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光年间台湾问题中英交涉与外交折冲——以新发现《来往文书》《台湾奏折上谕》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天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87,共15页
鸦片战争时期相当数量有军事情报价值的外交照会流失海外,学界对于耆英、伊里布等关于台湾问题的交涉因缺少中英往来的诸多照会而多语焉不详。大英图书馆藏道光年间《台湾奏折上谕》《来往文书》等两类外交照会档案汇编,基本为国内学界... 鸦片战争时期相当数量有军事情报价值的外交照会流失海外,学界对于耆英、伊里布等关于台湾问题的交涉因缺少中英往来的诸多照会而多语焉不详。大英图书馆藏道光年间《台湾奏折上谕》《来往文书》等两类外交照会档案汇编,基本为国内学界所未涉及。分析这两类外交文书的内容及表达修辞,可以较为全面地解读道光年间国与国之间"全权"钦差大臣的行动轨迹及其策略,清方对英方军事及商贸态度等,反映了清政府在谈判过程中的主动或被动、清方外交策略和姿态,以及《南京条约》前后清帝国外交策略及其操作的差异,涉及传统中国外交理念时空意义上的转向。这些外交照会涉及英军侵略中国台湾及其遭到的反击等,关涉战争道义乃至国家领土能否完整等历史转折,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往文书 《台湾奏折上谕》 中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桢干:盛宣怀与南洋公学留学教育——以吴治俭留英为个案的考察
2
作者 叶璐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77,共4页
被誉为“留学生摇篮”的南洋公学,曾在1898年至1905年资派7批47名留学生,引领清末留学之风气,这与创始人盛宣怀“择其优异者,仿日本海外留学生之例,给官费就学外国或就试于各国大学堂,以扩见识而资大用”的筹建方针密切相关。上海交通... 被誉为“留学生摇篮”的南洋公学,曾在1898年至1905年资派7批47名留学生,引领清末留学之风气,这与创始人盛宣怀“择其优异者,仿日本海外留学生之例,给官费就学外国或就试于各国大学堂,以扩见识而资大用”的筹建方针密切相关。上海交通大学馆藏档案——《南洋公学和清朝工部左堂关于英文教习吴治俭及学生胡鹏运出国经费来往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公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海外留学生 馆藏档案 留学教育 盛宣怀 来往文书 大学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书投递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3
作者 陈惠生 《北京档案》 1988年第5期39-40,共2页
三、明清时期的文书投递制度明清两代的文书投递制度是在继承元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文书工作 机要通信 急递铺 交通要冲 文件传递 地方机构 铺司 投递工具 入递 来往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人档案的建立刻不容缓
4
作者 曹学林 李丽华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8-18,共1页
这里所说的名人是指在某一学科、某些尖端科技研究领域作出过重大贡献,学术造诣颇深,并为举世公认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名人档案就是把这些名流的社会活动及其科研成果真实、详细地记录归档。它包括的内容可涉及到名人一生中... 这里所说的名人是指在某一学科、某些尖端科技研究领域作出过重大贡献,学术造诣颇深,并为举世公认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名人档案就是把这些名流的社会活动及其科研成果真实、详细地记录归档。它包括的内容可涉及到名人一生中的著述、译作、艺术作品、设计方案;反映其生平活动及学术成果的传记、奖状、奖品、荣誉奖章、证书以及对重大科技研究的评议、鉴定、批示、手稿笔记、来往文书、照片、录音、录像、甚至名流去世后的唁函、唁电悼词等等。总之一切具有参考利用价值的人文资料都应是归档保护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人档案 参考利用价值 科研成果 来往文书 科技研究 荣誉奖章 艺术作品 学术造诣 设计方案 尖端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