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泊松比—杨氏模量联合反演的裂缝预测技术——以四川盆地自215井区龙马溪组为例
1
作者 王丽丽 宋文礼 +3 位作者 曾凡成 皮雄 费娥 唐亮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4-706,共13页
裂缝的发育情况对页岩储层的储集空间、页岩油气的保存条件、页岩气井产能、水力压裂效果等都有影响。因此,页岩裂缝预测对研究页岩油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是目前有效的裂缝预测方法之一,笔者等以四川盆地自215井区为例... 裂缝的发育情况对页岩储层的储集空间、页岩油气的保存条件、页岩气井产能、水力压裂效果等都有影响。因此,页岩裂缝预测对研究页岩油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是目前有效的裂缝预测方法之一,笔者等以四川盆地自215井区为例,通过将测井数据与地震资料进行结合,充分发挥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较高、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较高的优点。利用与岩石的内部结构、矿物组分、孔隙度等有关,可定量地表征岩石的抗形变能力,进而用于描述裂缝发育特征的杨氏模量、泊松比两项参数。将其与连续小波变换提频处理后的地震资料结合起来,进行联合反演,得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区域特征,进而对自215井区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预测。在实际应用中,两种参数单独反演的结果对裂缝的预测并不全面,甚至可能出现部分区域预测结果相悖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自215井区裂缝预测的精度。该文通过建立泊松比与杨氏模量两个参数单独反演得到的数据体进行相干运算,建立自215井区的裂缝发育概率模型,实现了全区的高精度裂缝发育预测。并结合该区微地震监测资料对裂缝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裂缝预测结果吻合率达80%以上。证明了该方法在裂缝预测中的适用性,可为其他地质条件相似地区的页岩裂缝预测提供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地震反演 裂缝预测 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面体模型理论应用:预测泡沫金属的杨氏模量
2
作者 刘培生 顷淮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2-1532,共11页
杨氏模量是泡沫金属的一个基本力学指标,有效地估算这一指标有助于泡沫金属的应用设计。基于八面体模型理论对多孔材料弹性模量表征的初步研究,本文对泡沫金属杨氏模量的表征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一是将材料形式从网状孔隙结构拓展到胞状... 杨氏模量是泡沫金属的一个基本力学指标,有效地估算这一指标有助于泡沫金属的应用设计。基于八面体模型理论对多孔材料弹性模量表征的初步研究,本文对泡沫金属杨氏模量的表征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一是将材料形式从网状孔隙结构拓展到胞状孔隙结构,二是将载荷形式从拉伸状态拓展到压缩状态。根据所得理论关系,探讨该模型理论对泡沫金属杨氏模量预测的实践应用。研究发现,本八面体模型理论可较好地从网状结构制品转化到胞状结构制品的杨氏模量预测,并可较好地同时适用于拉伸和压缩载荷下泡沫金属制品的杨氏模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泡沫金属 杨氏模量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油橄榄果实建模及杨氏模量参数灵敏度的分析
3
作者 徐天月 于涵 +4 位作者 黄东岩 于亚军 李春荣 勾岩 王景立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5-182,共8页
为设计和优化油橄榄果实采收设备,应用离散元法对油橄榄果实进行准确地建模和分析,需要对其几何模型进行构建,对其接触参数进行合理地选取,并对其杨氏模量参数灵敏度进行必要地分析。该研究依据离散元法多球建模理论,对皮瓜尔、佛奥、... 为设计和优化油橄榄果实采收设备,应用离散元法对油橄榄果实进行准确地建模和分析,需要对其几何模型进行构建,对其接触参数进行合理地选取,并对其杨氏模量参数灵敏度进行必要地分析。该研究依据离散元法多球建模理论,对皮瓜尔、佛奥、莱星、鄂植8号4个品种的油橄榄果实均建立了5、9、13球颗粒模型,并利用EDEM软件中的自动填充功能依次建立13球、基于0光滑度和2光滑度的多球模型,每个品种均建立6个离散元多球模型。通过对比手动填充和自动填充模型的体积比发现,其体积均接近实际种子颗粒外形,且手动填充模型的填充球数较少。同时,对油橄榄果实的接触参数(弹性模量、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以及碰撞恢复系数等)进行了测量。进一步地,为验证模型精度,采用旋转毂仿真试验与实际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组合球数目越少,其动态休止角就越趋近于实际试验的测量值,综合考虑计算时间得出皮瓜尔、佛奥、莱星、鄂植8号的最优组合球数目均为手动填充5球。通过对料仓堆积试验、颗粒-壁面碰撞试验过程的仿真分析,研究了杨氏模量数值的改变对多球组合单个颗粒及颗粒群体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杨氏模量数值的增大,颗粒-颗粒的叠合量降低,促使堆积高度增加,并导致仿真计算时间增加。此外,随着杨氏模量数值的增大,颗粒-颗粒或颗粒-边界接触碰撞时叠合量随之减少,进而造成接触点数量的减少。该研究更好地理解了离散元仿真结果与杨氏模量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评价了所建立模型的适用性。所建立的离散元模型及接触参数对油橄榄果实采收设备的设计及优化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 休止角 杨氏模量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杨氏模量的尺度依赖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慧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36,共10页
【目的】纳米材料杨氏模量与其对应的大块材料的杨氏模量完全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然而纳米材料杨氏模量随尺度的变化却是多样且复杂的。一些金属纳米材料杨氏模量随着尺度减小而增大,并高于块体杨氏模量值;而一些半导体纳米... 【目的】纳米材料杨氏模量与其对应的大块材料的杨氏模量完全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然而纳米材料杨氏模量随尺度的变化却是多样且复杂的。一些金属纳米材料杨氏模量随着尺度减小而增大,并高于块体杨氏模量值;而一些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杨氏模量却随尺度的减小而降低,且低于块体杨氏模量值。这种相反的变化趋势的原因却并不清楚。【方法】基于纳米热力学理论,以纳米材料结合能为基础,从原子势函数与材料杨氏模量的内在关系出发,引入反映材料原子键本质的参数,详细推导了纳米材料杨氏模量定量解析过程,阐述了金属、非金属等纳米材料杨氏模量值和其随尺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纳米材料表面模量、内部模量对体系杨氏模量的贡献,并利用材料参数阐明纳米材料杨氏模量与尺度、原子键的物理关系。【结果】所构建的理论解析模型对零维纳米颗粒、一维纳米线和二维纳米薄膜的杨氏模量都进行了成功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杨氏模量 尺度效应 热力学 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站完整和破损燃料棒硬度和杨氏模量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钦轲 王华才 +4 位作者 程焕林 汤琪 宋武林 王玮 郭一帆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利用热室内金相显微镜、纳米压痕仪和拉曼光谱仪分别对燃耗为41 GW·d/tU破损棒和45 GW·d/tU完整棒的化学相互作用(FCCI)层、包壳及燃料芯块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完整棒燃料芯块外围硬度较小,其主要原因是芯块外缘出现了... 利用热室内金相显微镜、纳米压痕仪和拉曼光谱仪分别对燃耗为41 GW·d/tU破损棒和45 GW·d/tU完整棒的化学相互作用(FCCI)层、包壳及燃料芯块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完整棒燃料芯块外围硬度较小,其主要原因是芯块外缘出现了多孔隙的高燃耗结构(HBS);破损棒燃料芯块硬度则沿径向朝内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主要与燃料芯块孔隙率的变化和重构有关。燃料棒破损后,冷却水进入包壳芯块间隙与芯块发生反应,芯块外缘孔隙率显著降低,从而导致芯块外缘区域硬度较高;同时,气孔的迁移引起晶粒重构形成大尺寸柱状晶,造成破损棒燃料芯块中间和中心区域硬度下降且低于完整棒燃料芯块。燃料棒的破损不会改变芯块的相组成,因此完整棒与破损棒芯块的杨氏模量区别不大。完整棒FCCI层硬度沿包壳向芯块逐渐增加,杨氏模量则先减小后增加;破损棒FCCI层硬度先增加后减小,杨氏模量变化与硬度变化基本相似,该现象的出现可能源于FCCI层相结构的转变、辐照硬化和裂变产物掺杂的共同作用。燃料棒破损后包壳的氢化及氧化使得破损棒包壳硬度与杨氏模量均显著高于完整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作用层 完整棒 破损棒 硬度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普金森杆实验方法中材料弹性阶段杨氏模量及其曲线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玄 王伯通 +4 位作者 武一丁 陆文成 马铭辉 余毅磊 高光发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141,共14页
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实验中试件的应力不均匀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阶段有显著影响,而弹性阶段是研究混凝土等低声速材料或高应变率加载条件下某些金属材料的关键。针对一维杆系统,利用一维弹性增量波理论... 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实验中试件的应力不均匀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阶段有显著影响,而弹性阶段是研究混凝土等低声速材料或高应变率加载条件下某些金属材料的关键。针对一维杆系统,利用一维弹性增量波理论,推导了线性入射波作用时应力应变和杨氏模量的解析式,研究了试件两端应力差和速度差对试件弹性阶段曲线及杨氏模量准确性的影响;进一步给出了任意形状入射波作用下试件弹性阶段曲线和切线杨氏模量的求解方法,分析了入射波斜率和形状特征对试件应力均匀性及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弹性阶段曲线及杨氏模量的准确性与试件两端应力差的变化趋势有关,但并不完全依赖试件两端应力差,与入射波斜率、形状特征以及试件屈服强度等因素耦合相关;线性加载波斜率增大,切线模量和割线模量与实际值的差异均增大,在斜率较大时,割线模量的准确性要高于切线模量;入射波形状以正弦波为参考,曲线的初始斜率低时,切线模量的准确性高于割线模量,曲线的初始斜率高时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B 杨氏模量 应力均匀性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W-IDT无损表征互连薄膜杨氏模量的研究
7
作者 黄祎婷 肖夏 张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1-1848,共8页
探究了一种利用声表面波叉指换能器(SAW-IDT)无损表征low-k互连薄膜杨氏模量的方案。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工作频率的SAW-IDT进行建模,研究SAW-IDT所激励的声表面波在不同厚度的二氧化硅薄膜以及low-k薄膜表面传播的特性。利用倾斜叠加法... 探究了一种利用声表面波叉指换能器(SAW-IDT)无损表征low-k互连薄膜杨氏模量的方案。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工作频率的SAW-IDT进行建模,研究SAW-IDT所激励的声表面波在不同厚度的二氧化硅薄膜以及low-k薄膜表面传播的特性。利用倾斜叠加法计算声表面波在薄膜表面传播的频散曲线并与理论频散曲线匹配,对不同厚度的二氧化硅薄膜和low-k薄膜的杨氏模量进行了表征。仿真结果表明,厚度为500 nm和1000 nm的二氧化硅薄膜杨氏模量的反演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为4.28%和2.50%,厚度为500 nm和1000 nm的low-k薄膜样片的杨氏模量测量误差分别为6.95%和4.53%。基于仿真结果设计了频率范围为20 MHz~125 MHz的线性周期结构的SAW-IDT,并表征了厚度为1000 nm的low-k薄膜的杨氏模量,为互连薄膜杨氏模量的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技术 杨氏模量 无损检测 有限元 叉指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严环蜂窝结构哈氏合金材料等效杨氏模量
8
作者 苏国征 孙丹 +3 位作者 郁丽 唐超 李玉 金俊臣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2,共6页
为研究适用于封严环组件动力学特性分析的蜂窝结构哈氏合金材料等效杨氏模量,搭建了封严环组件模态试验装置,建立了封严环组件有限元模型。基于模态分析与二分逼近理论,以模态试验获得的固有频率为标准值,对哈氏合金材料杨氏模量采用二... 为研究适用于封严环组件动力学特性分析的蜂窝结构哈氏合金材料等效杨氏模量,搭建了封严环组件模态试验装置,建立了封严环组件有限元模型。基于模态分析与二分逼近理论,以模态试验获得的固有频率为标准值,对哈氏合金材料杨氏模量采用二分法不断进行数值模态分析,以逼近固有频率标准值,获得蜂窝结构哈氏合金材料等效杨氏模量。结果表明:蜂窝结构哈氏合金材料等效杨氏模量为0.304 GPa时,数值模态分析固有频率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3%,可应用于封严环组件动力学特性分析。使用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封严环组件对等效杨氏模量为0.304 GPa进行了验证,最大相对误差小于3%,表明蜂窝结构哈氏合金材料等效杨氏模量取为0.304 GPa对于封严环组件动力学特性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结构哈氏合金材料 等效杨氏模量 封严环组件 模态分析 二分法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反射系数近似方程及叠前地震反演 被引量:115
9
作者 宗兆云 印兴耀 +1 位作者 张峰 吴国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86-3794,共9页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岩石弹性参数是表征页岩气储集体岩石脆性、评价储层含气特征的重要特征参数,而叠前地震反演是从地震资料中获取此类参数的有效途径.地震波反射系数方程是叠前反演的基础.首先,在平面波入射等假设条件下推导了基于杨...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岩石弹性参数是表征页岩气储集体岩石脆性、评价储层含气特征的重要特征参数,而叠前地震反演是从地震资料中获取此类参数的有效途径.地震波反射系数方程是叠前反演的基础.首先,在平面波入射等假设条件下推导了基于杨氏模量(Y)、泊松比(σ)和密度(D)的纵波反射系数线性近似方程(YPD反射系数近似方程),该方程建立了地震纵波反射系数与杨氏模量反射系数、泊松比反射系数和密度反射系数的线性关系;其次,对该方程的精度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表明,在入射角为40°时,该方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最后,建立了一种稳定获取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叠前地震直接反演方法.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试处理表明,基于新方程的反演方法能够稳定合理的直接从叠前地震资料中获取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参数,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页岩气"甜点"地震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反射系数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试样的加载卸载过程及杨氏模量 被引量:50
10
作者 尤明庆 苏承东 徐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8-592,共5页
利用伺服试验机对岩样进行常规三轴的加载、卸载试验 ,研究岩样变形特性与应力状态的关系。岩石内部存在裂隙 ,加载过程中裂隙会闭合、滑移 ,逐步产生摩擦力 ,其最大值受到轴向应力和围压的显著影响 ,但具体数值、是否达到最大摩擦力由... 利用伺服试验机对岩样进行常规三轴的加载、卸载试验 ,研究岩样变形特性与应力状态的关系。岩石内部存在裂隙 ,加载过程中裂隙会闭合、滑移 ,逐步产生摩擦力 ,其最大值受到轴向应力和围压的显著影响 ,但具体数值、是否达到最大摩擦力由局部应力状态决定。卸载时摩擦力的作用方向会发生改变 ,并抑制裂隙面之间滑移变形的恢复 ,使岩样内部产生残余变形。围压对杨氏模量的影响与岩石内部的损伤状态有关 ,但岩石的损伤特征不能从岩样轴向压缩的加载或卸载杨氏模量直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杨氏模量 三轴应力 内摩擦 加载 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女性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值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瑾 王慧芳 +3 位作者 陈华 郭娟 王诗雅 陈梦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比较未育及已育初产妇耻骨直肠肌(PR)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的杨氏模量值差异。方法未育女性73例(未育组),已育初产妇45例(产后1~6年,已育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别在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测量PR前部、中部及后部的... 目的比较未育及已育初产妇耻骨直肠肌(PR)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的杨氏模量值差异。方法未育女性73例(未育组),已育初产妇45例(产后1~6年,已育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别在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测量PR前部、中部及后部的杨氏模量值,并计算差值,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未育组及已育组双侧PR各部最大收缩状态下的杨氏模量值均较静息状态下增大(P均〈0.01)。未育组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PR各部的杨氏模量值及各部收缩前后变化差值与已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WE可以定量评估耻骨直肠肌的弹性功能。未育及已育初产妇PR最大收缩状态下的杨氏模量值均较静息状态下大。在静息状态下、最大收缩状态下及收缩前后杨氏模量变化差值,已育初产妇与未育女性的杨氏模量值无差异,分娩对耻骨直肠肌弹性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耻骨直肠肌 杨氏模量 静息 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常用合金材料线胀系数、杨氏模量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21
12
作者 潘留仙 焦善庆 杜小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47-51,共5页
利用固体力学性质的微观理论 ,对一些常见合金材料的线胀系数、杨氏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从实验和理论上进行了分析计算 ,两者相符甚好 .
关键词 线胀系数 杨氏模量 热激发 合金 温度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共振法测量固体杨氏模量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艳琴 赵红艳 +1 位作者 李学慧 胡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18,72,共3页
动力学共振法是测量固体材料杨氏模量的较好方法之一,尤其是对脆性材料。使用动力学共振法分别对白钢、黄铜和玻璃的杨氏模量进行测量分析,使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3种材料的杨氏模量均接近其真实值。由于... 动力学共振法是测量固体材料杨氏模量的较好方法之一,尤其是对脆性材料。使用动力学共振法分别对白钢、黄铜和玻璃的杨氏模量进行测量分析,使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3种材料的杨氏模量均接近其真实值。由于此方法不受材质的限制,测量范围广,并且不会对材料产生损坏,因此使用的范围很广。对节点的实验值和理论值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百分误差较小,得到的值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共振法 外延法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梁杨氏模量的测量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临燕 栗大超 +1 位作者 胡小唐 黄玉波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6-820,共5页
阐述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弯曲测试测量纳米梁杨氏模量的理论和方法.重点解决了纳米梁杨氏模量测试技术中的3个关键问题:①宽梁条件下杨氏模量理论模型的修正;②纳米梁厚度的精密测量方法;③加载点位置相对于理想点的偏差给测试结... 阐述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弯曲测试测量纳米梁杨氏模量的理论和方法.重点解决了纳米梁杨氏模量测试技术中的3个关键问题:①宽梁条件下杨氏模量理论模型的修正;②纳米梁厚度的精密测量方法;③加载点位置相对于理想点的偏差给测试结果带来的不确定度的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测试结构硅纳米梁杨氏模量的测试值为(183.79±4.18)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机电系统 纳米梁 杨氏模量 原子力显微镜 弯曲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胸锁乳突肌杨氏模量时声束平面与肌束不同角度对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姜镔 王学梅 +1 位作者 王云忠 刘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剪切波成像测量胸锁乳突肌杨氏模量值时声束平面与肌束不同角度对测量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10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3组;同时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采用...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剪切波成像测量胸锁乳突肌杨氏模量值时声束平面与肌束不同角度对测量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10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3组;同时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采用SupersonicImagineAixPlorer型ShearWave”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诊断仪,测量声束平面与肌束成不同角度(O°、30°、60°、90°)时的杨氏模量值;对不同组别杨氏模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0°、30°、60°、90°时的杨氏模量值分别为(27.54±1.46)kPa、(14.87±3.05)kPa、(11.27±2.12)kPa、(9.33±1.94)kPa,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杨氏模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锁乳突肌杨氏模量值受声束平面与肌柬角度的影响,侣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剪切波成像 胸锁乳突肌 杨氏模量 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的纳米梁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力测量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临燕 栗大超 +3 位作者 刘瑞鹏 傅星 张文栋 胡小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1-207,共7页
针对同一工艺流程下相同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力的双端固支梁阵列,建立了简化的杨氏模量和残余拉应力的弯曲测试模型,并将应力刚化理论应用到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用于上述模型的理论误差评价。提出将拉曼频移测试与原子力显微镜(AFM)弯... 针对同一工艺流程下相同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力的双端固支梁阵列,建立了简化的杨氏模量和残余拉应力的弯曲测试模型,并将应力刚化理论应用到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用于上述模型的理论误差评价。提出将拉曼频移测试与原子力显微镜(AFM)弯曲测试相结合的实验方案,首先利用拉曼频移判断结构中的应力拉压性质,随后利用AFM测量梁阵列的弹性系数,最终利用MATLAB求解超定方程组的方法解得梁阵列的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证明了该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梁 杨氏模量 残余应力 原子力显微镜 弯曲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杨氏模量变化对下颌骨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永康 马红梅 +3 位作者 张力 柏春光 徐东生 艾红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种植体骨界面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相容性 量变 下颔骨 杨氏模量 三维有限元法 周围支持组织 种植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数字全息测量杨氏模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庆和 刘志强 +2 位作者 杨文明 楼宇丽 桂进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9-215,共7页
利用彩色数字全息系统获得哑铃形试件表面的三维形变场.通过试件线性区域的三维形变场计算得到的TC4钛合金材料的杨氏模量为90.79 GPa,同时,使用应变仪测量出该材料杨氏模量为99.05GPa.实验结果与传统应变仪检测结果接近,表明彩色数字... 利用彩色数字全息系统获得哑铃形试件表面的三维形变场.通过试件线性区域的三维形变场计算得到的TC4钛合金材料的杨氏模量为90.79 GPa,同时,使用应变仪测量出该材料杨氏模量为99.05GPa.实验结果与传统应变仪检测结果接近,表明彩色数字全息测量材料杨氏模量的方法有效可行.该方法具有实时记录、全视场、非接触等特点,可以适应高温环境下材料服役过程中的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数字全息 三维形变场 杨氏模量 高温环境 信息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泡沫塑料压缩杨氏模量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15
19
作者 卢子兴 黄筑平 王仁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12,共5页
通过微分法导出了泡沫塑料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所满足的微分方程组,再利用联系泡沫塑料泊松比和孔隙比的Kerner-Rusch经验关系及泡沫塑料弹性常数间满足的关系,在基体材料不可压缩的假设下,确定了泡沫塑料的杨氏模量。本... 通过微分法导出了泡沫塑料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所满足的微分方程组,再利用联系泡沫塑料泊松比和孔隙比的Kerner-Rusch经验关系及泡沫塑料弹性常数间满足的关系,在基体材料不可压缩的假设下,确定了泡沫塑料的杨氏模量。本文针对几种密度的泡沫塑料,分别对它们的杨氏模量进行了理论预测和实验测定,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的模量在较高密度下与实验符合的很好,在低密度下也给出相当好的近似值。此外,本文的结果同其他理论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塑料 杨氏模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杨氏模量对复合材料储能飞轮应力及位移影响之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成 万志超 +1 位作者 郑艳萍 铁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09-1614,共6页
对不同杨氏模量对复合材料飞轮的应力、位移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复合材料飞轮转子的结构特点,根据非均质各向异性弹性理论建立计算模型,得到飞轮在工作转速情况下应力和位移计算的解析公式,给出了任一点的径向、环向应力及径向... 对不同杨氏模量对复合材料飞轮的应力、位移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复合材料飞轮转子的结构特点,根据非均质各向异性弹性理论建立计算模型,得到飞轮在工作转速情况下应力和位移计算的解析公式,给出了任一点的径向、环向应力及径向位移。按照所建立的计算模型,讨论了具有不同杨氏模量的复合材料对径向、环向应力和径向位移的影响,仿真分析了复合材料飞轮转子在不同边界条件、几何参数情况下的应力和位移。结果表明:随着角速度从0增大到5000rad/s,径向应力、环向应力和径向位移都增大;两种材料径向应力的最大值都出现在飞轮的外缘,最大环向应力都出现在飞轮的内侧;高杨氏模量(Er=100GPa,Eθ=350GPa)时的径向和环向应力都要大于低杨氏模量时(Er=20GPa,Eθ=150GPa)的情况,而位移则是在低杨氏模量的情况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储能飞轮 杨氏模量 应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