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杨树桑黄多糖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叶卓妍
周家淇
林丹媛
孙赫男
王艳珍
-
机构
珠海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67,共10页
-
基金
珠海科技学院“三个层次”人才建设工程
广东省普通高校天然产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2GCZX012)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213684026,S202413684026)。
-
文摘
【目的】优化杨树桑黄多糖(Sanghuongporus vaninii polysaccharides,SVP)提取工艺,探讨SVP的抑菌机制,为天然抑菌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多糖水提醇沉法提取工艺,提高多糖提取率;通过最小抑菌浓度、生长曲线和酶活性等的测定,研究SV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在浸提温度86℃、时间1.6 h、料液比1∶24 g/mL时,多糖的提取率为4.07%;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000 mg/mL和1.500 mg/mL。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分别升高3.7倍(P<0.05)和2.6倍(P<0.05)、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分别升高6.2%(P<0.01)和7.3%(P<0.01)、ΔOD_(260nm)分别增加了60%(P<0.01)和1.2倍(P<0.01)、胞内Na^(+)/K^(+)-ATPase的酶活性分别下降28.9%(P<0.001)和34.8%(P<0.001)、Ca^(2+)-ATPase的酶活性分别下降43.2%(P<0.001)和35.6%(P<0.001)、ATP酶的活性分别降低了20.1%(P<0.001)和34.6%(P<0.001)、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活性分别降低了23.5%(P<0.001)和28.7%(P<0.0001)、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分别降低了17.9%(P<0.01)和13.8%(P<0.01)。【结论】响应面优化后,SVP的实际提取率比预测提取率高5.71%,同时SV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能量代谢酶等的活性相关。
-
关键词
真菌
杨树桑黄多糖
响应面
抑菌活性
-
Keywords
fungus
Sanghuongporus vaninii polysaccharides
response surfac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