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组合药剂不同配比防治黑松松针盾蚧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济国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通过对40%氧乐果乳油(omethoate)+480g/L吡虫啉悬浮剂(imidacloprid)、45%马拉硫磷乳油(malathion)+480g/L吡虫啉悬浮剂、45%毒死蜱乳油(chlorpyrifos)+5%啶虫脒乳油(acetamiprid)、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beta cypermethrin)+480g/L吡... 通过对40%氧乐果乳油(omethoate)+480g/L吡虫啉悬浮剂(imidacloprid)、45%马拉硫磷乳油(malathion)+480g/L吡虫啉悬浮剂、45%毒死蜱乳油(chlorpyrifos)+5%啶虫脒乳油(acetamiprid)、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beta cypermethrin)+480g/L吡虫啉悬浮剂、50%敌敌畏乳油(dichlorvos)+5%啶虫脒乳油5种组合药剂不同配比防治黑松松针盾蚧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5%毒死蜱乳油+5%啶虫脒乳油(3∶2)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50%敌敌畏乳油+5%啶虫脒乳油(3∶2),最差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80g/L吡虫啉悬浮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松针盾蚧 组合药剂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药剂防治松针盾蚧药效试验
2
作者 孙艳丽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63-66,共4页
选用不同浓度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3%螺虫乙酯噻嗪酮、48%毒死蜱乳油开展若虫孵化盛发期松针盾蚧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药14 d后,48%毒死蜱乳油稀释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稀释1000倍液、33%螺虫乙酯噻嗪酮1500倍液、33%螺虫乙酯噻嗪... 选用不同浓度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3%螺虫乙酯噻嗪酮、48%毒死蜱乳油开展若虫孵化盛发期松针盾蚧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药14 d后,48%毒死蜱乳油稀释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稀释1000倍液、33%螺虫乙酯噻嗪酮1500倍液、33%螺虫乙酯噻嗪酮3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1%~92%,本着环保、节约用药原则,推荐在实际中48%毒死蜱乳油稀释1000倍液、33%螺虫乙酯噻嗪酮3000倍液防治松针盾蚧若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种药剂 防治 松针盾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农药防治黑松松针盾蚧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济国 《林业科技情报》 2020年第3期32-33,37,共3页
通过对氧乐果(omethoate)、毒死蜱(Chlorpyrifos)、吡虫啉(Imidacloprid)、马拉硫磷(malathion)、高效氯氰菊酯(Beta cypermethrin)5种农药配比度防治黑松松针盾蚧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毒死蜱、马拉硫磷均可取代氧乐... 通过对氧乐果(omethoate)、毒死蜱(Chlorpyrifos)、吡虫啉(Imidacloprid)、马拉硫磷(malathion)、高效氯氰菊酯(Beta cypermethrin)5种农药配比度防治黑松松针盾蚧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毒死蜱、马拉硫磷均可取代氧乐果防治松针盾蚧,防治效果最佳为吡虫啉2倍液、马拉硫磷3倍液、毒死蜱2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松针盾蚧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蛎盾蚧防治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韩阳 刘侠 《辽宁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75-76,共2页
文章论述了松针蛎盾蚧的分布与危害、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每年4-5月份,采用松脂合剂防治成虫、卵、幼虫效果最好,灭虫率可达100%。若蚧、雌成蚧可用打孔注药的方法防治,使用药剂为兼有内吸作用的氧化乐果。植物茎干叶... 文章论述了松针蛎盾蚧的分布与危害、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每年4-5月份,采用松脂合剂防治成虫、卵、幼虫效果最好,灭虫率可达100%。若蚧、雌成蚧可用打孔注药的方法防治,使用药剂为兼有内吸作用的氧化乐果。植物茎干叶面用包衣杀蚧虫复配剂防治,复配药剂使用后,雌成虫产在壳内的卵不能孵化,防治效果特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蛎盾蚧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凤英 李绪选 +1 位作者 李宝翰 高树贵 《辽宁林业科技》 1995年第2期38-39,34,共3页
松针蛎盾蚧寄主为松属、冷杉属等针叶树种,在大连地区首次发现。主要取食针叶叶汁,集中为害叶鞘处,沿至整个针叶。针叶受害后变黄导致落叶枯枝,甚至整株死亡。若虫在叶鞘和蜡盾介壳的保护下刺吸叶汁,较隐蔽,难于防治。牡蛎状介壳... 松针蛎盾蚧寄主为松属、冷杉属等针叶树种,在大连地区首次发现。主要取食针叶叶汁,集中为害叶鞘处,沿至整个针叶。针叶受害后变黄导致落叶枯枝,甚至整株死亡。若虫在叶鞘和蜡盾介壳的保护下刺吸叶汁,较隐蔽,难于防治。牡蛎状介壳深褐色,表面光滑有刻环,雌雄异形。该虫在大连地区一年2代,以受精后的雌成虫在介壳中越冬。为害期长达7个月。采用松脂合剂喷雾防治,其粘着性和渗透性均很强,能腐蚀介壳蜡质,侵蚀体壁使介壳死亡,防效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生物学特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