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会不平等的测度:回归树模型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金叶 郝雄磊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3,共11页
采用CGSS数据,根据样本出生年份划分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四个群体,为减少模型选择过程中个人主观因素影响,采用回归树中的条件推断树、条件推断森林算法,得到“事前”法视角下各个群体机会不平等绝对和... 采用CGSS数据,根据样本出生年份划分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四个群体,为减少模型选择过程中个人主观因素影响,采用回归树中的条件推断树、条件推断森林算法,得到“事前”法视角下各个群体机会不平等绝对和相对程度。研究显示:各个年代机会树终端节点数目分别为23、33、35、23,环境变量与个体收入之间均存在复杂非线性关系;户口类型是影响“50年代”机会不平等最主要环境变量,“60年代”是性别,“70、80年代”是居住地,且户口类型重要性持续下降,而居住地重要性持续上升;比较不同模型的样本表现,条件推断森林在测试集上的均方误差最小,其次是条件推断树,均优于参数法和非参数法;机会不平等的绝对程度由“50年代”的0.129下降到“80年代”的0.049,相对程度由35.3%下降到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不平等 条件推断树 条件推断森林 “事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门何以出贵子: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的机会不平等 被引量:1
2
作者 平卫英 黄斐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104,共12页
机会平等是实现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将“环境—努力”机会均等分析框架引入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采用相异指数衡量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收入机... 机会平等是实现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将“环境—努力”机会均等分析框架引入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采用相异指数衡量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收入机会不平等程度,运用非参数条件推断树方法测算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机会不平等系数,并进一步讨论了环境因素对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机会不平等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2015—2021年,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机会不平等系数为0.2356—0.2925,说明农村居民收入跃升的机会不平等程度较高;农村低收入群体性别差异对机会不平等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地区和年龄。随着时间的变化,户口迁移和父母务农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机会差异对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影响逐渐增加;环境因素通过教育渠道和就业渠道间接影响农村低收入群体陷入低收入状态的收入机会不平等的贡献度为43.34%—55.65%,其中,教育渠道的贡献度为34.34%—43.87%,就业渠道的贡献度仅有6.07%—14.26%。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地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发展机会平等,助力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低收入群体 收入跃升 机会不平等 非参数条件推断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机会不平等——来自机器学习的新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聂鹏 徐泊阳 +1 位作者 周博 赵方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6,共14页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健康不平等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条件推断树和条件森林三种估计方法,对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健康(适应负荷和自评健康)的机会不平...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健康不平等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条件推断树和条件森林三种估计方法,对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健康(适应负荷和自评健康)的机会不平等进行测度,并对各变量在健康机会不平等的相对贡献大小进行度量。结果表明,适应负荷与自评健康的机会不平等相对值分别介于3.21%—7.76%与5.15%—10.44%之间,人口学特征(年龄和性别)和儿时社会经济条件均为造成适应负荷和自评健康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与线性回归结果中出生地区/省份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两种机器学习的估计结果表明,人口学特征与儿时社会经济条件是造成适应负荷机会不平等的两大诱因。研究证实基于条件森林的健康机会不平等测度效果优于传统的线性回归,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使用单个客观健康指标、调整可观测的环境变量之后依然是稳健的。健康的机会不平等是隐藏于健康不平等背后的深层原因,而针对我国中老年人健康机会不平等的综合评估对于帮助老年人有效减少健康不平等的公共政策的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机会不平等 Shapley值分解 条件推断树 条件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宫颈脱落细胞JAM3/PAX1高甲基化诊断宫颈高级别病变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翔 贺斯黎 +4 位作者 赵行平 孙丹 吴思 徐大宝 李颖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0-1829,共10页
目的:传统的宫颈癌筛查手段——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存在局限性。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连接黏附分子3(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3,JAM3)/配对盒基因1(paired bo... 目的:传统的宫颈癌筛查手段——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存在局限性。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连接黏附分子3(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3,JAM3)/配对盒基因1(paired box gene 1,PAX1)高甲基化水平,并将其与液基薄层细胞学(liquid based cytology,LBC)进行比较,评价JAM3/PAX1甲基化对于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诊断能力,以探索新的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诊断模式,实现宫颈高级别病变“精准筛查”的目的。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阴道镜门诊接受检查的患者共136例,包括宫颈非高级别病变122例,高级别病变14例。研究的变量包括:基本临床信息(年龄、体重指数、是否绝经)、LBC、hrHPV、宫颈组织病理、阴道微生态结果、阴道镜结果(宫颈转化区类型)、JAM3(ΔCtJ)和PAX1(ΔCtP)基因甲基化的ΔCt值。首先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构建条件推断树模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级别宫颈病变组与非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的PAX1与JAM3基因甲基化ΔCt值以及LBC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宫颈病理结果与ΔCtP(r=-0.360,P<0.001)、ΔCtJ(r=-0.448,P<0.001)、LBC(r=-0.305,P<0.001)、菌群多样性(r=-0.183,P=0.037)呈负相关。条件推断树显示:当ΔCtJ>10.13时,全部为宫颈非高级别病变的患者;当ΔCtP>6.22时,非高级别病变的患者有117例,占97.5%,高级别病变者仅3例,占2.5%。ΔCtJ>8.61且LBC为不明确的非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或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时,105例(99.1%)为宫颈非高级别病变的患者,仅1例(0.9%)检出为高级别病变;当LBC结果为高级别病变时,仅9例患者检出高级别病变,3例检出非高级别病变;而当LBC提示低级别病变、ASC-US、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且ΔCtP>6.22时,有117例(97.5%)的患者检出非高级别病变。结论: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妇女中,JAM3/PAX1双基因甲基化检测可独立应用于宫颈高级别病变/非高级别病变的分层诊断,且不依赖于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结果;亦可与LBC联合使用以弥补LBC敏感度低的缺点。此外,未来将甲基化试剂盒应用于大规模宫颈癌筛查,有利于发现更多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并达到早筛、早治宫颈病变/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DNA甲基化 连接黏附分子3 配对盒基因1 条件推断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