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条件后验克拉美-罗下界的被动声目标跟踪局部节点选择算法(英文)
1
作者 江潇潇 赵晓丽 +1 位作者 金婕 邓琛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9-434,共6页
针对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下的被动声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后验克拉美罗下界(Conditional Posterior Cramér-Rao Lower Bounds, CPCRLB)的局部传感器节点选择算法,基于被动声探测背景下的纯方位量测数据,采用粒子滤波器推... 针对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下的被动声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后验克拉美罗下界(Conditional Posterior Cramér-Rao Lower Bounds, CPCRLB)的局部传感器节点选择算法,基于被动声探测背景下的纯方位量测数据,采用粒子滤波器推导得到了CPCRLB的近似解析表达式,进而在该CPCRLB的基础上定义了节点效用贡献作为节点选择准则,结合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局部节点选择方法,节点无需知道全网传感器节点的信息,而是仅利用局部节点信息来决定下一时刻节点的活动状态,从而在实现自治节点选择的同时大大减少网络通信量。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跟踪精度、能量消耗和计算复杂度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选择 后验克拉下界 纯方位目标跟踪 粒子滤波 分布式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马氏决策过程和后验克拉美罗下界的多被动式移动传感器长期调度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公国 单甘霖 段修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133,150,共10页
针对多被动式移动传感器协同工作时跟踪精度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步预测的移动传感器长期调度方法。该方法结合部分可观马尔科夫决策过程(POMDP)构建多传感器调度模型,并基于后验克拉美罗下界(PCRLB)建立了传感器调度过程中的... 针对多被动式移动传感器协同工作时跟踪精度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步预测的移动传感器长期调度方法。该方法结合部分可观马尔科夫决策过程(POMDP)构建多传感器调度模型,并基于后验克拉美罗下界(PCRLB)建立了传感器调度过程中的单步与长期代价函数;为有效减少计算复杂度,利用大量无迹采样粒子来近似估算长期代价值;通过将多约束非线性调度问题转化为决策树优化问题,可快速获取传感器长期调度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基于分支定界技术的改进决策树搜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移动式传感器的合理调度,在决策步长为2时,其目标跟踪精度相较于短期调度可平均提升6.08%;改进搜索算法的求解速度也更加迅速,能够有效满足在线调度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器 传感器调度 部分可观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后验克拉下界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延估计的克拉美-罗下界的渐近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尹成友 徐善驾 王东进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0-148,共9页
从时延估计的Fisher矩阵的最基本概率表达式入手,利用Toeplitz(托布里兹)矩阵和循环矩阵的渐近等效性,以及循环矩阵的谱特性,导出了时延、多普勒、及其更高阶导数联合估计的Fisher矩阵的严格渐近解析表达式,... 从时延估计的Fisher矩阵的最基本概率表达式入手,利用Toeplitz(托布里兹)矩阵和循环矩阵的渐近等效性,以及循环矩阵的谱特性,导出了时延、多普勒、及其更高阶导数联合估计的Fisher矩阵的严格渐近解析表达式,此结果较人们常采用的近似结果更加精确.两者之间的比较分析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下界 时延估计 渐近分析 信号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目标跟踪的后验克拉美罗下限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志东 周穗华 张宏欣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为了求解磁性目标跟踪问题的后验克拉美罗下限(PCRB),提出了PCRB-GMSPPF算法。该算法利用高斯混合采样粒子滤波算法对目标状态的真实后验概率密度分布进行抽样,再通过蒙特卡洛积分法迭代求解每个观测时刻的Fisher信息矩阵,进而得出目标... 为了求解磁性目标跟踪问题的后验克拉美罗下限(PCRB),提出了PCRB-GMSPPF算法。该算法利用高斯混合采样粒子滤波算法对目标状态的真实后验概率密度分布进行抽样,再通过蒙特卡洛积分法迭代求解每个观测时刻的Fisher信息矩阵,进而得出目标状态估计的PCRB;克服了基于PF算法求解PCRB过程中由于粒子退化和贫化问题造成不能从后验概率分布中正确抽样的缺点;在建立磁性目标跟踪的状态模型和观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分析,将求解出的PCRB与采用GMSPPF及PF算法进行跟踪的均方根误差做对比,验证所提的PCRB-GMSPPF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针对磁性目标跟踪问题,PCRB-GMSPPF算法较PCRB-PF算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并可用于一般的非线性模型跟踪误差下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验克拉下限 高斯混合采样粒子滤波算法 磁性目标 跟踪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然迭代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克拉美罗下界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穆静 陈芳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538-542,共5页
本文介绍了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和似然迭代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推出了后验克拉美罗下限.将两种算法应用到弹道再入段的状态估计中,分析和比较了两种算法的标准差与后验克罗美罗下限的关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平方根容... 本文介绍了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和似然迭代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推出了后验克拉美罗下限.将两种算法应用到弹道再入段的状态估计中,分析和比较了两种算法的标准差与后验克罗美罗下限的关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似然迭代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的位置、速度和弹道系数的标准差与后验克拉美罗下限很接近,算法的滤波性能明显优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是一个有效的状态估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状态估计 容积卡尔曼滤波 克拉下界 再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信号周期数对克拉美-罗下界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清 谈振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短时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的经典问题,但是关于最短信号长度尚无文献给出明确的建议。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对正弦信号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Cramer-Rao Lower Bound)进行了研究并给出最短信号长度的取值,结果为:(1)根据采样信号周期数CiR(Cycl... 短时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的经典问题,但是关于最短信号长度尚无文献给出明确的建议。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对正弦信号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Cramer-Rao Lower Bound)进行了研究并给出最短信号长度的取值,结果为:(1)根据采样信号周期数CiR(Cycles in Record)对CRLB的影响程度,把CiR分为高频段、低频段和极低频段进行研究;(2)极低频段的CRLB随CiR的下降急剧上升,且与信号相位有很大的关系;(3)最短采样信号周期数为CiR=0.8285,若低于这个临界值,无法保证估计算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下界 短时信号 认知无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拉美-罗下界的移动网络定位性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典锋 韦再雪 桑林 《信息通信技术》 2017年第6期67-73,共7页
随着5G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毫米波通信将成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毫米波波形的自相关特性能够影响时间估计的精度,所以影响基于到达时间(TOA)的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终端定位精度,文章运用估计理论推导了位置估计的克... 随着5G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毫米波通信将成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毫米波波形的自相关特性能够影响时间估计的精度,所以影响基于到达时间(TOA)的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终端定位精度,文章运用估计理论推导了位置估计的克拉美-罗下界,列举几种毫米波波形,并通过仿真比较所列波形的定位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毫米波通信的波形选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 自相关特性 到达时间 克拉-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多站无源时频差定位CRLB分析
8
作者 李红伟 周秀娟 +1 位作者 何青益 张冠杰 《舰船电子对抗》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运动多站无源时频差联合定位在实际应用时往往无法获得精确的定位。已有的研究均未涉及运动多站基线夹角、时频差测量误差、运动速度、距离等各种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为此,针对运动多站利用时差和频差联合测量信息的无源定位精... 运动多站无源时频差联合定位在实际应用时往往无法获得精确的定位。已有的研究均未涉及运动多站基线夹角、时频差测量误差、运动速度、距离等各种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为此,针对运动多站利用时差和频差联合测量信息的无源定位精度问题,推导了基于克拉美-罗下界(CRLB)的运动多站时频差定位精度分析方法,并仿真分析了多种因素影响下的运动多站时频差定位精度。仿真结论对指导运动多站无源时频差联合定位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多站无源定位 到达时差 到达频差 克拉-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运动效应下水声信号传播速度未知的TOA/TOA-AOA水下无源定位方法
9
作者 孙霆 王威 +3 位作者 高婧洁 陈鹏 董阳阳 董春曦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9-419,共11页
现有无源定位模型均假定运动传感器的位置在电磁波信号传播过程中不变或近似不变,该模型对于自由空间中电磁波信号定位场景较为合理.然而在声波、地震波等慢信号定位场景中,传感器与目标相对运动导致的定位移动距离与信号传播距离的比... 现有无源定位模型均假定运动传感器的位置在电磁波信号传播过程中不变或近似不变,该模型对于自由空间中电磁波信号定位场景较为合理.然而在声波、地震波等慢信号定位场景中,传感器与目标相对运动导致的定位移动距离与信号传播距离的比值不容忽略,继续采用现有无源定位模型可能会带来较大性能损失.针对该问题,本文以水声定位为例,开展存在传感器运动效应(Sensor Motion Effect,SME)和未知水声信号传播速度的无源定位方法研究.首先建立存在SME的水下无源定位观测模型,分析现有定位模型未考虑SME的性能损失原因,并导出新模型下的克拉美-罗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随后提出联合估计合作目标位置与水声信号传播速度的闭式解;最后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传感器运动效应 未知水声信号传播速度 克拉-下界 闭式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收发器辅助的单站目标定位算法
10
作者 陈荣鑫 孙霆 +1 位作者 王威 王刚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66,共10页
现有无源定位闭式算法均考虑视距(Line of Sight,LOS)环境,无法直接应用于存在遮挡的城市环境低空无人机目标定位等场景,同时,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优化定位算法计算效率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中继辅助下的单站目标定... 现有无源定位闭式算法均考虑视距(Line of Sight,LOS)环境,无法直接应用于存在遮挡的城市环境低空无人机目标定位等场景,同时,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优化定位算法计算效率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中继辅助下的单站目标定位研究,通过引入中继收发器对目标信号进行转发,构造两条路径从而规避遮挡问题,同时考虑中继和观测站位置存在随机误差,提出了一种闭式算法来确定未知目标位置。该算法分为3个步骤:首先利用校准目标-中继收发器-观测站这一路径的额外信息,修正中继和观测站位置;随后基于未知目标-中继收发器-观测站获取的观测信息,通过引入额外变量的方式构建伪线性方程,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技术给出目标位置粗略估计;最后进一步挖掘目标位置与额外变量的非线性关系,再次构建矩阵方程并给出目标位置最终估计解。经过理论剖析与仿真验证,所提出的算法在可接受的测量误差和观测站点位置误差范围内,能够逼近克拉美罗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收发器 位置误差 校准目标 闭式算法 克拉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鸡群优化的一维到达角定位算法
11
作者 郑晓园 曹振乾 +2 位作者 晏行伟 张敏 李润泽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9,共6页
针对一维到达角定位求解复杂度高,定位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鸡群算法的一维到达角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一维到达角度定位的测量模型基于最大似然估计和加权最小二乘法分别推导出适应度函数。从加快收敛速度,减少陷入局部最优... 针对一维到达角定位求解复杂度高,定位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鸡群算法的一维到达角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一维到达角度定位的测量模型基于最大似然估计和加权最小二乘法分别推导出适应度函数。从加快收敛速度,减少陷入局部最优的角度对鸡群算法进行改进。通过改进鸡群算法对适应度函数求解完成定位。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已有求解方法,该定位算法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定位精度,且大幅减少了对观测站数量的需求,定位结果可以逼近克拉美罗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改进鸡群算法 一维到达角 克拉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到达角定位系统的最优布站研究
12
作者 郑晓园 曹振乾 +1 位作者 晏行伟 张敏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9,40,共7页
为提高基于一维到达角(1-D AOA)测量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鸡群优化(ICSO)算法的一维到达角最优观测站布置方法。首先,采用克拉美罗下界(CRLB)的迹最小作为优化准则建立最优解模型;其次,针对观测站数量较多带来的高维变... 为提高基于一维到达角(1-D AOA)测量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鸡群优化(ICSO)算法的一维到达角最优观测站布置方法。首先,采用克拉美罗下界(CRLB)的迹最小作为优化准则建立最优解模型;其次,针对观测站数量较多带来的高维变量求解问题,对鸡群优化算法的更新策略进行改进;最后,采用ICSO算法对观测站的位置和线阵的方向进行最优配置。仿真结果表明,ICSO算法在最优布站求解中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定位精度,提出的最优布站方法在不同观测站数量下均能显著提升定位精度,在工程中可以通过对观测站位置的优化,减少定位精度对观测站数量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布站 一维到达角定位 改进鸡群优化算法 克拉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的感知与隐蔽通信一体化资源分配算法
13
作者 周小波 阮丹阳 +2 位作者 周修颖 夏桂阳 束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5,共11页
为了解决感知与通信一体化(ISAC)系统中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该文研究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感知与隐蔽通信一体化(ISACC)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分析监测者Willie的最优检测性能,并推导了其最小检测错误概率的下界表达式。随后,推... 为了解决感知与通信一体化(ISAC)系统中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该文研究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感知与隐蔽通信一体化(ISACC)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分析监测者Willie的最优检测性能,并推导了其最小检测错误概率的下界表达式。随后,推导目标估计的平均克拉美罗下界(CRLB)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最小化平均CRLB为目标函数,以隐蔽需求、通信速率需求、IRS相移等为约束的优化问题。提出基于交替优化(AO)的惩罚连续凸近似(PSCA)的算法联合设计了感知信号协方差矩阵、通信信号波束成形以及IRS相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IRS辅助的ISACC系统方案可以较好地均衡目标感知性能和隐蔽无线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与通信一体化 智能反射面 隐蔽通信 克拉下界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多普勒测流技术估计方差下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海洋 彭东立 许伟杰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2期96-100,共5页
为建立对不同测流技术和算法之间比较的标准,针对窄带多普勒测流技术估计方差下界展开理论推导和信号仿真。针对随机过程中的参量评价问题,通过对随机过程正进行交级数分解,在观测向量空间内得到联合概率密度,计算观测向量的似然函数,... 为建立对不同测流技术和算法之间比较的标准,针对窄带多普勒测流技术估计方差下界展开理论推导和信号仿真。针对随机过程中的参量评价问题,通过对随机过程正进行交级数分解,在观测向量空间内得到联合概率密度,计算观测向量的似然函数,进而对其统计特性讨论,得到Fisher信息矩阵和克拉美罗下界。此外,建立散射仿真信号模型,将克拉美罗下界与仿真信号方差进行对比,观察其随信噪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理论上计算的克拉美罗下界在实际测量中不能达到,但可以作为不同技术和算法的比较标准,以及评价不同波形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测流仪 散射模型 Fisher信息矩阵 克拉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K的室内VLPC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15
作者 王法松 姜雯 +1 位作者 李睿 史士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9-1816,共8页
本文设计了一个多输入单输出(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MISO)的三维室内可见光定位通信一体化(Visible Light 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VLPC)系统,该系统在接收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的三维可见光定... 本文设计了一个多输入单输出(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MISO)的三维室内可见光定位通信一体化(Visible Light 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VLPC)系统,该系统在接收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的三维可见光定位(Visible Light Position,VLP)算法获得定位数据,同时估计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并上传给发射端进行定向通信.该系统的发射端基于空移键控(Space Shift Keying,SSK)的室内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技术实现系统的通信功能.另外,本方案可以完全避免通信与定位子系统之间的干扰.同时,通过推导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Cramér-Rao Lower Bound,CRLB)和SSK-VLC的通信可达速率来评估本文提出的VLPC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定位 可见光通信 空移键控 克拉下界 可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移动单元的智能反射面辅助近场定位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斌亮 赵明敏 +2 位作者 雷鸣 刘安 李旻 《移动通信》 2024年第4期41-46,53,共7页
RIS在提高感知系统可靠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可移动天线技术可以利用天线的局部运动,动态地改变发射机和/或接收机处的天线位置,以优化信道条件,提高通信性能。因此,将可移动天线技术引入RIS,通过充分利用无线信道在有限区... RIS在提高感知系统可靠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可移动天线技术可以利用天线的局部运动,动态地改变发射机和/或接收机处的天线位置,以优化信道条件,提高通信性能。因此,将可移动天线技术引入RIS,通过充分利用无线信道在有限区域的空间变化,进一步实现智能可控的无线信道传播环境。基于此,研究了一种基于可移动单元的智能反射面辅助近场定位技术。首先,提出了基于近场模型的最大似然定位算法,并推演出衡量定位性能的CRLB。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梯度下降的交替优化算法,实现智能反射单元动态位置和波束赋形的联合优化,以获得RIS用于定位的优化结构和相位配置。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固定单元的RIS相比,通过灵活调整RIS反射单元的拓扑结构,获得更好的信道条件,能够显著降低用户位置估计的CRLB,提高系统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动单元的智能反射面 近场定位 克拉下界 投影梯度下降 波束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向BCRLB的加权融合目标跟踪
17
作者 孙晓拂 吴俊卿 +2 位作者 汪飞 周建江 韩清华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3,61,共7页
推导了目标跟踪距离向贝叶斯克拉美罗下界(BCRLB)的表达式,将距离向BCRLB作为目标跟踪性能的量化指标。针对双机目标跟踪场景,采用交互多模型卡尔曼滤波,提出了基于距离向贝叶斯克拉美罗下界的加权融合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目标... 推导了目标跟踪距离向贝叶斯克拉美罗下界(BCRLB)的表达式,将距离向BCRLB作为目标跟踪性能的量化指标。针对双机目标跟踪场景,采用交互多模型卡尔曼滤波,提出了基于距离向贝叶斯克拉美罗下界的加权融合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目标跟踪航迹与真实航迹贴合较好,跟踪过程中均方根误差能快速收敛到一个稳定的值,相比基于信噪比加权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的目标跟踪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协同 雷达探测 目标跟踪 贝叶斯克拉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rn-Jordan分布的LFM-BPSK信号的参数估计
18
作者 张宏业 舒汀 何劲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8,共7页
对线性调频-二进制相位编码(LFM-BPSK)复合调制信号的参数估计,现有方法在低信噪比(SNR)环境下估计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文中推导出了LFM-BPSK信号的Born-Jordan(BJD)时频分布,分析了LFM-BPSK信号的时频特性,并提出了基于BJD时频分布... 对线性调频-二进制相位编码(LFM-BPSK)复合调制信号的参数估计,现有方法在低信噪比(SNR)环境下估计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文中推导出了LFM-BPSK信号的Born-Jordan(BJD)时频分布,分析了LFM-BPSK信号的时频特性,并提出了基于BJD时频分布的参数估计算法。首先,该算法在BJD时频变换的基础上使用霍夫变换对LFM-BPSK信号初始频率和调频斜率进行估计,并将二维的BJD时频变换转化为一维时域信号,通过降维后的时域信号求解码元宽度;然后,为了探寻参数估计的理论下界,文中还推导了LFM-BPSK信号参数估计的修正克拉美罗下界(MCRLB);最后,利用蒙特卡洛实验对三个参数进行了测试。仿真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在低SNR下的参数估计精度明显优于现有的算法,其性能接近MCR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二进制相位编码复合调制信号 参数估计 修正克拉下界 Born-Jordan时频分布 蒙特卡洛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协同通感一体化技术的性能评估与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鹏 周飞飞 +3 位作者 王启兴 廉黎祥 余金培 马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107,共14页
协同通感一体化(cooperative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CoISAC)技术作为6G通感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能够利用网络中多类型设备的附加通感信息,克服现有通感一体化系统感知精度低、非视距路径失能和感知范围小的问题。对Co... 协同通感一体化(cooperative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CoISAC)技术作为6G通感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能够利用网络中多类型设备的附加通感信息,克服现有通感一体化系统感知精度低、非视距路径失能和感知范围小的问题。对CoISAC技术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感知性能评估指标和两种协同技术方案,分析了CoISAC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协同技术 克拉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信道下基于到达时间的快速直接定位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鹏武 李文杰 彭康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为了实现复杂环境下视距(Line-of-Sigh,LOS)与非视距(Non-Line-of-Sigh,NLOS)同时存在的混合信道中的目标辐射源直接定位(Direct Position Determination,DPD),提出基于到达时间(Time-of-Arrival,TOA)的快速直接定位算法。该算法充分挖... 为了实现复杂环境下视距(Line-of-Sigh,LOS)与非视距(Non-Line-of-Sigh,NLOS)同时存在的混合信道中的目标辐射源直接定位(Direct Position Determination,DPD),提出基于到达时间(Time-of-Arrival,TOA)的快速直接定位算法。该算法充分挖掘不同信道信号中的信息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构建代价函数,无需估计定位参数,避免了传统两步定位法所需的NLOS识别与数据关联。引入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精确估计目标辐射源的位置信息,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将所提定位算法与基于TOA的两步定位法在定位精度方面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定位精度高于两步定位法,且可以逼近克拉美罗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能够快速定位混合信道中的目标辐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信道 目标辐射源直接定位 最小二乘法 粒子群算法 克拉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