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杨树枯萎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洒荣波
晁强
+2 位作者
王晓辉
隋君康
刘训理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为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杨树枯萎病的方法和明确前期分离的拮抗菌N6-34对杨树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常规PCR法扩增尖孢镰刀菌的特异性片段,将此片段与载体连接构建质粒,提取质粒DNA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采用两步法进...
为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杨树枯萎病的方法和明确前期分离的拮抗菌N6-34对杨树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常规PCR法扩增尖孢镰刀菌的特异性片段,将此片段与载体连接构建质粒,提取质粒DNA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采用两步法进行扩增并绘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同时对杨树进行不同灌根处理(T1:1×10~6 cfu/mL的尖孢镰刀菌孢子悬液和未接N6-34菌株的发酵培养液各20 mL;T2:1×10~6 cfu/mL的尖孢镰刀菌孢子悬液和灭活的N6-34菌株发酵培养液各20 mL;T3:1×10~6 cfu/mL的尖孢镰刀菌孢子悬液和N6-34菌株的发酵培养液各20 mL),并于10、20、30 d取样检测杨树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应用于土传尖孢镰刀菌导致的杨树枯萎病的检测;T1处理的尖孢镰刀菌的数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T2和T3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则呈下降趋势,表明N6-34能够抑制尖孢镰刀菌。本研究对指导杨树种植和病害预报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为杨树病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杨树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树枯萎病菌茄类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伶俐
韩正敏
+1 位作者
吕明亮
应国华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4期51-54,共4页
由茄类镰刀菌引起的杨树枯萎病是一种新病害,对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Fusarium solani的适应性较强,在8—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和最大产孢量的温度为25℃,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5~3...
由茄类镰刀菌引起的杨树枯萎病是一种新病害,对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Fusarium solani的适应性较强,在8—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和最大产孢量的温度为25℃,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5~30%,以30%最适,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3℃,10min。病原菌在pH15.91~6.98时生长和产孢较好,pH6.98最适,当pH〈4.53时菌落表现异常现象。病原菌在不同光照条件及在不同碳、氮源上均能生长,不同光照条件对其影响无显著差异;以蔗糖为其最适碳源.亚硝酸钾和硝酸钾为其最适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枯萎病
茄类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树枯萎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洒荣波
晁强
王晓辉
隋君康
刘训理
机构
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212)
文摘
为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杨树枯萎病的方法和明确前期分离的拮抗菌N6-34对杨树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常规PCR法扩增尖孢镰刀菌的特异性片段,将此片段与载体连接构建质粒,提取质粒DNA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采用两步法进行扩增并绘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同时对杨树进行不同灌根处理(T1:1×10~6 cfu/mL的尖孢镰刀菌孢子悬液和未接N6-34菌株的发酵培养液各20 mL;T2:1×10~6 cfu/mL的尖孢镰刀菌孢子悬液和灭活的N6-34菌株发酵培养液各20 mL;T3:1×10~6 cfu/mL的尖孢镰刀菌孢子悬液和N6-34菌株的发酵培养液各20 mL),并于10、20、30 d取样检测杨树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应用于土传尖孢镰刀菌导致的杨树枯萎病的检测;T1处理的尖孢镰刀菌的数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T2和T3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则呈下降趋势,表明N6-34能够抑制尖孢镰刀菌。本研究对指导杨树种植和病害预报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为杨树病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杨树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定量检测
Keywords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Poplar wilt
Fusarium oxysporum
Quantitative detection
分类号
S763.1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树枯萎病菌茄类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伶俐
韩正敏
吕明亮
应国华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4期51-54,共4页
文摘
由茄类镰刀菌引起的杨树枯萎病是一种新病害,对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Fusarium solani的适应性较强,在8—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和最大产孢量的温度为25℃,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5~30%,以30%最适,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3℃,10min。病原菌在pH15.91~6.98时生长和产孢较好,pH6.98最适,当pH〈4.53时菌落表现异常现象。病原菌在不同光照条件及在不同碳、氮源上均能生长,不同光照条件对其影响无显著差异;以蔗糖为其最适碳源.亚硝酸钾和硝酸钾为其最适氮源。
关键词
杨树枯萎病
茄类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Poplar blight
Fusarium solani
Biological eharaeteristics
分类号
S436.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杨树枯萎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洒荣波
晁强
王晓辉
隋君康
刘训理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杨树枯萎病菌茄类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李伶俐
韩正敏
吕明亮
应国华
《林业科技开发》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