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条件证据更新的机动目标分类
1
作者 杜思伟 林家骏 苏永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1-515,共5页
以Fagin-Halpern Dempster-Shafer条件证据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证据更新的机动目标分类方法。该方法将空中目标的机种类型与机动状态相互作为条件证据,以获得交叉验证的条件信任度分配函数,并通过识别框架的拓展,实现基本信... 以Fagin-Halpern Dempster-Shafer条件证据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证据更新的机动目标分类方法。该方法将空中目标的机种类型与机动状态相互作为条件证据,以获得交叉验证的条件信任度分配函数,并通过识别框架的拓展,实现基本信任度分配的更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目标分类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机动目标分类 条件证据理论 条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辨识框架下条件证据更新的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祎 周强 +2 位作者 吴文军 吴迪 胡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70-2373,共4页
在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中,各个子网往往具有不同的辨识框架,此时经典的证据理论无法处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辨识框下的证据融合理论和条件更新理论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获取最新的观测证据,提出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作为信任转换的... 在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中,各个子网往往具有不同的辨识框架,此时经典的证据理论无法处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辨识框下的证据融合理论和条件更新理论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获取最新的观测证据,提出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作为信任转换的桥梁,完成动态辨识框架下的信任测度;然后利用新来证据的信任测度对已有的证据进行更新,以此进行各个观测区域的故障检测;最后通过构造两个传感器子网S1和S2的分布式检测与识别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处理动态辨识框架和故障检测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动态辨识框架 条件概率更新 置信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迭代更新随机森林的非约束人脸特征点精确定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袁缘 谢忠 +4 位作者 周顺平 刘郑 王伟明 刘秀平 饶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1-1890,共10页
人脸特征点定位是计算机视觉中研究和分析人脸的关键.为了提高在非约束环境中(大姿态变化、遮挡、复杂背景等)人脸特征点定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条件迭代更新随机森林的非约束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首先,为了克服遮挡和背景噪... 人脸特征点定位是计算机视觉中研究和分析人脸的关键.为了提高在非约束环境中(大姿态变化、遮挡、复杂背景等)人脸特征点定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条件迭代更新随机森林的非约束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首先,为了克服遮挡和背景噪声的影响,对人脸子区域进行分类,提取人脸正子区域;然后,在人脸正子区域上估计头部姿态,根据估计的头部姿态和人脸局部子区域学习特征点的初始化条件概率模型,定位人脸特征点的初始位置;再依据特征点的初始位置建立人脸误差模型,利用误差模型在线学习并多次迭代更新随机森林的叶子节点,生成新的复合叶子概率模型,包括人脸子块类别、头部姿态、人脸形变模型、误差偏移模型;最后,引入条件权重稀疏投票对复合叶子概率模型进行回归,定位人脸特征点的精确位置.在AFW,LFW和Pointing’04这3个具有挑战性的公共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非约束人脸特征点定位中的平均误差值为0.15时,定位准确率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特征点定位 条件迭代更新随机森林 多概率复合模型 非约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证据更新方法的短时软/硬情报融合
4
作者 查良帅 杨建波 刘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02-1206,共5页
介绍了软/硬情报融合新方法,分析了证据理论(DST)应用于软/硬情报融合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以Fagin-Halpern(FH)DS条件原理为依据,提出了一种面向情报融合中多源证据的条件更新方法,避免了扩展识别框架,并明确了该方法的参数选取标准... 介绍了软/硬情报融合新方法,分析了证据理论(DST)应用于软/硬情报融合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以Fagin-Halpern(FH)DS条件原理为依据,提出了一种面向情报融合中多源证据的条件更新方法,避免了扩展识别框架,并明确了该方法的参数选取标准。另外,基于时间表对融合过程进行短时划分,以提高融合的精确性。通过融合实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情报融合 条件证据更新 DST理论 参数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KPLS建模方法及在磨机负荷参数集成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汤健 柴天佑 +1 位作者 余文 赵立杰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1-486,共16页
针对过程非线性、基于历史数据构建的离线模型泛化性差以及基于滑动窗口和每样本递推更新的在线建模方法难以均衡建模精度和建模速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线核偏最小二乘(On-line kernel partial least squares,OLKPLS)建模方法.该方法... 针对过程非线性、基于历史数据构建的离线模型泛化性差以及基于滑动窗口和每样本递推更新的在线建模方法难以均衡建模精度和建模速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线核偏最小二乘(On-line kernel partial least squares,OLKPLS)建模方法.该方法依据新样本与建模样本间的近似线性依靠(Approximate linear dependence,ALD)值和代表工业过程特性漂移幅度的阈值,选择有价值样本更新KPLS模型,并采用合成数据和Benchmark平台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针对基于离线历史数据建立的融合多传感器信息的磨机负荷参数集成模型难以适应磨矿过程时变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LKPLS和在线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的在线集成建模方法,并通过实验球磨机的实际运行数据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偏最小二乘 近似线性依靠 模型更新条件 在线建模 集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场非等距双向传播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
6
作者 袁敏 曹妍 王媛媛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196,共5页
为解决传统实时信号处理系统存在的处理精度较低,传输时延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光场非等距双向传播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在原始瑞利范围基础上,将光束传播区域进行分类,根据创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获取非等距双向传播步长的更新条件;将DSP... 为解决传统实时信号处理系统存在的处理精度较低,传输时延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光场非等距双向传播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在原始瑞利范围基础上,将光束传播区域进行分类,根据创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获取非等距双向传播步长的更新条件;将DSP与FPGA进行融合,设计硬件整体框架的核心部分,实现硬件的正常运行;利用双路信号获取完整信号幅度信息与相位信息;依据相控阵列天线运行理论,获取阵内相位差值与区域接收通道决定性因素,对通道接收信号表达式进行架构,依据正交信号与相位差的相位补偿,获取相应输出信号矩阵,采用加权因子计算得出最终实时信号处理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系统处理实时信号的精度高达98%,且处理后的实时信号传输时延较短,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非等距 双向传播 实时信号 处理系统 更新条件 双路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y飞行策略的改进樽海鞘群算法 被引量:49
7
作者 张严 秦亮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4-160,共7页
针对樽海鞘群算法(Salp Swarm Algorithm,SSA)在寻优过程中存在的收敛速度较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采用莱维飞行策略的条件化更新的樽海鞘群算法(Levy Flight-based Conditional Updating Salp Swarm Algorithm,L... 针对樽海鞘群算法(Salp Swarm Algorithm,SSA)在寻优过程中存在的收敛速度较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采用莱维飞行策略的条件化更新的樽海鞘群算法(Levy Flight-based Conditional Updating Salp Swarm Algorithm,LECUSSA),并将其运用于分类算法的特征子集选择过程。首先,利用莱维飞行策略的长短跳跃特点对领导者位置进行随机更新,以增强全局最优的搜索能力;其次,增加对追随者位置的更新条件,让追随者不再盲目地跟随,从而加快收敛速度。在23个优化基准函数上对LECUSSA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并把算法运用到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的分类特征子集选择中,采用8个UCI数据集对特征选择后的分类结果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LECUSSA具有良好的全局最优搜索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利用LECUSSA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后,能够找到最佳分类准确率的特征子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樽海鞘群算法 莱维飞行 条件更新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