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OS微震监测系统的综放工作面来压周期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谢鹏飞 明月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6-991,共6页
针对综放回采工作面老顶来压时易发生冒顶冲击地压事故,某矿1305综放工作面采用波兰矿山研究总院研制的新一代SOS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对工作面自开切眼回采开始进行全程时时连续监测。统计分析微地震事件、事件发生频率及事件总能量的... 针对综放回采工作面老顶来压时易发生冒顶冲击地压事故,某矿1305综放工作面采用波兰矿山研究总院研制的新一代SOS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对工作面自开切眼回采开始进行全程时时连续监测。统计分析微地震事件、事件发生频率及事件总能量的周期性变化,从而推断出老顶断裂的周期性。再经过理论计算验证系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工作面的周期来压与矿震事件能量的周期变化存在相对应的关系;强烈微震活动发生前有一段弱震活动时期,为强震的发生积蓄了更多的能量;周期来压时释放的总能量在某一特定水平波动,但波动的变化不稳定性增强。该结论对工作面安全回采及预防矿震冲击地压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综放开采 周期来压 来压步距 微震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层注浆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2
作者 王成真 张豪 +2 位作者 张江利 徐大龙 顾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0,共7页
离层注浆是实现地表减沉和绿色开采的重要技术,在浆液注入离层空间的同时也会改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以赵庄二号井2309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不同回采阶段下的矿压显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回采阶段整面平均末阻力为2661... 离层注浆是实现地表减沉和绿色开采的重要技术,在浆液注入离层空间的同时也会改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以赵庄二号井2309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不同回采阶段下的矿压显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回采阶段整面平均末阻力为2661.7 kN、来压步距为24.2 m,离层注浆回采阶段整面平均末阻力为3229.1 kN、来压步距为16.5 m,相较于正常回采,离层注浆情况下支架末阻力明显增大,周期来压步距减小;当工作面过注浆钻孔时,支架工作阻力在走向方向呈整体增大、倾向呈现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浆液支撑反力、自重及注浆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下伏岩层挤压密实并增大了岩梁的受力,导致支架末阻力增大、周期来压步距减小,离层空间形态和注浆钻孔布置导致倾向中部支架受力更高。提出的诱因解释了离层注浆工作面特殊的矿压显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层注浆 支架阻力 周期来压 地表减沉 充填开采 绿色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ConvLSTM模型的周期来压预测研究
3
作者 尹春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126,共6页
针对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预测的技术难题,研究了理论分析、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模型评估与优化等方法,提出了具有时空关联分析与POI(Point of Intersesting)数据的ConvLSTM模型,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得到周期来压预测的最优解,实现工作面环境... 针对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预测的技术难题,研究了理论分析、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模型评估与优化等方法,提出了具有时空关联分析与POI(Point of Intersesting)数据的ConvLSTM模型,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得到周期来压预测的最优解,实现工作面环境状态的实时感知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OI-ConvLSTM的工作面周期来压预测模型,均方误差为0.159,R 2评价指标为0.999,相比于Seq2Seq和ConvLSTM模型的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了68.07%和4.22%。可见,融合了多元数据POI-Conv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普适性更强,能够准确地提前预测周期来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ConvLSTM 周期来压 时空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穿断层影响下三角煤柱区开采应力演化规律及冲击地压防治实践
4
作者 白炳浩 张方义 +6 位作者 岁攀峰 徐源山 韩勇 李波 曹安业 温颖远 郭文豪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1,共8页
屯宝煤矿WII02040501工作面内发育有多条断层并贯穿整个工作面,且单侧采空。针对工作面回采期间三角煤柱区微震及矿压显现异常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揭示开采扰动下三角煤柱区域应力异常机制,数值模拟研究断层影响下三角煤柱应力场和能量场... 屯宝煤矿WII02040501工作面内发育有多条断层并贯穿整个工作面,且单侧采空。针对工作面回采期间三角煤柱区微震及矿压显现异常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揭示开采扰动下三角煤柱区域应力异常机制,数值模拟研究断层影响下三角煤柱应力场和能量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型三角煤柱区域受工作面回采产生的超前支承压力、断层的支承压力和相邻采空区悬顶压力的相互叠加影响,致使断层型三角煤柱区域应力集中程度高;断层阻隔作用下三角煤柱区域的静载应力和积聚的弹性能随工作面与断层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增高,当工作面距断层150 m时三角煤柱区域静载应力和弹性能开始上升,距断层50 m时达到峰值。提出三角煤柱区域的顶板和煤体爆破释压卸能措施,并对卸压工程的效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煤柱 断层阻隔 周期来压步距 数值模拟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自适应旗鱼优化BP神经网络的工作面周期来压预测
5
作者 姚钰鹏 熊武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7,共8页
针对现有工作面周期来压预测方法精度不足、泛化性较差和算力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旗鱼优化BP神经网络(DASFO−BP)的工作面周期来压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工作面周期来压机理,得到与来压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皮尔逊相关系... 针对现有工作面周期来压预测方法精度不足、泛化性较差和算力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旗鱼优化BP神经网络(DASFO−BP)的工作面周期来压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工作面周期来压机理,得到与来压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确定对来压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推进速度、直接顶厚度、基本顶厚度、采高、煤层倾角和倾向长度)作为预测模型输入,并以下次来压强度和来压步距作为预测模型输出。针对旗鱼优化(SFO)算法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动态自适应优化策略对SFO算法进行改进,即在优化前期利用SFO达到快速收敛的目的,中期则借助秃鹰搜索(BES)跳出局部最优,后期发挥粒子群优化(PSO)深度搜索的优势来提高解的精度。通过改进后的动态自适应旗鱼优化(DASFO)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超参数进行训练,构建了基于DASFO−BP的来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DASFO算法在单峰和多峰测试函数上均能实现快速收敛;与BP,SFO−BP和NCPSO−BP相比,DASFO−BP对周期来压强度和步距的预测值与真实值更为接近,具有更高的精度,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强,能够准确预测下一周期来压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顶垮落 工作面周期来压 来压强度 来压步距 旗鱼优化算法 动态自适应优化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技术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6
作者 谢林君 卞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84-388,共5页
本文以补连塔煤矿33201综采工作面为例,对复杂技术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本文对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过沟谷期间、过构造期间、大埋深条件下回采期间、末采期间、沿空留巷期间等特殊地质条件下来压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以补连塔煤矿33201综采工作面为例,对复杂技术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本文对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过沟谷期间、过构造期间、大埋深条件下回采期间、末采期间、沿空留巷期间等特殊地质条件下来压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以后类似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规律 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 沿空留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岩梁周期裂断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差异分析 被引量:60
7
作者 卢国志 汤建泉 宋振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8-541,共4页
依据传递岩梁理论体系,提出岩梁周期裂断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参量,分析了影响岩梁周期裂断步距的因素为岩梁结构、力学性质等力学参量。结果表明:影响岩梁周期来压步距的因素除岩梁周期裂断外,还与工作面支护强度、推进... 依据传递岩梁理论体系,提出岩梁周期裂断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参量,分析了影响岩梁周期裂断步距的因素为岩梁结构、力学性质等力学参量。结果表明:影响岩梁周期来压步距的因素除岩梁周期裂断外,还与工作面支护强度、推进速度等工程参数相关。根据岩梁周期裂断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的力学结构,建立了各自的力学模型,推导其运动方程。建立岩梁周期裂断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之间的力学关系与数学关系,通过实例验证了运动方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传递岩梁 周期裂断步距 周期来压步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周期来压与采场瓦斯涌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蔡建德 李战军 李化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5,共4页
通过现场监测研究了顶板周期来压与采场瓦斯涌出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对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化和采空区老顶垮落对瓦斯流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支承压力变化影响煤壁瓦斯的涌出,采空区内瓦斯的分布与距工作面距离有关,周期来压时... 通过现场监测研究了顶板周期来压与采场瓦斯涌出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对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化和采空区老顶垮落对瓦斯流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支承压力变化影响煤壁瓦斯的涌出,采空区内瓦斯的分布与距工作面距离有关,周期来压时采场瓦斯涌出量的增大是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化和采空区老顶垮落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采空区 顶板周期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函网络的周期来压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崔铁军 马云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A期243-246,共4页
为预测周期来压,构建了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的泛函网络(FN)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将所选的样本集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分量。基于混沌理论对分量相空间进行重构。各重构分量分别使用FN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将各个FN模型得到的... 为预测周期来压,构建了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的泛函网络(FN)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将所选的样本集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分量。基于混沌理论对分量相空间进行重构。各重构分量分别使用FN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将各个FN模型得到的预测分量进行小波重组,得到完整的周期来压荷载预测波形。通过在重构时的计算发现,荷载的时序序列有一定的混沌性。通过模拟并与3种其它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FN的预测模型得到的最终周期来压荷载波的精度更高,收敛性也较好,但是,时间成本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来压预测 小波处理 混沌优化 泛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煤层群采场周期来压顶板结构及支架载荷 被引量:19
10
作者 黄克军 黄庆享 +2 位作者 王苏健 邓增社 赵萌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87-2693,共7页
现场勘查发现,神府矿区浅埋煤层群间隔岩层厚度大多在15~45 m时,间隔岩层易存在单一关键层结构。文章通过现场实测得出了浅埋煤层群开采周期来压的基本特征:来压步距减小、强度增大、煤壁片帮严重,动载现象、台阶下沉现象和大、小周期... 现场勘查发现,神府矿区浅埋煤层群间隔岩层厚度大多在15~45 m时,间隔岩层易存在单一关键层结构。文章通过现场实测得出了浅埋煤层群开采周期来压的基本特征:来压步距减小、强度增大、煤壁片帮严重,动载现象、台阶下沉现象和大、小周期来压现象明显。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揭示了间隔岩层关键层与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同步与非同步破断的大、小周期来压机理,发现了间隔岩层关键层与已扰动关键层共同形成的"梁-拱-壳"结构形态,给出了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结构形态的判别方法,得出了浅埋煤层群开采顶板周期破断可形成"台阶-台阶"、"砌体-台阶"、"砌体-砌体"的基本结构。综合建立了浅埋煤层群开采间隔岩层周期破断结构与力学模型,给出了支架受动静载荷作用的工作阻力计算方法,并得到了现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群 周期来压 顶板结构 支架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LSSVM的周期来压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洋 马云东 崔铁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66,共4页
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是承受顶板压力的主体结构,选择支架的主要根据是其将要承受的周期来压荷载。为预测周期来压,构建了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将所选的样本集数据分解成不同频... 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是承受顶板压力的主体结构,选择支架的主要根据是其将要承受的周期来压荷载。为预测周期来压,构建了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将所选的样本集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分量,基于混沌理论对分量相空间进行重构。各重构分量分别使用LSSVM模型进行训练,其中LSSVM预测模型的参数由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将各LSSVM模型得到的预测分量进行小波重组得到完整的周期来压荷载预测波形。通过在重构时的计算发现,在某周期下,荷载的时序序列有一定的混沌性。与其他3种模型进行比较,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LSSVM的预测模型得到的最终荷载波的精度更高,收敛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周期来压预测 小波处理 混沌优化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R预测模型的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吕文玉 王海金 +3 位作者 伍永平 杜旭峰 贺雁鹏 贾栋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了准确预测综采工作面基本顶周期来压规律,采用灰度系统理论提取了影响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八个显著因素。针对支持向量机(SVR)预测模型过分依赖主观选择的参数问题,建立了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选择的支持向量机(PSO-SVR)预测模型。试... 为了准确预测综采工作面基本顶周期来压规律,采用灰度系统理论提取了影响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八个显著因素。针对支持向量机(SVR)预测模型过分依赖主观选择的参数问题,建立了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选择的支持向量机(PSO-SVR)预测模型。试验结果得出:PSO-SVR比SVR模型在周期来压强度和步距的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为47.7%、74.3%,决定系数分别提升为45.7%、44.6%。为突显PSO-SVR模型性能的优越性,与应用最广泛的BP普通神经网络进行了对比试验,粒子群算法对标准支持向量机模型性能优化效果明显,较普通BP神经网络优势显著。可见,PSO-SVR对于多种因素影响的非线性耦合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 神经网络 周期来压 灰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顶板综放开采周期来压期间瓦斯涌出规律及治理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志刚 张锋 师为战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46,52,共5页
根据宽沟煤矿Ⅰ010202综放工作面的矿压观测和瓦斯监测数据,分析了基于矿山压力变化的采场瓦斯涌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随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增大而增大,周期来压期间瓦斯涌出量明显大于其他时期,并且瓦斯涌出周期与顶... 根据宽沟煤矿Ⅰ010202综放工作面的矿压观测和瓦斯监测数据,分析了基于矿山压力变化的采场瓦斯涌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随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增大而增大,周期来压期间瓦斯涌出量明显大于其他时期,并且瓦斯涌出周期与顶板周期来压时间几乎同步,瓦斯涌出时间略滞后于顶板周期来压时间。采用上隅角与工作面中巷长短距离高位钻孔、插管抽放等措施进行瓦斯治理,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周期来压 瓦斯涌出规律 微震监测 瓦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周期来压对邻近层抽采瓦斯效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海东 张兴华 张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101,共4页
为提高回采工作邻近层抽采瓦斯效果,减少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提出了采用倾向平行高位钻孔进行邻近层抽采瓦斯工艺。结合山西马军峪煤矿工程实践,对顶板周期来压期间邻近层钻孔抽采瓦斯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出顶板来压期间钻孔抽采瓦... 为提高回采工作邻近层抽采瓦斯效果,减少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提出了采用倾向平行高位钻孔进行邻近层抽采瓦斯工艺。结合山西马军峪煤矿工程实践,对顶板周期来压期间邻近层钻孔抽采瓦斯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出顶板来压期间钻孔抽采瓦斯量及有效的抽采瓦斯时间明显增加,且抽采瓦斯量与抽采时间呈周期性波动,与顶板周期来压步距有较好相关性,提出了钻孔布置参数应考虑来压步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层 瓦斯抽采 周期来压 来压步距 裂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的灰色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永杰 谭云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59-64,共6页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将回采工作面周期来压视为灾变,仿线性GM(1,1)预测模型建模机理,本文建立了包括线性模型在内的统一非线性GM(1,1)预报模型。利用非线性模型特例Verhulst模型和线性模型分别对两个不同矿山条...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将回采工作面周期来压视为灾变,仿线性GM(1,1)预测模型建模机理,本文建立了包括线性模型在内的统一非线性GM(1,1)预报模型。利用非线性模型特例Verhulst模型和线性模型分别对两个不同矿山条件老顶周期来压步距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不同的地质条件将适合不同的预测模型,不能简单一概用线性模型进行预测。对于地质条件发生灾变的情形可建立激励预测模型对周期来压步距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来压步距 灰色预测 回采工作面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场直接顶对周期来压步距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谷拴成 李金华 黄荣宾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37,41,共5页
把直接顶视为变形介质,基于老顶、直接顶协调变形机理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在给定老顶变形条件下,求解得出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与直接顶参数的函数关系式。对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与直接顶弹性模量、厚度以及内摩擦角的关系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把直接顶视为变形介质,基于老顶、直接顶协调变形机理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在给定老顶变形条件下,求解得出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与直接顶参数的函数关系式。对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与直接顶弹性模量、厚度以及内摩擦角的关系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老顶周期来压步距随直接顶厚度或直接顶弹性模量增大而增大,而随岩石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直接顶厚度越大,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变化速率越大;直接顶某一参数对老顶周期来压步距的影响幅度会受到其他参数的影响,但其影响趋势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顶 周期来压步距 老顶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E和分形优化SVM的周期来压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会敏 李腾飞 +1 位作者 刘洋 崔铁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了解决周期来压的预测问题,首先对已知支架周期来压荷载曲线使用多重差异进化算法(MDE)进行拟合,将每重拟合形成的单一正弦曲线与上次差余曲线(Ei)再作差余曲线(Ei+1)。将这些Ei图通过分形几何的盒子法计算维度和相关系数(r)。将每条E... 为了解决周期来压的预测问题,首先对已知支架周期来压荷载曲线使用多重差异进化算法(MDE)进行拟合,将每重拟合形成的单一正弦曲线与上次差余曲线(Ei)再作差余曲线(Ei+1)。将这些Ei图通过分形几何的盒子法计算维度和相关系数(r)。将每条Ei的维度、r和支架相对距离(L)作为输入值,对应的Ei的周期Ti、缩放系数Si和纵移系数Di作为目标值,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训练。通过对维度和r规律的研究得到拟设置支架处荷载各Ei的维度和r,带入训练后的SVM模拟得到Ei的Ti、Si和Di,进而得到Ei的表达式。将上述Ei求和即为所求拟设置支架处的周期来压荷载。实例分析说明,该种方法预测结果可以大体反映支架周期来压的基本形式和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差异进化 分形理论 支持向量机 周期来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周期来压步距关系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陈通 《煤矿开采》 1999年第1期33-35,共3页
文章通过1212E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分析,提出了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周期来压步距的关系,给出了相关公式。同时,指出了工作面支架存在的6种工作状态。
关键词 周期来压步距 推进速度 综采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家营7煤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瓦斯涌出规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嘉勇 郭立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2-745,共4页
为了预防钱家营矿7煤工作面开采时瓦斯异常涌出现象,采用FLAC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确定周期来压前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峰值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周期来压时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增大是采空区老顶垮落和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 为了预防钱家营矿7煤工作面开采时瓦斯异常涌出现象,采用FLAC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确定周期来压前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峰值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周期来压时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增大是采空区老顶垮落和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确定7煤层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15 m,来压时期平均瓦斯涌出量为正常时期的2.9倍左右.这将有助于提高采煤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瓦斯异常涌出的预测精度,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小来压对工作面瓦斯涌出的影响,预防瓦斯异常涌出和瓦斯灾害的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周期来压 瓦斯涌出规律 采空区 支承 来压步距 裂隙带 FL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缓斜煤层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判断指标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光明 张明黔 富恭俭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2,共4页
根据四川省各矿进行的缓斜煤层工作面矿山压力研究的成果,叙述了采煤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判断指标及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煤层 采煤工作面 周期来压 判断指标 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