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宁恢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姚姝 陈涛 +6 位作者 张亚东 朱镇 赵庆勇 周丽慧 赵凌 李余生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改良宁恢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以含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的品种关东194为供体,通过杂交、回交,利用与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恢复基因Rf1a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将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导入宁恢8号,结合田间抗性... 为改良宁恢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以含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的品种关东194为供体,通过杂交、回交,利用与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恢复基因Rf1a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将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导入宁恢8号,结合田间抗性和性状鉴定,至BC3F3育成10个条纹叶枯病抗性显著提高、农艺性状优良的改良系。选择其中4个综合性状较优的株系分别与不育系A25、A19和A70进行配组鉴定。结果表明,改良系-2所配组合的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宁恢8号的相应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恢复系 条纹叶枯病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恢复系C224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文静 刘志恒 +3 位作者 张燕之 刘欣 王昌华 赵家铭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8-232,共5页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C224对条纹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效应,并考查了C224与7个保持系组配的杂交组合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C224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C224对条纹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效应,并考查了C224与7个保持系组配的杂交组合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C224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E-1),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分别为-12.47和-24.75,均呈负向显性,上位性和互作效应明显;主基因的遗传率为92.12%,多基因遗传率为2.74%,抗性遗传存在明显的主基因效应。在C224与7个保持系组配的杂交组合中,有5个组合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达到高抗或中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抗性 遗传模型 恢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恢复系C161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及相关QTL定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文静 刘志恒 +3 位作者 张燕之 刘欣 王昌华 赵家铭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共5页
为了探明水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机制,定位相关QTL,以感病保持系66B和抗病粳稻恢复系C161构建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技术,以各世代对条纹叶枯病的病情指数比率为表型值,对C161的抗病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对条纹叶... 为了探明水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机制,定位相关QTL,以感病保持系66B和抗病粳稻恢复系C161构建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技术,以各世代对条纹叶枯病的病情指数比率为表型值,对C161的抗病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由3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控制,符合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G-2),利用Qgene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3个与抗病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1,9,11染色体上RM283-RM259、RM257-RM160和RM287-RM229标记区间内,LOD值分别为3.798,3.942和4.965;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6.7%、17.2%和21.2%,分离分析的结果与QTL定位的结果相对一致,可相互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抗性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