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香型白酒制备杨梅浸泡酒品质分析
1
作者 宋亚 金家若 +7 位作者 刘雨婷 马跃 王典 冯鑫鑫 张旭 李东 郑华艳 喻仕瑞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2,共8页
该研究使用6种香型(酱香、特香、豉香、老白干香、清香、浓香)白酒浸泡杨梅制备杨梅浸泡酒,分别对其浸泡过程中的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及浸泡结束时有机酸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泡结束时,酱香型杨梅浸泡酒中总酸含... 该研究使用6种香型(酱香、特香、豉香、老白干香、清香、浓香)白酒浸泡杨梅制备杨梅浸泡酒,分别对其浸泡过程中的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及浸泡结束时有机酸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泡结束时,酱香型杨梅浸泡酒中总酸含量(5.88 g/L)高于其他香型;豉香型杨梅浸泡酒中总糖(193.43 mg/L)、花色苷(2.05 mg/L)含量高于其他香型,且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抗氧化能力强于其他香型;老白干香型杨梅浸泡酒色调、色度高于其他香型;特香型杨梅浸泡酒中总酯(10.60 g/L)、总酚(0.87 mg/L)、总黄酮(21 mg/L)含量及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其他香型;浓香型杨梅浸泡酒中透光度和柠檬酸含量(850.16 mg/L)高于其他香型。不同香型杨梅浸泡酒中共检出2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酯类。典型香味物质石竹烯在清香型杨梅浸泡酒中相对含量(54.55%)高于其他香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型 杨梅浸泡酒 挥发性风味物质 有机酸 功能性成分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对杨梅花色苷的辅色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永强 杨士花 +1 位作者 高斌 付晓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7-39,共3页
以浸泡型杨梅酒为模型,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时期酒中黄酮含量、花色苷含量、最大吸收波长以及色度的变化,研究黄酮对杨梅花色苷的辅色作用。结果表明:浸泡型杨梅酒在不同贮藏时期,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91天达到最高值0.028mg/... 以浸泡型杨梅酒为模型,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时期酒中黄酮含量、花色苷含量、最大吸收波长以及色度的变化,研究黄酮对杨梅花色苷的辅色作用。结果表明:浸泡型杨梅酒在不同贮藏时期,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91天达到最高值0.028mg/mL;花色苷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63天达到最高值22.38mg/L;酒中杨梅花色苷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黄酮含量与色调角、最大吸收波长和花色苷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泡杨梅 黄酮 花色苷 辅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酚对杨梅花色苷的辅色作用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永强 杨士花 +1 位作者 付晓萍 高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67,共4页
以浸泡型杨梅酒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储藏时期酒中多酚含量、花色苷含量、最大吸收波长及色度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多酚对杨梅花色苷的辅色作用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型杨梅酒在不同储藏时期,花色苷含量和多酚含量都... 以浸泡型杨梅酒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储藏时期酒中多酚含量、花色苷含量、最大吸收波长及色度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多酚对杨梅花色苷的辅色作用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型杨梅酒在不同储藏时期,花色苷含量和多酚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酒中杨梅花色苷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花色苷含量和多酚含量与最大吸收波长成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泡杨梅 花色苷 多酚 辅色作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