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杨文会与中国近代佛学复兴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胡晓
-
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1,共5页
-
文摘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杨文会居士是一位继往开来、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尤其是他创建的金陵刻经处,更是成为佛学复兴运动的大本营。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阐述杨文会大师的贡献和影响。一、创建金陵刻经处,拯救释教颓风;二、搜集散佚经典,推动佛学复兴;三、开办洹精舍,培养弘法人才;四、奠定居士道场,说法阐教研学。
-
关键词
杨文会
金陵刻经处
近代佛学复兴
-
分类号
B949.926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杨文会刻经办学及其超越宗教的革新意义
- 2
-
-
作者
杨全顺
刘春华
-
机构
枣庄学院学习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111,共5页
-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中国近代学习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1BLSZ0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杨文会是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运动的开创者。1866年,他在南京创立金陵刻经处并主持该刻经处事务45年。他在振兴近代佛教文化,尤其是在刊刻佛教典籍和办学培养佛学人才以及超越宗教的佛教革新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
关键词
杨文会
金陵刻经处
刻经
祇洹精舍
佛学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杨文会与中日净土信仰比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邓子美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88-92,共5页
-
文摘
杨文会与中日净土信仰比较邓子美中国佛教复兴先驱杨文会(1837-1911)在上个世纪之交,曾与日本佛教学者、净土真宗学者就中、日净土教义异同进行深入探讨与论辨。首先,他认为佛教根本教义与净土教义不能绝然对立起来。其次,他认为中国净土信仰与日本净土信仰...
-
关键词
净土信仰
杨文会
净土宗
比较宗教学
佛教史
日本佛教
《无量寿经》
唯心净土
比较研究
世纪之交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中国近代知识精英的“学问饥荒”与“宗教饥渴”
- 4
-
-
作者
杨全顺
-
机构
枣庄学院政法系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4-140,共7页
-
文摘
百年间,近代中国在外寇内战的危机中出现的传统社会的解体、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汇、传统儒学的崩溃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知识精英的“学问饥荒”与“宗教饥渴”。知识精英们一方面利用佛教对抗东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与征服,以填补儒学崩溃后的文化真空,营造一种终极关怀的彼岸意识,作为“救心”的精神栖息地,可以杨文会为代表;一方面为反对封建专制王朝,借用西方基督教创立“拜上帝教”,以填补广大农民的“宗教饥渴”,发动武装起义,可以洪秀全为代表。“学问饥荒”与“宗教饥渴”是与近代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产生的文化思潮。
-
关键词
“学问饥荒”
“宗教饥渴”
佛教
儒学
西学
杨文会
洪秀全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B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晚清佛教的复兴
- 5
-
-
作者
徐永志
-
机构
河北师大历史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126-129,共4页
-
文摘
论晚清佛教的复兴徐永志晚清时期,严重衰微了数百年的中国佛教又生机复苏,重新振作起来。此时,一批信仰虔诚、学识渊博的居士佛积极收集经典,刊刻藏经,创办新式佛学教育和文化机构,为自南宋以来就一直消沉、萎靡的佛教注入了新的活力,并由此发展成为晚清佛教界活动...
-
关键词
佛教文化
梁启超
谭嗣同
杨文会
章太炎
佛学思想
《大同书》
康有为
《仁学》
金陵刻经处
-
分类号
B94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