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杨万里诗口语词考释
- 1
-
-
作者
傅毓民
-
机构
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
文摘
以口语词入诗是杨万里一大特点。这些词当时布在人口,毋须诂释,而今却颇为费解。尽管半个多世纪以来,致力于此项研究者渐火,然犹有剩义可资挖掘。对此类词语予以阐释,于杨诗乃至宋人诗词的阅读理解均有裨益。
-
关键词
杨万里诗
语词
考释
-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试论杨万里诗作的源流和影响
被引量:3
- 2
-
-
作者
于北山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68-73,共6页
-
文摘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在南宋对期,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四大家”。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位值得研究的人物。他的《诚斋集》(本文简称“集”)存诗四千二百多首,其中不乏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作品,
-
关键词
源流
杨诚斋
祖国
杨万里诗
范成大
江西诗派
山林
四大家
陆游
文学史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杨万里咏梅诗与诚斋体活法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德清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40-42,共3页
-
文摘
杨万里酷爱梅花,平生喜好咏梅。仅从《诚斋集》诗题考察,涉及梅花的就有113首。这些咏梅诗是诚斋体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示作者的生活情趣、思想风貌与品格特点,而且体现诚斋体艺术成就。对诚斋体艺术成就,宋人张滋、周必大,元人方回都曾把它归结为善用活法。“
-
关键词
艺术成就
梅花
诚斋体
杨万里诗
曾几
咏梅诗
重要组成部分
杨诚斋
南溪
吕本中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杨万里饮茶的“味外之味”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马舒
-
机构
江苏<群众>杂志社
-
出处
《农业考古》
1991年第2期159-163,共5页
-
文摘
杨万里(1127—1206)字诚斋,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诗有不少是很活泼、风趣的。《宋诗钞》编者在杨万里诗钞的序言里评赞这些诗:“见者无不大笑。呜呼,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当然,杨万里的诗篇,决不可能每首都会使人笑口常开的。杨万里的一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留下不少有关茶的诗文。这些诗文不仅是其嗜茶如命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饱含了他治学创作的深切体会,为人处世的珍贵镜鉴,以及忧国忧民的沉痛情怀。这些都是杨万里深得饮茶的“味外之味”所获得的。本文拟从这一命题上,试作粗浅的探索。一、嗜茶如命,诗词为证杨万里喜好饮茶,是古代有名茶人之一。饮浓茶及夜间饮茶,常常引起失眠。杨万里深有此憾,但他决不责怪饮茶。其《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中说:“迟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春风解恼诗人鼻,非菜非花只是香。”其《不睡》诗中又说:“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
-
关键词
杨万里诗
饮茶
为人处世
诚斋
茶诗
南宋
爱国诗人
创作
宋诗钞
治学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芭蕉史话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蔡曾煜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农校
-
出处
《古今农业》
1995年第1期62-68,共7页
-
文摘
芭蕉(Musa hasjoo Sieb.et Zucc.),原产我国南部。据史料记载,其栽培历史至少有2100年以上。芭蕉叶片硕大,叶色明亮、纯静,株丝犹似翠幕覆盖。炎炎夏日,“凤翅摇寒碧,虚庭暑不侵”;蕉间听雨,清音悦耳,恰如玉盘溅珠,别有一番情趣。因此自晋以来,芭蕉便成为中国诗画的宠儿,并成为重要的庭院花卉。
-
关键词
芭蕉
《群芳谱》
《古今图书集成》
甘蕉
长江流域
杨万里诗
五弦琵琶
芭蕉叶
《艺文类聚》
《子虚赋》
-
分类号
S668.1-09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越秀山
- 6
-
-
作者
王可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广州市越秀山,清代属番禺县。[光绪]《广州府志》卷10“与地略”二的“番禺县”栏目载:“越秀山(《南海县志》作‘粤秀山')在县北,城跨其上,耸拔二十余丈,为南武之镇城,跨山腰而出。下有二门,左曰‘大北',右曰‘小北'。中峰之正脉落于越王故宫。山上有越王台故址,韩愈诗‘乐奏武王台'是也。明永乐初,指挥使花英于山巅起观音阁,俗呼为观音山。台西有歌舞冈,越王佗三月三日登处,宋杨万里诗‘越王歌舞春风地'是也。唐连帅李玭于遗址构亭,郑公愚又加修饰,在悟性寺后;刘龑叠石为道,名曰‘呼銮夹',栽甘菊芙蓉其间,与群臣游宴。
-
关键词
秀山
杨万里诗
番禺县
观音阁
广州市
越王
三月三
清代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简论自成一家的“诚斋体”
- 7
-
-
作者
殷光熹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1984年第3期95-101,共7页
-
文摘
“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这是宋代诗人姜特立、陆游对杨万里诗的赞评。他们都是同时代人,对杨万里的诗如此推崇,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杨在当时诗坛的影响和地位。 杨万里(号诚斋)的诗,在当时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之大,就因为他能够跳出江西诗派的框框套套,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
关键词
“诚斋体”
杨万里诗
杨诚斋
自成
江西诗派
“活法”
周必大
羲和
荷花
诙谐风趣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故乡的油桐树
- 8
-
-
作者
欧正中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国土绿化》
2022年第5期63-63,共1页
-
文摘
我的家乡是川东丘陵地带的一个小山村。记忆中,故乡的山坡上长着许多油桐树。那些高大的油桐树屹立在山坡上,给原本荒凉寂寞的山坡增添了一些生机和色彩。天气乍暖还寒的时候,父亲会坐在门前,望着山坡上的油桐树,忧心忡忡地说:“三月还要冻油桐花呢。”那时我还小,不太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后来才知道,每年逢油桐花开之际,都会有倒春寒,持续冷上一星期左右,油桐树才会萌芽开花。杨万里诗中所写的“春雨如毛又似埃,云开还合合还开。怪来春晚寒如许,无奈桐花领取来”,正是这种情景。
-
关键词
油桐花
倒春寒
杨万里诗
荒凉
油桐树
故乡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8月名花名草推荐:茉莉花
- 9
-
-
作者
玉才
-
出处
《林业与生态》
2003年第8期30-30,共1页
-
-
关键词
茉莉花
茉莉油
月名
外感发热
清热解毒
经济价值
杨万里诗
盛夏时节
国际市场
跌打损伤
-
分类号
S685.16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