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花江吉林段河流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及地质意义
1
作者 倪倩 郭令芬 +6 位作者 谢远云 孙磊 迟云平 刘海金 魏振宇 汪烨辉 吴鹏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93-3208,共16页
河流在源-汇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其沉积物是源-汇系统物源分析的关键切入点。河流碎屑锆石U-Pb年龄对于水系演化、物源示踪和源-汇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高纬度地区河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物源示踪研究... 河流在源-汇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其沉积物是源-汇系统物源分析的关键切入点。河流碎屑锆石U-Pb年龄对于水系演化、物源示踪和源-汇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高纬度地区河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物源示踪研究中的代表性等还没有得到充分评估,很可能导致结果不一致进一步影响源-汇系统的建立。为此,本文以松花江吉林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6个河流沉积物共780个锆石U-Pb年龄进行分析,利用逆向蒙特卡罗模型进行定量约束。结果表明,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布主要有三组峰:2500 Ma、250Ma、180 Ma,且从上游至下游,锆石年龄分布型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上中游河段来自华北克拉通东北缘的特征年龄2500 Ma的锆石占比发生明显下降,推测由于丰满水库的拦截作用以及远离源区的河流搬运作用所致。中游至下游河段华北克拉通东北缘贡献占比持续下降,松嫩及张广才岭地块的贡献增大,显示了河流搬运过程中新物源的加入。松花江干流河段,嫩江带来的大量小于250 Ma的锆石颗粒稀释了第二松花江2500 Ma的锆石年龄特征。在源-汇系统研究时,不同河段的物源信号存在差异,甚至上游的物源信号在下游可能缺失,用河流河口的碎屑锆石或单个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数据代表整个集水区的物源信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松花江吉林段的年龄峰值与中亚造山带东部构造岩浆热事件吻合良好,2500 Ma可能是对华北克拉通微陆块合并的记录,250 Ma、180 Ma分别响应古亚洲洋闭合和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过程。本研究对理解松花江吉林段源-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东北地区构造事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物源分析 松花江吉林段 河流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在松花江吉林段水体中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薇 谢莹 +2 位作者 王建刚 张荣飞 景丽洁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4,共5页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含有苯环的有机污染物,易在生物体内富集,所以开展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规律研究至关重要。对松花江吉林段2008年3月份不同监测断面的水体进行监测,通过GC-MS定性分析和GC定量分析,确定该江段水体邻苯二甲酸酯类...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含有苯环的有机污染物,易在生物体内富集,所以开展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规律研究至关重要。对松花江吉林段2008年3月份不同监测断面的水体进行监测,通过GC-MS定性分析和GC定量分析,确定该江段水体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污染状况与污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吉林段水体中主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分布的总体趋势是更易存在于水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吉林段 水体 邻苯二甲酸酯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永 佟连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SPSS16.0和ArcGIS9.3作支撑,对2001—2011年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2001年以来流域区域经济极化、经济总体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区域整体...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SPSS16.0和ArcGIS9.3作支撑,对2001—2011年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2001年以来流域区域经济极化、经济总体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区域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2)流域上、下游经济差异较大,但经过多年发展,经济空间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松原次级经济增长极逐渐形成,经济空间结构由梯度分布转变为长吉、松原组团的"双核"结构;3)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和政策因素等是造成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泰尔指数 松花江流域(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吉林省段)流域经济系统稳定性演变态势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永胜 佟连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2-369,共8页
基于对稳定性的认识和理解,以压力、敏感性和响应等稳定性要素构建流域经济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松花江(吉林省段)流域经济系统稳定性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从压力得分来看,松花江(吉林省段)流域经济系统压力... 基于对稳定性的认识和理解,以压力、敏感性和响应等稳定性要素构建流域经济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松花江(吉林省段)流域经济系统稳定性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从压力得分来看,松花江(吉林省段)流域经济系统压力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2)从敏感性得分来看,流域内吉林市、松原市和白城市自身经济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不尽合理,一定程度说明松花江(吉林省段)流域的经济结构合理性较差。3)从响应得分来看,松花江(吉林省段)流域经济系统响应总体呈现出由流域自上而下依次降低的特征。4)从稳定性得分来看,松花江(吉林省段)流域经济系统稳定性具有明显的中心-外围特征,并且区域间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尤其是长春市和白城市之间。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不仅要巩固流域核心城市的优势地位,更要加快流域边缘城市的发展,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避免差距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流域经济系统 松花江(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