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烂皮病生防菌株X4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朝政 张巨涛 +3 位作者 刘桐岐 李弘泽 苏芳葶 周博如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采用稀释法从杨树根际土壤分离到若干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杨树烂皮病病原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的拮抗菌株X4,其抑菌率达83.96%。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的鉴定结果表明:生防菌株为贝莱斯... 采用稀释法从杨树根际土壤分离到若干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杨树烂皮病病原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的拮抗菌株X4,其抑菌率达83.96%。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的鉴定结果表明:生防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生防菌株X4还对松球壳孢(Sphaeropsis sapine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希金斯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杨灰星叶点霉(Phyllosticta populea)等病原菌有抑制作用,抑菌谱比较广。贝莱斯芽孢杆菌X4具有一定的林木病害防治应用潜力,可为研发杨树烂皮病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污黑腐壳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烂皮病拮抗细菌鉴定及无菌滤液抑菌效果研究
2
作者 高林 付思娜 +4 位作者 马腾 艾尔帕尼·阿布里米提 贺澳门 郭婧 周博如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杨树烂皮病是威胁我国三北防护林安全的杨树主要病害之一。生防菌株SF3是本实验室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杨树根围土壤中分离的一株对杨树烂皮病菌有抑制效果的细菌,平板对峙法显示:菌株SF3及细菌滤液对杨树烂皮病菌抑菌率达76%(7d);通过菌株... 杨树烂皮病是威胁我国三北防护林安全的杨树主要病害之一。生防菌株SF3是本实验室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杨树根围土壤中分离的一株对杨树烂皮病菌有抑制效果的细菌,平板对峙法显示:菌株SF3及细菌滤液对杨树烂皮病菌抑菌率达76%(7d);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最佳发酵条件为pH7~8、菌株年龄4d、温度20~30℃、发酵时间为3~4.5d,细菌滤液不耐酸碱,不耐高温。贝莱斯芽孢杆菌SF3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具有较高的工业开发和田间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贝莱斯芽孢杆菌 细菌滤液 杨树 生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森锰锌对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祝军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利用室内控制试验,采用药物混合培养基和浸泡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代森锰锌胁迫对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壳菌生长状况、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污黑腐皮壳菌的生长... 利用室内控制试验,采用药物混合培养基和浸泡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代森锰锌胁迫对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壳菌生长状况、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污黑腐皮壳菌的生长具有较强抑制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CAT和SOD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50 mg·L-1代森锰锌处理的污黑腐皮壳菌CAT和SOD活性上升最为明显,在第2小时和第3小时分别达到88 U·g-1 FW和660 U·g-1 FW;MDA含量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说明污黑腐皮壳菌的菌丝细胞膜脂化较为严重,细胞壁受到严重破坏而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代森锰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春寒与杨树烂皮病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于海英 柴守权 +1 位作者 周玉江 赵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7-930,共4页
对辽宁省1997-2010年倒春寒分为轻度、中度偏轻、中度和重度等4级,并对不同等级倒春寒与辽宁省杨树烂皮病Valsa sordida发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倒春寒与杨树烂皮病年发生总面积呈正相关(P<0.05),与中、重度发病面积呈正相关... 对辽宁省1997-2010年倒春寒分为轻度、中度偏轻、中度和重度等4级,并对不同等级倒春寒与辽宁省杨树烂皮病Valsa sordida发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倒春寒与杨树烂皮病年发生总面积呈正相关(P<0.05),与中、重度发病面积呈正相关(P<0.01),与轻度发病面积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轻度病害所占比率呈负相关(P<0.01),与中、重度病害所占比率呈正相关(P<0.01)。倒春寒发生越严重的年份,相应的杨树烂皮病发病面积越大。倒春寒发生程度越重,中、重度病害发生的面积和比率增加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倒春寒 杨树烂皮病 面积 程度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杨树烂皮病害早春症状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国平 唐玲 +4 位作者 王月 祁金玉 王允 李美惠 张中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3-125,共3页
在固定试验地内采取肉眼观察、组织解剖和物候观察的方法,对银中杨和107杨的烂皮病早期症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种杨树在早春时期均可以观察到明显不同的烂皮病症状,不同时期症状不同。银中杨病斑组织解剖后多表现为黑色坏死、腐烂,... 在固定试验地内采取肉眼观察、组织解剖和物候观察的方法,对银中杨和107杨的烂皮病早期症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种杨树在早春时期均可以观察到明显不同的烂皮病症状,不同时期症状不同。银中杨病斑组织解剖后多表现为黑色坏死、腐烂,而107杨多表现为棕色坏死。2种杨树的韧皮部坏死病斑大于表皮病斑。银中杨的花芽、107杨叶芽和幼枝表皮的颜色可作为鉴别病害发生时期的物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早期观察 斑解剖 物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杨树烂皮病发生流行的时空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丹 杜春英 于成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利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对2002-2009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杨树烂皮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8年,东北4省(区)均有不同程度杨树烂皮病发生,其中辽宁省发生杨树烂皮病的面积最大,尤其在2006... 利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对2002-2009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杨树烂皮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8年,东北4省(区)均有不同程度杨树烂皮病发生,其中辽宁省发生杨树烂皮病的面积最大,尤其在2006年以后,平均发生2.69万hm2/年;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发生的面积较小。近2年东北4省(区)杨树烂皮病的发生均有上升趋势;东北4省区的杨树烂皮病发生地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其中吉林省的松原市近8年来,每年都有杨树烂皮病发生,平均0.360 7万hm2/年。此项研究将为林业部门和气象部门建立杨树烂皮病发生发展气象预报与灾损评估服务平台,开展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4省(区) 杨树烂皮病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杨树烂皮病气象预报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丹 于成龙 +3 位作者 郭安红 李帅 杜春英 王纯枝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7,53,共4页
在构建东北地区杨树烂皮病发生发展气象适宜度预报模型的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部地区5个试验点,以1972-1974年当地杨树烂皮病观测记录为标准,对该模型进行局部地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仅利用当地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数据进行气象适宜度等... 在构建东北地区杨树烂皮病发生发展气象适宜度预报模型的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部地区5个试验点,以1972-1974年当地杨树烂皮病观测记录为标准,对该模型进行局部地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仅利用当地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数据进行气象适宜度等级预报的准确率比较低,总体预报准确率仅为38.07%,而对气象要素进行空间插值能把预报准确率提高到72.16%。此研究可为黑龙江省气象部门进行杨树烂皮病的气象适宜度预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气象适宜度 适应性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烂皮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曲辉辉 杨晓强 +4 位作者 姜丽霞 王萍 闫平 王秋京 李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145-149,共5页
为降低杨树烂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总结了杨树烂皮病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介绍了杨树烂皮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影响因素、防治和预报预测等方面的研究。综合气象条件、树势及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进行杨树烂皮病预测预报是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规律 影响因素 防治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烂皮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松波 胡永芹 +1 位作者 许洪波 程延明 《吉林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48-50,共3页
对白石山林业局杨树烂皮病多年跟踪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生与杨树的树种、林龄、环境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不同林龄的杨树感病株率不同,树木越大,感病株率越小,树木越小,感病株率越大,杨树幼林平均感病株率为3.0%,杨树新植林平均感病株率为45.... 对白石山林业局杨树烂皮病多年跟踪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生与杨树的树种、林龄、环境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不同林龄的杨树感病株率不同,树木越大,感病株率越小,树木越小,感病株率越大,杨树幼林平均感病株率为3.0%,杨树新植林平均感病株率为45.0%;杨树树种不同感病株率也不同,生长速度快的比生长速度慢的感病株率大,在新植林中,大青杨平均感病率为7.0%,迎春5号杨最高感病株率为75.0%。还对杨树烂皮病提出了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规律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杨树烂皮病发生状况调查及化学防治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明 吴小芹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1-5,13,共6页
通过对江苏省杨树烂皮病发生状况调查发现,在新沂,六合和仪征3个地区有杨树烂皮病发生。在调查的4 417株杨树中,平均发病率占11.32%;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与树种、树龄、地形、土壤、坡向以及虫害的关系均较密切。苗圃内不同药剂、配比度对... 通过对江苏省杨树烂皮病发生状况调查发现,在新沂,六合和仪征3个地区有杨树烂皮病发生。在调查的4 417株杨树中,平均发病率占11.32%;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与树种、树龄、地形、土壤、坡向以及虫害的关系均较密切。苗圃内不同药剂、配比度对杨树苗刮皮后的涂药试验发现,吡唑醚菌酯500,1 000,1 500倍液3种配比度的防治效果均在88%以上,嘧菌酯500倍液的防治效果高于80%。说明在苗圃用吡唑醚菌酯1 000倍和1 500倍液防治杨树烂皮病,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防治试验 吡唑醚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速生杨树烂皮病秋季发生期及症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国平 张中一 +4 位作者 杨晨 王月 李美卉 王红 邓秋月 《辽宁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4-8,共5页
采用秋季定期、定点观察法,对107杨等5种杨树的秋季烂皮病发生期、症状解剖及病害对应物侯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杨树品种均可见发生烂皮病病斑,不同品种的杨树烂皮病病斑发生初始期存在一定的区别,症状亦有一定的差别;病斑上表皮... 采用秋季定期、定点观察法,对107杨等5种杨树的秋季烂皮病发生期、症状解剖及病害对应物侯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杨树品种均可见发生烂皮病病斑,不同品种的杨树烂皮病病斑发生初始期存在一定的区别,症状亦有一定的差别;病斑上表皮后期均多表现失水、下陷,下表皮层组织均坏死,浅褐色至深褐(黑)色,韧皮组织均坏死,褐色至后期黑色坏死,边材107杨和荷兰64杨正常,其它品种后期坏死暗色;5种杨树叶片脱落在不同病斑发生期存在一定差别,物候特征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秋季发生期 症状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烂皮病菌颉颃菌株的初步筛选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明 吴小芹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6,30,共7页
对杨树烂皮病菌的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6种颉颃真菌中木霉的抑菌率最高为51%,而颉颃细菌4个菌株的抑菌率均在60%左右,说明颉颃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颉颃真菌;对B137等4株颉颃细菌的分子鉴定认为,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对杨树烂皮病菌的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6种颉颃真菌中木霉的抑菌率最高为51%,而颉颃细菌4个菌株的抑菌率均在60%左右,说明颉颃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颉颃真菌;对B137等4株颉颃细菌的分子鉴定认为,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还有1株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杆菌对杨树烂皮病菌有较好的颉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分子鉴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烂皮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玉利 冯贵和 吴冰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1期39-39,共1页
杨树烂皮病是分布较广的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东北地区尤为严重,防护林中发生率常在30%~40%,死亡率也往往达到10%~20%左右,该病主要危害杨属树种,同时也危害旱柳、榆树、糖槭等。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综合防治 东北地区 世界性 发生率 防护林 死亡率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杨树烂皮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倪鹏跃 刘巍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3期54-57,共4页
杨树烂皮病是中国北方地区严重威胁林业生产的主要林木病害。近年来,随着林业建设的迅速发展,杨树栽植面积不断扩大,杨树烂皮病有随之加重和发生频次增多的趋势。文中总结了杨树烂皮病的发生规律、品种抗性评价、抗病良种选育、早期预... 杨树烂皮病是中国北方地区严重威胁林业生产的主要林木病害。近年来,随着林业建设的迅速发展,杨树栽植面积不断扩大,杨树烂皮病有随之加重和发生频次增多的趋势。文中总结了杨树烂皮病的发生规律、品种抗性评价、抗病良种选育、早期预测预报及生物化学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杨树烂皮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降低杨树烂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规律 抗性评价 早期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俊凤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14期20-21,共2页
近几年,天津地区杨树烂皮病发生比较严重,由于防治不及时,病菌传播扩散,面积逐年扩大,有的重发区已造成树木死亡,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发生与防治 杨树烂皮病 天津地区 菌传播 经济损失 死亡 树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杨树烂皮病的发病诱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瑞 《农技服务》 2015年第9期131-131,130,共2页
调查表明辽宁省杨树烂皮病发病严重,主要由气候异常引起。本文对杨树烂皮病病原及症状、症状特点、发病诱因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诱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烂皮病的综合防治
17
作者 赵玉利 冯贵和 吴冰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年第12期38-38,共1页
杨树烂皮病是分布较广的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东北地区尤为严重,防护林中发生率常在30%~40%,死亡率也往往达到10%~20%左右,该病主要危害杨属树种,同时也危害旱柳、榆树、糖槭等。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综合防治 东北地区 世界性 发生率 防护林 死亡率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药剂对杨树烂皮病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厚良 王若森 +4 位作者 高金辉 张巍 张国财 宋成江 宋成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1,共2页
采用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Maxim.)、兴安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var.dahurica)、狼毒(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和毛穗藜芦(Veratrum maackii Regel.)4种有毒植物作为试验材料,应用室内模... 采用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Maxim.)、兴安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var.dahurica)、狼毒(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和毛穗藜芦(Veratrum maackii Regel.)4种有毒植物作为试验材料,应用室内模拟试验、生长速率法、悬滴法测定试材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原液稀释50倍时,兴安白芷制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了96.55%;其次为毛莨、毛穗藜芦;东北天南星制剂最差。4种植物源抑菌剂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的为兴安白芷,抑制率达到100%;毛莨、毛穗藜芦、东北天南星制剂也分别达到98.91%、98.71%、85.99%,平均抑制率为95.90%。兴安白芷制剂的EC50最小,为12.85 g/L。可见,兴安白芷抑菌剂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天南星 兴安白芷 毛莨 毛穗藜芦 杨树烂皮病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杨派杨树烂皮病早春症状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巍 蔄胜军 +2 位作者 高国平 和敬渊 侯庚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6,共5页
采取肉眼观察、病斑解剖和物候特征观测的方法研究黑杨派杨树辽育3号、108杨和中辽1号烂皮病的早春病斑症状。结果表明:3个杨树品种在早春均可观察到烂皮病的发病症状,且在病斑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症状也不同。3个杨树品种... 采取肉眼观察、病斑解剖和物候特征观测的方法研究黑杨派杨树辽育3号、108杨和中辽1号烂皮病的早春病斑症状。结果表明:3个杨树品种在早春均可观察到烂皮病的发病症状,且在病斑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症状也不同。3个杨树品种在4月中下旬均可见到韧皮部黑色坏死或深棕色坏死,且108杨和中辽1号发生丝状腐烂现象。烂皮病病斑在韧皮部的坏死范围均要大于病斑表面的坏死范围。不同时期叶芽和嫩枝颜色的变化可作为鉴别病害发生时期的物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派 杨树烂皮病 早期症状 斑解剖 物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烂皮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艳华 谷海霞 张银岭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9期32-32,共1页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的多发病,在我们东北地区尤为常见,它主要为害的树种有小青杨、青畅杨、山杨、钻天杨等。病害发生在主干、枝上,尤其是树权和易受各种伤害的干皮最易发病。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有效防治 阴道脱 治疗 奶牛 东北地区 害发生 多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