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仁存渡护岸林场杨树无性系生长状况调查研究
1
作者 杨红花 付晓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4期84-88,92,共6页
以宁夏仁存渡护岸林场70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每木检尺对各杨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干形、冠型、健康状况、生长势、树皮情况等生长指标进行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初步评价70个杨树无性系的生长状况,筛选抗性强、生长速度快、... 以宁夏仁存渡护岸林场70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每木检尺对各杨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干形、冠型、健康状况、生长势、树皮情况等生长指标进行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初步评价70个杨树无性系的生长状况,筛选抗性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的杨树无性系,以期为宁夏引黄灌区栽植和推广杨树无性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杨树无性系73、毛新×银灰、93、中林46、80、84-310、84K、NL-80105、NL-80108的生长状况良好,综合评分较高,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生长指标 综合评分 宁夏仁存渡护岸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无性系表型性状及I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杨艳 李永进 +5 位作者 黎蕾 吴毅 杨柳 田野 唐洁 汤玉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目的】综合表型性状及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探明供试的62个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为杨树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地径、苗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绿素、侧枝数、叶厚、单株总叶片、叶片干质量、叶片含水率... 【目的】综合表型性状及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探明供试的62个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为杨树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地径、苗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绿素、侧枝数、叶厚、单株总叶片、叶片干质量、叶片含水率等12个表型性状和ISSR分子标记对杨树无性系个体间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PopGen 32、SPSS 16.0及NTsys 2.10e等软件分别计算多样性指数、进行表型性状间的方差分析以及对各无性系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侧枝数、单株叶片数、叶片干质量、叶面积以及地径的变异系数均达到了10%以上,叶柄长、叶长、苗高的变异系数也达到了8%以上的水平。利用5条ISSR引物检测到62份杨树无性系多态性谱带百分率平均为89.04%,基因多样度平均为0.4074,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为0.5304。采用UPGMA法构建的形态和分子标记聚类图将供试材料聚成的类群均有家系内聚为一类的趋势,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表型性状聚类分析主要是根据叶片的相关性状相似度越高的被聚为一个类群;分子标记聚类主要呈现出亲缘关系越近的无性系越容易聚为一个类群的聚类规律。【结论】供试的杨树无性系间表型性状分化程度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杨树种质资源的改良、种质创新及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表型性状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GE双标图法对杨树无性系育种适宜区域划分及优良无性系选择
3
作者 史琴一 顾丽姣 +2 位作者 杨敏生 王进茂 赵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4,31,共8页
从不同种源引进8个杨树优良无性系(107、108、111、BF-1、BF-2、2012、L-01、L-2),2018年在河北省滦南县、盐山县、阜城县3个试验地营建无性系对比试验林,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区组,每个区组设置8个小区,每个小区栽植9~14株... 从不同种源引进8个杨树优良无性系(107、108、111、BF-1、BF-2、2012、L-01、L-2),2018年在河北省滦南县、盐山县、阜城县3个试验地营建无性系对比试验林,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区组,每个区组设置8个小区,每个小区栽植9~14株,株行距为3 m×4 m,周围设置1列保护行;2018—2023年每年(2019年除外)秋季落叶后对3片试验林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进行持续测定;采用多点联合方差分析法、基因型主效应与基因型×环境相互作用(GGE)双标图法,对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进行多点联合方差分析,对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进行分析,计算无性系性状重复力、遗传增益,评价各无性系丰产性、稳定性,筛选适应各试验地的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3片试验林6年生生长性状对比,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累计生长量均逐年提高。综合看,试验地阜城的无性系108生长最佳,滦南和盐山的无性系L-01生长最佳。以无性系为固定效应、地点为随机效应的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地点、无性系和无性系×地点3个条件时的生长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各无性系在不同立地条件时的生长性状不一致。GGE双标图分析表明,阜城为最佳测试地点、其次是盐山和滦南;阜城和盐山两地点间相关性最强,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杨树的生长影响显著。依据各无性系在各试验地适应性综合生长性状及材积遗传增益,按照50%入选率,选出108、BF-2、2012、L-01为优良杨树无性系。杨树无性系间及在不同试验地,均呈现显著的生长差异,无性系与试验地呈现显著互作效应。综合评估8个6年生无性系,筛选出4个具有优良适应性和稳定性的杨树无性系;这些优良无性系可被视为优质品种,可在试验区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区域试验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高建社 王军 +2 位作者 周永学 刘永红 郑书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以5个杨树无性系(57×新,毛30,意101,84K杨,新疆杨)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的生理、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各无性系的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叶水势、生物量以及植株生长等...  以5个杨树无性系(57×新,毛30,意101,84K杨,新疆杨)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的生理、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各无性系的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叶水势、生物量以及植株生长等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对各无性系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定,其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84K杨>新疆杨>意101>毛30>57×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水分胁迫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杨树无性系扦插苗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万雪琴 夏新莉 +3 位作者 尹伟伦 张新时 慈龙骏 胡庭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3-137,共5页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ave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 in China by breeding and applying water-saving cultivars of plant. Relative studies showed that water use efficiencies (WUE) of poplar...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ave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 in China by breeding and applying water-saving cultivars of plant. Relative studies showed that water use efficiencies (WUE) of poplar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among clones, but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was not very clear. Therefore,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field to probe it through surveying WUE of different age leaves, diurnal dynamics of leaf WUE of 4 clones with the 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 of LI-6400, and the experimental clones were XMH4 (Populus deltoides×P.nigra), MH8 (P.trichocarpa×P.deltoides)、XMH12 (P.deltoides×P.nigra)、DMH3 (P. trichocarpa× P.nigr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WUE was remarkably different between clones, and the WUE of XMH12 and DMH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XMH4 and MH8. 2) In general, the leaves distributing at middle part of stem had higher WUE than those locating at two ends of stem. This reflected that WUE changed from low to high, then to low with leaf aging. 3) Diurnal dynamics of WUE generally declined from morning to evening. 4)The main physiological factors to influenc WUE were stomatal apertur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and activity of photosynthestic system. And the ecological factors included PAR intensity, temperature, air humidity,etc. It was clear that the regulation of stomatal aperture was central to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Light,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will all act in some way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on the stomatal aperture, together with internal circadian rhythms, leaf water status and xylem borne sig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水分利用效率 生理机制 气孔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无性系PV曲线水分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狄晓艳 王孟本 +1 位作者 陈建文 张伟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3,共6页
采用PV技术对8个杨树无性系(3、6、7、8、9、10、11、12号)的水分参数ψs^tlp、ψs^sat、RWC^tlp、ROWC^tlp、AWC、ξ^max和b值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抗旱性指数(DI)和模糊数学反隶属函数两种方法对各个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采用PV技术对8个杨树无性系(3、6、7、8、9、10、11、12号)的水分参数ψs^tlp、ψs^sat、RWC^tlp、ROWC^tlp、AWC、ξ^max和b值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抗旱性指数(DI)和模糊数学反隶属函数两种方法对各个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8个无性系的ψs^tlp、ψs^sat、ROWC^tlp、ξ^max、b值不同,抗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11、7和8号维持膨压和渗透调节的能力比其余无性系强;11号具有很强的保持最大膨压和维持低水势的能力;7~9号无性系具有较强的忍耐水分胁迫和抗脱水的能力;3和6号细胞弹性最大,主要依靠其坚硬厚实的细胞保持体内的水分.结果表明,8个无性系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为无性系7、8、9、11、12号,抗旱性最强;第二类群为无性系10号,抗旱性居中;第三类群为无性系3号和6号,抗旱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水分参数 PV技术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3个杨树无性系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秀伟 贾桂梅 +2 位作者 毛子军 孙涛 袁显磊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3,共7页
以黑龙江地区优势杨树的3个无性系‘A5’(Populus pseudo—simonii×P.nigra)×(P.simonii×P.nigra)、‘J7’(P.deltoidis×P.catyana CL.‘J7’)和‘1344’(P.deltoides×P.cathayana CL.‘1344... 以黑龙江地区优势杨树的3个无性系‘A5’(Populus pseudo—simonii×P.nigra)×(P.simonii×P.nigra)、‘J7’(P.deltoidis×P.catyana CL.‘J7’)和‘1344’(P.deltoides×P.cathayana CL.‘1344’)当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NaCl胁迫实验,各处理NaCl质量/干土质量分别为0%,0.3%、0.5%、0.7%,测定杨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无性系‘1344’各处理盐害症状出现的时间最早,受害程度最大,其次为‘J7’。随着处理时间增加,株高基径差异性逐渐加大,分别比对照下降10%~35%。叶绿素a含量随NaCl浓度增加而下降,‘J7’叶绿素a含量随NaCl浓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大于‘A5’和‘1344’。类胡萝卜素含量‘A5’表现为随NaCl浓度增加而上升,而‘J7’和‘1344’表现为随NaCl浓度增加而下降;0.3%NaCl胁迫下叶绿素b含量‘A5’和‘1344’高于对照,‘A5’在0.5%和0.7%NaCl胁迫下叶绿素b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344’在0.3%与0.5%NaCl胁迫下显著高于对照和0.7%NaCl胁迫;‘J7’在0.3%NaCl胁迫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高于0.5%与0.7%。光合速率随NaCl浓度增加而下降,‘1344’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下降速率最快,‘A5’的Pmax受NaCl胁迫影响最小。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随NaCl浓度增加而下降,气孔限制值(Ls)呈降低趋势,表明影响杨树幼苗的光合作用是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分利用效率(WUE)在3种杨树幼苗中的各NaCl浓度下均维持较高水平,NaCl浓度为0.7%时‘A5’幼苗的WUE仍保持很高的水平。综上分析,3个杨树无性系中‘A5’幼苗耐盐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NACL胁迫 生长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无性系幼苗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冯玉龙 张亚杰 +1 位作者 巨关升 朱春全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8-582,共5页
为更多地了解自然条件下活体叶片的光抑制 ,以LI - 6 2 0 0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了杨树无性系幼苗叶片叶的净光合速率 (Pn)、表观量子产量 (AQY)等 ,比色法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 ,中午Pn降低 ,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 为更多地了解自然条件下活体叶片的光抑制 ,以LI - 6 2 0 0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了杨树无性系幼苗叶片叶的净光合速率 (Pn)、表观量子产量 (AQY)等 ,比色法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 ,中午Pn降低 ,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此时Pn受非气孔因素限制 ,Pn的降低与气孔关闭关系不大。低湿、高温、强光条件下杨树无性系幼苗叶片AQY降低 ,发生了明显的光抑制。SOD对光合作用具有保护作用 ,SOD抑制剂使光抑制加剧 ,抗氧化剂使光抑制得到缓解 ,表明光抑制的发生可能与活性氧的积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光合作用 光合效率 光抑制 活性氧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杨树无性系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胡新生 刘建伟 王世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选择两个速生的(群众杨-44和欧美杨25/86)和两个慢生的(小叶杨和欧美杨28/86)杨树无性系,在水培和生长箱控制条件下,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光量子产量(Φ)、气... 选择两个速生的(群众杨-44和欧美杨25/86)和两个慢生的(小叶杨和欧美杨28/86)杨树无性系,在水培和生长箱控制条件下,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光量子产量(Φ)、气孔传导度(Cs)和蒸腾速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四个杨树无性系的LSPLCP,Φ.CS和最大的Pn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响应特征不同。这可能反映了杨树无性系生态型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温度效应 湿度效应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无性系树冠性状间的相关性与遗传差异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逢龙 焦一杰 +1 位作者 梁军 樊军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5,共5页
通过对10个杨树无性系的8个树冠性状进行测定,筛选出叶面积指数(LAI)、冠形率(CSR)、树冠表面积(CSA)、一级分枝粗度(Dfb)、枝下高(Hub)和冠幅(W)等6个与材积有关的性状,分析了各树冠性状间的相关性和杨树无性系间树冠性状的遗传差异及... 通过对10个杨树无性系的8个树冠性状进行测定,筛选出叶面积指数(LAI)、冠形率(CSR)、树冠表面积(CSA)、一级分枝粗度(Dfb)、枝下高(Hub)和冠幅(W)等6个与材积有关的性状,分析了各树冠性状间的相关性和杨树无性系间树冠性状的遗传差异及其差异来源。结果表明:各树冠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LAI只与CSA呈显著正相关;CSA、Dfb、W三者相互间呈极显著正相关;Hub与W呈极显著正相关;而CSR与CSA、Dfb、Hub、和W显著负相关。10个无性系的6个树冠性状均有明显不同,但只有Dfb和Hub两性状差异显著。10个无性系的各树冠性状的遗传力都较低,均小于0.5,各树冠性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见,杨树无性系树冠性状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环境因素,可通过水肥管理、修枝、间伐、整地等人为栽培管理措施来改善环境条件,优化杨树树冠结构,提高杨树树势,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因此基于树冠结构的杨树寄主主导性病害的生态调控是实际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树冠性状 相关性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无性系蒸腾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安强 房用 +2 位作者 慕宗昭 马啸 杨吉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7-160,164,共5页
对山东省高密市栽植的7个杨树无性系的蒸腾速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杨树无性系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白天变化趋势均成单峰型,7个杨树无性系的最大蒸腾速率大小顺序为:I-107>NL95>L35>L323>... 对山东省高密市栽植的7个杨树无性系的蒸腾速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杨树无性系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白天变化趋势均成单峰型,7个杨树无性系的最大蒸腾速率大小顺序为:I-107>NL95>L35>L323>中林46>中天杨>NL895,白天测定时段的平均蒸腾速率大小顺序为:I-107>L35>NL95>L323>中林46>中天杨>NL895,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相关性最显著,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各影响因子呈很好的多元线性函数关系,7个杨树无性系的蒸腾速率与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影响因子 单株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初植杨树无性系间生物量及热值差异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艳 李永进 +2 位作者 唐洁 汤玉喜 李昌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34,46,共6页
为探讨高密度条件下,杨树无性系间生物量、灰分质量分数及热值差异,选用1年生的7个杨树无性系,对各组织器官以及单株的生物量及能量差异进行了测定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条件下,生长量和生物量均较优的无性系分别是I-69、XL-9... 为探讨高密度条件下,杨树无性系间生物量、灰分质量分数及热值差异,选用1年生的7个杨树无性系,对各组织器官以及单株的生物量及能量差异进行了测定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条件下,生长量和生物量均较优的无性系分别是I-69、XL-90和LA09-N56。其中I-69在常规造林条件下,生长一般,在高密度条件下却能表现出生长量和生物量较高的特性。7个杨树无性系中灰分质量分数与热值差异显著,I-69的灰分质量分数最低且单株平均热值最大,其次是XL-90,其灰分质量分数也较低,热值仅次于I-69。同一无性系不同组织器官的灰分质量分数和热值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各无性系的叶片的灰分质量分数和热值均较高,其他器官因无性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通过对供试无性系综合评价分析,初步得出,无性系XL-90、I-69和LA09-N56具有适合高密度栽培能源林的潜质,进一步丰富了杨树能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高密度 生物量 灰分质量分数 热值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法测定杨树无性系抗寒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董军生 张军 +3 位作者 周素锐 张昕欣 刘从霞 田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以7个杨树无性系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电阻抗法对其抗寒性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弛豫时间(τ)、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电阻率(r)、电阻率(r1)、胞外电阻率(re)、胞内电阻率(ri)拟合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与电导率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 以7个杨树无性系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电阻抗法对其抗寒性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弛豫时间(τ)、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电阻率(r)、电阻率(r1)、胞外电阻率(re)、胞内电阻率(ri)拟合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与电导率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re是相对适用的一个参数,可较好反映出不同无性系的抗寒能力;采用电阻抗法测定不同无性系抗寒性结果与传统的电导率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具操作更简单、快捷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法 杨树无性系 抗寒性 胞外电阻率(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杨树无性系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魏蕾 曹帮华 +3 位作者 李建华 王勇 张玲 秦永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2,共4页
本文以杨树无性系L35、I-107和中菏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研究了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特性,以期对其栽培适宜性和定向培育做出评价。结果表明:10 a生时无论树高、胸径还是材积均以L35生长为好,适宜黄泛冲积平原栽培生长,是目前最... 本文以杨树无性系L35、I-107和中菏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研究了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特性,以期对其栽培适宜性和定向培育做出评价。结果表明:10 a生时无论树高、胸径还是材积均以L35生长为好,适宜黄泛冲积平原栽培生长,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无性系。L35杨生长明显好于同条件下生长的当地主栽品种中菏1号、I-107,10 a生的树木平均树高生长较中菏1号高15.4%,较I-107高11.9%;平均胸径生长较中菏1号高8.9%,较I-107高13.7%;尤其是平均材积生长较中菏1号提高25.36%,较I-107提高36.45%,达到0.61825 m3。适合短轮伐期栽培和培育大径级材。本文还对L35的数量成熟和采伐期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生长特性 数量成熟龄 合理采伐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滩地不同杨树无性系的生长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罗忠 吴麟 +4 位作者 葛晓敏 田野 囤兴建 刘东 方升佐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60多万公顷的滩地资源,主要包括长江滩地以及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滩地。如何有效利用滩地资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问题。过去人们常常将滩地进行围垦或闲置,导致湿地功能的消退,并引发钉螺的蔓延和血吸虫病的危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60多万公顷的滩地资源,主要包括长江滩地以及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滩地。如何有效利用滩地资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问题。过去人们常常将滩地进行围垦或闲置,导致湿地功能的消退,并引发钉螺的蔓延和血吸虫病的危害。近30年来,许多人针对滩地资源特点,开展了湿地植物选择、人工栽培和利用的研究,并付诸于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滩地 筛选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Ⅰ-107杨树无性系苗圃地的土壤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27
16
作者 刘福德 姜岳忠 +3 位作者 刘颜泉 王华田 焦绪娟 孔令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为给苗圃地经营和防止地力衰退提供理论依据,以Ⅰ107杨树无性系为试材,研究苗圃地连作育苗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酶之间、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代数的增加,苗圃地土壤酶活性除多... 为给苗圃地经营和防止地力衰退提供理论依据,以Ⅰ107杨树无性系为试材,研究苗圃地连作育苗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酶之间、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代数的增加,苗圃地土壤酶活性除多酚氧化酶外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垂直土壤剖面上,脲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除多酚氧化酶之外,其余3种酶活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多酚氧化酶与其他3种酶之间则呈负相关。苗圃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土壤速效N、P、K和微量元素Cu的含量,也随着育苗代数的增加而降低。连作苗圃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土壤基础肥力有机质、速效N、P、K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微量元素Cu的相关性,也达到显著水平,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各营养元素含量,呈负相关。随着育苗代数的增加,表层(0~20cm)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并且脲酶与放线菌、过氧化氢酶与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量、过氧化物酶与真菌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过氧化氢酶与真菌、过氧化物酶与细菌、微生物总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多酚氧化酶与各类微生物数量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苗圃地 活性特征 连作 过氧化物酶活性 多酚氧化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活性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总量 土壤基础肥力 显著水平 营养元素含量 微量元素 土壤微生物 正相关关 微生物数量 相关性 地力衰退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种杨树无性系的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黎 李宏 +6 位作者 程平 夏诗书 武胜利 李素琼 史开奇 古丽娜尔.吐尔孙 郑朝晖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70-1877,共8页
【目的】比较引种杨树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为杨树种植区选育和推广优良杨树无性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新疆伊犁地区自然条件下引种的D5-9、D5-20、D5-26、171、174、177和197等7个杨树无性系1... 【目的】比较引种杨树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为杨树种植区选育和推广优良杨树无性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新疆伊犁地区自然条件下引种的D5-9、D5-20、D5-26、171、174、177和197等7个杨树无性系1年生苗木的光合参数,并与4个本地杨树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个引种杨树无性系1年生苗木的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并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D5-26和171出现光合午休是由于气孔限制的影响,其余无性系不受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调控;D5-9和174属高水分利用效率(WUE)、高光能利用效率(LUE)无性系,D5-20和197属中等WUE、中等LUE型无性系;D5-26、171和177属高WUE、低LUE型无性系;不同无性系的Pn分别受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杨树无性系D5-9具有较高光合能力,叶面积和生长量等优势明显,更适应伊犁地区的生态环境,可在伊犁地区及与伊犁地区生态环境相似的杨树种植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引种 光合特性 伊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杨树无性系幼龄材和成熟材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恒 刘盛全 +1 位作者 查朝生 于一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5个杨树无性系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为杨树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和杨树制浆造纸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中汉22杨(P.×deltoidescv.‘Zhonghan-22’)、皖林1... 【目的】研究5个杨树无性系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为杨树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和杨树制浆造纸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中汉22杨(P.×deltoidescv.‘Zhonghan-22’)、皖林1号杨(P.×deltoidscv.‘Wanlin-1’)、Z9(P.×deltoidscv.‘Z9’)和B3(P.×deltoidscv.‘B3’)5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分别测定其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无性系及不同材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综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提物、10 g/L NaOH抽提物的含量,在所测的5个杨树无性系试样中分别为749.7-830.7,398.1-434.1,177.1-198.0,8.8-14.8和190.2-237.2 g/kg。5个杨树无性系成熟材中的综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均高于幼龄材,木质素含量均低于幼龄材;苯醇抽提物含量除皖林1号杨外,其余无性系均表现为成熟材大于幼龄材;10 g/L NaOH抽提物含量在不同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综纤维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苯醇抽提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余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无性系之间,综纤维素含量和10 g/L NaOH抽提物含量在P=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木质素含量在P=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余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从化学成分来看,5个杨树无性系均是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由于无性系之间化学成分差异显著,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在选择制浆造纸原料时,应优先考虑无性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幼龄材 成熟材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杨树无性系苗期能源林相关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万劲 方升佐 翟学昌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3期16-19,共4页
对1a生杨树无性系能源林材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对4个无性系的生长量、生物量、木材基本密度、纤维素含量、C含量以及热值和灰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杨树无性系的生长量年动态均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杨树无性系Y208的纤维素... 对1a生杨树无性系能源林材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对4个无性系的生长量、生物量、木材基本密度、纤维素含量、C含量以及热值和灰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杨树无性系的生长量年动态均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杨树无性系Y208的纤维素含量、C含量和热值较其他3个无性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能源林 生长量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无性系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汤玉喜 吴立勋 +2 位作者 吴敏 徐世凤 唐洁 《湖南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以6年生18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其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外,树高、胸径、材积、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6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重复力在0.6109~0.905 3之... 以6年生18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其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外,树高、胸径、材积、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6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重复力在0.6109~0.905 3之间,生长性状受高度遗传控制,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受中等至强度遗传控制;生长与材性性状遗传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杨树纸浆材而言,材性改良应以生长性状的改良为前提;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选出XL-90、XL-77、XL-101、XL-75、XL-92共5个综合性状优异的美洲黑杨杂交新无性系,其中XL-90、XL-77表现尤为突出,与Ⅰ-69比较,其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60.71%、46.45%,单株纤维产量分别提高51.43%、4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 遗传变异 关联度分析 综合选择 杨树 无性生长 杨树无性系 材性性状 选择研究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