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如何突破的思考
被引量:
12
1
作者
郭占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7,共7页
松辽盆地北部在大庆油区建设中如何取得突破,是油气勘探工作者的中心任务。新理论、新观念、新认识就是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松辽盆地存在沉积岩、火山岩兼有的“水火”二元结构地层;NaHCO3型地层水环境中出现Na2SO4、C...
松辽盆地北部在大庆油区建设中如何取得突破,是油气勘探工作者的中心任务。新理论、新观念、新认识就是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松辽盆地存在沉积岩、火山岩兼有的“水火”二元结构地层;NaHCO3型地层水环境中出现Na2SO4、CaCl2、MgCl2型地层水;具有δ13C1>-25‰及δ13C1>δ13C2>δ13C3特征的烷烃气藏;具有δ13CCO2>-9‰的CO2气藏;二叠系浅变质板岩中含烃量达数千毫克每千克;原油中有17种在生物物质中不见的元素;原油中含有地壳中稀缺而地幔中丰富的铼;盆地边缘有利生油区以外发现了富拉尔基油田和太平庄气田;油气田(藏)沿深大断裂分布;于基底花岗岩风化壳见工业气层;火山岩见产量最高的工业气层等十大特异地质现象。说明松辽盆地存在有机生烃、无机生烃及合成生烃机制,存在区带生烃、灶体生烃、催化生烃、无机气态烃、无机液态烃及气态合成烃等多种生烃模型;存在圈控型与源控型含油气系统。因此,松辽盆地北部应有较多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
多种生烃模型
含油气系统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北部浅部基底推覆伸展作用的地震学证据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
14
2
作者
单玄龙
秦树洪
+2 位作者
张艳
杨宝俊
汪名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44-2049,共6页
已经利用近垂直反射地震叠偏剖面得到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远程应力场形成上部地壳滑脱断裂的证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油气地震叠偏剖面发现中远程的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远程的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带在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浅部基底共同作用形成...
已经利用近垂直反射地震叠偏剖面得到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远程应力场形成上部地壳滑脱断裂的证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油气地震叠偏剖面发现中远程的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远程的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带在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浅部基底共同作用形成的逆冲推覆断裂系统.该断裂系统基本呈双向形式,纵向与横向上表现出不均匀的强度,向西逆冲推覆的断裂系统厚度范围可达到约3~4 km,向东的断裂系统厚度范围可达到约1~2 km,断裂系统组构比较复杂.经过对控盆断裂孙吴双辽断裂两侧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松辽盆地浅部基底的逆冲推覆断裂系统是叠加在孙吴—双辽断裂之上的新的断裂系统.考虑到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在远离1000多公里之外所产生的内蒙古阴山—燕山大型逆冲推覆断裂带以及松辽盆地的区域构造位置,认为在松辽盆地南部和滨北地区孙吴双辽断裂构造线之外也应该存在浅部基底内的逆冲推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滨
北
地区
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
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带
浅部基底逆冲推覆断裂系统
油气地震叠偏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意义——地震长剖面给出的证据
被引量:
3
3
作者
于平
李瑞磊
+3 位作者
付雷
郝雪
张向军
廉国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1-615,共5页
松辽盆地位于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北部,其主体部分位于黑龙江板块群的中部。松辽盆地整个上部地壳所受到的挤压应力场在南北两大地区存在空间差别。在板块构造理论指导下,利用研究区内的地震长剖面资料,研究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
松辽盆地位于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北部,其主体部分位于黑龙江板块群的中部。松辽盆地整个上部地壳所受到的挤压应力场在南北两大地区存在空间差别。在板块构造理论指导下,利用研究区内的地震长剖面资料,研究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通过分析认为,滨北地区东、西部多为隆起或斜坡区,而中部多是凹陷,从南向北,地层沉积厚度逐渐变薄。早期的断层活动导致了凹陷内凹隆相间的构造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滨
北
地区
地震长剖面
地震反射层
构造格架
断层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如何突破的思考
被引量:
12
1
作者
郭占谦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7,共7页
文摘
松辽盆地北部在大庆油区建设中如何取得突破,是油气勘探工作者的中心任务。新理论、新观念、新认识就是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松辽盆地存在沉积岩、火山岩兼有的“水火”二元结构地层;NaHCO3型地层水环境中出现Na2SO4、CaCl2、MgCl2型地层水;具有δ13C1>-25‰及δ13C1>δ13C2>δ13C3特征的烷烃气藏;具有δ13CCO2>-9‰的CO2气藏;二叠系浅变质板岩中含烃量达数千毫克每千克;原油中有17种在生物物质中不见的元素;原油中含有地壳中稀缺而地幔中丰富的铼;盆地边缘有利生油区以外发现了富拉尔基油田和太平庄气田;油气田(藏)沿深大断裂分布;于基底花岗岩风化壳见工业气层;火山岩见产量最高的工业气层等十大特异地质现象。说明松辽盆地存在有机生烃、无机生烃及合成生烃机制,存在区带生烃、灶体生烃、催化生烃、无机气态烃、无机液态烃及气态合成烃等多种生烃模型;存在圈控型与源控型含油气系统。因此,松辽盆地北部应有较多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
多种生烃模型
含油气系统
油气勘探
Keywords
Songliao Basin, North, Abnormal geological phenomenon, Several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odels, Hydrocarbon-bearing system, New domain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北部浅部基底推覆伸展作用的地震学证据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
14
2
作者
单玄龙
秦树洪
张艳
杨宝俊
汪名友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44-2049,共6页
基金
"973"项目(2009CB2193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4051)
+1 种基金
国家油气专项(XQ-2004-07-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XBFXKT-1)资助
文摘
已经利用近垂直反射地震叠偏剖面得到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远程应力场形成上部地壳滑脱断裂的证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油气地震叠偏剖面发现中远程的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远程的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带在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浅部基底共同作用形成的逆冲推覆断裂系统.该断裂系统基本呈双向形式,纵向与横向上表现出不均匀的强度,向西逆冲推覆的断裂系统厚度范围可达到约3~4 km,向东的断裂系统厚度范围可达到约1~2 km,断裂系统组构比较复杂.经过对控盆断裂孙吴双辽断裂两侧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松辽盆地浅部基底的逆冲推覆断裂系统是叠加在孙吴—双辽断裂之上的新的断裂系统.考虑到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在远离1000多公里之外所产生的内蒙古阴山—燕山大型逆冲推覆断裂带以及松辽盆地的区域构造位置,认为在松辽盆地南部和滨北地区孙吴双辽断裂构造线之外也应该存在浅部基底内的逆冲推覆断裂.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滨
北
地区
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
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带
浅部基底逆冲推覆断裂系统
油气地震叠偏剖面
Keywords
Binbei area of Songliao basin, Mongolia-Okhotsk suture zone, Westward subduction zone of Pacific plate, Thrust-nappe fault system in upper basement, Oil-gas seismic stacked migration sect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意义——地震长剖面给出的证据
被引量:
3
3
作者
于平
李瑞磊
付雷
郝雪
张向军
廉国芬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庆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1-615,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十五"攻关项目(1010081200-3100011)
文摘
松辽盆地位于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北部,其主体部分位于黑龙江板块群的中部。松辽盆地整个上部地壳所受到的挤压应力场在南北两大地区存在空间差别。在板块构造理论指导下,利用研究区内的地震长剖面资料,研究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通过分析认为,滨北地区东、西部多为隆起或斜坡区,而中部多是凹陷,从南向北,地层沉积厚度逐渐变薄。早期的断层活动导致了凹陷内凹隆相间的构造特点。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滨
北
地区
地震长剖面
地震反射层
构造格架
断层活动
Keywords
North Harbin area in Songliao basin
long seismic profiles
seismic reflecting layer
tectonic frame
fault movement
分类号
P548.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如何突破的思考
郭占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松辽盆地北部浅部基底推覆伸展作用的地震学证据与地质意义
单玄龙
秦树洪
张艳
杨宝俊
汪名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意义——地震长剖面给出的证据
于平
李瑞磊
付雷
郝雪
张向军
廉国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