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的GPR逆时偏移成像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德鹏 戴前伟 +2 位作者 冯德山 王洪华 张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1-1227,共7页
针对基于零时刻成像条件的探地雷达(GPR)逆时偏移精度低、难以对复杂结构进行高精度成像的缺点,将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应用于GPR叠前逆时偏移成像。从二维GPR电磁波方程出发,采用基于完全匹配层(PML)边界条件的时域有限单元法(FETD)模... 针对基于零时刻成像条件的探地雷达(GPR)逆时偏移精度低、难以对复杂结构进行高精度成像的缺点,将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应用于GPR叠前逆时偏移成像。从二维GPR电磁波方程出发,采用基于完全匹配层(PML)边界条件的时域有限单元法(FETD)模拟电磁波正向和逆向传播,采用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获取叠前逆时偏移的偏移结果,将空间高通滤波用于压制互相关过程中产生的低频噪声,然后编制相应的GPR叠前逆时偏移程序。在此基础上,建立2个复杂的GPR模型,利用基于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的GPR逆时偏移程序进行计算,并与基于零时刻成像条件的GPR逆时偏移剖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于零时刻成像条件的GPR逆时偏移剖面相比,基于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的GPR叠前逆时偏移剖面能更清晰地反映异常体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信息,其分辨率和成像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逆时偏移 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 零时刻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注意力归一化流的低光图像增强
2
作者 张祥银 胡立坤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37,共7页
针对网络层级间特征融合不足并缺乏高频特征的精准定位和获取,以及低光图像和多个正常曝光图像之间的不确定映射问题,提出一种迭代注意力归一化流(Iterative attention normalization flow,IANFlow)网络。迭代注意力模块使用空间和通道... 针对网络层级间特征融合不足并缺乏高频特征的精准定位和获取,以及低光图像和多个正常曝光图像之间的不确定映射问题,提出一种迭代注意力归一化流(Iterative attention normalization flow,IANFlow)网络。迭代注意力模块使用空间和通道注意力对输入特征图的高频特征区域定位后进行特征获取,通过递进式层级定位和融合促使深层特征图包含更多的高频特征;可逆归一化流模块学习低光照图像和正常曝光图像之间复杂的条件分布以及将负对数似然(negative log likelihood,NLL)最小化建立低光图像和参考图像之间一对多的映射。在三个数据集上分别对比LLFlow网络,IANFlow网络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分别提高了1.1 dB、1.27 dB、2.1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光增强 迭代注意力 条件归一化 可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流概率模型的水电机组异常声音检测
3
作者 钟卫华 张健 +1 位作者 徐衡 邓羽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7-243,256,共8页
为推进水电机组智能化运维的发展,提出了一种自注意多阶统计量池化(SAMOSP)归一化流条件概率模型(NFCPM)用于水电机组的无监督异常声音检测。文中首次提出了自注意多阶统计量池化模块。该模块首先用一维压缩卷积层和瓶颈压缩激励部分自... 为推进水电机组智能化运维的发展,提出了一种自注意多阶统计量池化(SAMOSP)归一化流条件概率模型(NFCPM)用于水电机组的无监督异常声音检测。文中首次提出了自注意多阶统计量池化模块。该模块首先用一维压缩卷积层和瓶颈压缩激励部分自注意到时间帧的权重向量。权重向量用来计算多阶统计池化向量。然后再分频段的自注意到多阶统计池化量的不同权重,并按其提取不同频段的重要统计量信息,从而得到时频图的自注意统计池化特征向量。接着用归一化流条件概率模型对从水轮机组正常音频信号中提取到的自注意统计池化特征向量进行正常数据的概率建模。不同时间段的测试样本在该正常数据概率模型中进行测试,并得到相应的分数。分数越低表示概率密度越低,则异常程度越大,从而实现水电机组音频信号的无监督异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自注意多阶统计量池化 归一化条件概率模型 无监督异常声音检测 对数梅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N的人机交互手势行为识别方法
4
作者 张富强 白筠妍 穆慧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改善现有手势识别算法需要大量训练数据的现状,针对识别准确率不高、识别过程复杂等问题,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和变分自编码器,引入标签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AN模型的人机交互手势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分别添... 为改善现有手势识别算法需要大量训练数据的现状,针对识别准确率不高、识别过程复杂等问题,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和变分自编码器,引入标签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AN模型的人机交互手势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分别添加改进InceptionV2和InceptionV2-trans结构增强模型的特征还原能力;其次,在各组成网络中进行条件批量归一化(CBN)处理改善过拟合,以Mish激活函数代替ReLU函数提升网络性能;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以较少的样本获得100%的分类准确率,且收敛时间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手势识别 条件批量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爱丽 薛冬 +1 位作者 吴海滨 王敏慧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84-1290,共7页
针对当训练样本不足时,传统深度学习算法在手写数字识别中会出现训练不稳定、识别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识别方法。首先,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利用生成器使用类别标签控制图像生成的优点,将生成器产生的... 针对当训练样本不足时,传统深度学习算法在手写数字识别中会出现训练不稳定、识别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识别方法。首先,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利用生成器使用类别标签控制图像生成的优点,将生成器产生的图像样本作为训练数据,扩充数据集。同时,利用反卷积网络和卷积网络分别构成生成器和判别器的网络结构,去掉全连接层以提升模型稳定性。然后,引入条件批量归一化,利用它使用类别标签的优点,使网络学习更多的特征。最后,改进判别器为分类器,并提出新的损失函数,加快收敛速度,提高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手写数字识别方法生成的图像质量更好,识别准确率更高,达到99.43%,为生成对抗网络及其变体在图像识别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写数字识别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条件批量归一化 图像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路视觉Transformer的图像风格迁移
6
作者 纪宗杏 贝佳 +1 位作者 刘润泽 任桐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8-2497,共10页
图像风格迁移旨在根据风格图像调整内容图像的视觉属性,使其保留原始内容的同时呈现出特定风格样式,从而生成具有视觉吸引力的风格化图像。针对现有代表性方法大多未考虑不同图像域间的编码差异,专注提取图像局部特征而忽视了全局上下... 图像风格迁移旨在根据风格图像调整内容图像的视觉属性,使其保留原始内容的同时呈现出特定风格样式,从而生成具有视觉吸引力的风格化图像。针对现有代表性方法大多未考虑不同图像域间的编码差异,专注提取图像局部特征而忽视了全局上下文信息的重要性,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双路视觉Transformer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Bi-Trans,对内容图像域和风格图像域进行独立编码,提取风格参数向量以离散化表征图像风格,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与条件实例归一化(CIN)将内容图像标定至目标域风格,从而生成风格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是内容保留度还是风格还原度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风格迁移 视觉Transformer 任意风格化 条件实例归一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发振幅成像条件的探地雷达逆时偏移成像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敏玲 王洪华 +1 位作者 张智 徐志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435-3445,共11页
针对基于互相关成像条件的探地雷达(GPR)逆时偏移计算效率低、存储量大及易产生低频假象的不足,本文将激发振幅成像条件应用于GPR逆时偏移成像中.通过在源点电磁波场正向传播过程计算每个网格点的能量密度,并保存最大能量密度的时刻和... 针对基于互相关成像条件的探地雷达(GPR)逆时偏移计算效率低、存储量大及易产生低频假象的不足,本文将激发振幅成像条件应用于GPR逆时偏移成像中.通过在源点电磁波场正向传播过程计算每个网格点的能量密度,并保存最大能量密度的时刻和相应的电磁波场值;在接收点电磁波场逆向传播过程提取每个网格点最大能量密度时刻及对应的电磁波场值,并利用保存的最大能量源点电磁波场及走时做归一化,从而获得了依赖反射系数成像剖面,避免了源点正向传播电磁波场的存储和重建.此外,为了提高电磁波场的模拟精度,采用了基于三角形剖分的时间域有限单元法(FETD)计算电磁波正向和逆向传播过程.最后通过模型试算表明:激发振幅成像条件相比于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成像结果低频噪声更弱,空间分辨率更高,计算效率提高了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逆时偏移 激发振幅成像条件 能量密度 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领域条件生成的语音情感转换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文翰 柯登峰 +3 位作者 黄良杰 胡睿欣 项敏特 张劲松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2,共6页
语音情感转换是在不改变话者声纹、语义的情况下,将一种情感语音转换成另一种情感语音的技术,本质是实现语音的风格迁移。主流的风格迁移技术有对抗生成技术(如CycleGAN,StarGAN)和实例规一化技术(如IN,CIN)。CIN相对于IN添加了均值方... 语音情感转换是在不改变话者声纹、语义的情况下,将一种情感语音转换成另一种情感语音的技术,本质是实现语音的风格迁移。主流的风格迁移技术有对抗生成技术(如CycleGAN,StarGAN)和实例规一化技术(如IN,CIN)。CIN相对于IN添加了均值方差选择性模块,具有更强的风格迁移能力。提出了将StarGAN和CIN结合的语音情感转换模型CIN-StarGAN,将CIN模块嵌入到StarGAN生成器。在ES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CINStarGAN比基于CycleGAN的情感转换模型收敛速度快28%,具有较好的风格转换能力。在多领域情感转换方法上具有潜在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转换 域转换 条件实例归一化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窗互相关成像条件的GPR逆时偏移成像
9
作者 王敏玲 廖天元 +3 位作者 王洪华 龚俊波 张智 熊彬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81,共9页
针对基于互相关成像条件的探地雷达(GPR)逆时偏移在地下介质的非反射点处易产生强噪声的不足,根据偏移速度模型中每个成像点的主反射时间,设计一个时间窗函数以压制时间窗外的噪声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窗互相关成像条件的GPR逆时偏... 针对基于互相关成像条件的探地雷达(GPR)逆时偏移在地下介质的非反射点处易产生强噪声的不足,根据偏移速度模型中每个成像点的主反射时间,设计一个时间窗函数以压制时间窗外的噪声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窗互相关成像条件的GPR逆时偏移算法。其中,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用于计算正传和反传电磁波场,时间窗内正传与反传电磁波场的归一化互相关计算结果作为权系数作用于基于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的GPR逆时偏移剖面,拉普拉斯滤波用于压制低频噪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基于时间窗互相关成像条件的GPR逆时偏移程序,利用该程序对两个典型的GPR模型的正演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的逆时偏移结果,基于时间窗互相关成像条件的GPR逆时偏移剖面的低频噪声更弱、杂波干扰更小、空间分辨率更高、成像精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逆时偏移 时间窗函数 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流的人脸正面化生成对抗模型
10
作者 张鹏升 解易 刘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6-161,183,共7页
根据侧面人脸合成正面人脸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难题。对此设计基于条件流的人脸正面化生成对抗网络模型。采用Glow模型作为生成网络实现高效的推理和合成;采用条件实例归一化层(CIN)来控制正面人脸的生成;采用变分判别器瓶颈(V... 根据侧面人脸合成正面人脸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难题。对此设计基于条件流的人脸正面化生成对抗网络模型。采用Glow模型作为生成网络实现高效的推理和合成;采用条件实例归一化层(CIN)来控制正面人脸的生成;采用变分判别器瓶颈(VDB),以潜在变量对身份进行判别,生成身份一致的正面人脸。在Multi PIE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分析表明,该网络模型可以生成更具真实性和多样性的正面人脸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正面化 流模型 生产对抗网络 条件实例归一化 变分判别器瓶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语义通信: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平 牛凯 +1 位作者 姚圣时 戴金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共14页
阐述了语义通信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首先,提出了语义通信的系统模型,梳理语义通信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对比经典通信与语义通信的主要区别,总结了语义通信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语义信息论的发展,构建了语义信息的度量指标体系... 阐述了语义通信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首先,提出了语义通信的系统模型,梳理语义通信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对比经典通信与语义通信的主要区别,总结了语义通信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语义信息论的发展,构建了语义信息的度量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归一化条件复杂度的新型度量,用于评估语义压缩的极限,探讨了语义典型序列编码的性质,揭示语义编码的渐近性能。进一步地,归纳了语义编码传输的2种典型方法——直接编码与变换编码,分析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并针对文本、语音与图像信源展示了语义编码传输的优越性能。最后,总结了语义通信的研究难点与问题,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通信 语义信息论 归一化条件复杂度 语义编码传输 非线性变换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原子及类氦离子基态能量与波函数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铜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5-49,共5页
采用二元泛函变分的方法 ,求出了氦原子及类氦离子Li+ ,Be+ + ,B+ + + ,C4 + ,N5+ ,O6+ 的基态能量与波函数 .结果表明 ,二元泛函变分法比一元泛函变分法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实验值 .计算得到的氦原子及类氦离子基态能量值与实验值之差 ,... 采用二元泛函变分的方法 ,求出了氦原子及类氦离子Li+ ,Be+ + ,B+ + + ,C4 + ,N5+ ,O6+ 的基态能量与波函数 .结果表明 ,二元泛函变分法比一元泛函变分法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实验值 .计算得到的氦原子及类氦离子基态能量值与实验值之差 ,比用一元泛函变分法得到的能量之差减小 7%~ 1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原子 类氦离子 基态能量 波函数 二元泛函变分法 平均能量 归一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时偏移在声反射成像测井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雨生 李宁 +3 位作者 武宏亮 王克文 冯周 刘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05-1714,共10页
声反射成像测井中常用的基于射线理论的Kirchhoff积分偏移算法和基于单程波理论的F-K偏移算法均可实现井旁缝洞反射体的快速偏移成像,但其仅适用于地层垂向变化较弱的速度场和高陡角裂缝的偏移成像,无法实现低角度反射体的准确偏移归位... 声反射成像测井中常用的基于射线理论的Kirchhoff积分偏移算法和基于单程波理论的F-K偏移算法均可实现井旁缝洞反射体的快速偏移成像,但其仅适用于地层垂向变化较弱的速度场和高陡角裂缝的偏移成像,无法实现低角度反射体的准确偏移归位,产生偏移假象误导测井解释.逆时偏移基于全波动方程,可适应强垂向变化速度场,实现近似水平反射体的偏移成像.本文详细分析了将逆时偏移应用于声反射成像测井时存在的数据准备、时间采样间隔匹配和成像条件改进等若干问题,通过设置多组理论模型来说明算法对井旁不同反射体的识别能力.模拟资料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证实,较F-K偏移算法,逆时偏移算法成像精度更高、收敛性更好,可有效实现近似水平构造偏移归位.改进的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可解决深部地层的远井壁成像衰减问题,降低测井解释的多解性.逆时偏移将成为声反射成像测井高精度偏移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反射成像测井 逆时偏移 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 井旁裂缝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侧通道特征融合的三维姿态迁移网络
14
作者 刘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322-1334,共13页
为了解决现有方法中姿态特征在前向传播过程中的姿态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侧通道特征融合的姿态迁移网络.首先,通过姿态编码器从源网格中提取固定长度的姿态编码,并将其和目标顶点组合成混合特征;然后,设计了一种特征融合自适应实... 为了解决现有方法中姿态特征在前向传播过程中的姿态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侧通道特征融合的姿态迁移网络.首先,通过姿态编码器从源网格中提取固定长度的姿态编码,并将其和目标顶点组合成混合特征;然后,设计了一种特征融合自适应实例归一化模块,通过2个侧通道处理三维网格的姿态和身份特征,使姿态特征在逐层前向传播中得到补偿,从而解决姿态失真问题;最后,使用该模块构成的网格解码器,逐步将姿态迁移到目标网格上.在SMPL,SMAL,FAUST和MultiGarmen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保持较小网络结构的同时,评价指标PMD,CD和EMD分别达到0.57×10^(−4),1.37×10^(−4)和13.40×10^(−3),成功地解决了姿态失真问题,同时能够适应不同顶点数的网格.文中方法的代码详见https://github.com/YikiDragon/DSFF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迁移 形变迁移 卷积神经网络 条件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子和O^-介子的内部波函数及电磁形状因子
15
作者 赵保恆 林晓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1973年第2期68-76,共9页
(一) 核子的和π介子的——特別是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的实驗数据已經积累得相当多。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人們探討核子和O^-介子內部結构的重要依据。文献用层子模型計算过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得到与实驗符合的質子中子磁矩比等結果,但... (一) 核子的和π介子的——特別是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的实驗数据已經积累得相当多。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人們探討核子和O^-介子內部結构的重要依据。文献用层子模型計算过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得到与实驗符合的質子中子磁矩比等結果,但是由于內部波函数未知,沒有研究过电或磁形状因子单独地和实驗比較的問題。在文献中列举了一些非相对論夸克模型計算核子电磁形状因子的工作。这一类計算的缺点在于不滿足相对論协变性的要求。目前电子質子弹性散射实驗的动量轉移平方已經达到几十个(GeV/c)~2,不考虑相对論效应显然是严重的問題。文献采用相对論諧振子型的內部波函数,得到与实驗符合的核子电磁形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函数 旋量 归一化条件 波动力学 介子 强子 静算 核子 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