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角度约束松弛的固体ATR进气道改进设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蒲晓航
李江
+2 位作者
刘洋
刘诗昌
刘凯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3,共8页
为满足高性能弹用固体ATR对入口流场品质的要求,对ATR进气道开展了总体构型论证和几何设计。从5个方面整体论证后,确定弹用固体ATR宜采用后置"X型"四旁侧二元倒置混压式进气道。超声速扩压段综合"给定总压恢复系数法&qu...
为满足高性能弹用固体ATR对入口流场品质的要求,对ATR进气道开展了总体构型论证和几何设计。从5个方面整体论证后,确定弹用固体ATR宜采用后置"X型"四旁侧二元倒置混压式进气道。超声速扩压段综合"给定总压恢复系数法"和"给定气流总转折角法"完成几何设计,避免了单一设计方法中人工调整压缩楔角引起的设计中断;亚声速扩压段采用"方转扇环"构型,有效减弱了"方转扇形"的几何扭曲和出口流场畸变。保证外压缩楔角不变情况下,通过减小内压缩楔角对混压式进气道"内外压缩楔角之和相等"角度约束加以松弛,以及其他辅助措施改进设计后,进气道长度缩短30.28%,抗背压能力、冲压比和总压恢复系数均提升50%左右,出口总压畸变减小55.35%,但流量系数因附面层吸除下降1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ATR
设计与改进
松弛角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角度约束松弛的固体ATR进气道改进设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蒲晓航
李江
刘洋
刘诗昌
刘凯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3,共8页
文摘
为满足高性能弹用固体ATR对入口流场品质的要求,对ATR进气道开展了总体构型论证和几何设计。从5个方面整体论证后,确定弹用固体ATR宜采用后置"X型"四旁侧二元倒置混压式进气道。超声速扩压段综合"给定总压恢复系数法"和"给定气流总转折角法"完成几何设计,避免了单一设计方法中人工调整压缩楔角引起的设计中断;亚声速扩压段采用"方转扇环"构型,有效减弱了"方转扇形"的几何扭曲和出口流场畸变。保证外压缩楔角不变情况下,通过减小内压缩楔角对混压式进气道"内外压缩楔角之和相等"角度约束加以松弛,以及其他辅助措施改进设计后,进气道长度缩短30.28%,抗背压能力、冲压比和总压恢复系数均提升50%左右,出口总压畸变减小55.35%,但流量系数因附面层吸除下降11.58%。
关键词
进气道
ATR
设计与改进
松弛角度约束
Keywords
inlet
ATR
design and improvement
relaxing angle constraint
分类号
V235.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角度约束松弛的固体ATR进气道改进设计
蒲晓航
李江
刘洋
刘诗昌
刘凯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