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渔养生思想与杨朱学派养生哲学
1
作者 张成全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47,共4页
李渔养生学说与杨朱学派养生思想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具有相似性。李渔对古代养生思想作了大幅度的扬弃与整合,形成了一个以道家化的杨朱学派的养生思想为主、杂取儒道养生合理成分和后世养生精华的驳杂的养生学说。
关键词 养生 杨朱学派 贵生 享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朱学派:百家争鸣的启动者——兼论《庄子》若干篇目的年代问题
2
作者 张浩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6,164-165,共8页
由于古今视角的不同,今人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往往存在偏差,从同期文献等客观性证据出发,考证杨朱学派的兴衰史,可以证明杨朱学派曾经是国内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伴随杨派的繁荣,还开启了百家争鸣的序幕,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到战国末期,杨... 由于古今视角的不同,今人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往往存在偏差,从同期文献等客观性证据出发,考证杨朱学派的兴衰史,可以证明杨朱学派曾经是国内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伴随杨派的繁荣,还开启了百家争鸣的序幕,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到战国末期,杨朱学派已渐没落。循着相关文献之间出现的矛盾,还可以发现之所以《庄子》中既有"杨墨",又有"儒墨",是因为存在写作年代上的先后,《庄子》之《胠箧》等篇并非晚出的作品,反而可能是《庄子》中最早的篇目,甚至可能是庄子的成名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朱学派 百家争鸣 《庄子》写作年代 《庄子·胠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渔养生思想与杨朱哲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成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李渔养生学说与杨朱学派养生思想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具有相似性。李渔对古代养生思想作了大幅度的扬弃与整合,形成了一个以道家化的杨朱学派的养生思想为主、杂取儒道养生合理成分和后世养生精华的驳杂的混合体。
关键词 李渔 杨朱学派 养生 享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周、杨朱年代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冯金源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1期58-60,106,共4页
庄周、杨朱年代考冯金源庄周与杨朱在先秦思想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今人欲了解先秦思想史,先对庄、杨的在世年代及活动年代,有一个确实可靠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一、庄周的在世年代及活动年代甲、《史记·老庄列传》泛称庄子"... 庄周、杨朱年代考冯金源庄周与杨朱在先秦思想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今人欲了解先秦思想史,先对庄、杨的在世年代及活动年代,有一个确实可靠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一、庄周的在世年代及活动年代甲、《史记·老庄列传》泛称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但又载明"楚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公元前 《列子》 杨朱学派 庄周 《淮南子》 学术活动 梁惠王 先秦诸子 《说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朱辩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国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先秦大学者杨朱,一直被人们视为最腐朽的剥削思想的代表,极端利已主义者。究竟应当如何评价杨朱,本文试图依据有关载录,对之作一实事求是的探讨。由于本人水平低下,乖舛之处定然不少,祈请同志们多予指正。
关键词 杨朱学派 孟子 利已主义 孔子 儒家 墨子 思想 韩非子 显学 贵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朱思想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开太 《思想战线》 1978年第4期82-87,共6页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杨朱学派是与儒、墨相颉抗,颇有影响的显学。它的主要学说是什么?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在先秦诸子中究属何家?这些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得到批评指正。杨朱,字子...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杨朱学派是与儒、墨相颉抗,颇有影响的显学。它的主要学说是什么?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在先秦诸子中究属何家?这些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得到批评指正。杨朱,字子居,生卒年代不可确考,约当公元前395—335年之间,盖与商鞅、孟轲、许行等人同时而稍早。他的生平,我们知道得很少。《说苑·理政》记载杨朱有“三亩之园”,似乎是一个小土地私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朱学派 私有者 贵生 战国时期 思想领域 学说 土地所有制 庄子 墨子 劳动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荀子对先秦人性论的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文杰 《求是学刊》 1983年第3期24-28,共5页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人的自然本性 人性思想 秦人 人性论 道德观念 社会性 自然本性论 杨朱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墨之学的实质及其绝灭原因
8
作者 刘如瑛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4期93-95,共3页
杨、墨之学的实质及其绝灭原因刘如瑛战国中期,杨、墨之学盛行。孟子说:“圣王不作,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 杨、墨之学的实质及其绝灭原因刘如瑛战国中期,杨、墨之学盛行。孟子说:“圣王不作,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吾为此惧.闲先圣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朱学派 墨子 《列子》 《汉书·艺文志》 自我保护 比较研究 杨朱学说 《道德经》 孟子 平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思想研究(之二)
9
作者 童书业 《文史哲》 1981年第1期39-45,共7页
四、人生哲学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中最足以表现阶级性的部分,而他的人生哲学,又是和他的宇宙观、认识论相联系着的。我们知道: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的,所以我们研究庄子的人生哲学,首先应该从他的天性论下手。庄子学派说: “... 四、人生哲学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中最足以表现阶级性的部分,而他的人生哲学,又是和他的宇宙观、认识论相联系着的。我们知道: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的,所以我们研究庄子的人生哲学,首先应该从他的天性论下手。庄子学派说: “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谓之伪,谓之失。”(《庚桑楚》) “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其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天运》) 庄子学派认为“性”就是生命的质地,也就是人的自然。这种性论倒是很朴素的。他们认为只要保全自然的“性”,就是好的。他们认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学派 庄子思想 人生哲学 思想研究 因循自然 认识论 宇宙观 主观唯心论 杨朱学派 阶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思想研究(下)
10
作者 童书业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4-22,13,共10页
四、人生哲学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中最足以表现阶级性的部分,而他的人生哲学,又是和他的宇宙观、认识论相联系着的。我们知道: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的,所以我们研究庄子的人生哲学,首先应该从他的天性论下手。庄子学派说:
关键词 庄子思想 庄子学派 人生哲学 老子 因循自然 杨朱学派 宇宙观 主观唯心论 任自然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