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卫星条件植被指数监测土壤状况 被引量:36
1
作者 蔡斌 陆文杰 郑新江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5年第4期45-50,共6页
本文介绍用1985—1991年NOAA卫星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进行处理生成的条件植被指数(VCI),研究我国土壤的湿度状况,并阐述了应用VCI,结合常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监测由于干旱或大范围洪涝所造成的宏观... 本文介绍用1985—1991年NOAA卫星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进行处理生成的条件植被指数(VCI),研究我国土壤的湿度状况,并阐述了应用VCI,结合常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监测由于干旱或大范围洪涝所造成的宏观植被状况变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对我国的干旱、洪涝状况进行宏观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条件植被指数 监测 干旱 洪涝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植被指数在海河流域干旱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少华 严登华 +3 位作者 李传哲 翁白莎 李蒙 何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共4页
鉴于海河流域干旱问题突出,根据2001-2013年MODIS的NNDVI数据构建了条件植被指标(VVCI)对海河流域进行月尺度干旱评价,并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SPI)和河北省农业干旱受灾面积(AADAA)资料与其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海河... 鉴于海河流域干旱问题突出,根据2001-2013年MODIS的NNDVI数据构建了条件植被指标(VVCI)对海河流域进行月尺度干旱评价,并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SPI)和河北省农业干旱受灾面积(AADAA)资料与其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海河流域近13年干旱特征。结果表明,VVCI指标较传统的SSPI指标在海河流域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海河流域整体干旱呈减缓趋势,而平原区白洋淀平原和子牙河平原的干旱均呈加剧趋势;3-6月和10-12月是海河流域干旱易发期,表明海河流域冬小麦受干旱影响的风险较大,尤其是春旱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评价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条件植被指数评价西藏植被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3
作者 王圆圆 扎西央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444,共10页
基于2000—2014年4—10月西藏气象站遥感干旱指数(条件植被指数,VCI)和气象干旱指数(标准降水指数,SPI)之间的相关性,评估植被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通过分析气候环境要素对响应特征的影响并归纳相应规则,获取西藏地区植被对气象干旱有... 基于2000—2014年4—10月西藏气象站遥感干旱指数(条件植被指数,VCI)和气象干旱指数(标准降水指数,SPI)之间的相关性,评估植被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通过分析气候环境要素对响应特征的影响并归纳相应规则,获取西藏地区植被对气象干旱有明显响应的区域分布。结果显示:VCI与12周时间尺度的SPI具有较强相关性,说明西藏地区植被生长对降水的响应大约滞后12周;植被对气象干旱响应不敏感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极度干燥或极度湿润、土地覆盖类型为森林、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过小、多年NDVI变化标准差过小、有降水之外的其他水源补给等;基于对区域气候环境要素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西藏中部偏南地区植被对气象干旱有明显响应,主要包括拉萨地区、山南地区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那曲地区中部和西南部、阿里地区的东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指数 标准降水指数 西藏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VTCI)的中国北方地区土壤水分估算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鸣程 杨胜天 +1 位作者 董国涛 白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6-455,共10页
利用中国北方13省2000-2008年的Terra-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数据,以及相同时间段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的0~10 cm表层土壤水分资料,建立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表层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计算出2000-2008年北方13省各... 利用中国北方13省2000-2008年的Terra-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数据,以及相同时间段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的0~10 cm表层土壤水分资料,建立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表层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计算出2000-2008年北方13省各月份表层土壤水分,主要结论有:(1)空间分布上,表层土壤水分最高的是分区一和分区四,平均值均达到了0.2以上,表层土壤水分最低的是新疆沙漠地区,低于0.05,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基本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2)受降雨量和农作物需水的影响,年内月份之间,7、8两月表层土壤水分最高,4、5、9、10月表层土壤水分最低;(3)年际变化上,2000-2001、2001-2002、2005-2006年北方大部分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增加,增加区域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79.2%、59.3%和71.4%,而2002-2003、2004-2005年大部分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减少,减少区域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53.9%和64.1%;(4)降水是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土壤水分遥感反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北方地区干旱的分布及变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遥感 条件温度植被指数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陆地水储量与干旱指标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晓英 吴淑君 +1 位作者 王颖 崔威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85,共6页
基于GRACE卫星数据、MODIS数据和降水数据分析了2003—2016年淮河流域陆地水储量、植被指数和降水的多年时空变化,并探究标准化陆地水储量指数(SWS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与条件植被指数(VCI)对流域干旱的指示性。结果表明:淮河流域陆... 基于GRACE卫星数据、MODIS数据和降水数据分析了2003—2016年淮河流域陆地水储量、植被指数和降水的多年时空变化,并探究标准化陆地水储量指数(SWS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与条件植被指数(VCI)对流域干旱的指示性。结果表明:淮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降水量微弱下降,植被覆盖率显著上升;SPI与VCI相关性较高,与SWSI变化较为一致;SWSI与SPI指示的不同等级干旱月份数量基本相当,明显小于VCI;SPI对淮河流域历史干旱存在漏报,VCI指示的干旱等级略偏高;SWSI整体表现较为良好,能够有效监测淮河流域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储量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条件植被指数 标准化陆地水储量指数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9
6
作者 周会珍 刘绍民 +1 位作者 白洁 毛德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4-140,共7页
利用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1982-1993年间的AVHRR遥感数据、常规气象数据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建立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0~50 cm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并计算出0~50 cm土体各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乌审旗多年平均土壤水分的变化... 利用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1982-1993年间的AVHRR遥感数据、常规气象数据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建立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0~50 cm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并计算出0~50 cm土体各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乌审旗多年平均土壤水分的变化量约为-3.47mm,逐年土壤水分变化量Δw在-118~82 mm之间。乌审旗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不大,基本在±50 mm之间变动。除1986、1987、1991以及1993年外,其余年份乌审旗土壤水分变化量Δw都为正。乌审旗土壤水分的年内波动也不大,基本在±10 mm之间。通过误差分析可知,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4.77%,均方差为77.54 mm。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遥感监测 条件温度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土壤湿度反演——以东营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樊彦国 韩志聪 +1 位作者 丁智慧 吴会胜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土壤湿度是气象、水文和农业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决定农作物的水分供应状况,及时掌握土壤水含量情况,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营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数据、气象监测站点的土壤湿度数据,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表观热惯量... 土壤湿度是气象、水文和农业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决定农作物的水分供应状况,及时掌握土壤水含量情况,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营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数据、气象监测站点的土壤湿度数据,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表观热惯量(ATI)模型和条件温度植被指数(VTCI)模型,并绘制了东营市2012年4月25日和6月17日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东营市大部分土壤相对湿度4月份在60%-70%之间,6月份在75%-85%之间,土壤含水量普遍较高。利用当年月份的降雨量以及农业生产活动信息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反演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本研究可为东营市农业生产指导、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对旱情监测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MODIS数据 表观热惯量(ATI) 条件温度植被指数(VTCI) 东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