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松树枝状双金属Ag-Cu颗粒的制备与电活性
被引量:
7
1
作者
易清风
李磊
+1 位作者
宋李红
牛凤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00-1604,共5页
利用恒电位电解技术,直接从无支持电解质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在钛片表面上沉积具有松树枝状结构的双金属Ag-Cu纳米颗粒。SEM图像表明,树枝长度随铜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电解的不断进行,双金属纳米颗粒直接沉积于树叶顶端,形...
利用恒电位电解技术,直接从无支持电解质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在钛片表面上沉积具有松树枝状结构的双金属Ag-Cu纳米颗粒。SEM图像表明,树枝长度随铜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电解的不断进行,双金属纳米颗粒直接沉积于树叶顶端,形成花蕊芯状结构。松树枝状结构的形成是Ag+和Cu2+的扩散过程与电迁移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了肼在这种双金属Ag-Cu纳米颗粒上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肼在这种以钛为基体的树枝状双金属Ag79Cu21,Ag71Cu29和Ag54Cu46纳米电极表面上的吸附为多层吸附,由此建立超低浓度肼的电化学检测法,在1mol·L-1NaOH溶液中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941、0.0369和0.264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枝状纳米颗粒
双金属Ag-Cu
肼检测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树枝状双金属Ag-Cu颗粒的制备与电活性
被引量:
7
1
作者
易清风
李磊
宋李红
牛凤娟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00-160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876038)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No20071108)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No2009GK3084)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恒电位电解技术,直接从无支持电解质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在钛片表面上沉积具有松树枝状结构的双金属Ag-Cu纳米颗粒。SEM图像表明,树枝长度随铜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电解的不断进行,双金属纳米颗粒直接沉积于树叶顶端,形成花蕊芯状结构。松树枝状结构的形成是Ag+和Cu2+的扩散过程与电迁移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了肼在这种双金属Ag-Cu纳米颗粒上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肼在这种以钛为基体的树枝状双金属Ag79Cu21,Ag71Cu29和Ag54Cu46纳米电极表面上的吸附为多层吸附,由此建立超低浓度肼的电化学检测法,在1mol·L-1NaOH溶液中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941、0.0369和0.264μmol·L-1。
关键词
松树枝状纳米颗粒
双金属Ag-Cu
肼检测
电沉积
Keywords
pine branch-like nanoparticles
binary Ag-Cu
hydrazine detection
electrodeposition
分类号
O614.121 [理学—无机化学]
O614.122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松树枝状双金属Ag-Cu颗粒的制备与电活性
易清风
李磊
宋李红
牛凤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