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身板件声学贡献分析的声振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二兵 周鋐 +2 位作者 徐刚 封珺 石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降低车内低频结构噪声为目标,优化车身板件.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的方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并以其在实车工况下的振动响应作为声学边界元模型的边界条件,以车内驾驶员右耳位置为目标响应点,结合计算得到的声传递向量,对汽车车身进行板... 以降低车内低频结构噪声为目标,优化车身板件.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的方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并以其在实车工况下的振动响应作为声学边界元模型的边界条件,以车内驾驶员右耳位置为目标响应点,结合计算得到的声传递向量,对汽车车身进行板件声学贡献分析.通过计算得到车身各板件对车内噪声的声学贡献,分析出影响比较显著的关键面板,根据分析结果对车身相应板件进行振动抑制.经试验验证,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在频率为20~100 Hz范围内的声压级水平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主要峰值频率最大降幅5.70 dB,整体噪声水平下降了3.89 dB.结果表明:板件贡献分析方法可以为控制车内低频噪声提供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件声学贡献 子结构模态综合 声传递向量 声学贡献 噪声控制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轰鸣声产生机理与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志亮 刘波 王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1,共3页
分析和探讨乘坐室轰鸣的产生声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对产生轰鸣声的激励源进行总结,确定激励源的频率范围。针对某一款车出现的轰鸣声问题,建立有限元与边界元的耦合模型,用板件声贡献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轰鸣声产生的原因,提出修改的建议。
关键词 声学 轰鸣声 边界元 板件声学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BEM的燃料电池轿车结构声预测和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荣 余卓平 周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84-1491,共8页
采用有限元(FEM)和边界元(BEM)联合的方法对燃料电池轿车车内结构声进行预测和控制研究,提出了基于FEM/BEM的车内结构声分析方法和流程,建立了车身有限元模型和声学边界元模型,施加实测的激振力计算声学响应,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 采用有限元(FEM)和边界元(BEM)联合的方法对燃料电池轿车车内结构声进行预测和控制研究,提出了基于FEM/BEM的车内结构声分析方法和流程,建立了车身有限元模型和声学边界元模型,施加实测的激振力计算声学响应,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并进行误差分析.提出板件声学贡献分析的指导原则,介绍板件贡献分析原理和方法,进行所关注频率的车身板件声学贡献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车身板件采取约束阻尼处理等控制措施,通过虚拟验证改进结果,车内低频噪声明显降低,其中后座椅和前地板改进最明显,证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达到优化燃料电池轿车车内噪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轿车 有限元(FEM) 边界元(BEM) 结构声预测和控制 板件声学贡献分析 阻尼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驾驶室内部结构噪声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再胜 朱建新 +2 位作者 刘强 龚孝平 程思凯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为解决抑制挖掘机驾驶室壁板结构的振动与内部噪声的问题,首先建立挖掘机驾驶室白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结构的计算模态和实验模态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建模方式的正确性;接着在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添加玻璃与车门,建立声学... 为解决抑制挖掘机驾驶室壁板结构的振动与内部噪声的问题,首先建立挖掘机驾驶室白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结构的计算模态和实验模态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建模方式的正确性;接着在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添加玻璃与车门,建立声学边界元模型、声-固耦合模型。然后将试验采集的驾驶室悬置加速度信号作为激励计算驾驶室白车身结构振动,进一步分析计算司机右耳的声学响应。通过场点声压的实验值与仿真值对比,验证声学仿真模型的准确度;最后基于间接边界元法进行板件声学贡献度分析,找到对驾驶员右耳声压贡献大的板块,通过粘贴不同厚度的阻尼层进行降噪对比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板块阻尼处理后驾驶室的降噪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挖掘机驾驶室 振动噪声 边界元 声-固耦合 板件声学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薄壁结构阻尼材料布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智 陈阵 张健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76,89,共7页
研究多输入多输出薄壁结构的板件声学贡献量及阻尼材料布置方案的优化问题。基于板件声学贡献法和熵权法,提出在多个噪声传递路径作用下的板件声学贡献方法。以一个受到多个动载激励且具有多个噪声目标点的封闭六面体薄壁结构为研究对象... 研究多输入多输出薄壁结构的板件声学贡献量及阻尼材料布置方案的优化问题。基于板件声学贡献法和熵权法,提出在多个噪声传递路径作用下的板件声学贡献方法。以一个受到多个动载激励且具有多个噪声目标点的封闭六面体薄壁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结构与声腔有限元模型,计算板件声学贡献。将声学贡献显著的板件分成3组,以这3组板件处所粘贴阻尼材料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建立反映阻尼材料厚度与目标点声压响应关系的响应面函数,构造不同目标点声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快速非支配遗传算法(Fast 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进行优化计算得到Pareto解集,最终得到最优的阻尼材料布置方案。相较于直接在贡献显著的板件粘贴相同厚度阻尼材料的方案,优化方案中各路径目标点最大声压分别下降22.1%、22.5%、23.4%和21.4%。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结构传播噪声效果明显,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薄壁结构 结构传播噪声 板件声学贡献 多目标优化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