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桂云 汪祖国 +3 位作者 姚其林 徐跃明 俞梅芳 周士良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5年第2期36-38,共3页
2004年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病在上海奉贤和松江两区呈局部暴发,松江区苏香糯等早播品种发生特重,产量损失严重。本文探讨通过对灰飞虱在夏熟作物穗期及前期杂草上的防治,有效压低越冬基数以减轻或推迟田间发病的技术。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技术初探 综合防治 条纹叶枯病 2004年 产量损失 夏熟作物 田间发病 越冬基数 松江区 灰飞虱 暴发 早播 香糯 杂草 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港市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伟 曲明明 陈德辉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综合防治 发生规律 病毒传播方式 东港市 条纹叶枯病 RNA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进成 李茹 赵桂东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症状 条纹叶枯病 侵染循环 发生特点 水稻 条纹叶枯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水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特征 被引量:50
4
作者 孙黛珍 江玲 +4 位作者 张迎信 程遐年 王春明 翟虎渠 万建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利用强迫饲毒、集团接种、非嗜性测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研究与分析了8个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发现不同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特征并不完全相同。IR36、Kasalath、窄叶青8号、道人桥、DV85既抗条纹病毒又抗... 利用强迫饲毒、集团接种、非嗜性测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研究与分析了8个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发现不同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特征并不完全相同。IR36、Kasalath、窄叶青8号、道人桥、DV85既抗条纹病毒又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爱知97和KentaNakan抗条纹病毒,但不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品种对条纹病毒的抗性;而IR24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仅表现中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抗性 水稻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新规律 被引量:68
5
作者 程兆榜 杨荣明 +2 位作者 周益军 刁春友 熊如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1,共3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近 2年江苏省水稻生产上发生的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 ,病害的传播介体灰飞虱在苏北地区一年可发生 5代 ,其中第 1代成虫和第 2代若虫为主要传毒世代。病害在田间先后出现 4个显症高峰 ,其中第 2和第 3发病高峰是主要危害...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近 2年江苏省水稻生产上发生的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 ,病害的传播介体灰飞虱在苏北地区一年可发生 5代 ,其中第 1代成虫和第 2代若虫为主要传毒世代。病害在田间先后出现 4个显症高峰 ,其中第 2和第 3发病高峰是主要危害高峰 ,发病株数占田间总病株数的 90 %以上。随着水稻栽培模式和品种布局的变化 ,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目前该病害在田间的一般发病规律为 :早播田重于迟播田 ;水秧田重于旱秧田 ;常规移栽田重于小苗抛栽田 ;秧池重于大田 ;沿海滩涂重于内地 ;孤立秧池重于连片秧池 ;晚粳重于其他品种 ;周围杂草丛生的稻田病害发生加重 ;冬季小麦面积大的地区病害发生重。据初步分析 ,水稻落谷期和移栽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决定性因素 ,其他因子都通过影响水稻落谷时间和移栽时间而起作用。锐劲特等药剂防治灰飞虱有较好效果 ,在重病区种植抗耐该病的水稻品种也是较好的防治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发生规律 症状 危害程度 品种抗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育种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才林 张亚东 +2 位作者 朱镇 赵凌 陈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0-533,共4页
利用日本育成的抗条纹叶枯病优质粳稻品种,与江苏高产品种杂交,将其条纹叶枯病抗性导入江苏高产粳稻品种,达到有利基因的聚合,改良现有粳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结果表明,在充分发病的自然条件下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选择的效果十分明显,... 利用日本育成的抗条纹叶枯病优质粳稻品种,与江苏高产品种杂交,将其条纹叶枯病抗性导入江苏高产粳稻品种,达到有利基因的聚合,改良现有粳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结果表明,在充分发病的自然条件下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选择的效果十分明显,只要具有一定的选择压,很容易选择到抗性好的株系。关东194是一个优良的条纹叶枯病抗源亲本,在粳稻条纹叶枯病抗性改良和品质改良中值得加以利用。通过连续3年的定向选择,已经获得一批抗条纹叶枯病的优良品种(系)。其中"宁4009"已于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为"南粳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抗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和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 被引量:35
7
作者 姚姝 陈涛 +5 位作者 张亚东 朱镇 赵凌 赵庆勇 周丽慧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47,共7页
以江苏高产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母本,具有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的日本粳稻品种关东194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聚合育种。利用与Stv-bi基因共分离的SCAR标记及与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紧密连锁的CAPS功能标记对... 以江苏高产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母本,具有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的日本粳稻品种关东194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聚合育种。利用与Stv-bi基因共分离的SCAR标记及与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紧密连锁的CAPS功能标记对其分离世代进行标记位点的检测,结合田间多代选育、抗性鉴定和籽粒胚乳外观鉴定,将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同时转育到高产品种中,筛选、培育出优质、抗病、高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系宁9108。利用与水稻优质及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不仅初步建立了优质、抗病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也为水稻优质、抗病、高产育种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方法和重要的中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暗胚乳突变基因 条纹叶枯病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 被引量:32
8
作者 丁秀兰 江玲 +3 位作者 张迎信 孙黛珍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41-1046,共6页
利用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inbredlines,BIL)群体(BC1F10),采用苗期强迫饲毒和田间重病区自然接种的方法,以病情指数作为条纹叶枯病的表型值,鉴定了两亲本及98个BILs对条纹叶枯病的抗... 利用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inbredlines,BIL)群体(BC1F10),采用苗期强迫饲毒和田间重病区自然接种的方法,以病情指数作为条纹叶枯病的表型值,鉴定了两亲本及98个BILs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利用QTLCartographer软件复合区间作图的方法,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进行了QTL检测分析。苗期强迫饲毒鉴定,检测到2个水稻抗条纹叶枯病QTL,分别位于第7、第11染色体上,LOD值分别为2.77和8.58,贡献率分别为8.96和31.79%。田间自然接种在第11染色体上也检测到抗条纹叶枯病QTL,贡献率达22.49%。表明第11染色体上存在一个稳定表达的主效抗条纹叶枯病QTL,该主效抗性QTL及其相应标记,可望在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水稻条纹叶枯病 重组自交系群体 抗性基因 QT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共作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甄若宏 王强盛 +3 位作者 张卫建 卞新民 沈晓昆 李元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060-3065,共6页
由灰飞虱传毒危害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稻作区严重发生的病毒病害.作为稻作生产生态实践模式之一的稻鸭共作技术对稻田病虫草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稻鸭共作对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影响的报道.因此,于2004... 由灰飞虱传毒危害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稻作区严重发生的病毒病害.作为稻作生产生态实践模式之一的稻鸭共作技术对稻田病虫草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稻鸭共作对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影响的报道.因此,于2004~200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东台试验场进行了田间实验,共设计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稻作区(不养鸭、施药)、稻鸭共作区(养鸭、不施药)和秧田期覆盖防虫网、栽后大田稻鸭共作区(秧田覆盖防虫网、栽后稻田养鸭、不施药)和对照区(不养鸭、不施药).结果表明:稻鸭共作以及秧田期覆盖防虫网、栽后大田稻鸭共作处理对灰飞虱有显著的控制效应,因此也显著降低了两处理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间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稻鸭共作处理对条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效为79.44﹪,略高于常规稻作78.82﹪的防效,而秧田期覆盖防虫网、栽后大田稻鸭共作处理对稻田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对条纹叶枯病的防效超过94.01﹪.总之,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可知,稻鸭共作尤其是秧田期覆盖防虫网、栽后稻鸭共作处理为防治条纹叶枯病提供了一条安全高效的生态控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防虫网 灰飞虱 条纹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数量性状座位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黛珍 江玲 +3 位作者 张迎信 程遐年 翟虎渠 万建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为探明水稻品种窄叶青8号抗条纹叶枯病的数量性状座位,构建了窄叶青8号/武育粳3号F2群体的分子图谱,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接种两种鉴定方法,以病情指数比率为表型值,对每个F2单株衍生的F2∶3家系进行了抗条纹叶枯病鉴定。整个群体的... 为探明水稻品种窄叶青8号抗条纹叶枯病的数量性状座位,构建了窄叶青8号/武育粳3号F2群体的分子图谱,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接种两种鉴定方法,以病情指数比率为表型值,对每个F2单株衍生的F2∶3家系进行了抗条纹叶枯病鉴定。整个群体的病情指数比率均呈偏向于抗性亲本的连续性分布,表明条纹叶枯病抗性受数量性状基因的控制。进一步的QTL分析发现,两种鉴定方法所检测到的QTL完全不同,人工接种(强迫饲毒)方法仅检测到1个抗性基因位点qSTV7,其增强抗性的等位基因来源于窄叶青8号,而田间自然接种方法检测到2个抗性基因位点qSTV5和qSTV1,其增强抗性的等位基因分别来源于窄叶青8号和武育粳3号,暗示抗性亲本窄叶青8号可能携带耐病毒基因和抗灰飞虱基因,而感病亲本武育粳3号经遗传重组后,其抗性基因也得以表现。比较前人研究结果,发现检测到的QTL为新的抗条纹叶枯病基因位点,这些基因不同于抗条纹叶枯病主基因Stvb-i,可为防止单一基因广泛使用造成的遗传脆弱性,提供新的抗性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性 条纹叶枯病 数量性状座位 人工接种 田间自然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宏根 李波 +4 位作者 朱正斌 崔小芬 汤述翥 梁国华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70,共8页
在对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Dular进行抗性基因定位的基础上,以它为抗性供体亲本,武育粳3号为抗性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从BC1F1开始利用与条纹叶枯病抗性QTLqSTV-11b和qSTV-11c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改良武育粳3号的条... 在对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Dular进行抗性基因定位的基础上,以它为抗性供体亲本,武育粳3号为抗性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从BC1F1开始利用与条纹叶枯病抗性QTLqSTV-11b和qSTV-11c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改良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和选育抗病新品种。对检测到抗病基因的回交后代进行主要性状的聚类分析,分别有9个抗病基因纯合的BC3F2单株和31个抗病基因杂合的BC4F1单株与武育粳3号聚为一类。经进一步纯合稳定,有望筛选到抗性得到改良、性状回复到武育粳3号的株系。对18个抗病基因纯合的BC2F3株系进行鉴定,其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均达到抗的水平,有5个株系丰产性较武育粳3号有明显提高,其中2个株系外观品质也较武育粳3号有了明显改进,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条纹叶枯病 抗性 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武陵粳1号” 被引量:19
12
作者 潘学彪 陈宗祥 +6 位作者 左示敏 张亚芳 吴旭江 马宁 江祺祥 阙金华 周春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51-1857,共7页
条纹叶枯病是21世纪以来江苏省最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食味品质较优的主栽品种武育粳3号因高度感染该病而种植面积锐减。本研究以镇稻88为抗条纹叶枯病毒病基因Stvb-i的供体亲本,采用回交育种策略,改良武育粳3号的抗条纹叶枯病性能。在... 条纹叶枯病是21世纪以来江苏省最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食味品质较优的主栽品种武育粳3号因高度感染该病而种植面积锐减。本研究以镇稻88为抗条纹叶枯病毒病基因Stvb-i的供体亲本,采用回交育种策略,改良武育粳3号的抗条纹叶枯病性能。在连续回交和自交过程中,以紧密连锁的双侧分子标记对Stvb-i进行"前景"选择,同时对后代与轮回亲本遗传背景的相似程度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背景"选择,在短期内育成抗条纹叶枯病的"武育粳3号",命名为"武陵粳1号"。新品种保持了原品种的基本农艺性状、丰产性、稳产性和优异的食味品质,并大幅度提高了其条纹叶枯病抗性水平,在江苏省多点抗性鉴定试验中的平均病株率仅为4.4%,极显著低于原品种(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抗性基因供体 回交育种 轮回亲本 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Stv-b^i和Wx-mq基因改良武育粳3号条纹叶枯病抗性和食味品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涛 吴昊 +8 位作者 张亚东 朱镇 赵庆勇 周丽慧 姚姝 赵凌 于新 赵春芳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7-474,共8页
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q的供体,采用回交育种的策略,改良武育粳3号的抗性和食味品质。在连续回交和自交的过程中,利用与Stv-bi和Wx-mq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跟踪检测,并结合条纹叶... 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q的供体,采用回交育种的策略,改良武育粳3号的抗性和食味品质。在连续回交和自交的过程中,利用与Stv-bi和Wx-mq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跟踪检测,并结合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抗性鉴定以及农艺性状的系统选择,在BC3F4世代中筛选到10个具有Stv-bi Stv-bi WxmqWx-mq纯合基因型的改良系。性状分析表明,这些品系保留了受体亲本武育粳3号农艺性状,条纹叶枯病抗性得到明显改良,同时,食味、外观品质也大幅提升。综合分析,最终筛选出K01和K04两个优异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食味品质 Stv-b^i基因 Wx-mq基因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抗水稻条纹叶枯病育种策略 被引量:40
14
作者 潘学彪 梁国华 +1 位作者 陈宗祥 张亚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Sty-b^i基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星在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上的应用
15
作者 夏桂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3期368-368,共1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主要由稻飞虱传播。近年来,在全国各粳稻区均有发生,出现暴发流行趋势,造成水稻严重减产。2003—2004年,仅江苏省苏北地区就造成几十万亩水稻绝收。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美洲星 应用 防治 条纹叶枯病 流行趋势 苏北地区 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条纹叶枯病优良食味晚粳稻新品种南粳46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才林 张亚东 +3 位作者 朱镇 赵凌 陈涛 林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2,共2页
南粳4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5 d左右,株高110 cm左右,... 南粳4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5 d左右,株高110 cm左右,直立型穗,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5-26 g。植株生长清秀,灌浆速度快,熟色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米饭晶莹剔透,有香味,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ZA5、ZB21、ZD7、ZF1小种,感ZC15、ZE3、ZG1小种,感穗颈瘟和纹枯病。适宜在苏南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优良食味 条纹叶枯病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IR24抗条纹叶枯病相关QTL的检测 被引量:17
17
作者 孙黛珍 江玲 +3 位作者 张迎信 程遐年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探明籼稻品种IR24是否携有新的抗条纹叶枯病基因,利用衍生于Asominori/IR24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和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IR24插入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进行抗条纹叶枯病相关QTL的检测。利用疫区田间自然条件鉴定的方法... 为探明籼稻品种IR24是否携有新的抗条纹叶枯病基因,利用衍生于Asominori/IR24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和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IR24插入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进行抗条纹叶枯病相关QTL的检测。利用疫区田间自然条件鉴定的方法,在RIL群体中共检测到4个控制条纹叶枯病的QTL,分别位于第3、5、7、11染色体上(qSTV3、qSTV5、qSTV7、qSTV11),其中qSTV3、qSTV7和qSTV11增强抗性的等位基因来自抗性亲本IR24。采用图示基因型比较法,在CSSL群体中将4个抗条纹叶枯病相关基因位点分别定位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4、L17、L39、L61、L62的IR24插入片段上。对比分析RIL群体和CSSL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发现qSTV3所在的标记区间与CSSL17的IR24片段相吻合,qSTV7所在的标记区间与CSSL4的杂合片段、CSSL39的IR24片段相吻合,qSTV11所在的标记区间与CSSL61的IR24片段以及CSSL62的杂合片段相吻合,表明确实存在这3个位点。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qSTV3区域存在抗刺吸性害虫的基因簇,是一个表达稳定的抗灰飞虱基因座;位于第7染色体上的qSTV7不同于已报道的抗性基因座,表明IR24携有新的抗性基因,这些基因不同于主基因Stvbi-,为防止广泛使用单一基因而造成的遗传脆弱性提供了新的抗性基因源,并且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不同抗性基因培育抗性稳定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品种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抗性 数量性状基因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主栽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与灰飞虱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洁 吴丽娟 +2 位作者 周彤 魏邦庆 周益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为明确江苏省主栽抗病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特征,采用苗期接种鉴定、非嗜性测验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分析了8个主栽抗病品种对水稻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结果发现:品种的抗病性和抗虫性表现并不一致。抗病性分析发现,供试... 为明确江苏省主栽抗病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特征,采用苗期接种鉴定、非嗜性测验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分析了8个主栽抗病品种对水稻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结果发现:品种的抗病性和抗虫性表现并不一致。抗病性分析发现,供试品种均抗条纹病毒;抗虫性分析发现,镇稻88等4个品种表现为较弱的抗虫性,其余品种均表现为无抗虫性。表明:供试抗病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的抗性主要来源于对条纹病毒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评价 水稻品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涛 张亚东 +4 位作者 朱镇 赵凌 林静 张所兵 王才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原和传毒介体、鉴定方法、抗性遗传机理以及抗性育种现状等4个方面,系统概述了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抗病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弓利英 夏立 +2 位作者 马丽 刘松涛 海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沿黄稻区 防治技术 植物病毒 黄河沿岸 水稻产量 感病程度 水稻生产 发生特点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