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松桃杨家湾锰矿含锰岩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何志威 杨瑞东 +2 位作者 高军波 程伟 黄建国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3-602,共10页
贵州松桃南华系"大塘坡式"锰矿经过多年的勘查研究,浅部已形成以西溪堡、李家湾、杨家湾为主的全新"锰三角"格局。杨家湾锰矿是该"锰三角"中一个大型锰矿床。通过对该矿区含锰岩系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贵州松桃南华系"大塘坡式"锰矿经过多年的勘查研究,浅部已形成以西溪堡、李家湾、杨家湾为主的全新"锰三角"格局。杨家湾锰矿是该"锰三角"中一个大型锰矿床。通过对该矿区含锰岩系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该区含锰岩系中见凝灰质等火山物质,同时具有热水成因的黄铁矿、重晶石、锰方解石等矿物组合。该锰矿在Fe-Mn-(Ni+Co+Cu)×10及P2O5-Y图解上均落在热水沉积区内,As、Sb、Ga、Ag、Ba、Zn、Co、Bi、W及Pb的含量较正常沉积岩明显偏高,且Co/Ni、Y/Ho及Nb/Ta比值均与海底黑烟囱热流体特征类似,该锰矿床稀土含量总体偏高,轻重稀土分异明显,轻稀土相对较富集,稀土配分曲线平缓,略向右倾斜,δEu(0.49~0.71)、δCe(0.94~1.25)及Ce/La-La/Yb图解也均表明热水参与的特征。此外,该锰矿δ13CPDB为-3.80‰~-4.17‰、δ18OPDB为-6.95‰~-8.78‰,据此估算成矿温度为54.2~65.7℃,为中低温热水条件。杨家湾锰矿为海底热水沉积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沉积 地球化学 锰矿 杨家湾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家湾隧道衬砌脱空和渗漏水预防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筠 王立川 +2 位作者 肖敏 胡利 蒲自俊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31-1337,共7页
伴随《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西南山区铁路高隧线比和长大隧道多的特征日益显著,隧道工程质量缺陷对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安全影响度也越来越高。近期开通的铁路隧道不同程度地出现渗漏水、脱空和裂纹等现象。为了提高复... 伴随《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西南山区铁路高隧线比和长大隧道多的特征日益显著,隧道工程质量缺陷对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安全影响度也越来越高。近期开通的铁路隧道不同程度地出现渗漏水、脱空和裂纹等现象。为了提高复合式衬砌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在总结杨家湾隧道建设中防止衬砌脱空和渗漏水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衬砌台车的设计与制作、在衬砌端头设置台阶、纵向止水带采用"牵引"或"悬挂"方式、防水层铺设、混凝土分层浇筑等施工工艺,有效地解决了隧道衬砌脱空、渗漏水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湾隧道 衬砌脱空 渗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杨家湾井田煤层气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禄林 杨瑞东 +2 位作者 陈军 孔祥贵 陶振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6,99,共8页
杨家湾井田煤炭资源丰富,运用解析法对井田煤层气进行采样测试;根据甲烷含量等值线图分析煤层气分布规律,采用体积法估算煤层气资源量.结果表明:甲烷含量在井田东北部露头最低,在井田中深部及长春铺向斜轴部较高,影响甲烷含量的主要因... 杨家湾井田煤炭资源丰富,运用解析法对井田煤层气进行采样测试;根据甲烷含量等值线图分析煤层气分布规律,采用体积法估算煤层气资源量.结果表明:甲烷含量在井田东北部露头最低,在井田中深部及长春铺向斜轴部较高,影响甲烷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地质构造、煤层厚度、顶板岩性、煤层露头及埋藏深度;探明井田内4、4下、5、6-1、6-1中、6-1下、6-2、6-2下、6-3、6-3下、7和8煤层煤层气资源量达52.77×108 m3.长春铺向斜及区域内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展布的宽缓向斜是煤层气勘查有利靶区,向斜轴部比翼部更有利于煤层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赋存规律 向斜 杨家湾井田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文字发展轨迹探微——杨家湾遗址与半坡遗址符号文字之比较
4
作者 陈发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9-71,116,共4页
大溪文化杨家湾遗址中发现了 170余种符号文字 ,这些符号文字上与半坡遗址发现的一些符号文字有相同和相异处 ,下与甲骨文时代的文字和其他符号也有相同与相异之处 ,将三者分别进行比较 ,可发现符号文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演变发展的几个阶... 大溪文化杨家湾遗址中发现了 170余种符号文字 ,这些符号文字上与半坡遗址发现的一些符号文字有相同和相异处 ,下与甲骨文时代的文字和其他符号也有相同与相异之处 ,将三者分别进行比较 ,可发现符号文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演变发展的几个阶段 ,即符号文字的笔画走过了“直笔———方折笔画———圆弧曲笔”三个大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文字 半坡文化遗址 大溪文化遗址 杨家湾文化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杨家湾兵马俑及相关问题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晓东 《文博》 2009年第2期25-29,共5页
在咸阳博物馆展出的杨家湾三千彩绘兵马俑,是我国西汉初期的杰作,是汉代贵族埋葬仪制的组成部分。从面部特征及在军阵中的分布可分为三种,即关中人俑、陇西人俑和賨人兵俑。笔者分别作了考证介绍,并对与此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西汉 兵马俑 杨家湾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安杨家湾西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昕 张小丽 +4 位作者 李雨 杨本硕 程永静 刘亚峰(摄影) 马志敬(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3,共11页
2019年10月,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杨家湾村发掘古墓葬3座,均为竖穴墓道土洞墓,出土随葬品78件(组),器类组合主要有陶鼎、盒、钫、缶和灶等。墓葬排列有序,保存较完好,随葬品较丰富,其中M... 2019年10月,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杨家湾村发掘古墓葬3座,均为竖穴墓道土洞墓,出土随葬品78件(组),器类组合主要有陶鼎、盒、钫、缶和灶等。墓葬排列有序,保存较完好,随葬品较丰富,其中M3出土一枚“杨嘉”玉印,推测此处应为西汉早中期杨氏家族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西安 杨家湾 西汉 墓葬 家族墓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山汉墓和杨家湾汉墓出土彩绘陶俑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红艳 《文博》 2010年第6期82-85,共4页
香山汉墓位于山东省青州市,杨家湾汉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都属于西汉中前期墓葬,分别出土了大量的陶质彩绘人物俑和动物俑。本文通过对香山汉墓和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彩绘陶人物俑、陶马和骑马俑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来说明西汉基本同一时期... 香山汉墓位于山东省青州市,杨家湾汉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都属于西汉中前期墓葬,分别出土了大量的陶质彩绘人物俑和动物俑。本文通过对香山汉墓和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彩绘陶人物俑、陶马和骑马俑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来说明西汉基本同一时期不同地域彩绘陶俑制作工艺的特点和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汉墓和杨家湾汉墓 彩绘陶俑 制作工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骑兵主战之例证——咸阳杨家湾汉墓骑兵俑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民德 《文博》 1992年第6期22-25,共4页
1970—1976年,发掘了陕西咸阳杨家湾两座汉墓,出土了大批的彩绘陶俑,有骑兵、步兵、文官武士、舞乐杂役及配套的战车兵马等。在十一个陪葬坑中,有骑兵俑坑六个,步兵俑坑四个,战车坑一个。这些大量的兵马骑俑的出土,是研究西汉军制和骑... 1970—1976年,发掘了陕西咸阳杨家湾两座汉墓,出土了大批的彩绘陶俑,有骑兵、步兵、文官武士、舞乐杂役及配套的战车兵马等。在十一个陪葬坑中,有骑兵俑坑六个,步兵俑坑四个,战车坑一个。这些大量的兵马骑俑的出土,是研究西汉军制和骑兵在西汉时期的军事作用的重要资料。展力先生的《试谈杨家湾汉墓骑兵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兵俑 杨家湾 汉墓 骑兵部队 杨泓 西汉前期 骑将 景帝 吴楚七国之乱 周亚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秦汉时期军队的发展——秦俑与杨家湾汉俑军阵的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旭东 《文博》 1985年第2期76-79,共4页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掘,为研究秦时军事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在此之前,咸阳杨家湾汉高祖长陵陪葬墓附近的十一个陪葬坑中亦曾出土大批步、骑兵陶俑,其中步兵俑一千八百多,骑兵俑多至五百以上,构成阵容雄伟的军阵,其墓主可能是西汉文...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掘,为研究秦时军事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在此之前,咸阳杨家湾汉高祖长陵陪葬墓附近的十一个陪葬坑中亦曾出土大批步、骑兵陶俑,其中步兵俑一千八百多,骑兵俑多至五百以上,构成阵容雄伟的军阵,其墓主可能是西汉文景时期一位地位相当高的军事将领。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和巩固的重要时期,因而对以后两千多年历史的发展影响极大。研究秦汉军事,亦对认识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发展有一定意义。本文试图以秦俑与杨家湾汉俑军阵比较,对秦汉时期军队的发展略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湾 军阵 秦始皇陵兵马俑 军事将领 墓主 骑兵俑 文景 秦兵马俑 骑兵部队 长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艺术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秉礼 《文博》 1993年第2期19-27,18+100,共11页
陕西咸阳市北郊,是一个东西向的大高原,古称洪渎原。原上分布有许多高大的陵墓封土堆,由泾渭交汇处从东到西排列着汉景帝刘启阳陵,汉高祖刘邦长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哀帝刘欣义陵,汉元帝刘爽渭陵,汉平帝康陵,汉成帝刘鷔延陵,汉昭帝刘弗... 陕西咸阳市北郊,是一个东西向的大高原,古称洪渎原。原上分布有许多高大的陵墓封土堆,由泾渭交汇处从东到西排列着汉景帝刘启阳陵,汉高祖刘邦长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哀帝刘欣义陵,汉元帝刘爽渭陵,汉平帝康陵,汉成帝刘鷔延陵,汉昭帝刘弗平陵,汉武帝刘彻茂陵,以及大小数百座为之陪葬的后妃、功臣贵戚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湾 汉惠帝 汉平帝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 汉高祖刘邦 汉哀帝 渭陵 义陵 康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杨家湾港码头桩基施工中几个技术问题的初探
11
作者 胡开庭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码头 桩基施工 杨家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陵地宫之谜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云辉 《文博》 1987年第1期78-81,84,共5页
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结构,不但是我国考古学家们、历史学家们非常关心研究的对象,而且在国际上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其深入程度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例如一九八五年英国爱丁堡市中学生智力竞赛的一道重要试题是:用文字描述或采用绘... 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结构,不但是我国考古学家们、历史学家们非常关心研究的对象,而且在国际上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其深入程度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例如一九八五年英国爱丁堡市中学生智力竞赛的一道重要试题是:用文字描述或采用绘画表示秦始皇陵的地宫结构.其获奖作品在爱丁堡市博物馆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陵 汉旧仪 秦景公 智力竞赛 文字描述 英国爱丁堡 考古调查 兆域图 过官 杨家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俑服饰二札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春辉 《文博》 1990年第5期288-292,共5页
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发掘,为研究秦人服饰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我有幸利用发掘之机对秦俑及其服饰进行较详细的观察,有了一些初步认识。兹就秦俑服饰的民族特色及其服制提一些看法,求教于方家同仁。一、秦俑服饰的民族特点分析秦俑服饰... 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发掘,为研究秦人服饰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我有幸利用发掘之机对秦俑及其服饰进行较详细的观察,有了一些初步认识。兹就秦俑服饰的民族特色及其服制提一些看法,求教于方家同仁。一、秦俑服饰的民族特点分析秦俑服饰与咸阳杨家湾及徐州狮子山汉兵俑服饰相比较,有相同之处,亦有差异:相同之处是其外面的长襦皆为右衽,皆着三重衣服;不同之处是秦俑长襦比后二者都短,秦俑长襦都短至膝以上,后二者都长达膝以下。秦俑之冠有明显不同的四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襦 杨家湾 三重衣 胡服 秦始皇兵马俑 秦人 实物资料 民族特点 服制 带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兵马俑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恺 《文博》 1987年第1期18-22,共5页
秦汉兵马俑共发现了三处,即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以下简称“秦俑”)①,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以下简称“咸俑”),徐州市东郊狮子山西汉兵马俑(以下简称“狮俑”).这三批兵马俑性质相同,皆为墓葬的组成部分.其埋藏方式、俑... 秦汉兵马俑共发现了三处,即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以下简称“秦俑”)①,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以下简称“咸俑”),徐州市东郊狮子山西汉兵马俑(以下简称“狮俑”).这三批兵马俑性质相同,皆为墓葬的组成部分.其埋藏方式、俑坑建筑、放置形式、俑的种类、服饰及彩绘、思想内容及制作方法等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湾 车马坑 骑兵俑 画像石墓 外郭城 汉墓 车马饰 石翁仲 骑兵部队 陶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俑的绘彩技法及其源流 被引量:3
15
作者 聂新民 《文博》 1987年第1期55-58,共4页
今天我们看到的秦兵马俑雕塑群,是处在焚烧塌陷后的俑坑遗址之中,棚木仅存炭屑,夯土隔梁略有下沉变形,黄土因烧烤而变红,在红烧土块之中,兵马俑歪斜破裂,青灰的陶质俑体也微微泛出火烧后的红色.但是,当我们注意到偶而残留在俑身上斑驳... 今天我们看到的秦兵马俑雕塑群,是处在焚烧塌陷后的俑坑遗址之中,棚木仅存炭屑,夯土隔梁略有下沉变形,黄土因烧烤而变红,在红烧土块之中,兵马俑歪斜破裂,青灰的陶质俑体也微微泛出火烧后的红色.但是,当我们注意到偶而残留在俑身上斑驳的色彩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兵马俑 陶质 陶衣 下沉变形 辛店文化 甘青地区 制陶业 马厂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 杨家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武冠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秀珍 《文博》 1990年第5期293-296,292,共5页
近年来,考古上一批武士俑的发现,如秦始皇兵马俑狮子山兵马俑和杨家湾兵马俑以及一些汉代画像资料。为我们探讨秦汉的军戎服装及武士的冠制打开了一个窗口。在此,本文拟以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就秦代武冠的形制变化及其反映的等级划分... 近年来,考古上一批武士俑的发现,如秦始皇兵马俑狮子山兵马俑和杨家湾兵马俑以及一些汉代画像资料。为我们探讨秦汉的军戎服装及武士的冠制打开了一个窗口。在此,本文拟以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就秦代武冠的形制变化及其反映的等级划分做一初步探讨。一、渊源及其发展变化《释名·释首饰》:“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古代蓄发,戴冠的第一作用就是韬敛头发,这对作战的武士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冠 杨家湾 军戎 惠文冠 骑兵俑 中郎将 释名 冠者 汉墓 舆服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秦俑铠甲 被引量:1
17
作者 申茂盛 《文博》 1990年第5期302-305,198,共5页
秦俑的服饰,甲衣塑造逼真,甲片的编缀方法也交待得很清楚,与真实的铠甲编缀一般无二,护腿、靴、履等细部,都塑作得非常具体,一丝不苟。所有这些为我们深入细致地研究秦代军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下文想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结合收集的资... 秦俑的服饰,甲衣塑造逼真,甲片的编缀方法也交待得很清楚,与真实的铠甲编缀一般无二,护腿、靴、履等细部,都塑作得非常具体,一丝不苟。所有这些为我们深入细致地研究秦代军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下文想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结合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对秦俑铠甲的初步认识。一、秦俑铠甲的编缀秦俑军队中铠甲俑占了绝大多数,而其中大量出现的是一类一型铠甲俑,此类型铠甲应当是秦国军队的主要护防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片 实物资料 披膊 上片 暗黑色 下旅 发掘报告 发掘简报 皮甲 杨家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的科学保护
18
作者 单(日韦) 《文博》 1984年第1期97-100,共4页
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文物考古部门配合经济建设,外交旅游事业以及为解决现阶段历史研究中有关诸问题,有计划地进行一些不同规模考古发掘、调查和研究工作。七十年代以来。
关键词 旅游事业 党的领导 历史研究 杨家湾 出土物 车马坑 国家文物局 聚乙二醇分子 汉墓 陕西咸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家县药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分析
19
作者 高顺勇 《云南林业》 2021年第4期72-75,共4页
对巧家县药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出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保护区中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既做好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又实现保护区周边群众开发... 对巧家县药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出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保护区中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既做好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又实现保护区周边群众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达到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山自然保护区 杨家湾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