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杨继洲交经针法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成禹 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73-174,共2页
明代医家杨继洲的交经针法,主要指五脏交经、隔角交经、通关交经以及关节交经4种交经针法。技术关键:一是正确选择穴位;二是恰当使用针刺手法。在选取针刺部位方面,主要以五行相生相克为理论基础,并以大关节为划分取穴部位及针感传导部... 明代医家杨继洲的交经针法,主要指五脏交经、隔角交经、通关交经以及关节交经4种交经针法。技术关键:一是正确选择穴位;二是恰当使用针刺手法。在选取针刺部位方面,主要以五行相生相克为理论基础,并以大关节为划分取穴部位及针感传导部位的主要人体标志。手法操作方面,除基本的针刺补泻手法外,主要采用飞经走气4法以增强针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继洲 交经针法 古代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针灸大成》卷三后四篇看杨继洲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寒松 施有奇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9-10,共2页
《针灸大成》是一部影响较大的针灸专著。该书是在《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集杨继洲临床治验及心得,由晋阳靳贤广收群书,集而成之。是故书中援引和转载的内容较多。但卷三末的诸家得失策、头不多灸策、穴有奇正策和针有深浅策四篇... 《针灸大成》是一部影响较大的针灸专著。该书是在《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集杨继洲临床治验及心得,由晋阳靳贤广收群书,集而成之。是故书中援引和转载的内容较多。但卷三末的诸家得失策、头不多灸策、穴有奇正策和针有深浅策四篇则是出自杨继洲本人之手。其议论精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继洲 针炙大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杨继洲辨证取穴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敏 柯长鸿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8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杨继洲 辨证取穴 循经取穴 临证取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继洲辨证施治学术思想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婷 张袁荷 金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通过对《针灸大成》文献研究及金瑛教授临床经验总结从而对杨继洲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杨继洲崇尚经典,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杨氏特色的辨证施治诊疗思维及学术思想。《针灸大成》一书中充分体现出... 通过对《针灸大成》文献研究及金瑛教授临床经验总结从而对杨继洲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杨继洲崇尚经典,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杨氏特色的辨证施治诊疗思维及学术思想。《针灸大成》一书中充分体现出他重视辨证审因,治病求本的临床思维,尤其强调从辨病位、辨标本虚实、辨阴阳寒热三方面着手,随证采用灵活变通的治疗手段以施治,具有针、灸、药、按摩并重,协同奏效,选穴精妙,补泻得宜的特色。金瑛教授在传承杨氏辨证施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筋骨并重”理论,采用针药联合正骨手法治疗各类脊柱相关疾病,内外兼治起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继洲 针灸大成 辨证施治 金瑛 筋骨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继洲之针药并用验案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云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4期95-95,共1页
本文选取明代针灸大家杨继洲《针灸大成》中2则验案,评析其诊治、选穴用药思路,在治疗虚实夹杂或经腑同病的杂病时强调辨证论治,治疗时针、灸、药三法常并用。对后世医者启示为:临证所遇疾病繁杂多变,用针、用药或针、灸、药并用均须遵... 本文选取明代针灸大家杨继洲《针灸大成》中2则验案,评析其诊治、选穴用药思路,在治疗虚实夹杂或经腑同病的杂病时强调辨证论治,治疗时针、灸、药三法常并用。对后世医者启示为:临证所遇疾病繁杂多变,用针、用药或针、灸、药并用均须遵辨证论治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法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并用 虚实夹杂 经腑同病 验案 针灸大成 杨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大成》治未病思想与方法初探
6
作者 尹萍 李西亮 卜利伟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0-11,14,共3页
《针灸大成》是明代杨继洲在《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编辑扩充而来。杨继洲非常重视“治未病”,其“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全书各个卷宗,涵盖了疾病预防、发展以及预后的全过程。其治未病方法包括:通过调摄以养五脏;通过“明任督”“... 《针灸大成》是明代杨继洲在《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编辑扩充而来。杨继洲非常重视“治未病”,其“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全书各个卷宗,涵盖了疾病预防、发展以及预后的全过程。其治未病方法包括:通过调摄以养五脏;通过“明任督”“运周天”以养形;通过“除六害”“存十少”以养神等。《针灸大成》中的“治未病”思想和方法对指导中医临床以及对民众进行健康教育,保障全民健康仍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治未病 针灸大成 杨继洲 五脏 任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艾灸疗法医案分析《针灸大成》的灸疗学术特点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力群 许能贵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32-633,共2页
《针灸大成》集中反映了太医杨继洲的针灸临床经验,《针灸大成.医案》共辑录针灸医案33则,其中涉及艾灸疗法医案16则。《针灸大成.医案》中辑录的灸疗医案体现了杨继洲在艾灸疗法方面的学术特色:即治病务求其本;针、灸、药相结合,各取其... 《针灸大成》集中反映了太医杨继洲的针灸临床经验,《针灸大成.医案》共辑录针灸医案33则,其中涉及艾灸疗法医案16则。《针灸大成.医案》中辑录的灸疗医案体现了杨继洲在艾灸疗法方面的学术特色:即治病务求其本;针、灸、药相结合,各取其长,不执于一端;临证灵活,不拘于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杨继洲 灸疗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大成》中的临床诊疗特色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巧琳 胡斌 席林林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该文总结分析《针灸大成》的临床诊疗特色:治疗范围广;针、灸、药并重并长于针灸;配穴取穴精练,远近结合,善用特定穴,重视任督脉穴,以奇辅正;针刺重手法;重视临床规范和安全性;临证通权达变;善于总结。《针灸大成》作为针灸学史上又一... 该文总结分析《针灸大成》的临床诊疗特色:治疗范围广;针、灸、药并重并长于针灸;配穴取穴精练,远近结合,善用特定穴,重视任督脉穴,以奇辅正;针刺重手法;重视临床规范和安全性;临证通权达变;善于总结。《针灸大成》作为针灸学史上又一次颇具代表性的总结,为后世学者汇集了大量宝贵经验,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杨继洲 诊疗特色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大成》的学术特点和创见
9
作者 党文 刘艳艳 《西部中医药》 1990年第4期42-43,共2页
《针灸大成》为我国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是我国古典针籍中内容丰富、资料全面、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一本针灸专著。《针灸大成》集明代以前针灸医学的精华,是研究和学习针灸的丰富宝库。它尽启古典之秘,博采诸家之长。
关键词 《针灸大成》 杨继洲 针灸医学 学术特点 透穴法 十四法 《难经》 针刺法 标幽赋 取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针刺治神中的气功因素
10
作者 赵百孝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年第3期33-34,共2页
针刺对机体的影响极其复杂,其作用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针刺疗效的决定性因素也一言难尽。千百年来,先贤们的医疗实践告诉我们,针刺手法是决定针刺疗效的首要因素,也是一个针灸医生技艺的衡量尺度,然而,这一点往往是临床上最难突破... 针刺对机体的影响极其复杂,其作用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针刺疗效的决定性因素也一言难尽。千百年来,先贤们的医疗实践告诉我们,针刺手法是决定针刺疗效的首要因素,也是一个针灸医生技艺的衡量尺度,然而,这一点往往是临床上最难突破的一关。那么针刺手法中最重要的因素又当何在呢?翻阅针灸医籍,从源到流,我们不难看出,大凡在针灸方面有所造就者,无不重视针刺中的治神。针刺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治神,那么治神的本质含义及其作用又当指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气功角度略陈管见,以求友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效 治神 医疗实践 衡量尺度 医籍 移精变气 本质含义 杨继洲 求友 调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腾八法
11
作者 杨介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3期73-74,共2页
飞腾八法,又名奇经纳甲法,始见于明代徐凤《针灸大全》。杨继洲云:“八法神针妙,飞腾法最奇。”本法是以奇经八脉,八卦为基础,按干支时辰开穴治病的一种方法。它不论何日干支如何,只取时干支,天干定穴,地支定时,天干不固定,地支每日固... 飞腾八法,又名奇经纳甲法,始见于明代徐凤《针灸大全》。杨继洲云:“八法神针妙,飞腾法最奇。”本法是以奇经八脉,八卦为基础,按干支时辰开穴治病的一种方法。它不论何日干支如何,只取时干支,天干定穴,地支定时,天干不固定,地支每日固定不变,只要知道时辰的天干所代表的穴位,逢时开穴,即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腾八法 开穴 纳甲法 杨继洲 针灸大全 徐凤 公孙穴 奇经 临泣 补泻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针灸大成》治眼疾的学术特色及常用穴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依媚 张超源 张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681-684,共4页
本文撷取《针灸大成》中治眼疾的相关论述,介绍杨继洲对眼疾的认识及论治眼疾的特点,探析其治眼疾学术特色及常用穴位。《针灸大成》中所载眼疾以外障病为主,其发病与多脏腑相关,病性多为虚实夹杂,辨证注重内外障辨证、五轮辨证、经络辨... 本文撷取《针灸大成》中治眼疾的相关论述,介绍杨继洲对眼疾的认识及论治眼疾的特点,探析其治眼疾学术特色及常用穴位。《针灸大成》中所载眼疾以外障病为主,其发病与多脏腑相关,病性多为虚实夹杂,辨证注重内外障辨证、五轮辨证、经络辨证,审证求因,谨守病机,治疗讲究标本论治,重视调神,临证取穴精要,注重远近配穴,远端取穴以五输穴为主,近端常取头部及眼周腧穴,善用经外奇穴,疗法灵活多样,包括针刺、艾灸、刺血,强调针灸操作禁宜,对现代针灸治疗眼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杨继洲 眼疾 辨证 学术特色 常用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针灸大成·医案》中的施治方法与诊治思路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琪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213-1216,共4页
《针灸大成》中共记载了33例医案,是该书宝贵的财富,为后世提供了许多临床治疗思路。杨继洲临床治疗疾病时,首先通过审因问脉,明辨疾病的标本根结所在,重视理论源流,但又不拘于古方,临证使用灵活。在施治时,针灸药并重,配合使用,且用穴... 《针灸大成》中共记载了33例医案,是该书宝贵的财富,为后世提供了许多临床治疗思路。杨继洲临床治疗疾病时,首先通过审因问脉,明辨疾病的标本根结所在,重视理论源流,但又不拘于古方,临证使用灵活。在施治时,针灸药并重,配合使用,且用穴时遵循选穴精少的原则,使用巧妙,擅用特定穴,在治疗过程中还重视补泻手法的选择,临证根据临床症状选择恰当的补泻手法。此外,杨继洲还提出了肿瘤要早治的思想以及医者医德问题,具有前瞻性和和先进性。总结杨继洲治病时的思路和方法,对后世具有诸多启示,后世医家应当更加规范明确各病案的病因病机,以求能够更好地总结和分析杨继洲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杨继洲 医案 取穴思路 治疗思路 针灸药并用 补泻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大成》针药兼施之医案评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爱环 袁宜勤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11期15-15,共1页
《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名家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内有杨氏医案31则,涉及痹证、癫狂、瘫痪、痫证、疳积、痢疾、痞块等20多种病症.其中有单用针者,单用药者,亦有针药并用者.本文选摘了《针灸大成》中的几... 《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名家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内有杨氏医案31则,涉及痹证、癫狂、瘫痪、痫证、疳积、痢疾、痞块等20多种病症.其中有单用针者,单用药者,亦有针药并用者.本文选摘了《针灸大成》中的几则针药并用的医案,并加以分析,以供当代中医临床参考.手臂不举医案:乙卯岁,至建宁.藤柯山母患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做虚冷治之.杨继洲诊其脉沉滑,断为痰在经络也.针肺俞、曲池、三里穴,当日即觉身轻手举,寒亦不畏,棉袄不复着矣;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至今康健,诸疾不发.若作虚寒,愈补而寒愈结,可不慎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针药并用 医案 除湿化痰 中医临床 杨继洲 背恶寒 三里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学派补泻手法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宇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7期14-16,共3页
子午流注学派起源于金元时期,其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与外界自然环境之间的影响,除流注开穴外,该学派医家对补泻手法的认识也独具特点。该文通过对何若愚、徐凤、杨继洲、吴棹仙4位医家补泻手法思路的整理和分析,探究补泻手法思想的源流... 子午流注学派起源于金元时期,其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与外界自然环境之间的影响,除流注开穴外,该学派医家对补泻手法的认识也独具特点。该文通过对何若愚、徐凤、杨继洲、吴棹仙4位医家补泻手法思路的整理和分析,探究补泻手法思想的源流与发展,进而深入理解该学派医家补泻手法的理念与操作,并将其合理应用于临床,提高针灸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泻手法 子午流注 何若愚 徐凤 杨继洲 吴棹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大成》情志病治疗特色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爱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9期1600-1602,共3页
《针灸大成》集明代以前针灸研究之精华,其中治疗情志疾病颇有特色,通过对卷八"心邪癫狂门""心脾胃门"、卷九"治症总要"及其后的"医案"中涉及情志疾病经络及腧穴组方的梳理,体现了杨氏治疗情... 《针灸大成》集明代以前针灸研究之精华,其中治疗情志疾病颇有特色,通过对卷八"心邪癫狂门""心脾胃门"、卷九"治症总要"及其后的"医案"中涉及情志疾病经络及腧穴组方的梳理,体现了杨氏治疗情志疾病重视心经、心包经及督脉、膀胱经经穴,以及诸经原穴、合穴、募穴、背俞穴等特定穴应用,并重视督脉百会、水沟应用,腧穴配伍体现杨氏或宁心安神或补益心神的学术特色。对情志疾病擅长按五行相胜规律以情治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继洲 针灸大成 情志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经纳地支歌》临床应用举隅
17
作者 陈乐农 陈叶阳 陈湘鹏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8期31-32,共2页
明代杨继洲在其针灸巨著《针灸大成》有一段简短的著述,叫《十二经纳地支歌》。其内容为:"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己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寥寥数语,二十八个字,其寓意之深刻,足使吾辈冥思终身。
关键词 十二经 临床应用 地支 《针灸大成》 杨继洲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代表陈玮:应加大扶持“治未病”中心建设
18
作者 郭玲 《小康》 2022年第9期27-27,共1页
来自针圣杨继洲故里衢州市的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认为,在创新中医药养生应用模式、促进“治未病”体系建设上,地方还可以有更大作为。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持续关注,养生健康行业正迎来迅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历... 来自针圣杨继洲故里衢州市的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认为,在创新中医药养生应用模式、促进“治未病”体系建设上,地方还可以有更大作为。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持续关注,养生健康行业正迎来迅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历史悠久,服务内容丰富,手段方法多样,效果明显,作用独特。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预防疾病、追求健康的现实需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针圣杨继洲故里衢州市的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带来了《加大重视传承和发扬民间中医药》《规范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产业助力共同富裕》《中医养生功法应纳入学校特色教育》《加大扶持中医院中药制剂使用》《加强扶持新形势下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等多份建议,聚焦中医药养生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副院长 杨继洲 医院中药制剂 治未病 保健服务 中医养生保健产业 陈玮 中医药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