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山牡丹和牡丹种间杂交后代的DNA分子证据 被引量:32
1
作者 索志立 周世良 +1 位作者 张会金 张治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0-705,共6页
以杨山牡丹作母本,分别以牡丹品种'赵粉'(PaeoniasuffruticosaAndr.cv.'ZhaoFen')和'紫二乔'(P suffruticosacv.'ZiErQiao')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了杂交后代。利用DNAISSR标记技术构建的亲子代DNA... 以杨山牡丹作母本,分别以牡丹品种'赵粉'(PaeoniasuffruticosaAndr.cv.'ZhaoFen')和'紫二乔'(P suffruticosacv.'ZiErQiao')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了杂交后代。利用DNAISSR标记技术构建的亲子代DNA指纹图谱显示,在杂交后代中检测到了分别来自双亲的特征带。建立起来的专用于牡丹研究的ISSR标记技术方法可以用于牡丹杂交种的苗期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山牡丹 牡丹 种间杂交 杂交后代 DNA指纹图谱 品种鉴定 I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山牡丹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赞平 侯小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6,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杨山牡丹的枝型及银染间期细胞核仁数目.结果表明,银染核仁数最多为6个;枝型简式为2n=2x=10=6m(3SAT)+2sin(ISAT)+2st(2SAT),其中第1和第4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个随体,第2和第5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对随体.此... 本文首次报道了杨山牡丹的枝型及银染间期细胞核仁数目.结果表明,银染核仁数最多为6个;枝型简式为2n=2x=10=6m(3SAT)+2sin(ISAT)+2st(2SAT),其中第1和第4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个随体,第2和第5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对随体.此外,对国产芍药届二倍体种的随体数目及其杂合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属 杨山牡丹 染色体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山牡丹生防内生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雪停 夏彦飞 +3 位作者 李身 雷荣月 徐建强 林晓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62-68,共7页
为了丰富生防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从杨山牡丹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出211株内生细菌,经初筛和复筛,有6株菌株(YMG34、YMJ74、YMJ78、YMJ141、YMJ143、YMY13)对牡丹黑斑病菌(Alternaria suffruticosae)、黄斑病菌(Phyllosticta commonsii)... 为了丰富生防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从杨山牡丹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出211株内生细菌,经初筛和复筛,有6株菌株(YMG34、YMJ74、YMJ78、YMJ141、YMJ143、YMY13)对牡丹黑斑病菌(Alternaria suffruticosae)、黄斑病菌(Phyllosticta commonsii)、腔孢叶斑病菌(Hainesia lythri)、灰霉病菌(Botrytis paeoniae)和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表现出稳定的拮抗活性。拮抗实验结果表明,6株内生菌处理能使牡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扭曲,出现泡囊结构以及局部膨大。经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S rDNA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YMG34菌株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其余5个菌株被鉴定为耐盐芽孢杆菌(B.halodurans),结果表明6株内生细菌菌株均具有防治牡丹病害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山牡丹 内生细菌 生物防治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七品种牡丹小孢子发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魏乐 张怀刚 《青海农林科技》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本文对杨山牡丹、中原牡丹、紫斑牡丹三种七品种的小孢子发生在光镜下进行了比较观察和研究。除共同的正常发育特征外,在不同品种中程度不同地观察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及分裂过程高度不同步现象,不仅同一花药的不同花粉囊分裂节... 本文对杨山牡丹、中原牡丹、紫斑牡丹三种七品种的小孢子发生在光镜下进行了比较观察和研究。除共同的正常发育特征外,在不同品种中程度不同地观察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及分裂过程高度不同步现象,不仅同一花药的不同花粉囊分裂节奏不一致,即使在同一花粉囊内分裂的进程也不一致。推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异常是形成败育花粉的关键因素。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中小孢子排列多呈四面体形,少为左右对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山牡丹 牡丹 紫斑牡丹 小孢子发生 异常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