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庞泉沟地区山地杨桦林优势种种群格局与动态 被引量:7
1
作者 田世广 张金屯 +2 位作者 张钦弟 张斌 苏日古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森林群落的动态变化在各个阶段表现为优势种群数量增长和消亡及竞争强弱的变化,径级结构和格局分析能有效地描述这种变化的趋势.本文研究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山地杨桦林这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群落变化过程中,一定尺度范围内的山杨、白桦、... 森林群落的动态变化在各个阶段表现为优势种群数量增长和消亡及竞争强弱的变化,径级结构和格局分析能有效地描述这种变化的趋势.本文研究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山地杨桦林这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群落变化过程中,一定尺度范围内的山杨、白桦、青杄在小尺度上均为集群分布,在大尺度上趋于随机分布.山杨和青杄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占据相似的生境,青杄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在演替过程中将取代山杨.白桦和红桦在群落变化过程中较为稳定,在演替中可能将长期存在,与青杄形成针-阔叶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杨桦林 径级结构 格局分析 群落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杨桦林优势树种间氮素营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玉文 李英 +3 位作者 李俊清 柴一新 赵晓红 王业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6,共10页
为了探讨阔叶红松林演替与原始阔叶红松林稳定性中存在的N素机制作用,1991年7月、在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海拔740m),应用近几年建立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土壤N素及有效形态NO_3-N、NH_4-N... 为了探讨阔叶红松林演替与原始阔叶红松林稳定性中存在的N素机制作用,1991年7月、在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海拔740m),应用近几年建立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土壤N素及有效形态NO_3-N、NH_4-N的供应和林木的N素吸收利用状况,对原始阔叶红松林及破坏后形成的两个不同龄级的杨拌林中优势树种林木的N素营养状况及树种间N素营养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土壤中N素及其有效形态NO_3-N、NH_4-N的含量和NO_3-N、NH_4-N的转化关系和其植被组成、土壤含水率以及pH值关系较大,特别是根层土壤N素和其上、下层土壤N素关系较密切;2.原始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林木在N素吸收利用和土壤供应状况上一致,且树种间在N素营养上存在着缓和竞争的关系,这是其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3.当更新或更替树种的幼苗、幼树对N素的吸收利用适应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N素变化时,它们才能很好地生长、更新或更替其它树种而使群落发生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林 杨桦林 氮素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次生杨桦林优势更新幼苗空间分布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9
3
作者 陈贝贝 匡文浓 +2 位作者 姜俊 赵秀海 何怀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69-4475,共7页
为了解长白山次生杨桦林中优势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5.2 hm2(200 m×260 m)固定样地更新幼苗的全面定位调查和环境因子调查本底数据为基础,对样地内个体数量排序前5的优势更新幼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 为了解长白山次生杨桦林中优势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5.2 hm2(200 m×260 m)固定样地更新幼苗的全面定位调查和环境因子调查本底数据为基础,对样地内个体数量排序前5的优势更新幼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小距离尺度上,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0—90 m)、色木槭(Acer mono)(0—60 m)、紫椴(Tilia amurensis)(0—60 m、90—150 m)和假色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s)(0—90 m)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关系为显著正自相关,呈聚集性分布;群落水平上,环境变量和空间变量对5种优势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变异解释能力为61%,其中,纯粹空间变量的解释度为56%,而纯粹环境变量的解释度不足1%;种群水平上,环境因子对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其中,水曲柳幼苗的空间分布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钾和土壤水分显著相关,色木槭幼苗的空间分布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磷显著相关,紫椴幼苗的空间分布与土壤全磷显著相关,假色槭幼苗的空间分布与土壤水分显著相关;簇毛槭(Acer barbinerve)幼苗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长白山次生杨桦林中优势更新幼苗多为聚集性分布,环境因子对其分布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次生杨桦林 更新幼苗 空间分布 环境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帝山次生杨桦林种群结构与立木的空间点格局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秀清 韩有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95-1901,共7页
选择关帝山典型天然次生杨桦林样地进行种群结构分析,并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O-ring统计系统分析了次生杨桦林群落内不同尺度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在个体组成上,演替先锋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桦(B.a... 选择关帝山典型天然次生杨桦林样地进行种群结构分析,并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O-ring统计系统分析了次生杨桦林群落内不同尺度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在个体组成上,演替先锋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桦(B.albo-sinensis)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是目前次生杨桦林样地的优势种。但从种群径级结构看,白桦、红桦和山杨天然更新不良,而云杉(Piceaspp.)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幼苗呈现良好的更新状态。随着演替的进行,云杉、落叶松将逐渐进入林冠层并取代白桦、红桦和山杨成为该森林的优势种;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红桦、白桦表现为小尺度上明显聚集,华北落叶松、皂柳(Salix walli-chiana)表现为小尺度上强聚集性分布格局。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受空间尺度、群落结构及种群径级结构综合作用的影响;空间关联性分析表明,红桦与华北落叶松、红桦与皂柳、皂柳与华北落叶松在小尺度上正相关,其它树种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次生杨桦林 关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辽河流域天然杨桦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娟 陈丽华 +3 位作者 郭文体 武巧英 李长暄 李海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3,共7页
以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杨桦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2,其强度和极强度混交比例达53.1%,黄桦、山杨的平均混交度分... 以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杨桦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2,其强度和极强度混交比例达53.1%,黄桦、山杨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87和0.74,表明天然杨桦林混交程度较高;以胸径、树高为参数的大小比数基本一致,表明黄桦、山杨处于优势向亚优势的过渡状态,且优势木的比例都超过70%;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2,黄桦和山杨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4、0.55,呈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桦林中杨桦及林下更替树种幼苗、幼树的氮素营养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文 柴一新 +1 位作者 赵晓红 王业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17,共5页
于1996年6~10月生长季内.在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海拔740m的高度.用化学和生化分析方法分析了原始阔叶红松林受到破坏后形成的30a林龄的杨桦林土壤中N素及有效形态NO3一N和N比一N含量的动态状况.同时对冠层山... 于1996年6~10月生长季内.在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海拔740m的高度.用化学和生化分析方法分析了原始阔叶红松林受到破坏后形成的30a林龄的杨桦林土壤中N素及有效形态NO3一N和N比一N含量的动态状况.同时对冠层山杨和白桦及林下更替树种水曲柳、红松、色木和树的幼苗、幼树的N素营养状况进行了动态研究.目的是揭示杨、桦及林下更替树种幼苗、幼树的N素营养关系及杨桦林向阔叶红松林演替过程中N素的机制作用。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中.根层土壤NO3一N含量和其上层土壤动态趋势一致.在7、8月份其NH4一N含量也是如此.它们之间相关性较强;(2)山杨和白桦虽都有较强同化NO3一N的能力.对NO3一N需求的竞争也不激烈.而根中NH4--N含量比NO3一N含量高很多、它们对NH4一N需求的竞争则比较激烈.且它们在果实成熟期间对NO3一N和NH4一N的需求都较大:(3)林下更替树种水曲柳、红松、色木、树等的幼苗、幼树对N素吸收利用和土壤N素供应的动态状况是一致的.它们之间对N素需求竞争不激烈.但其与冠层杨、桦对N素需求的竞争却比较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桦林 阔叶红松林 氮素营养 杨桦 幼苗 幼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杨桦林的生长进程 被引量:15
7
作者 兰士波 罗旭 罗玉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2,共4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数量化I统计分析理论,将天然杨桦林的生长条件划分为IV个立地级,以I立地级为最佳。在立地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天然杨桦林各立地级的生长进程,提出了天然杨桦林树高与胸径生...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数量化I统计分析理论,将天然杨桦林的生长条件划分为IV个立地级,以I立地级为最佳。在立地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天然杨桦林各立地级的生长进程,提出了天然杨桦林树高与胸径生长进程的3个阶段:速生期、均稳生长期和慢生长期。这为杨桦林的分类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立地分类 生长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杨桦林下红松天然更新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富广 王辉民 《辽宁林业科技》 1994年第3期50-52,共3页
长白山杨桦林下红松天然更新规律的研究何富广,王辉民(沈阳农业大学林学系110161)(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长白山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阔叶红松林是这里的地带性植物群落,分布在海拔500~1100m的玄武岩上。杨... 长白山杨桦林下红松天然更新规律的研究何富广,王辉民(沈阳农业大学林学系110161)(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长白山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阔叶红松林是这里的地带性植物群落,分布在海拔500~1100m的玄武岩上。杨禅林是一个很常见的次生林类型;在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杨桦林 红松 天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次生杨桦林种群空间点格局及密度制约效应 被引量:17
9
作者 安璐 吴兆飞 +2 位作者 范春雨 张春雨 赵秀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61-1471,共11页
以长白山5.2 hm2次生杨桦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点格局分析的双相关函数g(r)以及随机标签零模型和案例—对照设计法,探讨了树木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密度制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境异质性对不同生活型以及不同树种的成熟个体在大尺度... 以长白山5.2 hm2次生杨桦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点格局分析的双相关函数g(r)以及随机标签零模型和案例—对照设计法,探讨了树木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密度制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境异质性对不同生活型以及不同树种的成熟个体在大尺度范围上具有强烈影响。剔除生境异质性带来的影响后,在14个常见树种中有12个树种在小尺度上呈显著的空间聚集分布格局;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聚集性分布树种数量急剧下降,在18 m尺度上聚集率下降到0。全部14个常见树种均呈现出显著的密度制约效应,表明密度制约是调节温带森林树木种群空间结构的主要作用机制。此外,密度制约与物种多度呈负相关,与亚林层和灌木层树种的同种聚集强度呈正相关。并且随着空间尺度增大受密度制约影响的树种百分比逐渐减小,14个常见树种中有11个在0—1 m处达到最大的密度制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杨桦林 生境异质性 空间格局 密度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表法分析小兴安岭天然杨桦林恢复成阔叶红松林的可能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树力 徐继成 +3 位作者 李霞 赵树立 陈国友 李国信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4,共4页
文章阐述了生命表法的基本理论,提出在静态生命表中用树高代替年龄的作法,并用其对小兴安岭缓坡天然杨桦林恢复成阔叶红松林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天然杨桦林下红松达5m后基本能存活下来与顶极阔叶树种相伴进... 文章阐述了生命表法的基本理论,提出在静态生命表中用树高代替年龄的作法,并用其对小兴安岭缓坡天然杨桦林恢复成阔叶红松林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天然杨桦林下红松达5m后基本能存活下来与顶极阔叶树种相伴进入主林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法 天然杨桦林 阔叶红松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低密度杨桦林林分生产力的经营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冬跃 李树江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2,共3页
对低密度的杨桦林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 ,包括上层林及林冠下栽植密度的确定 。
关键词 低密度 杨桦林 林分生产力 经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桦林光合作用和养分循环最佳经营密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申庆海 刘成彬 王汝才 《林业勘查设计》 1999年第1期30-31,共2页
生态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年平均干物质积累量、年每公顷材生长量、3年平均光能利用率皆以0.7经营密度为最高;林内凋落物的分解率随着经营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营养元素的归还量以0.7经营密度为最大。
关键词 杨桦林 光合作用 养分循环 最佳经营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桦林经营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栾士波 肖玉杰 王汝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9,共3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杨桦林的密度,得出了杨桦林的最大密度、最佳密度和最小密度数学模型,确定了杨桦林的最佳经营密度与最低经营密度分别为0.70和0.55。
关键词 杨桦林 经营密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杨桦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栾士波 范玉清 +1 位作者 周希利 李传生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8,共6页
]利用 13个林业局(场)的标准地资料,运用数量化理论 Ⅰ及方差分析的方法,根 据生长量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将天然杨桦林的生长划分4个立地级,又将立地级划分为速生 期、均稳期、慢生三个阶段,并对天然白桦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 ]利用 13个林业局(场)的标准地资料,运用数量化理论 Ⅰ及方差分析的方法,根 据生长量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将天然杨桦林的生长划分4个立地级,又将立地级划分为速生 期、均稳期、慢生三个阶段,并对天然白桦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 条件下,杨桦林生长过程差异较大,但生长进程的规律大致相同,通过对各阶段的生长量比 较,确定天然杨桦林的主伐年龄为 45~5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生长规律 立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采用林火更新复壮杨桦林的研究
15
作者 肖功武 刘广菊 +4 位作者 冯守玉 赵树群 崔守斌 孟庆利 程海东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1-24,共4页
在戒严期内,采用1500~2000kw/m 中等强度火对三江平原地区"残破"的杨桦林进行更新复壮,4年后更新幼树的密度达11400株/hm^2,随后自然稀疏成林,并稳定在9000~10000株/hm^2之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林火更新 杨桦林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海林林业局杨桦林经营密度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朝君 战克松 梁晶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0-21,共2页
对杨桦林的经营研究进行回顾,提出了大海林林业局可根据经营密度效应、光合作用和养分循环、地级和生长进程、编制经营密度管理表或利用公式法确定杨桦林的经营密度(最大经营密度、最佳经营密度和最低经营密度),在此基础上应适地开展低... 对杨桦林的经营研究进行回顾,提出了大海林林业局可根据经营密度效应、光合作用和养分循环、地级和生长进程、编制经营密度管理表或利用公式法确定杨桦林的经营密度(最大经营密度、最佳经营密度和最低经营密度),在此基础上应适地开展低密度林改造和用材林高效经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桦林 经营密度 大海林林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天然杨桦林人工更新苗木生长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宝良 《林业勘查设计》 2011年第3期68-69,共2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法,通过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对天然杨桦林人工更新苗木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更新苗木的生长随着间伐强度的增高有递增的趋势,红松林冠下更新的下限间伐强度不能低于30%,云杉林冠下更新的下限间伐强度可低于红...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法,通过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对天然杨桦林人工更新苗木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更新苗木的生长随着间伐强度的增高有递增的趋势,红松林冠下更新的下限间伐强度不能低于30%,云杉林冠下更新的下限间伐强度可低于红松;二次间伐后红松高生长年均比对照区最高增长160%,即抚育强度愈大,对红松的高生长的促进愈明显;从其间伐效果分析,二次间伐在50%控制,其红松年均蓄积增长量达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抚育间伐 更新苗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杨桦林研究现状及经营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士波 《安徽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1-15,共5页
杨桦次生林是在各种次生裸地上发生次生演替而形成的天然群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减免自然灾害等诸多方面均占居重要的战略地位。笔者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杨桦次生林的起... 杨桦次生林是在各种次生裸地上发生次生演替而形成的天然群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减免自然灾害等诸多方面均占居重要的战略地位。笔者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杨桦次生林的起源、地理分布、群落结构、演替动向及可持续经营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综合利用和高效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展望了资源可持续经营和创新利用的广阔前景,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群落结构 地理分布 次生演替 经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营措施对杨桦林林分结构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鑫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10-14,共5页
以20年生杨桦林为对象,研究不同经营措施对其林分结构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容重0~10 cm土层,强度择伐补植、弱度择伐补植分别比封育区降低14.32%、6.52%,10~20 cm土层分别比封育区降低12.16%、1.95%;最大持水量0~10 cm土... 以20年生杨桦林为对象,研究不同经营措施对其林分结构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容重0~10 cm土层,强度择伐补植、弱度择伐补植分别比封育区降低14.32%、6.52%,10~20 cm土层分别比封育区降低12.16%、1.95%;最大持水量0~10 cm土层,强度择伐补植、弱度择伐补植分别比封育区提高8.2%、5.18%,10~20 cm土层分别比封育区提高9.85%、5.5%。不同经营措施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通气性和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其中以强度择伐补植的效果最好。从林分水源涵养生态效益方面考虑,辽东山区人为促进杨桦林向阔叶红松林恢复过程中宜采用强度或弱度多次抚育间伐,及时调整林分结构,减少林木之间的竞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桦林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持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杨桦林林地施肥集约经营及效应分析
20
作者 关生 孙强 周冬跃 《林业勘查设计》 2011年第2期47-48,共2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法,对天然杨桦林在相同林分类型、相同抚育间伐强度、相同林冠下更新树种的林分固定标准地进行松土、除草、施肥。结果表明:天然杨桦林林地施肥集约经营的效果显著,标准地公顷蓄积增长量和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对照,...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法,对天然杨桦林在相同林分类型、相同抚育间伐强度、相同林冠下更新树种的林分固定标准地进行松土、除草、施肥。结果表明:天然杨桦林林地施肥集约经营的效果显著,标准地公顷蓄积增长量和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对照,其增高值分别为公顷蓄积增长量8.6:7.1为121.13%和增长率8.1:6.4为126.13%;林地集约经营对更新苗木也是受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施肥 集约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