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的毒性分析及安全应用
1
作者 刘天睿 李瑶 +3 位作者 陈瑜鑫 李慧 高海云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489-495,共7页
目的综述见手青类、胶陀螺、黑木耳、鹅膏菌类、橘黄裸伞、毛头鬼伞、卷边桩菇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条件性真菌研究现状,对其毒性成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应用建议,为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相关... 目的综述见手青类、胶陀螺、黑木耳、鹅膏菌类、橘黄裸伞、毛头鬼伞、卷边桩菇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条件性真菌研究现状,对其毒性成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应用建议,为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相关书籍,对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的研究现状、功效作用、毒性成分、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结果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所含的毒性成分种类复杂,包括多肽、生物碱、氨基酸、低聚异戊二烯类等化合物,可能会引起神经毒性、光敏毒性、胃肠道刺激、双硫仑样反应、溶血性中毒等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同时,这些真菌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显著药理活性,部分毒性成分又具开发成抗炎、镇痛、抗抑郁等药的潜力,值得更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应用。结论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亦是重要的药用真菌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目前许多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研究重点多偏重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其毒力因子及其中毒机制尚未明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真菌 神经毒性 光敏毒性 胃肠道刺激 双硫仑样反应 不良反应 毒性成分 安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