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管爆炸杵体及射流传播规律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卅卅 王玉杰 +3 位作者 任高峰 胡升海 宋章伦 张健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1,共5页
为直观深入地研究导爆管雷管爆炸过程中头部聚能射流和尾部杵体的传播规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8号铝壳工业导爆管雷管爆炸过程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精细观察和测量分析多组不同帧数及曝光率的高速摄像图,结果表明该雷管爆炸后约50μs,其... 为直观深入地研究导爆管雷管爆炸过程中头部聚能射流和尾部杵体的传播规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8号铝壳工业导爆管雷管爆炸过程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精细观察和测量分析多组不同帧数及曝光率的高速摄像图,结果表明该雷管爆炸后约50μs,其爆炸火焰最大,侧向爆炸气体及冲击波的作用范围在11 cm左右;轴向聚能射流由于受到尾部杵体的拉应力作用速度先降低,并在雷管爆炸后105μs左右开始与尾部杵体分离,断裂后拉应力突然消失,速度陡升,其射流最大距离在65 cm以上,且在55 cm距离范围内其射流平均速度为4 024 m/s,尾部杵体的平均速度为1 290 m/s,传播的最大距离约为6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爆管雷管 高速摄像 聚能射流 尾部杵体 传播规律 安全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光摄影在杵体射流形成机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正祥 陈惠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Z01期361-364,共4页
杵体射流装药主要用制导攻坚战斗部和攻坚弹药。杵体射流装药不同于射流和EFP的形成机理。它形成粗大的杵体射流。头部速度达3000-4000m/s。对炸高没有射流那么敏感,但破片孔大,穿深大大高于EFP。本文就杵体射流的形成机理进行探索... 杵体射流装药主要用制导攻坚战斗部和攻坚弹药。杵体射流装药不同于射流和EFP的形成机理。它形成粗大的杵体射流。头部速度达3000-4000m/s。对炸高没有射流那么敏感,但破片孔大,穿深大大高于EFP。本文就杵体射流的形成机理进行探索性研究,得到杵体射流的形成条件,并用X光对杵体射流的形成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摄影 杵体射流 机理 形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射流形成过程的理论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平泰 杨涛 秦子增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2,共5页
分析了聚能射流的形成过程,并对其中的各阶段进行了详细建模。在模型中考虑了炸药爆轰、金属的驱动、药型罩压垮以及射流和杵体的形成过程。采用该模型对某一聚能装药结构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药型罩顶部和底部微元的压垮速度较小,... 分析了聚能射流的形成过程,并对其中的各阶段进行了详细建模。在模型中考虑了炸药爆轰、金属的驱动、药型罩压垮以及射流和杵体的形成过程。采用该模型对某一聚能装药结构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药型罩顶部和底部微元的压垮速度较小,在射流头部形成反向速度梯度,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该模型对于多级侵彻战斗部的工程设计与侵彻参数的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爆轰 聚能装药 药型罩 射流 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装药药型罩作用机理的实验解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解永红 陈智刚 赵太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文中在实验的基础上揭示了聚能装药药型罩在炸药装药起爆形成的爆轰波压力作用下,药型罩组织结构形成破甲射流及滞后随进杵体的变化规律。药型罩金属基体对于药型罩形成破甲金属射流时的作用,沿母线各处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其变化是有规律... 文中在实验的基础上揭示了聚能装药药型罩在炸药装药起爆形成的爆轰波压力作用下,药型罩组织结构形成破甲射流及滞后随进杵体的变化规律。药型罩金属基体对于药型罩形成破甲金属射流时的作用,沿母线各处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作用最大处约在药型罩的中下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装药 药型罩 射流 杵体 破甲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射流形成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剑生 杭义洪 冯其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2-295,共4页
非对称平板碰撞形成射流的问题迄今尚未有很好的解析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对称修正模型来解析求解非对称二维平板碰撞问题 ,并对产生的射流和杵体的性质做出预测。本文对非对称平板碰撞的一些情况做了二维数值仿真 ,将对称修正模型的预... 非对称平板碰撞形成射流的问题迄今尚未有很好的解析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对称修正模型来解析求解非对称二维平板碰撞问题 ,并对产生的射流和杵体的性质做出预测。本文对非对称平板碰撞的一些情况做了二维数值仿真 ,将对称修正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和其它两种解析模型———直线假设和圆弧假设做了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学 非对称射流 杵体 解析模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成型装药药型罩的性能保证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裴均晔 陈智刚 尤政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6,共2页
采用电铸成型工艺制造的药型罩,金相结构均匀、晶粒度细小,可做为精密成型装药的药型罩。通过对药型罩做静态大变形均匀性检测,做杵体回收试验的分析研究,可对其性能进行相关的评估。文中提供的是一种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技术保证方案。
关键词 电铸 药型罩 破甲弹 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分药型罩对射流形成及其侵彻能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岳继伟 王凤英 +1 位作者 刘天生 刘润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109-112,共4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按不同比例(1∶1、2∶1、3∶1)切分药型罩在爆轰波的驱动下射流的形成过程、形状、头尾部速度、射流的拉伸长度和射流的断裂时间及其对钢靶板的侵彻能力;并与未切分的完整药型罩的射流形成过程及侵彻能力进行...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按不同比例(1∶1、2∶1、3∶1)切分药型罩在爆轰波的驱动下射流的形成过程、形状、头尾部速度、射流的拉伸长度和射流的断裂时间及其对钢靶板的侵彻能力;并与未切分的完整药型罩的射流形成过程及侵彻能力进行比较。最后采用经验计算公式根据射流的头尾部速度计算了射流的侵彻深度。结果表明药型罩经过切分后有利于减小射流的杵体和速度梯度;增加射流的拉伸长度,有利于增强射流的侵彻效果。在研究范围内切分比例为1/1的药型罩形成的射流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分药型罩 杵体 速度梯度 拉伸长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含量对T2纯铜药型罩EFP成形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胡延臣 邓振宇 +1 位作者 武虹竹 董闻达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4-209,共6页
目的研究氧含量对T2纯铜药型罩EFP成形的影响,指导药型罩的研制设计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从微观组织、冲击韧性和高温力学性能3个方面探讨不同氧含量(0.001%和0.09%,质量分数,下同)对T2纯铜药型罩EFP成形的影响,并进行静爆试验进... 目的研究氧含量对T2纯铜药型罩EFP成形的影响,指导药型罩的研制设计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从微观组织、冲击韧性和高温力学性能3个方面探讨不同氧含量(0.001%和0.09%,质量分数,下同)对T2纯铜药型罩EFP成形的影响,并进行静爆试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微观组织表征结果显示,2种试样的晶粒度基本一致,均存在再结晶组织,但氧含量为0.09%试样在晶界处存在大量的Cu2O。冲击韧性试验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与氧含量为0.001%试样相比,氧含量为0.09%试样的冲击功大幅度降低。由高温力学性能试验可以得出,氧含量为0.09%试样的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均小于0.001%试样的,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降幅趋势增大;在静爆试验过程中,氧含量为0.001%试样的EFP均正常工作,而氧含量为0.09%试样的EFP出现异常,杵体发生断裂,靶板未被穿透。结论氧含量对T2纯铜药型罩EFP成形至关重要。当氧含量较高时,会在晶界处形成偏聚状态的氧化亚铜,进而造成药型罩塑性和韧性大幅下降,影响EFP成形,甚至造成杵体断裂,使EFP成形失败。在选用T2纯铜材质的药型罩时应当严格规定其氧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P药型罩 氧含量 T2纯铜 静爆试验 氧化亚铜 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