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极寰 林文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6-550,共5页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 (CIS)模式基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机理 ,通过大脑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 ,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神经免疫学方法。近 10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首先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模型已证实是非常稳定可靠的心理神经免疫...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 (CIS)模式基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机理 ,通过大脑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 ,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神经免疫学方法。近 10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首先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模型已证实是非常稳定可靠的心理神经免疫模型。其次 ,关于CIS的机制在体液、细胞、神经学方面都有广泛的研究 ,而近年来更趋向于对神经性通路的探讨。而CIS的临床应用性研究也在实验动物身上取得了稳定可靠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 条件反射性免疫调节 机制 模型 CIS 心理神经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c-fos的表达与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文娟 李杰 +2 位作者 郑丽 陈极寰 王玮雯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0-505,共6页
以糖精水为条件刺激 (conditionedstimulus,CS)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为非条件刺激 ((unconditionedstimulus,UCS) ,在两次CS -UCS结合训练后 ,观测不同时程再次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对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和味觉厌恶性行为反应的变化以及... 以糖精水为条件刺激 (conditionedstimulus,CS)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为非条件刺激 ((unconditionedstimulus,UCS) ,在两次CS -UCS结合训练后 ,观测不同时程再次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对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和味觉厌恶性行为反应的变化以及大鼠杏仁核各亚核团内c 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作用在训练后第 5天较强 ,第 30天基本消失 ,而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始终稳定保持到第 30天。条件反射组大鼠杏仁中央核c fos蛋白表达在第 5天非常密集 ,而第 30天明显减少 ,与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在时程和趋势上具有一致性。通过c fos蛋白表达时程差异比较 ,提示杏仁中央核可能既与条件性的味觉厌恶性行为建立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 杏仁核 C-FOS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激活过程中下丘脑核团c-fos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杰 林文娟 +1 位作者 郑丽 李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利用经典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的动物模型 ,以糖精水为条件刺激 (CS)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为非条件刺激 (UCS) ,观测两次CS -UCS结合训练后 ,再次条件刺激诱发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作用的动态改变 ,获得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和味觉厌恶性条... 利用经典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的动物模型 ,以糖精水为条件刺激 (CS)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为非条件刺激 (UCS) ,观测两次CS -UCS结合训练后 ,再次条件刺激诱发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作用的动态改变 ,获得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和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各自保持的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 ,采用c-fos免疫组化技术 ,进一步观察再次条件刺激诱发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反应时大鼠下丘脑各核团内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作用在训练后第 5天较强 ,第 30天基本消失 ,而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始终稳定保持到第 30天。进一步研究显示出 ,下丘脑室旁核FOS蛋白表达在第 5天非常密集 ,而第 30天几乎没有表达 ,与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在时程和趋势上具有一致性。通过FOS蛋白表达时程差异比较 ,提示下丘脑室旁核可能是CNS内介导CS诱导的免疫抑制效应的重要核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 下丘脑核团 c—fos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景新 林文娟 陈极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的主要成果 ;介绍了相关实验所使用的刺激物 ,观测的指标和实验程序 ;探讨了一些脑区如下丘脑、岛叶皮质 ,神经通道如交感和迷走神经 ,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如 β -内啡肽、干扰素以及白细胞介素如IL ...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的主要成果 ;介绍了相关实验所使用的刺激物 ,观测的指标和实验程序 ;探讨了一些脑区如下丘脑、岛叶皮质 ,神经通道如交感和迷走神经 ,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如 β -内啡肽、干扰素以及白细胞介素如IL - 1等在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中的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 免疫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区 神经通道 介导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反射性抗体反应增强的动态分析——以OVA为非条件刺激物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极寰 林文娟 +2 位作者 王玮雯 杨杰 邵枫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研究了条件反射性抗体反应增强模型的建立。被试为49只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采用糖精水作为条件性刺激,一种蛋白抗原卵清蛋白作为非条件性刺激配对给予大鼠,两者结合后,在初次抗体应答下降阶段再次单独给予条件刺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 研究了条件反射性抗体反应增强模型的建立。被试为49只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采用糖精水作为条件性刺激,一种蛋白抗原卵清蛋白作为非条件性刺激配对给予大鼠,两者结合后,在初次抗体应答下降阶段再次单独给予条件刺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时段检测抗体水平的变化。发现条件组在条件刺激后15,20,25天左右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过程与初次抗体应答的规律类似。这些结果证实经一次条件训练,单独给予条件刺激能诱导出明显的条件反射性抗体反应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反射性免疫增强 动态分析 卵清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兔抗鼠淋巴细胞血清为非条件刺激的条件性免疫抑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文娟 陈极寰 A.J.Husband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300,共6页
采用一种生物类免疫抑制剂—兔抗鼠淋巴血清 (rabbitanti ratlymphocyteserum ,ALS)为非条件刺激(UCS)、糖精水为条件刺激 (CS) ,以双瓶给水法置于鼠笼前端饮用偏好侧。在一次性CS—UCS结合训练后 ,单独再次给予CS ,使卵清蛋白 (OVA)免... 采用一种生物类免疫抑制剂—兔抗鼠淋巴血清 (rabbitanti ratlymphocyteserum ,ALS)为非条件刺激(UCS)、糖精水为条件刺激 (CS) ,以双瓶给水法置于鼠笼前端饮用偏好侧。在一次性CS—UCS结合训练后 ,单独再次给予CS ,使卵清蛋白 (OVA)免疫过的大鼠表现出脾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PWM的增殖反应降低、血抗OVA抗体的总量及脾内抗OVA抗体生成细胞的减少。但动物未表现出条件性味觉厌恶的行为反应。这些结果表明条件性免疫抑制与味觉厌恶性行为条件反射没有必然联系 ,并非是厌恶行为反应或情绪应激的伴随产物 ,UCS也并非必需具有感觉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抗鼠淋巴细胞血清 味觉厌恶 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文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1-516,共6页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是一门探索人类心身健康奥秘的新型边缘学科。它研究神经系统如何将心理因素转换为可以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的机制,特别是脑和行为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又如何受到免疫系统的影响的。免疫系统和神经...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是一门探索人类心身健康奥秘的新型边缘学科。它研究神经系统如何将心理因素转换为可以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的机制,特别是脑和行为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又如何受到免疫系统的影响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是否真正存在联系一直有争论,我们实验室围绕高级神经活动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开展了研究。工作包括: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和增强、情绪应激与免疫、心理行为干预与癌症等。这些工作不仅证实了心理调控,比如信号刺激、情绪和意念想象等,确实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而且对有关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神经免疫 条件反射性免疫 情绪应激 心理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