
|
地壳对接消减带和叠接消减带与陆-陆碰撞造山和俯冲增生造山:来自侵入岩构造组合的记录 |
邓晋福
刘翠
狄永军
冯艳芳
苏尚国
肖庆辉
赵国春
戴蒙
段培新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3
|
大陆板块俯冲和折返的同位素地球动力学 |
郑永飞
傅斌
龚冰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2002 |
8
|
|
14
|
俯冲带形成机制的可检验假说和检验方案 |
牛耀龄
沈芳宇
陈艳虹
龚红梅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5
|
兴蒙造山带及华北板块北缘钼矿化——进展、规律、问题与成因初探 |
刘翼飞
江思宏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6
|
东秦岭造山带龟山岩组的解体及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 |
李承东
赵利刚
许雅雯
常青松
许騰
藤雪明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7
|
上地幔俯冲板块的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 |
周信
许志琴
李忠海
皇甫鹏鹏
张进江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8
|
日本南海海槽俯冲带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
陈萍
郑彦鹏
刘保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9
|
日本九州俯冲带b值成像及其构造意义 |
李云杰
周鹏翔
夏少红
万奎元
孙金龙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20
|
阿留申俯冲带几何学特征及运动学成因模式 |
刘仲兰
李江海
崔鑫
贠晓瑞
范庆凯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