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氏环境复合二项模型的条件概率计算
1
作者 肖临 杨向群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9,共7页
肖临在Cossette(2004)的基础上改进并建立了马氏链环境中复合二项风险模型,针对Cossette(2004)中所提出的几个命题在肖临的模型框架下给出了详细的证明,得出了有限时间的条件非破产概率递推公式及赔付额的条件概率函数的递推公式.
关键词 马氏链环境 复合二项风险模型 条件概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ov骨架过程成为Markov过程的条件(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万荣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1,共4页
给出了一个齐次Markov骨架过程成为齐次Markov过程的充分条件及其转移概率函数 .
关键词 MARKOV骨架过程 齐次Markov过程 停时 充分条件 转移概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径谱分布的南京市区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振 马嫣 +3 位作者 郑军 李时政 王荔 张亚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19-1626,共8页
2013年8月8日—2013年8月29日期间,于南京市气象局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连续监测颗粒物粒径谱分布.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分析得出了观测期间气溶胶粒径分布的4个源.结合痕量气体数据(NOx)、气溶胶光吸收系数(Babs781)... 2013年8月8日—2013年8月29日期间,于南京市气象局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连续监测颗粒物粒径谱分布.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分析得出了观测期间气溶胶粒径分布的4个源.结合痕量气体数据(NOx)、气溶胶光吸收系数(Babs781)和颗粒物化学成分(SO2-4、NO-3)确认出4个源,即近处交通排放源、远处交通排放源、混合燃烧排放源和二次气溶胶源.同时基于气象数据(风向和风速),通过条件概率函数(CPF)判断出4个源的方位.近、远处交通源与NOx的日变化规律相似,混合燃烧源与Babs781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二次气溶胶源与SO2-4和NO-3浓度之和有较好的相关性.4个源的贡献率依次分别为14%、24%、37%和25%,表明混合燃烧排放的相对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区 粒径分布源解析 正交矩阵因子分析(PMF) 条件概率函数(c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中黑碳浓度的反射法测定 被引量:5
4
作者 秦亚丽 张海青 +6 位作者 张贵英 倪邦发 王平生 聂鹏 黄东辉 陈喆 吴伟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黑碳(BC)气溶胶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超过CH4,成为影响全球变暖效应的第二大重要因素,其作用仅次于CO2。本文用基于反射方法的黑碳仪测得2007年5月—2009年10月在北京房山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BC体积浓度,结合常规气象资... 黑碳(BC)气溶胶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超过CH4,成为影响全球变暖效应的第二大重要因素,其作用仅次于CO2。本文用基于反射方法的黑碳仪测得2007年5月—2009年10月在北京房山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BC体积浓度,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对该地区的BC体积浓度的时间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PIXE测定的多元素关联分析表明,BC与S存在强的正关联,而与Si(和Al)仅有弱关联。这显示,BC与前者有明显的共源性——均主要来自人为污染,而与主要来自扬尘的Si和Al异源。与其他城市和国家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条件概率函数(CPF)和Wind Rose软件分析得到了BC可能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反射法 黑碳仪 条件概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精细化工园区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封豆豆 吴成志 +4 位作者 陈必新 王俏丽 张士汉 陈建孟 李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5-942,共8页
为实现精细化工园区精准溯源,基于某园区2018年3~12月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数据及气象监测数据,分析整体污染水平和组分特征,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开展源解析研究,并结合条件双变量概率函数(CBPF)对主要排放源进行精准... 为实现精细化工园区精准溯源,基于某园区2018年3~12月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数据及气象监测数据,分析整体污染水平和组分特征,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开展源解析研究,并结合条件双变量概率函数(CBPF)对主要排放源进行精准定位。结果表明,园区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381.92±183.62)×10-9,优势组分为卤代烃,优势物种依次为二氯甲烷、甲苯、1,2-二氯甲烷等,体现了精细化工园区的高VOCs污染特性;PMF分析表明精细化工排放源贡献为59.18%,道路移动源贡献为27.48%,是园区制定管控措施需要重点考虑的2个方面;CBPF分析表明园区东南部和东北部重污染企业分布较多,园区周边敏感区域易受园区高浓度VOCs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工园区 挥发性有机物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 条件双变量概率函数(CBPF)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