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海洋工程对洋山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罗民波 陆健健 +3 位作者 沈新强 王云龙 徐兆礼 朱江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2,共6页
杭州湾海域是多种鱼、虾、蟹类繁殖、肥育及仔幼鱼生长场所,又为世界著名的舟山渔场所在海域,生态系统极具脆弱性和复杂性。近年来,一系列海洋工程在杭州湾启动并投入运营。底栖动物直接或间接与杭州湾生态系统大多数理化过程有关,是杭... 杭州湾海域是多种鱼、虾、蟹类繁殖、肥育及仔幼鱼生长场所,又为世界著名的舟山渔场所在海域,生态系统极具脆弱性和复杂性。近年来,一系列海洋工程在杭州湾启动并投入运营。底栖动物直接或间接与杭州湾生态系统大多数理化过程有关,是杭州湾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1年的本底调查和2003—2005年4个年度的2月(冬季)、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杭州湾附近水域(N30°32′~30°50′、E121°53′~122°17′)20个取样站3个航次的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研究,结合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结果表明,2003—2005年底内动物共出现31种,底内动物生物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优势种季节、年度的更替现象明显,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呈现从2003年到2005年逐渐降低的趋势,单纯度(C)上升,丰富度下降,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2003—2005年度H′值均小于1,底泥的污染较为严重。底上动物共出现77种,生物量从2001—2005年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03年生物量为2001年的2.71倍,2005年生物量为2001年的0.69倍,大桥区、港区和航道区三个区的4个年度平均生物量,以港区的生物量为最高,航道区次之,大桥区的最低;底上动物出现优势种(优势度Y≥0.02)16种,优势种的年际演替现象明显;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呈现从2001年到2005年总体下降的趋势,单纯度(C)上升,工程对底栖环境的干扰导致底上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群落结构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分布 杭州湾洋山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ABC曲线评价工程条件下杭州湾周围海域环境变迁 被引量:9
2
作者 罗民波 沈新强 +1 位作者 王云龙 朱江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710-714,共5页
根据2001年和2003-2005年4个年度的2月、5月和8月对杭州湾附近水域(30°32′~30°50′N、121°53′~122°17′E)20个取样站12个航次的底上动物调查,结合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分析表明,2001年2月、5月和8月群落属... 根据2001年和2003-2005年4个年度的2月、5月和8月对杭州湾附近水域(30°32′~30°50′N、121°53′~122°17′E)20个取样站12个航次的底上动物调查,结合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分析表明,2001年2月、5月和8月群落属于中度干扰条件下的群落结构,丰度曲线和生物量曲线出现较大程度的交叉;2003年2月、5月和8月的群落结构中,2003年2月群落的丰度曲线和生物量曲线出现一定程度的交叉,为中度干扰条件下的群落,2003年5月和8月,丰度曲线位于生物量曲线之上,属于群落整体受到干扰条件下的ABC曲线;从2004年2月、5月和8月到2005年2月、5月和8月群落ABC曲线结构可知,丰度曲线皆位于生物量曲线之上,群落整体受到外界干扰较大。洋山港工程于2002年6月开工,工程前的底上动物群落结构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开工后,从2003年到2005年的2、5和8月,群落结构总体受到较大干扰,说明工程对所研究区域总体有干扰影响,群落在2003年到2005年的ABC曲线与2001年的相比,差异较大,受工程建设干扰的程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大型底栖动物 ABC曲线 杭州湾洋山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